“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262226 上传时间:2017-11-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一个炎热的夏天,口渴难耐的狐狸走过果园,看见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来吃,但又摘不到。看了一会儿,无可奈何地走了,他边走边自己安慰自己说:“这葡萄肯定是酸的,还不如吃我家的柠檬了,柠檬还有一点甜味。 ” 然后,转身走了。 这是 伊索寓言里的一则故事,故事里的狐狸吃不到甜葡萄,只好吃酸柠檬,却硬说自己拥有的柠檬是甜的。这种在遇到挫折或心理压力时,采用歪曲事实 或美化自己得到东西的方法以求得心理平衡的现象,被称为酸葡萄与甜柠檬心理,也被称之为精神胜利法。 精神胜利法有两种,如鲁迅笔下的阿 Q,用虚幻的胜利感自欺欺人,麻木不仁,消磨意志;一种

2、则是积极意义上的精神胜利法,即当面临的困难一时难以解决时,要学会善待自己、善待生活、学会适当满足、缓解压力、保持自尊和自信、求得心理平衡。 青少年学生的独立性、自尊心、好胜心逐渐增强,但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弱,遇到困难往往就会全盘否定自己。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适当的运用积极的“精神胜利法” ,学会自我补偿。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不要拿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比,也别总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当发现自己的某个方面不如别人时,可以灵活的松动可望不可即的追求目标,适当的运行自我安慰,暂时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防止出现行为上的偏差。同时可以在另外的方面努力,取得成就、得到补偿,进而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

3、、健康,快乐的成长。心理学上有两个名词,一个叫“酸葡萄”心理,一个叫“甜柠檬”心理。我虽没读过多少心理学的书,但对这两种心理学现象,我关注了很久,下面就我的肤浅认识跟大家探讨一下这两种心理效应。 什么是“酸葡萄”心里呢?通俗的讲就是“吃不到葡萄就讲葡萄酸。 ”在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是狐狸想吃葡萄,但够不着,狐狸为减轻自己达不到目的而产生的焦虑感,自我安慰说“葡萄是酸的” ,既然是酸的,那没有什么好吃的,于是狐狸平静地走了。这种把个体所追求的目标受到阻碍而无法实现时,以贬低原有目标来冲淡内心欲望,减轻焦虑情绪的效应在心理学上被称作 “酸葡萄”心理。 现实中,我们绝大多数的人都会有这种心

4、理,比如:同学甲看到同学乙因成绩好拿了奖学金,就对其他同学讲“学习成绩好有什么用?将来走上社会顶多是个书呆子,成不了气候!社会上靠智商吃饭的是打工的,靠情商吃饭的才是当老板的” 那么什么是“甜柠檬”心理呢?与“酸葡萄”相对应的,当个体所追求的目标受到阻碍而无法实现时,为了保护自己的价值不受外界威胁,维护心理的平衡,当事人会强调自己既得的利益,淡化原来目标的结果,以减轻失望和痛苦。这种心理反应被称为“甜柠檬心理” 。现实中,我们也时常表现出这种心理反应,比如:同学甲在做了充分的准备后参加了学校的一次文艺比赛但只获得了个鼓励奖,而同班同学乙获得了一等奖,于是同学甲就对其他人说“其实这次比赛我并没有

5、准备拿名次,我给自己所定的目标就是站在舞台上把自己展示给大家就行了,拿个鼓励奖就够了”这就是典型的“甜柠檬”心理。 我不是学心理学的,没有什么理论可以显摆,但我记得哲学上有个方法论,即适度的处事原则。从这一方法论来看,两种心理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自我暗示达到减压的效果,从这一角度上讲,这两种心理反应对我们是有益的。然而,辩证法却又告诉我们事物具有两面性,有利必有弊,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按中国人的传统的报喜不报忧的心理,我们大多数人不愿思考,甚至是思考后不愿意承认这两种心理的负面作用。所以在这里我想强调一下其负面影响。 其一,我认为两种心理有一个共同的弊端,即逃避现实。 “酸

6、葡萄”也好, “甜柠檬”也罢两者都是因为在既定目标无法实现的情况下,为了使心理达到平衡而做出的一种自欺欺人的举动,长此以往的话,人的思想就会麻木,斗志也会削弱。当事人会常常暗示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久而久之,脑子里会形成“退一步海阔天空的”的潜意识。也许这与儒家提倡的谦逊有关吧,但这种后果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是不是值得每个人反思呢?其二,两种心理都会助长个人的虚荣心。 因为未能实现目标,而做出的一种自欺欺人的自我暗示,我认为这就是虚荣心的表现。在我看来虚荣心是自尊心的一种强烈的表现,一个人的虚荣心越强,那么他的自尊心必然也越强。自尊心越强的人往往也越自负!自负好吗?项羽因为自负,丧失了一统中

