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云南开采大理石点滴拾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008385 上传时间:2017-11-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云南开采大理石点滴拾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古代云南开采大理石点滴拾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云南开采大理石点滴拾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云南开采大理石点滴拾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石材网(stone365)古代云南开采大理石点滴拾掇云南大理是我国开采大理石最早的地区之一。大理石因盛产于大理而得名,大理也因盛产大理石而增辉。这里的大理石产于苍山(又名点苍山)海拔 300om 上下的山腹之中。因此,在古代大理石又称苍石和点苍石。又因其花纹多自然形成龙、凤、莺、鹤,又多用于制作观赏石屏。因此,它又被称为凤凰石、奇石和屏石。大理的大理石主要有彩花、云灰和苍白玉三种。其中彩花大理石上的各色花纹往往形成瑰丽多彩的天然画图,曾被郭沫若先生写诗赞道:“苍山韵风月,奇石吐云烟,天功人力代,海外竞珍传。 ”在古代其无不被文人墨客所倾倒,达官贵人所青睐,并被“君王便作图画看” 。 新纂云

2、南志工业考载:“大理石特美,自唐以来即著名,如李德裕(唐武宗时居相位) 平泉庄醒酒石,即此。 (宋)神宗熙宁九年,大理遣吏贡金装碧研山”,碧山即大理石也。清仪徽阮元(曾任云贵总督)有石画记其石,分水墨花、绿花、青花、秋花等类,加以琢磨,俨成天然名画,制作插屏等销售全国及海外。 ”可见,大理地区远自唐代就开发大理石,自宋代大理石就成为了贡品。大理石是美丽的,古往今来,她成了一种天然的艺术品而享誉中外。但是在那万恶的旧社会,可以把美变为丑,也可以将人变成鬼。那时在华丽瑰美的大理石背后,却隐藏着一部大理石采运工人的血泪史。在旧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古人开采大理石的方式主要是洞穴式的手工开凿,如今还可

3、以看到一些古老的矿洞遗迹,如官厅洞、老虎洞、燕子洞、龙王庙洞和“七十二股花线洞”等。有的矿洞十分狭小,工人采石得弓着腰或蹲着劳作。黑洞里采用油灯照明、石板支护。有的洞还很潮湿,工人们艰苦异常,还不时发生矿洞坍塌,压伤、压死工人的惨状。明嘉靖八年(1529 年),云南巡抚都御史欧阳重就曾上疏 :“大理府太和苍山,故产奇石,可作石屏、石床。副史邵有道,檀发民匠,攻山取石,土崩压死不可胜计。 ”明万历年间,云南提学签事邓元岳在点苍山石歌中写道:“朝凿暮解苦不休,诏书昨下仍苛求。前运后运相结束,道旁叹息声啾啾,耳目之玩岂少此,十夫供役九夫死。 ”清人冯延在滇考珍玩中也写道:“万历二十一年两宫铺地,诏取

4、凤凰石百余,求之益艰,供役者十死八九” 。清康熙时,任大理府通判的黄无治在(澄江别驾张琴公索点苍石,无以应之,作歌代石中也写道:“匠一 F 十指淋沥血,血侵石骨成丹青。 不知何代人作俑,殃害至今五遍涯。 ”明末徐霞客到大理时,路过苍山脚下崇圣寺附近的以采运大理石为业的村子时,也目睹了石工生活的凄苦,他在游记中写道:“过寺东石户村,止余环堵数十围,而人户流徙已尽,以取石之役,不堪其累也。 ”民国 37 年(1948 年) 张轮远先生所著万石斋大理石谱中也记道:“开凿点苍山,据经营者云,困难非常,因为要到二三十丈深,方有此石,他们称为老鸦层,或牛角层,坚固异常,必须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方得凿开。开山

5、的石工,他们都是居处山洞,有的以老鸦层、牛角层凿下来的废石堆砌成穴,这是他们的华屋。在那里寒冷异常,积雪要到暑期才融,这雪花化成的液体,便是他们的唯一饮料了。工人的工资微薄万分。 ”从上述可以看出,在旧社会,开采大理石是十分艰苦,甚至要付出血和生命的代价。但比这更艰苦的是将大理石作为贡品万里迢迢运往京城。如明嘉靖年间,皇家频频诏取大理石,运石工人苦不堪言,多有累死途中者,连一些有良心的地方官员都看不下去,而大声疾呼。如明嘉靖末年,云南巡抚右签都御史蒋宗鲁在奏罢屏石疏中写道:“嘉靖十八、九年曾奉勘核取大屏石,难寻崖险,压伤人众,及至大路,行末百里,大半损缺。重复采补,沿途丢弃。所解石块,二年之外

6、方得到京。至三十七年,取石六块,见方三尺五寸。中国石材网(stone365)且自大理石至小孤山有三百余里,自六日至十一月共计五月余,以半年之期止行三百里之程,未免有违钦限,徒劳无功。云南地方僻在万里,舟揖不通,鸟道羊肠,纤曲险窄,与中州平垣者不相同。先年采取三尺石块,自大理苍山起至沙桥骚,陆路只有五程,劳费已逾四月,供给不前,所过骚扰,军民啼泣。今复取六七尺者,其难十倍。况且上年兵慌,民遭饥窘,流离困苦,实不堪命。 ”又说:“产石处所,山洞坍塌,崖壁悬陡。三四尺者设法可获,其五六尺者,体质高厚,势难采运。且道路距京,万有余里,峻岭陡氰石瞪穿云,盘旋崎岖,百步九折,竖抬则石高人低,横抬则路窄而石

7、大。虽有良策,委无所施。 ”又如明人陈慰仁在泉南杂志中记道:“乾清、坤宁二宫告成,需石陈设,滇中以奇石 48 块,制皆佳品标奇以进,时岁巳亥(万历年间飞。 ”清略一书又记道:“万历癸巳诏取凤凰石百余,皆择石中有花草莺鹤形者,各六。嘉靖年间的大理文人李元阳曾写有登城感时事一诗,对运石工人深表同情和叹息:“无衣三户在,负石几村哀,_工役何时息?科金有檄来!”到了清代,大理石的进贡仍不绝于道,如清人徐崇岳在耕夫一诗中写道:“溪雨好灌苗,晴川宜刘麦,长吏夜催夫,去运点苍石。 ”长吏们只顾完成进贡任务,即使在善好的农忙时节,也不管石农的死活,仍催逼他们去运大理石赶送京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换了人间。正是:长夜难明路漫漫,采运贡石命悬线,雄鸡一唱天下白,石工欢心石开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