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古典诗词鉴赏明诗100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992970 上传时间:2017-11-29 格式:DOC 页数:112 大小:287.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高考古典诗词鉴赏明诗100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2015年高考古典诗词鉴赏明诗100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2015年高考古典诗词鉴赏明诗100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2015年高考古典诗词鉴赏明诗100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2015年高考古典诗词鉴赏明诗100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高考古典诗词鉴赏明诗10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高考古典诗词鉴赏明诗100(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 年高考古典诗词鉴赏:明诗鉴赏 100 例目录1.高启梅花2.王守仁龙潭夜坐3.谢榛秋日怀弟4.扬基春草5.高启黄氏延绿轩6.薛慧泛舟7.李梦阳秋望8.刘羽一鹭图9.杨一清山丹题壁10.屈大均摄山秋夕11.谢肇淛钱塘逢康元龙12.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13.于谦上太行14.李攀龙平凉15.孙承宗二月闻雁16.吴承恩舟行17.谢榛苦雨后感怀18.汤显祖秋发庾岭注19.袁中道夜泉20.沈周栀子花诗21.徐祯卿济上作22.张弼渡江23.高启春暮西园24.李攀龙出郭26.刘基五月十九日大雨27.袁中道朝耕28.贝琼经故内29.徐渭题墨葡萄诗30.粱辰鱼屈原墓31 王世贞九日风阻郑家口32.扬基闻

2、邻船吹笛33.于谦咏煤炭34.唐寅菊花李白感遇35.王世贞登太白楼36.吴嘉纪落叶37.刘基过南旺守闸38.徐贲写意39.顾炎武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40.唐寅和沈石田落花诗41.陶安泊江州42.黄峨又寄升庵43.李东阳九日渡江44.高翥秋日45.戴珙盟台夕照46.茅坤夜泊钱塘47.孙承宗渔家48.袁凯江上早行49.高启孤雁50.王灿客中51.李攀龙和聂仪部明妃曲52.【明】杨基天平山中【唐】卢仝喜逢郑三游山53.王稚登新春感事54.徐祯卿偶见55.戚继光登盘山绝顶56.何景明竹枝词57.徐渭龛山凯歌58.金銮柳堤59.高启卖花词60.顾文昱白雁61.戚继光马上作62袁宏道竹枝词其四 竹枝词其二

3、63.龚鼎孳百嘉村见梅花64.丘浚五指山65.王稚登湖上梅花歌(其二)66.王阳明寻春67.蓝仁题古木苍藤图68.唐寅画鸡69.高启晚次西陵馆70.汤显祖香岙逢胡贾71.杨基梦游西湖72.李攀龙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73.高启寻胡隐君74.孟洋烟75.韩洽闻雁76.何景明雨夜77.戚继光登舍身台78.钱谦益和盛集陶落叶79.谢榛秋兴 杜甫秋兴(其三)80.屈大均壬戌清明作81.夏完淳别云间82.谢榛渡黄河83.袁凯白燕84.王世贞宿香山寺86.康海冬87.李昌祺归自南阳88.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89.孙承宗二月闻雁90.邵亨贞贞溪初夏91.夏完淳即事(其二)92.夏完淳即事93.马中锡晚渡咸阳94

4、.谢榛怨歌行95.高启秋望96.顾炎武雨中至华下宿王山史家97.【明】高启咏蔺相如 【宋】范成大蔺相如墓98.吴宪章访客舟中 杜甫客至99.吴文泰送人之巴蜀100.杜庠赤壁1.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问题。梅花高启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注何郎:南朝诗人何逊,其扬州法曹梅花盛开被历代文人誉为咏梅佳作。1这首咏梅诗的颔联是为人传诵的名句,请你自选角度做简要的赏析。(4 分)2诗歌的颈联为什么要写“竹”和“苔”?(3 分)参考答案:1诗人以高士、美人设喻,又以雪满山中和月明林下为背景来烘托高士、

5、美人。雪中的梅花如高士横卧山间,月下梅花如清雅的美人从林间款款而来,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梅花的神韵,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突出了梅花孤傲高洁的精神风貌,这也正是作者高洁襟怀的象征。(手法:比喻/烘托/化静为动 1 分,结合诗句 1 分,梅花品格/作者襟怀 2 分)2写“竹”和“苔”是为了衬托梅花的高洁。竹和苔都是清雅之物,和梅花互相映衬,深化了诗歌的意境。(衬托手法 2 分,解说 1分)2.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问题。龙潭夜坐王守仁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临流欲写猗兰意,江北江南无限情。注此诗作于王守仁由贬所龙场驿起任

