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外经贸征文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2800984 上传时间:2017-1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0.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革开放外经贸征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改革开放外经贸征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改革开放外经贸征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改革开放外经贸征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改革开放外经贸征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改革开放外经贸征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开放外经贸征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改革开放外经贸征文当我们追溯既往的 30 年,当我们回望那令世界瞩目的改革开放,有一些令人震撼的数字不断跳跃到我们的眼前,它们勾画出中国 30年来的发展轨迹,描述着中国 30 年来的沧桑巨变。中国需要世界世界同样需要中国改革开放 30 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各项外经贸事业不断发展,既实现了量的飞跃,又实现了质的提升,这不仅意味着巨大的成绩,而且加速了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推动中国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日益重要的贡献。从 1978 年 206 亿美元增加到 20*年的 21738 亿美元,增加了105 倍,年均增长 17.4%。世界排名由 1978 年的第 32 位上

2、升到第 3位。这是历史用数字对中国外贸规模的描述。国际学者还喜欢用这样的数字来看中国外贸的变化:贸易额从千亿迈上万亿美元的大台阶,中国只用了 16 年。而同样这项数字:日本是 30 年、德国 25 年、美国 20 年。其实,规模之变只是中国外贸进步的一个侧面。还有一些事实同样令人欣慰。我国外贸结构不断优化。30 年来,制成品出口比重从 46%提高到 93.6%,机电产品从 3%提高到 56%;高技术产品从不到 1%提高到29%,这三个比重全都超过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目前,我国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达 20%,海关税收占全国税收的 17%,就业超过 1 亿人次;外贸已经与消费、投资一起成为拉动- 2

3、-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我国对世界贸易的贡献不断提升,对世界贸易增长的贡献率从不到 1%扩大到 11%,并成为美国的第三、欧盟和日本的第二、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吸收外资连续 16 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顺应国际产业转移加快的趋势,不断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促进了吸收外资大发展。短短 30 年,从零开始,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连续 16 年居发展中国家的首位。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 63.5 万家,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超过 7700 亿美元;对华投资的企业来自世界近 200 个国家和地区,世界 500 强企业有 480 多

4、家在华投资,设立地区总部近 40 家。关于吸收外资,中国人有一些难堪的回忆。比如,改革开放前,我国引进外资充其量是处于尝试阶段,主要来源不过是外国政府的贷款。而经历改革开放 30 年,中国吸收外商投资不仅起步了,而且步伐很大、进展很快。上世纪 80 年代是中国吸收外资的突破阶段。1979 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1980 年批准了北京航空食品、建国饭店和长城饭店 3 家外商投资企业。此后,我国先后对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吸收外资实行一些特殊政策,扩大地方外商投资的审批权限,发挥了各地利用外资的积极性。截至 1985 年底,我国累计实际吸收外商投资 60 多亿

5、美元。1986 年,- 3 -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对外商投资设立产品出口企业和先进技术企业给予更为优惠的待遇,推动了吸收外资的发展。1986-1991 年,全国累计实际使用外资 190 亿美元,年均 31 亿美元,是前 6 年的 3 倍多。上世纪 90 年代是迅速发展阶段。1992 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明确了大胆利用外资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吸收外资势头大大加快。1992 年当年全国新批合同外资金额超过前 13年的总和,1993 年实际吸收外资比 1992 年增长 1.5 倍。此后,中央明确了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的方针,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拓宽利用外资领域,采取更加

6、灵活的方式,引导外资投向基础设施、工业、农业和部分服务业,我国吸收外资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从 1996年到 20*年,我国实际吸收外资保持在年均 400 亿美元以上的规模。跨入新千年以来,我国进入吸收外资的质的提升阶段,吸收外资的质量不断提高。加入 WTO 以来,我国开放服务贸易领域,商业、外贸、电信、金融、保险等服务业也成为外商新一轮投资的热点。20*年以来,国家先后两次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品目录,鼓励先进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利用外资,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推动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将其一定规模的服务外包业务转移到中国。通过人才流动、合资研发、联合研发、

7、委托开发、研发外包、技术转让、信息交流和研发资源共享等形式,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不断增强。- 4 -仅 20*年至 20*年我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类)就增长 5.9 倍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对外投资规模很小,投资目的地局限于美、日、英、德和香港等少数国家和地区,投资领域主要为贸易、海运代理和餐饮等,投资主体基本上是国有外经贸企业。80 年代后半期,对外投资规模有所扩大。1999 年,党中央明确提出“走出去”战略后,企业对外投资步伐明显加快规模迅速扩大。根据商务部统计,从 20*年到 20*年(由于受统计体系所限,数据自 20*年开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类)从27 亿美元增加到 187

8、 亿美元,5 年间增长了 5.9 倍。投资方式从单一走向多元。对外投资由早期的建点开办“窗口”,发展到跨国购并、股权置换、境外上市、设立境外研发中心、创办境外工业园区、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和战略合作等多种形式。投资领域和地域不断拓宽。早期的对外投资主要从事进出口贸易、餐饮等,近年来逐步拓展到生产制造、资源开发、航运物流和农业合作等众多领域;投资区域从欧美等发达国家,拓展到亚太、非洲、拉美等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跨国经营实力不断增强。对外投资的主体,从初期的国有外经贸专业公司和工贸公司为主,转变为现在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等各类企业齐头并进。其中有的已初步建立全球生产和销售网络,具备了跨国公司雏形。截止到 20*年末,我国境外中资企业(非金融类)的资产总额达- 5 -到 2947 亿美元,雇用的员工人数达到 63 万人,其中外方人员 26.8 万人;实现年销售收入 2746 亿美元、境外纳税 28.2 亿美元,境内投资主体通过境外企业实现的进出口额达到 925 亿美元。企业外投资合作,有利地配合了国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原产地多元化,并获得了大量国内经济发展所急需的资源。同时,还促进了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实现了互利双赢的追求。互利双赢,这个追求不仅好,而且使我们对中国外经贸事业充满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