7、原君临天下的宏图伟业,自己也落个别姬垓下乌江自刎的悲惨结局;马谡因为自负,痛失街亭的同时也让自己遗臭万年成为笑料,最终也被诸葛亮斩于帐前;希特勒因为自负,轻易宣战苏联使原本乐观的战争形势急剧逆下,终于柏林城破而拔枪自尽于阴冷的地下室当然,上述三人都是历史风云人物,所做的都是轰轰烈烈的大事,咱们普通人自然比不了,但古语讲得好“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其三,我认为两种心理都有可能诱发另一种不良的心理反应,即“螃蟹心理” 。说白了,就是容易引起个人的嫉妒心。 中国人好面子,世人皆知。因为自己没能实现既定目标,当事人可能会把丢面子带来的羞辱转嫁到实现目标的人

8、身上,并为此做出一些让人瞠目结舌的举动。 2004 年发生的一起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惨案”难道行凶者的失足没有妒忌心理在作怪吗?显而易见,这是有的。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如果能消除个人的妒忌心,人际关系该多么和谐啊! 基于以上三点考虑,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该警惕“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的负面影响。 最后,我想对自己写的文章做一下补充说明:对两种心理的褒贬,我持中庸态度。虽然我强调其负面影响但那是出于与大家一同认清问题,规避负面影响的考虑。同时我本人也有这两种心理,并且认为这很正常,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是否有这两种心理,而在于我能否掌控这两种心理,能不能时常自我反省,

9、告诫自己是否正确得对待了“得”与“失”!合理化作用又叫掩饰作用,是指个人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所要追求的目标,以及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规范时,用有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辩解,将面临的窘迫处境加以文饰,以隐瞒自己的真实动机或愿望,从而为自己进行解脱的一种心理防卫术。合理化作用是人们运用得最多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其实质是以似是而非的理由证明行动的正确性,掩饰个人的错误或失败,以保持内心的安宁。一般说来,每种现象或事件的发生,都可用许多理由与方法进行解释。合理化则是从个体的心理需要出发,从一系列理由中选择其中一些合乎自己内心需要的理由去特别强调,而忽略其他理由,以避免心理上的痛苦。古时候有个故事,说是一个

10、吝啬的主人带了仆人外出,途经一所小店,主仆二入进去各吃了一碗面当作晚饭。作仆人的心想应该由主人付钱,就没有自己结帐。作主人的碍于面子,勉强替仆人付了钱,心理却极不情愿。出得店来,天色已黑,仆人点上灯笼,跟随在主人身后,慢慢向前赶路。主人因为刚才的事心里还在生气,使借题发挥,转身对仆人说:“你打着灯笼,却走在我后面,我怎么看得见路?”仆人一听,提起灯笼,脚底加油,快走了几步赶到主人前面照路。哪知气喘未定,却听见主人大吼一声说:“你好大的胆子,居然走到了我的前头,让我变成你的跟班了。 ”仆人一听,走在前面也不行,便后退一步与主人同行,心想这下可行了吧?谁知主人火气更大,停下来说道:“好了,造反了,

11、你这样子与我并肩而行,难道我们是平起平坐的吗?”仆人无可奈何,只好低声抗辩:“老爷,我走前也不是,后也不是,平行也不是,请问老爷,您到底要我走到哪里呢?”老爷两眼一翻说: “把刚才那顿饭钱还给我,你爱走哪里就走哪里。 ”这虽然是个笑话,却说明了同一件事情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看法,而各种看法虽然不同,却都言之在理。重要的不在于说出来的“理由” ,而在于其本来的动机。同样的道理,人的行为常常由许多不同的动机而产生。一般说来,越是发于情感的,越是以自我为出发点,在各种动机当中所起的作用就越大。但人类往往企图以冠冕堂皇的大道理来解释其行为,以冲淡其潜意识中因自私冲动而引起的不安。这种在一系列的动机当中,选