6、南京太仆寺少卿的次年游滁州之时。猗兰:即猗兰操,琴曲名。传为孔子所作,说孔子自卫返鲁,见到隐谷之中,香兰独茂,与众草为伍,因而感伤自己生不逢时。1诗中描摹了龙潭夜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 分)2本诗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指出三种并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 分)参考答案1诗中前三联着意描写夜里山中澄澈寂静的景象。(1 分)通过描写夜色中清幽淡雅的花香、潺潺的溪水声、鸟儿的鸣叫声以及草上露水、松林之风,(2 分)渲染了月夜的静谧氛围,凸显了诗人月下独行的落寞心境。(1 分)结句诗人笔锋陡转,以“无限情”直接抒发了自己不因失意而消沉之情怀。(1 分)2诗中运用了衬托、

7、拟人、用典、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描写等多种艺术手法。衬托手法。首联以深夜在茅屋里听到溪声,反衬出山间的寂静。(或:颔联以人往的动态、鸟鸣之声衬空山之静。)拟人手法。颈联中的“不辞”“偏与”赋予“草露”“松风”人的情感,表达出与自然默契合一的快乐。用典。尾联运用猗兰操一典,表达诗人感伤自己生不逢时的情感。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描写。嗅觉:夜色中清幽淡雅的花香;听觉:潺潺的溪水声、鸟儿的鸣叫声、松林之风;视觉:草上露水。(每一点 2 分,答 3 即可。)3.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问题。秋日怀弟谢榛生涯怜汝自樵苏,时序惊心尚道途。别后几年儿女大,望中千里弟兄孤。秋天落木愁多少,夜雨残灯梦有无。遥想故园挥涕泪,

8、况闻寒雁下江湖。注谢榛:字茂秦,明代文学家,“后七子”之一。樵苏:打柴砍草,代指日常生活。1.诗的前四句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弟兄孤”的?2.颔尾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着怎样的效果?参考答案1.生计(生活)上,弟弟“自樵苏”,我则飘泊在江湖;时间上,“儿女大”,极言分别之久;空间上,“望中千里”,极言相距之远。(3 分。每点 1 分)2.运用了比喻、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3 分);借秋日落叶、夜雨残灯烘托愁思之深,表现了对兄弟间深厚的感情和思念的痛苦(2 分)。(5 分。第一问答出“比喻”给 3 分,只答“对偶”或“夸张”给 1分)4.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问题。春草杨基嫩绿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

9、茸茸。六朝旧恨斜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近水欲迷歌扇绿,隔花偏衬舞裙红。平川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一笛风。1.简析颈联运用的表现手法。(3 分)2.尾联意境隽永,请作赏析。(4 分)参考答案1.虚实结合。实写眼前的春景,春草和野花幻化成了旧时的歌扇和舞裙,历史与现实奇妙交织,构成梦幻般的图画。表现对往昔繁华的追念和人生无常的感叹。(答“联想”和“想象”也可。)2.尾联通过描绘一幅充满田园气息的牧人晚归图,平川十里,牧人暮归,草色茫茫,牛羊蠕动,晚风习习,笛声悠扬,营造了一个恬淡优美的境界,抒发了诗人的淡淡闲愁(或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5.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问题。黄氏延绿轩高启葱葱溪树

10、暗,靡靡江芜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1.“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2“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参考答案1“葱葱”,状写出溪边树木的葱茏茂盛的特点;“靡靡”写“江芜”在微风吹拂下摇曳起伏的情态。这里的“靡靡”,指风吹草伏的样子。两个词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 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抒情性,同时也增添了诗歌的音律美和修辞美。2.雨后开帘,满野春色一齐涌进房中来。这句用了比拟的手法,把春光的浓郁蓬勃,扑面而来而不可阻遏之势,十分形象地表达了出来,而诗人的喜悦之情也溢于言表。6.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问题。泛舟薛蕙水口移舟入,烟中载酒行。渚花藏笑语,沙鸟乱歌声。晚棹沿流急,春衣逐

