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复习九年级历史模拟试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250216 上传时间:2017-11-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中考复习九年级历史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年中考复习九年级历史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年中考复习九年级历史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年中考复习九年级历史模拟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年中考复习九年级历史模拟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中考复习九年级历史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中考复习九年级历史模拟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九年级历史试题 第 1 页 (共 6 页)2011-2012 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模拟测试九 年 级 历 史 试 题时间:70 分钟 分值:100 分 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1、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2、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是因为春秋战国出现A.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诸侯争霸局面 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商业繁荣局面3、秦统一后,将全国划分为 36 个区域,每一区域都配备一批官员。这些官员A.拥有封地 B.负责

2、地方政务 C.对丞相负责 D.官职世袭而来4、学习过汉武帝大一统后,小明同学开始收集有关汉武帝的材料,下列材料不可用的是A. 科举制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派张骞出使西域 D. 实行“推恩令” ,削弱诸侯国势力5、 “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是某次改革中的一项措施,意思是断绝“北语”即鲜卑话的流传,而把“正音”即汉语作为官场通行的语言。此次改革是A.商鞅变法 B. 管仲改革 C. 戊戌变法 D. 孝文帝改革6、右图是隋大运河示意图 ,E 地点是 A.洛阳 B.涿郡 C.长安 D.余杭7、宋代社会的基础是文官政治。在崇文抑武的国策背 景下,有较高社会地位的是 A.艺人 B.军人 C.商人

3、 D.士人8、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说这段话的皇帝应是A.汉武帝 B.唐玄宗 C.明太祖 D.雍正帝9、自负的盛世帝国理所当然地把对外贸易视为朝贡制度的延伸,明朝对外贸易就带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其中典型的例证是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郑成功收复台湾 九年级历史试题 第 2 页 (共 6 页)10、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 件” 。结合右图,下列对清朝前期“与外界隔绝”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禁止一切对外贸易C.使大清帝国长治久安 D.拒

4、绝一切外国人来华11、据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统计,1894 年前的 50 多年间,外商在华共创办企业 103 家,到 1913 年,外资企业增加到 300 余家。外商企业骤增的主要原因是A.鸦片战争爆发 B.马关条约签订 C.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D.辛丑条约签订12、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且根据它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的文件是 A.钦定学堂章程 B.奏定学堂章程C.重订学堂章程 D.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13、有学者认为,晚清的儒学第二次危机就其发生而言,仍然是产生于中国文化内部的危机。它“表现出一种激烈的反传统倾向。 ”这次危机是A.戊戌变法 B.辛

5、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14、右图是二十世纪初学生运动的一幅标语,下列对这次“运动”表述正确 的是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是其斗争目标 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工人阶级参加起了重大作用 在北洋政府镇压下失败了A. B. C. D.15、 “我们亲爱的将士们: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主张的核心是集合全国各党各派的力量,以民众的总动员,去抗日救国。 ” -(张、杨告东北军、十七路军将士书 )试问:“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是指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16、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的事件是A. 抗日

6、战争的胜利 B.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7、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出现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的新形式,并迅速在全国掀起公私合营的浪潮。 “浪潮”是指 A.工商业的改造 B.“大跃进 ”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农村合作化18、 “百年的耻辱,就在今天洗雪。百年的梦想,就在今天实现。米字旗降落,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五星红旗升起,一个民族的尊严。 ”这首诗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九年级历史试题 第 3 页 (共 6 页)A.抗日战争的胜利 B. 新中国的成立 C. 香港回归 D. 澳门回归19、下列是佛山某城市居民的年人均饮食消费

7、品统计表,此表不能说明 (单位:公斤)时间 粮食 肉类 禽类 奶类1978 年 123.6 19.2 1 6.51996 年 73.5 32.8 10.7 21.4A.民众的主食消费减少,副食品消费增加 B.生活水平提高,导致食品消费发生变化C.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状况进一步改善 D.由于物价上涨,人们减少了粮食消费20、论及希腊政治,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试问“希腊内部极盛”集中表现在 A.君主专制政治达到最高峰 B.中央集权达到高峰C.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高峰 D.军事独裁达到高峰21、有学者认为, “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进行

