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文言知识点整理教师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988712 上传时间:2017-11-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国论》文言知识点整理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国论》文言知识点整理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国论》文言知识点整理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六国论》文言知识点整理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六国论》文言知识点整理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国论》文言知识点整理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国论》文言知识点整理教师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六国论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暴霜露 (通 “曝 ”,曝露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通 “倘 ”,倘若 )(3)暴秦之欲无厌 (通 “餍 ”,满足 )2古今异义(1)与战胜而得者, 其实 百倍 (2)思厥 先祖父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 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实际上 今义:父亲的父亲(3)至于 颠覆,理固宜然 (4)可谓 智力 孤危古义:至:到;于:引出结果。以至于。 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连词,表示到达某种程度 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 故事 (6)后秦击赵者 再古义:先例,旧事 古义:两次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 今义:又,又一次(7)然后 得一夕安寝

2、(8)刺客 不行古义:这样以后 古义:不去行刺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今义;水平不高7、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 下咽 也 8 与 嬴而不助五国也:古 :咽下咽喉 古义:结交 今 :吞咽 今义:和9始 速 祸焉: 古义:招致 今义:速度3词类活用(1) 名词作状语。 日削月割(一天天地,一月月地)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理:按理来说义不赂秦(坚持正义)(2) 名词作动词。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礼:礼待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下:吞下以地事秦 事:侍奉(3) 形容词作动词 。不能独完 (保全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最终)2始速祸焉 速:招致( 4)动词的使动用法 :李牧连却之使

3、 退却,译为打退4一词多义(1)兵 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2)暴 暴霜露 (动词,曝露 )暴秦之欲无厌 (形容词,凶暴,残酷的 )(3)事 以地事秦(动词,侍奉)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名词,事情 )(4)犹 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副词,仍然,还 )(5)终 终继五国迁灭(副词,终于)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动词,坚持到最终 )(6)始 始有远略(名词,起初)始速祸焉 (副词,才 )(7)向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副词,假使,如果 )并力西向 (动词,朝着,对着 )(8)得 较秦之所得 (动词 ,获得 )此言得

4、之 (动词 ,适合 ,得当 )(9)势 有如此之势 (优势 )其势弱于秦 (势力 )(10)亡: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失去土地)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二、文言虚词1而 (1) 连词,表承接。而犹有可以不赂 而 胜之之势赂秦而力亏战败而亡(2) 连词,表修饰。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3) 连词,表转折。3而秦兵又至矣与赢而不助五国也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4) 连词,表并列。二败而三胜2之(1) 结构助词,的。破灭之道也较秦之所得诸侯之所亡(3) 定语后置的标志。苟以天下之大(4) 代词。子孙视之不甚惜 (指土地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代词,前一个

5、代 “秦 ”,后一个代 “贿赂的诸侯 ”)此言得之 (指上文说的道理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前一个代指 “秦 ”;后一个助词,的 )3以(1) 介词,因为。不赂者以赂者丧洎牧以谗诛(2) 介词,凭借。秦以攻取之外苟以天下之大(3) 连词,表结果,相当于 “而 ”,才 /以致。以有尺寸之地以趋于亡(4) 介词,把。举以予人(5) 介词,用。以地事秦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4为4(1) 动词。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成为 )为国者(治理)(2) 表被动。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5其(1) 代词,它。其实亦百倍 (指获得的土地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指赵国 )

6、其势弱于秦 (指六国 )(2) 代词,他们的。能守其土 (指燕、赵二国 )6则(1) 连词,就。小则获邑,大则得城(2) 连词,那么。则秦国之所大欲7与(1) 动词。亲附、亲近与赢而不助五国也(2) 介词,跟,同,表比较的对象。与战胜而得者(3) 连词,和,同,表并列。六国与秦皆诸侯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用 “也 ”表判断)(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用 “也 ”表判断 )2省略句(1)举 (之 )以 (之 )予人 (省宾语 “之 ”和介词宾语 “之 ”)(2)(子孙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省主语 “子孙 ”)(3)洎牧以谗诛,邯郸为 (秦 )郡

