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08290 上传时间:2017-07-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三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三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三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三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4 年度下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肇源县蒙古中学韩凤轩学校 班级 姓名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3 分)1(自创)在括号里写上加点字的读音。(2 分)迥( )异 晕( )圈 迸( )溅 堕( )落渊薮( ) 支调( ) 行( )市 阔绰( )2(自创)根据拼音写汉字。(3 分)不_(xng)人事 群英 _(hu )萃 坦荡如 _(d)以身_(xn)职 强 (gu)不舍 (w iwi) 连声3(自创)解释加点的字。(2 分)旁逸斜出( ) 旁骛( )人溺己溺( ) 景慕( )4(自创)下边一段话中有三个错别字,还有 1 处标点符号用得不恰当,请你用横线在原文中把它们标出来,然后在表格

2、中改正。(4 分)从这一天起,他就不断地有作品问世。他高产,稳产,显示出炉火纯清的功力,令我惊叹。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源源而出,无限地丰富多采,无不精湛决妙,令人叹为观止,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小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的窗口。读他的作品的时候,可以笑或是哭,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错 误改 正5. (改编自网络)通过专题鸟的学习,我们对鸟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某班同学利用黑板报出了一期“爱鸟”专刊。以下是其中一个栏目的内容,读后按要求答题。 (4 分)鸽子: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也不管路途多么遥远,都不会失去心中的方向。它是为信念而飞的。荆棘鸟:它不停地飞翔,不停地寻找,只是

3、渴望站在荆棘树上让最尖最长的荆棘刺进胸口,唱出生命里唯一一次最美妙的歌。生命只为了那一声绝唱,却足以让人惊心动魄。(1)请根据以上内容,为该栏目拟一个鲜明、恰当的主题(三至五个字) 。(2)根据这一主题,仿照该栏目内容的写法,为自己喜爱的一种鸟(题中涉及的除外)写几句简短的话。6. (自创)我国古代对某个年龄段往往有一种特别的称谓,请根据示例,在下面横线上写出另外两个年龄的别称。 (2 分)示例:三十岁:而立之年; 四十岁:不惑之年;六十岁:_ ; 七十岁:_。7(自创)水浒中的一百零八位好汉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请写出其中你喜欢的一位好汉,并结合故事内容简要说说人物

4、的个性和你对这个人物的看法。(4 分)自创8(自创)按要求默写。 (12 分)春蚕到死丝方尽,_。_,病树前头万木春。夕阳西下,_。抽刀断水水更流,_。世有伯乐, 。千里马常有, 。文章本天成, 。它深信, ,是的,遮不住的。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写出一句含有鸟的诗句: , 。 二、阅读(37 分)(一)诗词鉴赏(7 分)渔 家 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9. (改编)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

5、项是:(1 分)( )A “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 “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B “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C “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D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10. (自创)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 ,下阕写 ,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2 分)11. (自创)“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 (2 分) 12. (自创)“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一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 分)(二)阅读刘禹锡陋室铭和崔

6、子玉座右铭 ,完成 1317 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行行鄙夫志 ,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东汉崔子玉座右铭 ) 注释:纪纲:法度;行动准则。 隐心而后动:三思而后行。 谤议庸何

7、伤:别人的非议怎么会中伤到自己呢? 臧:褒奖。 在涅 ni 贵不缁 z:比喻品格高尚,不受外界污染。 暧暧:光线不够明亮的样子。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徒,同“途” ,道路。老子认为,柔弱者久长,刚强者先亡。行行:刚强的样子。慎言节饮食:说话须谨慎,饮食等欲望须节制。 13 (自创)解释下列加点短语。 (2 分)惟吾德馨 ( ) 无案牍之劳形( )往来无白丁 ( ) 行之苟有恒 ( )14 (自创)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2 分)(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 15 (自创)请从乙文中找出与甲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思想倾向最相近的一句话。(2 分

8、) 16 (自创)乙文作者不主张张扬个性和彰显自己真实的思想。文中哪几句可以看出来?(2 分) 17 (自创)学则须疑,尤其是学习文言文,这样能够更好地学古通今。例如,学习马说一文,我们懂得了 的道理,但当今更需要人们对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毛遂自荐的勇气;学习陋室铭一文,我们赞赏刘禹锡的高尚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但同时也应该摒弃 的落后思想。 (2 分) (三)阅读下面白杨礼赞一文节选,完成以下问题。(共 12 分)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

9、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

10、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18. (自创)用一句话概括两段文字的内容(2 分) 19. (自创)你怎样理解文中加点词语“也许”的作用?(3 分) 20. (自创)文中划线语句描述白杨树与北方农民的共同点两个分句能否前后调换顺序?两个分句分别从哪两个层面上揭示的?(4 分) 21. (自创)文章运用了四个反问句构成一组排比,逐层加深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请仿照示例选一句作简要批注(3 分) 示例:第二个反问句肯定白杨树的不平凡品质,肯定了白杨树和北方农民的联系。 批注: (四)阅读孔乙己中的一段文字,完成 22-24 小题。(8 分)_

11、;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 ”孔乙己低声说道,“

12、跌断,跌,跌” 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22(来源于网络)孔乙己在这个社会里是个多余人,他的结局必然是悲惨的。发挥你的想象力,在段首横线处为孔乙己的最后一次出场设置一个合适的自然场景。(不少于 30 个字)(2 分)23(来源于网络)在对待孔乙己的腿被打折这件事上,“孔乙己自己”和“掌柜”有不同的表现,试作简要评论。(3 分)24(来源于网络)如果在文中肖像描写后面加一个比喻句,下面两句中你觉得哪一句更恰当?请简述理由。(3 分)A 、哆嗦得像寒风中飘零得一片落叶 B、犹如土地庙里一尊破旧的泥塑三、 (来源于网络)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50 分)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临终前有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