11、吹轻。江南采菱曲,回首重含情。(1)这首诗歌记述了_(季节)泛舟的经历,表达了诗人_ 的情感。(2 分)(2)这首诗歌的颔联“藏”与“乱”字用得十分精警,请结合全诗分析这两个字的表达效果。(5 分)参考答案1春日 闲适安逸2藏字写出了花之多花之密,写出了布满野花的水中小洲其间有欢声笑语摇曳;乱字写出了沙渚上飞鸟振翅鸣叫,表明鸟鸣扰乱了飘荡在水上的歌声,也写出了鸟儿之多(1 分)这里的藏和乱字,使本来静止的自然之物具有一种顽皮的动感,全诗动静结合(2 分)人与自然交融,人在花丛笑,鸟鸣相和之,以至水面无法知道,是歌声乱了本来栖息的沙鸟,还是鸟声搅乱了人声,描绘出一幅欢快、灵动的画面(1 分)传达

12、出诗人对江南美好风光与生活的热爱之情。7.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问题。秋望李梦阳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弢箭射天狼。黄尘古渡迷飞挽 ,白月横空冷战场。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 。【注】飞挽:是“飞刍(草)挽粟(粮)”的省说。郭汾阳:唐代著名的将军郭子仪,曾经平定安史之乱,大破吐蕃,被封为汾阳郡王。1第三联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 分)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参考答案1对比。将黄河渡口的繁忙和战场上的沉寂进行对比,突出战争即将来临前的肃杀景象。双关。一个“冷”字,既指战场的清冷和寒冷,又指诗人心上的那份寒意。2本诗通过

13、描写战云密布下的塞上风光,抒发对安边卫国的良将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忠贞情怀。8.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问题。一鹭图刘羽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1首句“芳草垂杨荫碧流”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2 分)2第四句“叹”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 分)参考答案1(2 分)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萋萋芳草,依依杨柳,与清清溪流交相掩映(概括描述皆可)。以优美的背景烘托(或从正面衬托)白鹭美好的形象。2.(2 分)抒发虽有高洁的志向却不被人理解的愁苦之情。9.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问题。山丹 题壁杨一清 关山逼仄 人踪少,风雨苍茫野色昏。万里

14、一身方独往,百年多事共谁论。东风四月初生草,落日孤城蚤闭门。记取汉兵追寇地,沙场尤有未招魂。注山丹:即今甘肃山丹县,明代设山丹卫,地处河西走廊蜂腰部,自古为东西交通要道;汉时霍去病曾率兵在此与匈奴作战。杨一清:明朝人,官至内阁首辅,曾三次出镇西北边关。逼仄:狭窄的意思。1诗的首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4 分)2诗的尾联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析。(4 分)3从题材看,这是一首 诗。 (1 分)4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全诗紧扣“秋望”,诗中之景物皆“望”中所见,透着凄清的秋意。B首联中作者看到汉朝宫墙外是黄河水环绕,有世事沧桑的伤感。C颔联中再现了训练场上将士

15、们的活动,表现了他们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D尾联以问句作结,意味绵长,表达诗人深深的隐忧与热切期待。5联系全诗,赏析“迷”和“冷”的表达效果。(4 分)参考答案1描绘了一幅关山狭窄险峻、人烟稀少、黄昏日落、风雨苍茫的边关苍凉景象。写出了边塞整体景色,为全诗沉郁顿挫、雄浑恢宏的总体特色定下了基调。(4 分)2.示例 1:通过追慕汉家将士保家卫国、开疆拓土的功绩,表现了诗人因追怀前人而产生的昂扬奋发的激情和在边塞建功立业的渴望。示例 2:通过写古代将士战死沙场无人招魂,表现了诗人对战场死难者的同情怜悯以及对造成灾难的战争的厌倦之情。(4 分,其他回答只要言之成理亦可)4(1 分)边塞诗5.(3 分)B6.(4 分)“迷”写的是渡口滚滚黄尘中难以看清运输粮草的车队、船队,“冷”写的是月下清冷、寒冷的战场,也隐约透出又指诗人心上的那份寒意。黄河渡口的繁忙和月下清冷的古战场、以及练兵场的紧张共同预示着战争即将来临。10.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