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988224 上传时间:2017-11-2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4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能够有二十个这样的榜样就会影响到全国摘自净空法师2014 大经科注第 288 集 2015年 11 月 28 日 讲于 中国 台湾点击此处观看视频胡小林居士,他念大乘起信论,分量大概跟无量寿经差不多(分量差不多),完全是原文,不是说注解,就是读经文。他告诉我他这六年当中,第一个一千遍,三千遍念完之后,意思差不多就懂了,大概都懂得了,看古人的注解,能够知道古人到什么程度、功夫到什么程度、有没有注错,他就有能力;读了两千遍,看得更深、看得更广;现在三千遍,来告诉我,古人这两句话,“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两句话是真的不是假的。于是我就想起来,(古人)老师教学生,他怎么教

2、?就是看着你念遍数,你念他在旁边数,给你今天上的这一课书,叫你念一百遍、念二百遍,你念给他听,老师讲不讲?不讲。为什么不讲?老师给你讲,你的悟门就堵死了,你不会开悟了,你将来能讲的是老师的翻版,不是你自己开悟的,所以这个老师就不是好老师。一般家里请老师,不要这个老师,要什么?老师要帮助学生开悟,那就是遍数,念上一千遍,老师可以说:找个时间,你把这个书讲给我听听。讲给老师听,老师点头就通过了,再念一千遍、两千遍。两千遍念完了再讲给老师听,深度不一样、广度不一样了。到三千遍,三千遍满了之后,老师这点头,行了,毕业了,这一本学会,可以再学一部;这一本要是没有开悟,不能学第二部,就是“一门深入”,就是

3、“长时薰修”。“自见其义”,“自见”就是开悟,不是别人教给你的,也不是看别人注解的,三千遍念下之后,你看这些多少人的注解,他注对不对,你就能评判它,你知道,这不是老师学的,开悟了。老师要帮助学生开悟,开悟之后老师跟学生可以讨论这个经典,可以互相研究、切磋、琢磨。所学必须用到生活,否则就白念了;用到生活,你的生活才快乐最重要的是要把你所学的应用到生活,如果生活上用不上,你白念了;用到生活,你的生活才快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法喜充满,那个快乐是从内心里头生出来的,不是外面刺激的,常生欢喜心。这就是方东美先生早年告诉我的“人生最高的享受”。别人享受不到,他没有你这个境界。他要有你这个境界,

4、他也好好回家去念三千遍,才能体悟得到,否则的话体悟不到。所以为什么?因为你见性,自性里头本自具足,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第三句讲“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什么?无量智慧。佛所说的一切经、圣贤人所讲的这些经论,从哪里来的?是从自性般若智慧流露出来的。你见性跟他一样,他说的你怎么会听不懂?!完全明了。所以一定要相信“无师自通”。我们要学、要训练人才,要训练无师自通的,要训练这种人,样样都能通。只要见性,各种方法都可以见性,知识分子喜欢读书,用读诵的方法见性,修定(见性)。所以他那个读书,千遍、千遍、再千遍,那是修定,不是一般人读书,不是背诵。背诵圣人不主张,你看论语上就有,“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5、也”。你记得多,不知道的到处去请教,听别人讲,这个不行,这不是自己开悟的。一定要自己开悟。夫子这句话,他说得非常有道理,一定要晓得有“无师自通”。释迦牟尼佛的老师是谁?没老师。孔子没老师,老子、庄子没老师,都是无师自通的。真通了,他所说出来的都是一样的,老子、庄子、论语、孟子跟佛经,你摆开来看都一样,同样境界。所以读书目的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佛”就是“觉”者,就是我们这个经题上“清净、平等、觉”。“觉”就是佛陀,印度的梵文称“佛陀”,翻成中国意思就是“觉”。觉悟了,你不用古人这个方法你做不到。读,你喜欢读什么?要读经书。为什么?经书是毕业论文、是博士论文,它水平最高,你读其它的文学作品,它

6、水平低,没有这么高,我们是取最高的。所以一定要取经典,儒的经典,道的经典,佛的经典,甚至于其他宗教的经典,都可以,只要遍数多。遍数多是什么?心定了。诵经的时候没有妄想、没有起心、没有动念、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这是修大定,修“自性本定”。“自性本定”,惠能大师第四句说的,“何期自性,本无动摇”,这句话说明真心是不动的,妄心是动的。妄心是念头,前念灭后念生,这是妄心。真心不动,真心起用就是智慧,无量智慧;德能是无量的神通;相好也是无量的。印度人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他只看到粗显的,微细的他没看到,如果再看微细的,那就是观经上所讲的,身有八万四千相,每一个相有八万四千好,每一个好放八万四千光,

