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损弃置地的生态与景观恢复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008301 上传时间:2017-11-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受损弃置地的生态与景观恢复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受损弃置地的生态与景观恢复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受损弃置地的生态与景观恢复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受损弃置地的生态与景观恢复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受损弃置地的生态与景观恢复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受损弃置地的生态与景观恢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受损弃置地的生态与景观恢复(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受损弃置地的生态与景观恢复0引言近年来,国内对受损弃置地生态恢复和景观规划的一些研究和探索性实践相继出现。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已经采取了生态与景观恢复的相关措施。但在受损弃置地生态与景观恢复的方面的研究还不甚成熟,更重要的是怎样通过景观改造把受损弃置地由“废地”变为“宝地” ,这是政府和广大市民共同关注的焦点,它关系到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意义重大。本文以滨河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对湿地内受损弃置地的生态与景观恢复进行分析研究,为滨河区域的受损弃置的生态与景观恢复工程寻求经验,创造综合治理的样板工程。1自然概况整个景区呈东西窄、南北长的不规则带形,长约 4 公里,东

2、侧毗邻弥河,西侧与零星布置村庄相临,北至晨鸣水厂,南侧到达南外环路,36 米宽规划弥河大坝路从景区中间穿过。规划范围内总绿化面积约 54 万平米。规划区植被由于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逐渐被沙生地被类、水生植物和灌丛植被所取代,有芦苇、茅草、碱蓬、蒲公英等,场地内有少量乔木林存在,品种主要为杨、柳等。规划区用地大多数用地为农田、废弃的沙场、河滩地和鱼塘、水沟等。以前大量开挖鱼塘及挖沙取土造成的毁灭性开发留下安 全隐患,是城市脏乱差难点区域。脏乱的环境也大大地影响了城市的水资源的质量。2规划理念该方案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经济长效” 的设计理念,强调滨河公园绿地功能的纯粹性和人与

3、自然亲密接触的场所概念。以展示碧水长天、鸟鸣花香的自然生态湿地风貌为特色,创造自然清新的原野气息、舒畅大气的绿色走廊、人水关系亲近协调和生机活力的滨水岸线。滨河景区与城市周边环境协调,建设后将成为生态、景观、休闲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化区域中自然栖息地。3滨河湿地公园景观规划3.1景区总体规划景区以河滩坡地的自然特征、花城风情的人文特征为媒介,形成特有景观架构,并充分融入自然生态的审美价值和现代城市生活的服务功能,构成城市、生态、文化旅游相互融合的总体效果,形成苇中语蝶、秋色云水、柳风荷韵三个景区。苇中语蝶景区依据场地内水文条件和现状地形,调整水岸线形,恢复植被,丰富物种,营造出鸥鸟翔集,芦荡摇曳的

4、独特景观,展现一个更加自然、生态而又富有野趣的景观氛围;秋色云水景区设计时在满足大坝防护功能和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保证从大坝上能观赏到大面积的水域,有很好的透景线。沿坝坡栽植 彩叶植物,水边栽植芦苇、香蒲等较有野趣植物,形成碧水长天、鸟鸣花香的自然画卷;柳风荷韵景区将原有场地进行整合,形成堤、岛、水面的自然山水格局,大片种植各种色彩的荷花,并在荷塘中设置木栈桥及木平台,形成垂钓拾趣、柳堤花坞的景观效果。3.2河道规划针对弥河是当地行洪河道的实际情况,设计原则首先必须满足河道的行洪功能,结合节约可行和经济合理要求,兼顾主河道和湿地的水文特点,对滨水景观进行弹性的设计。打破河道单一岸线形态,丰

5、富水缘线,塑造自然缓坡生态驳岸,营造湿地景观,为鱼类、鸟类等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提供适宜场所;注重河道走向及岸线形态趋于生态化,在符合水流运动规律的前提下,营造曲直相间的岸线形式,同时增加港汊和码头等水岸形态,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和参与性。景区驳岸多数采用生态驳岸形式,通过自然缓坡将绿地与水体进行连接,与水交接地方栽植宿根地被、湿生植物等方式处理,保证景观的自然生态。局部岛上有游步道和游步道过于靠近水体处考虑采用仿木桩驳岸形式和置石驳岸形式进行稳固。3.3岛屿设计对以前大量开挖鱼塘及挖沙取土造成的毁灭性开发进行抢救性保护和利用,在规划中充分利用河滩原有的淤积沙洲、鱼塘、沙 场及早期残留堤坝,采用多种地

6、形的处理方式,在景区内形成高差不等的高低错落、连绵起伏的小岛和缓坡,用以分割空间、组织交通,并形成景观特色区,既可创造小气候,在丰富寿光地区原生生态景观的同时,又丰富了园林空间层次和变化。3.4植被的重建与规划在遵循生态效益原则的前提下,以乡土树种为主,同时考虑合理科学地引进周边地区新优树种,结合气候特点突出植物群落配置的季相景观,采用耐水湿、基础树种与观赏树种相结合的原则,创造富于地方特色的滩地疏林的植物群落景观。使景观和谐优美,促进人工植物群落健康发展。根据所选择植物的不同观赏习性景区内形成 “树木园” 、 “专类区” 、 “水生植物区”三大科普展览区。 “树木园”以栽植本地区及国内外露地

7、生长的木本植物为主。主要按植物的生态要求结合园林景观的效果来考虑,根据不同的生态环境把不同的树种组合成各种植物群落,采用复层混交的结构,密林、疏林、群植和孤植的布置形式,结合草地、水体形成美丽的公园景观。 “专类区”包括“银杏园” 、 “海棠园” 、 “丁香园” 、 “紫薇园” 、 “樱花园” 、“水杉园”6 个专类花园和“彩叶植物园” 、 “观果植物园” 、 “春花园” 、 “花草园”4 个以某一种观赏特征为主的专题花园,根据它们的不同观赏特性配以园林小品、草坪、水面,构成艺术性很高的专类区。 “水生植物区”根据植物的水生、湿生、沼泽生等 不同特点以及对水体的深浅、动静、的不同要求,栽植不同

8、的水生植物,布置成具有特色的水景园,同时利用水生植物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3.5道路系统规划弥河风光带是一个狭长的线性空间,结合自然地形地貌特征,组织顺畅的旅游路线,创造一个可达性好,安全畅通、高效的交通体系,有利于实现其城市节点功能,充分发挥其开发潜力。景区规划交通游线以步行游览方式为主,也可结合自驾游、电瓶车观光游览形式。4结论与讨论通过对寿光滨河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笔者认为,诸如此类城市河道周围受损弃置地盛盖与景观恢复建设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遵循“因地制宜,变生态治理的不利条件为景观建设的有利条件”的原则,地形和水体的改造,尊重原有地形地貌,进行适度的改造和疏导;把基础绿化与建设健康的生态植物群落相结合,即达到了生态治理的效果又丰富了景观层次;同时引入一系列行政管理和开发运营措施,为整个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将受损弃置地变成既能带来生态效益又能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宝地。责任编辑:王洪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