8、远航探险时才开始。 ”对“远航探险”的正确理解是 A.打破了人类长期以来相对隔绝的状态 B.此前从未出现大规模的远航活动 C.宣扬了罗马教廷的声威 D.巩固了西欧的封建制度22、在欧洲殖民者贩卖黑人奴隶的过程中形成了“三角贸易”。对“三角贸易”表述正确的是“三角贸易”的路线是:欧洲美洲非洲欧洲 “三角贸易”的罪恶还在于把黑人当商品 “ 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精壮劳动力 “三角贸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A. B. C. D.23、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 1800 年的 1000 万吨,猛增到 1856 年的 6000 万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的应用推广 B.铁路运输能力提高 C

9、.火力发电的需求增加 D.煤炭出口贸易扩大24、历史学家怀特在为纽约时报杂志撰写纪念美国建国日的文章中说, “到杰斐逊起草宣言时,人们已在战场上为那些新学到的自由而战” 。美国人新学到的“自由”来自 A.杰斐逊 B.马克思 C.华盛顿 D.伏尔泰25、他的著述“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理此谓天道自然之理。 ”此著述的作者是 A.达芬奇 B.牛顿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26、张仲景著有_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李时珍著有_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27、明代抗倭英雄是_,近代收复新疆的民族英雄是_。28、苏联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时间是_年,法

10、国大革命开始时间是_年。29、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_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_时代。 九年级历史试题 第 4 页 (共 6 页)30、 哈姆雷特是英国文学家_的代表作, 神曲是意大利诗人_的代表作。三、材料解析题(31 题 6 分,32 题 7 分,33 题 9 分,共 22 分)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1 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 ,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 为口号 ,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 全球通史材料 2 1887 年,日本的军事部门在广泛调查后提出讨伐清国策案 ,要求在 5 年内完成一切准

11、备工作,待可乘之机,对中国采取突然袭击。材料 3 在战后(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最初几年里,占领国美国每天要向日本提供 100 万美元的资助,每天要运来 6000 吨大米才能保证尽可能地少饿死人。-材料 2、材料 3 均摘自大国崛起日本请回答:(1)材料 1 所述日本在“东方道德、西方技艺”旗帜下发起的一场改革叫什么?(1 分)这场改革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 分)(2)材料 2 所述讨伐清国策案首先转化成哪次大规模的“讨伐”行动?(1 分)(3)据材料 1 和材料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在 1890 年前后,日本整个国家发展战略发生了怎样的改变?(1 分)(4)据材料 3,说说日本

12、发展战略的变化给该国家带来了怎样的后果?(1 分)(5) 读者杂志评论说:“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惊醒。 ”对这个在二战后重新崛起的世界大国,你希望它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出怎样的形象?(1 分)32、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 1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唐太宗(1)基于材料 1 中的认识,唐太宗在位时实行了什么有利于民生的统治措施?(1 分)他统治时期出现了怎样的盛世局面?(1 分)(2)战国时期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的思想家是谁?(1 分)材料 2 右图为“孙中山手书的同盟会纲领” 。 (局部)(3)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孙中山

13、。结合 九年级历史试题 第 5 页 (共 6 页)材料 2,答出孙中山的民生政策指的是什么?(1 分)材料 3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4)为了改善民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农村做出怎样的重大决策?(1 分)(5)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我党积极处理民生问题,但是由于缺少经验,急于求成,出现了什么重大失误?(1 分)(6) “民生”一直是我们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在你的生活中直接感受到了哪些改善民生的举措?(答出一点即可) (1 分)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1 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

14、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材料 2 独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南北对峙,国家面临分裂,一位伟大的总统将它从危机中拯救。材料 3 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 - 均摘编自图说天下请回答:(1)材料 1 中“查理的断首”发生在哪场革命中?(1 分)革命的成果是通过哪一文献得到保障的?(1 分)(2)材料 2 中涉及“美利坚”哪两次革命战争?(2 分)分别颁布了什么法律文献?(2 分)(3)材料 3 中“革命的烈焰”出现在哪个国家?(1 分)请举出该国当时颁布的法律文献一例。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