7、每一道光明里面都看到诸佛菩萨在作佛事。佛事是什么?修学、成道、度化众生,这叫“佛事”,佛所干的事。现在在很多宗教里头,找真正佛所干的事找不到了,佛事存在,大家不干了。我早年在台湾一个人很自在,章嘉大师看到了,劝我出家,要我学释迦牟尼佛,给我这么一个条件,我就答应他老人家。我第一部看的佛书,就是章嘉大师教的,释迦牟尼佛的传记,大藏经里面的释迦谱、释迦方志。告诉我:学佛先要认识佛,不认识佛,你将来会走偏了、走邪了,你不知道,首先要把老师认识清楚。对,讲得很有道理,跟一个老师,对老师不认识,盲从很危险,一定要搞清楚。读了之后才晓得,释迦牟尼佛不像是一般宗教迷信,像什么?像一个老师。但是这个老师的学问

8、、智慧是自己悟的,就是我们一般讲“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他智慧是自见的,他没有人教他的。然后我们知道这是自性本有的智慧,这个智慧是真的不是假的。我给很多人讲过,没有人相信,不学你怎么会知道?科学技术、知识不学不知道,学了就知道。智慧不学它才出来,学了就盖住了、障碍了,所学的全是障碍,它就透不出来了,这个东西不能学,这个东西要定,戒帮助你得定,定就开智慧,是这么回事情。这些事情我在台中求学的时候,李老师讨论过这个问题,但是要有根性。根性是什么?条件。条件就是“老实、听话、真干”,真听话,绝不改变,他就会成功。所以你看看海贤老和尚一句“阿弥陀佛”名号,不过是六个字,大彻大悟、其义自见,那个“自见”

9、不是小的,是大的,大悟、彻悟,他不是小悟。阿罗汉、辟支佛小悟;菩萨是大悟,佛是彻悟。海贤到彻悟,这个不容易,是我们的好榜样。就是一门,别搞第二门。这个门看到那个门好,那一门也好,你就完了,你就是六道轮回再慢慢来。“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个“法”就是佛法,这是世尊告诉我们的,佛法都不能够执着,何况世间法?!这个话很重要。佛的法门多,你要样样学就坏了。学习,我们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根性,试试看,行,老师同意,一本书,这一本书学完之后,才准学第二本。学到什么程度?你要讲给老师听,老师同意,没讲错,才可以学第二部。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学小部经,学了十三部,这十三部里面有弥陀经、有金刚经、有普贤行愿品,这比较

10、大的、分量大的。我跟他学的时候进度很快,一个月一部。这十三部经要一起学学不会,就搞乱了,一部一部学。像现在学校排课就很糟糕,按小学生来说,他有四门主要功课,第一个钟点上语文,第二堂课上数学。头一堂语文还没有完全吸收,又来了新的,把头脑搞乱了。如果这四门功课我们来教,这六个学期,第一个学期、第二个学期就是一年,第一年完全学语文,第二年学数学,完全教数学,这个小孩学的东西一定高,为什么?他专心,他不复杂,这个方法好。中国古时候私塾教学是这个教法,没有交叉排课的。交叉排课学一点常识,模模糊糊的记得,很容易丢失掉,这不是好的教学法,这西方教学法,我对这个很不赞成。四十年前我在佛光山,我跟星云法师讨论这

11、个问题,他一定要交叉,为什么?像学校,你看大学、中学,你去看,课程都是交叉排的,一个老师不是教一天很累,他只上一堂课,上完他就走了。老师是很轻松,学生一塌糊涂,脑袋像浆糊一样,不行。我跟李老师在台中,是个别教学,是一门一门学,绝对不准学两门,这样扎的根,十三部小部经。然后再回到台中,学了一部楞严,这大经;最后一部大经就是华严。华严我只听一卷,你看八十卷我只听一卷,这一卷的后头,后头我都能讲了。我不知道怎么开头、头怎么开,头开头之后我明白了,后面就没有问题了。老师在台中讲华严,我在台北讲华严,我的进度比他快,我一个星期讲三次,老师一个星期讲一次,所以我很快就超过他了。老师希望学生有成就,这是老师

