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几点看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172614 上传时间:2017-11-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学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几点看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学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几点看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学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几点看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学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几点看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学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几点看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学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几点看法姓名:李倩 学号:1303440075 班级:学前教育一班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卫生保健体系的完善,学龄前儿童在其肢体发育方面得到了保障,在满足物质需求后,人们也越来越多的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与此同时,来自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学前儿童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复杂,对于心理问题的界定以及相应的矫正策略都在新形势下发生了改变,这就要求我们要更多的学习和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问题。在本书第五章学前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偏执和障碍的预防和矫正中,第一节是关于学前儿童心理行为的概述,对于什么是心理行为问题以及心理行为问题的判断依据都给出了界定。第二节系统提出了学前儿童各种

2、心理行为发育偏异和障碍的识别和应对方法。关于各种心理问题都给出了基本概述及产生原因的分析,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了解儿童在其发展阶段产生心理行为问题时应该如何应对,在以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会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第三节还介绍了三种儿童行为矫治技术:强化、消退与行为塑造,其程序和方法以行为学原理为基础,强调观察行为的改变,不对引发行为的原因加以强调,不对行为的可能原因加以假设。其中的每一条原则、定义、应对策略都值得我们反思。首先,身为幼教机构的教师,我们该怎样看待学前儿童的心理行为为题?抛开专业素养,如果我们没有学习相关的知识,不了解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让我们直接去面对与正常儿童不相一致的幼

3、儿,是否还能以一颗平常的心去对待他们呢?在幼儿园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轻微注意缺陷多动性障碍的幼儿被其他幼儿的家长看成是“问题儿童” ,家长的警告,老师的提醒,同伴的排斥,都让这些本该和其他孩子一起绽放的花朵独自凋零。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个爸爸妈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健康康的长大,我们口口声声说着幼儿平等,但是因为无知导致的冷漠却让本来没有问题的孩子心里留下了阴影,这不是很可悲么。如果那是我们自己家的孩子,恐怕人人看着都会心疼,哪里还会嫌弃啊。所以,身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该主动承担起责任,从自我做起,端正心态,认清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尊重每一名幼儿的发展权利。教师爱幼儿应该像爱自己

4、的孩子一样,他们并不是调皮,他们并不是笨,他们只是孩子,还没有长大的孩子,要给他们信心,更要给自己信心,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学不会的知识,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拥有专业素养的我们更应该正确对待学前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相信只要有爱,每一颗星星都会发光,每一朵花都会绽放!其次,如果发现幼儿对幼儿园生活适应不佳,该在日常保教活动和家校联系工作中如何应对?在这里首先要确定幼儿适应不佳的具体情境,对行为问题的界定是分析解决问题的前提。需要教师做到的是在日常幼儿园生活中对幼儿进行观察记录,尽量将问题解决在发生前。当问题发生时,暂不要评价幼儿的对错,因为学前儿童正处于认知发展阶段,对于社会规则和逻辑思维的认识还不全

5、面,教师只需将问题解决或阻止其继续发生。因为在当时的情景下很可能因为情绪偏激产生错误的判断,影响的不仅仅是幼儿对于是非的判断,还会影响良好师幼关系的养成。问题发生后,教师应该冷静分析幼儿心理行为问题产生的全过程,积极与家长交流合作,找出病因,以最好的干预策略矫正幼儿的不良习惯或行为障碍。在家园合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沟通方式,保护幼儿的隐私,尊重家长意见。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表现,切不可根据家庭、社会、学校的期望去要求幼儿,也不能因为把儿童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性行为表现都视为心理行为问题。教师扮演的不仅仅是观察者、记录者的角色,更重要的是做一个促进者、反思者。最后,我们应该怎样使用干预方

6、法?书中提供了详细的预防和矫正策略的实施步骤,在这里想说的是我们应该怎样把书中不变的东西放在各不相同的幼儿身上。与成人不同,儿童是人生发生最迅速的时期,其心理问题的表现与年龄及发育水平密切相关。可能在这一时期产生的问题在下一时期就属于正常现象,教师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例如一名幼儿对别人说以后要做贪官,因为贪官可以有很多很多钱。这里并不是说该幼儿的价值观有问题或心理行为发育偏异,只是在该发展阶段显示出对金钱的喜爱,可能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因为家长以没钱而拒绝幼儿购买某种商品产生的影响,也可能是因为认识到钱具有购买能力因而想要满足某种欲望。总之这是环境对其心理行为产生的影响,随

7、着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提高,这种想法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隐退。所以教师要掌握好尺度,特别是在强化的过程中,尽量少采取负强化的方法,多使用正强化和行为塑造法。儿童因具有个体差异,对于强化的反应也不相同,方法不正确会对幼儿产生更加严重的消极影响。所以,尊重是交流和发展的前提,了解每一名幼儿的具体情况和接受能力后再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才是最重要的。站在一定的高度就应该具备同样高度的眼光,在学习过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之后,我们应该学会用专业的眼光看待专业问题。无论兴趣在哪里,也不论以后从不从事学前教育事业,我们都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至少我们应该以一名专业教师的姿态站在每一个孩子面前,和他们站的一样高。这就是第五章教会给我的,也是我对学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感兴趣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