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初中语文毕业考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83430 上传时间:2017-07-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初中语文毕业考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初中语文毕业考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初中语文毕业考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4初中语文毕业考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4初中语文毕业考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初中语文毕业考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初中语文毕业考试题(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 初中语文毕业考试题(含答案)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 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 分)(1)补写出下列诗文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 ,思而不学则殆。 ( 论语 ) ,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 )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 )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 ) ,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 已亥杂诗 )(2)默写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逗留在大山的巍

2、峨壮美中,我们就会错失大海,走过去,将是另一番浩hn壮阔的景致;逗留在大海的波澜壮阔中,我们就会错失大漠,走过去,广袤无垠的沙海更震摄我们的心灵;逗留在 ,我们就会 ,走过去, 。汪国真说过,太多的流连是一种羁绊,绊住的不止是双脚,还有未来!选择逗留,拥有了一时的风景;而走过去,人生中最大的美丽才会赫然显现。选择了走过去,就是选择了人生中最大的美丽;选择了走过去,就是选择了奋斗不息;选择了走过去,就是选择了把祭品献给了追求的祭坛!人生能走多远,不是要问双脚,而是要问意志;人能攀多高,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志向。永不逗留的意志和志向可以让我们不老的心看尽世上不绝的风景。(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

3、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羁( )绊 浩hn( )(2)语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2 分)(3)“ 广袤无垠”的意思是 。(2 分)(4)请你结合语境,为画线处补写一个优美的句子: (3 分)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 (1)-(2)题。 (4分)(1)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后,宋江提出:“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梁山泊英雄中有三人对此直言反对,请写出其中两人的名字: 、 。(2) 鲁滨孙漂流记中主人公写日记时把荒岛命名为 ,他把他的仆人起名为“星期五” ,是因为: 。4. 学校组织以“善待汉字,热爱母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搜集到如

4、下资料。(8 分)“汉语热”在世界各地迅速升温,日前全球已有 210 所“孔子学院” (国外学习汉语的学校)日本每五六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练习汉字书法,韩国练习汉字书法的民众愈十万人。在我国一个有 600 多人参加的高级翻译大赛中,许多选手英译汉时错字连篇,词不达意,词汇贫乏在一等奖空缺的情况下,文字流畅、词汇丰富的二等奖得主竟然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评委普遍认为,我国汉字应用水平呈现下降趋势。国内某网站做了“我国汉字应用现状调查” ,数据统计如下:调查内容 数据统计喜欢敲键盘,不愿动笔写 57%常提笔忘字,常写错别字 83%字体不美观,从未练书法 79%(1)请你阅读分析后得出一个结论(不超

5、过 30字) 。 (4 分)(2)针对材料及中考网上阅卷的形势,向班里提出一项活动倡议;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语。 (4 分)(3)下面是某同学演讲词中的两段文字,阅读后完成题目。 (4分)(甲)我与汉字形影不离,朝夕相处。忧伤时,汉字为我擦泪;欢乐时,汉字为我鼓掌。 ;课下写作时,携汉字低声吟唱。(乙)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否得到复兴,不是取决于它吸收了多少外来文化的精华,而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的血液。在网络时代,我们不能“握着鼠标丢了笔杆” ,不能让汉字沦为失落的文明。心怀鬼胎http:/ 句,应改为: 二、阅 读(55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 (22 分)黄山夜月 曾臻少有人谈及黄山的夜月。奇松可留影,怪石可留影,云海可留影,日出可留影,夕照可留影,惟有夜月难以留影。听说过西湖的月色、秦淮河的月色、二泉的月色,却不曾听说过黄山的月色。水面的月,跳跃,耀眼。山间的月,含蓄,幽静。邂逅黄山月,要近农历十五,要有一个晴好的晚上,要有澄明的心境导游说,上黄山能否看到云海得看缘分。是的,能看到怎样的黄山得看缘分,有人邂逅了黄山的云雾,有人记住了梦笔生花,有人爱那迎客松,而我邂逅了黄山月。黄山半山腰入夜是阴冷的,山脚下是初夏的天气,半山的气候却是初春。晚霞敛尽了余晖,山色如墨,湿冷的山风飒飒地在林间穿

7、行。游客或已下山,或已躲入温暖的旅馆里,鸟也已归巢,这时农历十三将圆未圆的明月朗朗地照着。走在那连路灯也没有的石路上,松柏暗影森森,再走几步,竟看到了宝石蓝的夜空。路两旁的树还没长出叶子来,细长的枝条向夜空舒展着,一点半吐的嫩芽都没有,却缀着点点晶莹的星星。对面山峰上的月亮像一面寒光四射的镜子,把树影斜照在石径上。横着疏疏的影儿的石径像雪白宣纸上的写意水墨画。空气是莹洁的,人走在这样的月光里似乎也要变得玲珑通透。月光越来越明澈,地面黑白也越来越鲜明。路边的树林中偶有一棵木兰,花朵被月光照得皎洁如雪,映在地面的花影轮廓清晰。最初是惊喜的,心慢慢被这月光浸润了,不再说什么话,只由着手机里的钢琴曲叮