12、择一小部分最动听、最崇高,而且最适合“理性”的动机加以强调,企图掩盖其内心所不能接受的原因,仿佛只有这一种原因而无其他,以使自己感觉到心安理得的心理防卫机制,就是合理化作用。一般而言,小孩到了四、五岁,随着言语及思维能力的发展,已经会使用合理化作用,而且很喜欢用,所以听起来常常觉得他们在强辞夺理。比如说,2 岁的妹妹手上拿了一颗糖果,4 岁的哥哥伸手就抢了过来,还没等放到口中,妹妹就哭了起来,妈妈赶来追问究竟,妹妹一边哭一边伸手指哥哥手中的糖果,妈妈责骂哥:“为什么抢妹妹的糖果?”哥哥便将此合理化,说: “我不是抢妹妹的糖,我是替妹妹把糖果拿开,怕妹妹吃坏了牙齿。 ”合理化作用与外射作用不同。

13、外射作用是将自己内心无法接受的感觉、动机及行为归于别人,以保持自己心灵的宁静。合理化作用则在为自己找冠冕堂皇的理由,在此过程中或前提之下,往往委过于人。比如一位学生考试末及格,即归咎于教师教得不好。其实,考试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像天资不够、没有用心听讲、准备不充分等等,并不一定是教学问题。然而,承认前面任何一种理由,都会引起自己心中的不快,如果归咎于教师教得不好,就心安理得了,所谓“天亡我也,非我之过” 。合理化的另外种表现是,在追求某一种东西而得不到时,为了冲淡自己内心的不安,就得为自己找一个言之成理的“理由” 。于是常常将对方贬低,认为并非我追求不力、条件不够,而是“不值得”太卖力,借以安慰

14、自己。 伊索寓言中吃不到葡萄便说葡萄酸的狐狸,就是很好的例子。有的男性追不到某一女孩,就说:“哼:那种女孩子,水性杨花,嫁给我,我都不要!”这种认为自己得不到或没有的东西就是不好的现象,即称为 “酸葡萄”心理。容貌平平的女人,特别相信“红颜薄命” ,也是这个道理。另一种与此恰恰相反的合理化作用,称之为“甜柠檬”心理。具有“甜柠檬”心理的人,不说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不好,却百般强调凡是自己所有的东西,都是好的。如果他得不到葡萄,只有柠檬,就认为柠檬是甜的,这样也可以减少内心的失望和痛苦。比如说,有的孩子,天资稍差,智力平平,便安慰自己说“憨人有憨福” ;有人被偷了,就说“失财免灾” ;有的女子,姿色

15、平平,嫁个木讷寡言的丈夫,却说“这才可靠呢!”这种知足常乐的心理防卫机制,不失为一种帮助人们接受现实的好方法。所以说,合理化作用运用得当,可以消除心理紧张、缓和心理气氛、减少攻击性冲动和攻击行为产生的可能性。若运用过度,则会妨碍人们去追求真正需要的东西。例如有些存在心理障碍的病人,也常用合理化作用来处理问题。有位病人,怀疑邻居故意与他为难,制造声响来骚扰他。于是强调邻居应该和平共处、互相帮助、互敬互爱。但却时常批评他的邻居不讲道理、没良心、罪大恶极当他“觉得”邻居在吵闹他时,马上凶狠狠地跑到别人家里,高声责骂,有时甚至动手打人。他不但不承认自己脾气暴躁,反而认为他是在教育大家和平相处,完全合理

16、。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炎热的夏日,狐狸走过一个果园,他停在一大串熟透而多汁的葡萄前。他想:我正口渴呢。于是,他后退几步,向前一冲,跳起来,却无法够到葡萄。狐狸后退又试,一次,两次,三次,但是都没有得到葡萄,狐狸试了一次又一次,都没有成功。最后,他决定放弃,他昂起头,边走边说:“我敢肯定它是酸的。 ”后来,狐狸的这种心理正式被称做“酸葡萄心理” ,并正式把它引入心理学,它又被称“酸葡萄效应” ,是指当个人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产生挫折感的时候,为了保护自尊,减少因失败带来的焦虑,不安等情绪,有意编造出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以消除紧张,减轻压力,保护自己的心理免受伤害。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在追求某一种东西得不到时,为了冲淡自己内心的不安,时常也象那只狐狸一样,为自己寻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与“酸葡萄心理”相反,有的人吃不到“葡萄” ,只好退而求其次吃“柠檬” ,他就认为柠檬是甜的。这种不说自己达不到的目标或得不到的不好,却百般强调,凡是自己认定的比较低的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