12、的成就,我把这些方法告诉星云法师,他不同意,不同意我就离开了。我那时候告诉他,我把佛学院一百三十多个学生分组,可以分成四十个组,一组三个人,三个人专攻一部经,多久?十年。我跟他这样说法,十年。他说这不像学校,我说十年之后,我有把握能教出至少二十到三十个讲经的法师,水平在我之上,不在我之下,那个时候佛光普照全球。他还是摇头,摇头算了,我就走了。现在老了后悔了,他要是把我留到佛光山,留了这四十多年,我们对佛教贡献就太大了,来不及了,光阴再找不回来了。所以很不容易。缘遇到了要抓住,就会有成就;抓不住机会错过了后悔莫及。佛教的东西好,禁得起考验,传到中国,儒接受了,道也接受了,都是统统注重孩子的悟性。

13、反应很快,悟性很好,这可造之材,要好好教他;反应迟钝,讲半天他也听不懂,那个将来就是他有谋生的技术,他有一技之长,将来可以能找一事生活。所以古时候国家没有办学校,国家的学校都是像现在讲的党校,是培养政府各级干部的,一个县有一个,叫县考秀才;省考举人;中央考试是皇上做主考,考进士。进士、举人、秀才,就是我们现在讲博士、硕士、学士,学位的名称,你拿到什么学位,是这么个道理。极乐世界,“正报”真的是无法想象,殊胜到极处,“依报”是环境。这一段是介绍“风”,你看它风之妙,风鼓妙声,风吹动树枝。树是七宝,宝与宝相撞就发声音,这声音非常美妙,像我们用风铃,风铃都是用铜做的。极乐世界都是宝树,无量珍宝成就,

14、那个声音好听,演奏出来的完全是交响乐,所以妙声。【解】德风徐动,宝树宝网,演出苦、空、无常、无我、波罗蜜等等,微妙法音。这个就是早年头,章嘉大师教我的“看破”,知道这个世间六道轮回是苦、是空,相是苦,体是空,四谛法里的“苦谛”,这是第一个,我们很难懂。经上虽然说了,不能不接受,佛说的,不能不接受,但是我们体会不到,找不到证据。读经要读得多,为什么?读到自己有小悟就相信了。换句话说,一千遍之后你就相信。信没有根,两千遍信扎根了。我们今天是得到科学家帮助,“苦、空、无常、无我”,量子力学家证明了。我们看到他的报告,跟佛经上讲的一样,这佛经,高等科学,量子力学家告诉我们。我看的报告是德国的普朗克,爱

15、因斯坦的老师,他是专门研究微观世界。科学两个方向。一个是宏观,天文,研究天文学的,研究这些东西。微观是什么?最小的,物质最小的。八十年前发现原子,那个时候以为原子是最小的,原子不能再分了。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仪器、先进仪器不断在增长,原子打破了,它不是最小的。打破之后发现,有原子核、有中子、有电子,发现这些东西。这些东西是不是最小的?一个一个再打破,还是能打破,打破之后发现基本粒子,有六十多种。这六十多种基本粒子再把它打破,科学的技术越来越精密,打破之后看到了夸克,它还不是最小的,再把它打破,发现微中子。微中子再打破,真相出来了。为什么?没有了,物质现象没有了。没有了是什么?发现什么?念头

16、波动的现象。这一下就明白了,原来“物质是念头波动所产生的幻相”。你看佛经上三千年前佛说“相由心生”,这证明了“心现识变”,所以现在量子力学家的报告,我们看到,跟佛经一对照相同,“苦、空、无常”,我们就踏实了、不怀疑了,世间的相是苦,体,体是空。物质有没有?确实没有。佛在菩萨处胎经里头,跟弥勒菩萨有一段对话。佛问弥勒,“心有所念”,凡夫心里动个念头,这个念头里头有几念、有几相、有几识?那个“耶”是问话,“心有所念,几念几相识耶?”那个“相”是物质,物质现象;“识”就是八识里面的落谢种子,“几念”是有多少微细的念头。弥勒菩萨回答,这“一弹指”,一弹指是拍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一百个千是十万,三十二亿乘十万,这个数字就答出来了,三百二十兆。这一弹指,一弹指里头,有三百二十兆个念头。这个念头前面灭后头就生,也就是一弹指,有三百二十兆个念头生灭,这么快!每个念头都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