8、叮咚咚地流淌着。再走到傍晚看群山夕照的地方,风物已迥异。那夕阳里带着醉颜的群山已洗尽了铅华,静穆着,苍青里泛着银蓝的光泽。脚下的大石在月光里像一块巨冰。躺下去,像躺在东山魁夷的画中。头顶是夜空,一半是清碧的,银月挂映;一半有微云,疏星闪烁。远远听到山谷里清音阵阵,女伴问:“那嗖嗖声是泉水声或是瀑布声吗?”“不,那是松涛。”倘若不是松涛,那定是山灵的低语。我们不再言语,只静静听着月下起伏的清响在月光里,我没有想起任何名家诗文,没有诗文形容过我见到的黄山月下的花影、山色。自己写下了四句诗:“霞散苍山冷,松深白石寒。无言花影落,生宣写木兰。”但我知道无人会解此诗,因为它记下的仅仅是我眼中瞬间的黄山,

9、我邂逅的花影、山色、松涛,也许未曾被前人邂逅过,也许也将无人再次邂逅。只是,我邂逅的难于留影的黄山夜月,以独一无二的明暗、色泽、节奏,又实实在在地存在过。(选自 2010 年 3 月 23 日潮州日报)5文章的开头写黄山的松、石、云及西湖、秦淮河、二泉的月,对写黄山的月有何作用?心怀鬼胎手机版 http:/ (18 分) 谈天才 朱光潜生来死去的人何止恒河沙数?真正的大诗人和大艺术家是在一口气里就可以数得完的。何以同是人,有的能创造,有的不能创造呢?在一般人看来,这全是由于天才的厚薄。他们以为艺术全是天才的表现,于是天才成为懒人的借口。聪明人说,我有天才,有天才何事不可为?用不着去下功夫。迟钝

10、人说,我没有艺术的天才,就是下功夫也无益。于是艺术方面就无学问可谈了。“天才”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它自然有一部分得诸遗传。有许多学者常欢喜替大创造家和大发明家理家谱,说莫扎特有几代祖宗会音乐,达尔文的祖父也是生物学家,曹操一家出了几个诗人。这种证据固然有相当的价值,但是它决不能完全解释天才。同父母的兄弟贤愚往往相差很远。曹操的祖宗有什么大成就呢?曹操的后裔又有什么大成就呢?天才自然也有一部分成于环境。假令莫扎特生在音阶简单、乐器拙陋的蒙昧民族中,也决不能作出许多著名的交响曲。 “社会的遗产”是不可蔑视的。文艺批评家常喜欢说,伟大的人物都是他们的时代的骄子,艺术是时代和环境的产品。这话也不尽然。

11、同是一个时代而成就却往往不同。英国在产生莎士比亚的时代和西班牙是一般隆盛,而当时西班牙并没有产生伟大的作者。伟大的时代不一定能产生伟大的艺术。美国的独立,法国的大革命在近代都是极重大的事件,而当时艺术却卑卑不足高论。伟大的艺术也不必有伟大的时代做背景。席勒和歌德的时代,德国还是一个没有统一的纷乱的国家。我承认遗传和环境的影响非常重大,但是我相信它们都不能完全解释天才。在固定的遗传和环境之下,个人还有努力的余地。遗传和环境对于人只是一个机会,一种本钱,至于能否利用这个机会,能否拿这笔本钱去做出生意来,则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有些人天资颇高而成就则平凡,他们好比有大本钱而没有做出大生意;也

12、有些人天资并不特异而成就则斐然可观,他们好比拿小本钱而做出大生意。这中间的差别就在努力与不努力了。牛顿可以说是科学家中一个天才了,他常常说:“天才只是长久的耐苦。 ”这话虽似稍嫌过火,却含有很深的真理。只有死功夫固然不尽能发明或创造,但是能发明创造者却大半是下过死功夫来的。哲学中的康德、科学中的牛顿、雕刻图画中的米开朗琪罗、音乐中的贝多芬、书法中的王羲之、诗中的杜工部,这些实例已经够证明人力的重要,又何必多举呢?10.阅读第段,简要说说一般人对天才的看法。(4 分)11.请从文中找出造就天才的三个因素(各用一个词语) 。(3 分)12.第段为什么说“这话也不尽然”?用文中原句,从三个角度来回答。(3 分)13.第段用做生意来进行比喻说理,有什么好处?(3 分)14.为考查你平时的阅读积累,请你另举一个具体的事例来证明人力的重要。 (40 字以内)(5 分) 【三】 (15 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