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急性DIC 10例的诊断及治疗体会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318262 上传时间:2017-07-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科急性DIC 10例的诊断及治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产科急性DIC 10例的诊断及治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产科急性DIC 10例的诊断及治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产科急性DIC 10例的诊断及治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产科急性DIC 10例的诊断及治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产科急性DIC 10例的诊断及治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科急性DIC 10例的诊断及治疗体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产科急性 DIC 10 例的诊断及治疗体会【关键词】 产科摘 要 目的:探讨产科急性 DIC 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 10 例产科急性 DIC 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熟知产科急性 DIC 的临床表现,做到早期诊断,积极治疗诱发产科急性 DIC 的原发疾病,及时去除病因是抢救产科急性 DIC 的关键,根据诱发疾病及 DIC 病情选择性使用肝素。结论:产科急性 DIC 发病急骤,病势凶险,死亡率高,只要做到早期诊断,正确治疗,可显著降低死亡率。关键词 产科 DIC;早期诊断;治疗;肝素产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许多致病因素导致的病理生理过程,发病急骤、病情凶险、治疗

2、困难、死亡率高。如果能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可明显降低死亡率。现对我院 10 例产科急性 DI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7 年 1 月至 2005 年 5 月我院分娩及中期引2产共 8 759 例,发生产科 DIC 10 例。患者年龄 23 岁48 岁,平均 294 岁;初产妇 7 例,经产妇 3 例;其中双胎妊娠 1 例,巨大胎儿 1 例,中期妊娠 1 例,晚期妊娠 9 例;剖宫产分娩 5 例,顺产5 例,其中 1 例在私人诊所顺产分娩后产后 DIC 1 例。1.2 发病诱因 产后大出血 4 例,羊水栓塞 3 例,植入性前置胎盘 2 例,重度妊高征胎盘早剥

3、1 例。1.3 临床症状及体征 均为大量阴道或子宫腔流出不凝的血,质稀薄,色鲜红,出血量 1 800 ml6 400 ml,平均出血量为 3 560 m1。伤口及针眼渗血 2 例,血尿 2 例,1 例有皮下出血,1 例同时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4 实验室检查 10 例患者均做了相关检查,10 例血小板进行性下降(100109/L) ,纤维蛋白原下降(2 g/L)10 例,3P 试验阳性 10 例,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9 例,3 例羊水栓塞末梢血找到羊水成分,2 例植入性前置胎盘均术后病理检查证实。15 治疗及转归 10 例患者一经诊断立即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大量输新鲜血、冰冻血浆、抗休克、输纤

4、维蛋白原,据病情予肝素,对于无法控制的大出血则果断行子宫切2 讨论32.1 诊断 产科 DIC 的诊断是依据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相结合的,早期诊断是关键,常为抢救治疗争取了时间,也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临床表现又是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要熟知 DIC 的临床表现,可以在实验室检查结果未出来前即给予积极的治疗。对于有可能发生DIC 的患者,要加强监护,对可疑 DIC 患者要边抢救边做实验室检查。分析我院 10 例 DIC 患者,均有明显的诱因及 DIC 的临床表现。2.2 治疗2.2.1 积极治疗原发病 阻断内、外源性促凝物质的来源,是预防和终止 DIC 的关键 2 。产科 DIC 病情凶险,但病因较明确

5、,要抓紧时间,解决分娩问题,阴道分娩条件不成熟,不能迅速终止妊娠者应及时进行剖宫产,对于无法控制的出血则果断地切除子宫,使病情很快得到改善,即使在休克状态下也应在抢救休克的同时行剖宫产或子宫切除。我院 7 例产后仍大量出血患者,果断行子宫切除制止了出血,挽救了患者生命。22.2 补充凝血因子 在产科 DIC 中尤为重要。消耗性低凝血期是补充凝血因子的适当时机,补充新鲜血和冰冻血浆除补充血容量还能补充 DIC 时消耗的多种凝血因子,当 DIC 出血不止,纤维蛋白4原下降至 1.25 g/L 1 g/L 时可输纤维蛋白原。本组 10 例均输入大量新鲜血和冰冻血浆,4 例在输血后补充纤维蛋白原,止血

6、效果较好。22.3 肝素 肝素的应用一直存有争议,关键在于肝素应用时机的掌握。要结合 DIC 的诱发疾病和发展阶段而定。有作者报道,小剂量肝素在 DIC 早期应用有防止血小板和各种凝血因子的消耗,使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含量恢复正常,阻止 DIC 向低凝期转化2 。但临床上发现 DIC 时很难见到典型的高凝期。临床上一旦确诊,往往已处于高凝与低凝的交界期或纤溶期,特别是产科 DIC 患者,体内常有较大的创面,使用不当反而增加出血。我院发生的 10 例 DIC,有 2 例羊水栓塞患者用了肝素, 8 例未曾应用,因为病因已去除,DIC 不发展,只补充足够的全血或凝血因子而获成功,因此要全面考虑具体病因及

7、病情阶段,慎重用药才能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224 改善微循环 产科 DIC 临床上均以大量出血为特点伴有不同程度的休克,改善微循环之灌注量是防治 DIC 的先决条件,补充新鲜血、低右,同时要注意纠正酸中毒和水电解质失衡。2.3 预防 产科 DIC 绝大部分发生在产科合并症的孕妇,如羊水栓塞、胎盘早剥、胎盘位置异常及各种原因导致的产后大出血,因此要做好围产保健,及时治疗各种产科合并症或终止妊娠,是预防5产科 DIC 的关键。参考文献: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17. 2 赵红琴,周凯,诸海燕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23 例临床诊治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9(1):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