7、 (省定语 “秦 ”,秦国的 )3倒装句(1)其势弱于秦 (于秦弱,介宾后置 )5(2)赵尝五战于秦 (于秦五战,介宾后置 )(3)苟以天下之大 (大天下,定语后置 )4被动句(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为 所,表被动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为 所,表被动 )一 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C )A.洎 (j)牧以谗诛 不得下咽 (yn) 奉之弥 (m)繁B.弊在赂 (l)秦 弃之如草芥 (ji) 率 (l)赂秦耶C.暴 (p)霜露 革灭殆 (di)尽之际 小则获邑 (y)D.胜负之数 (sh) 思厥 (ju)先祖父 与 (y)嬴而不助五国也2下列句子中

8、加点词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 C )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可谓智力孤危 然后得一夕安寝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A. B. C. D.提示: “ 祖父 ”古义为 “祖辈父辈 ”; “ 至于 ”古义为 “到了 地步 ”; “ 智力 ”古义为 “智慧与力量 ”; “ 其实 ”古义为 “那实际上 ”; “ 故事 ”古义为 “旧事,先例 ”。3选出加点词的意义及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 B )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 城之破也,妇孺不存 沛公不

9、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A. B. C. D.提示: 被打破,被攻克; 攻克; 解除,破解; 被攻占,被攻克; 攻克,攻破。4下列句中 “于 ”的用法与 “其势弱于秦 ”中 “于 ”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D )A.齐人勿附于秦 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C.吾祖死于是 D.师不必贤于弟子提示: A项中 “于 ”为 “和 ”的意思, B项中 “至于 ”为一固定短语, C项中 “于 ”是 “在 ”的意思, D项中 “于 ”与例句中 “于 ”皆是 “比 ”的意思。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破灭之道也(规律) 率赂秦耶(全都) 固不在战矣(所以) 思厥先祖父(他的,他们的) 诸

10、侯之所亡(灭亡) 以有尺寸之地(才,从而)A. B. C. D.提示: 句中 “道 ”为 “原因,途径 ”的意思; 句中 “固 ”为 “本来 ”的意思; 句中 “亡 ”为 “丢失,失去 ”的意思。6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赂秦而力亏 而秦兵又至矣 B.破灭之道也 暴秦之欲无厌C.不赂者以赂者丧 秦以攻取之外 D.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则秦之所大欲提示: A项,表顺承 /转折; C项,因为 /用; D项,表列举 /那么。6答案: B7.下面每项中有两个句子,都有音形完全相同的加点字,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暴秦之欲无厌 学而不厌 不爱珍器重宝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11、 始速祸焉 不速之客 革灭殆尽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或曰:六国互丧 或未易量 却匈奴七百余里 李牧连却之A. B. C. D.答案: C8.选出加点字 “而 ”不表转折的一项。 ( )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战败而亡,诚不得已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D.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答案: B9.下列各句中均含有第三人称代词的一项是( ) 思厥先祖父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A B C D 答案: C10下列各组句中加粗字的意思与所给例句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较秦

12、之所 得 ,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A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此言 得 之B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 得 一夕安寝C战败而亡,诚不 得 已D吾恐秦人食之不 得 下咽也答案: B11下列各句中 “与 ”字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 与 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B 与 嬴而不助王国也C则 与 斗卮酒 D失其所 与 ,不知答案: BD12为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选择义项“ 暴 ”的常用义:a凶暴,暴虐 b损害,糟蹋 c显露,暴露 d晒A 暴 霜露,斩荆棘( ) B 暴 秦之欲无厌( )C 暴 殄天物( ) D虽有校 暴 ,不复挺者( )“ 或 ”的常用义: a或者 b有的,有的人也许,或许 d若,倘若A.当与秦相较, 或 未易量( ) B 或 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C 或 此或彼,必居其一( ) D 或 百步而后止, 或 五十步而后止( )答案: c a b d c b a b13下列加粗词不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 却 之 B铸以为金人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