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总结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2578694 上传时间:2017-11-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9.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半年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上半年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上半年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上半年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半年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半年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上半年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总结一、上半年工业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一)运行质态全省前列。1-5 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增幅全省第四,实现利税、利润增幅全省第四、第三,全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全省第二,新增列统企业 15 户,全省第一。(二)工业投入增速第一。1-5 月,规模以上工业投资同比增长 33.4%,增速全省第一;1-6 月,工业投资预计完成 630 亿元;新开工亿元项目 96 个,新竣工亿元项目 45 个。全市 30 个投资 10 亿元以上工业重大项目已开工建设 24 个(三)骨干企业支撑有力。1-6 月,全市销售超亿元企业达 380户,超 10 亿元企业 19 户;全市百

2、户重点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700 亿元、利税 88 亿元、利润 34 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 40%、55%、45%。(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大力实施新兴产业“双倍增”行动计划,实施的 20 个重点新兴产业项目中已开工建设 12 个,中电投洪泽光伏电站、涟水制药固体制剂车间等项目已经竣工。二、主要工作措施(一)强化运行协调,实现稳步增长。一是突出运行监控。狠抓关键支撑指标的分析、监控和通报,通过月度联席会议、首季“开门红” 、冲刺“双过半”等有效措施,推进工业经济稳定增长。二是突出市场开拓。创新举办市工业名优新产品春季展示交易- 2 -会,400 多家企业参展,成交 4 亿多元,

3、组织 100 多家知名企业参加产品万里行等省内外展销活动,着力帮助企业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突出要素保障。组织开展工业重大项目百亿银企保签约活动,帮助 170 个项目贷款 152.93 亿元。牵头开展银企保对接月月行、“助小微、送金融、共成长” 、中小企业 BCG 专业融资服务市场“三进”专场对接等活动,1-5 月,已担保贷款 59.5 亿元。优化编制迎峰度夏用电方案,保证企业合理用电需求。(二)强化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一是狠抓“3211”项目快推进。着力推动全市 30 个投资 10 亿元以上工业重大项目、20 个重点新兴产业项目、100 个亿元以上竣工项目和 100 个重点技术改造

4、项目加快建设。目前已竣工投产 10 亿元以上重大项目 3 个、亿元以上项目 45 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 20个。二是狠抓招商项目快开工。举办春季百个工业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122 个工业项目同时开工;扎实开展“20*闽浙地区产业招商”系列活动,集中签约项目 68 个,总投资 259 亿元,其中工业项目占比达 82%,储备一批支撑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三是狠抓竣工项目快产出。排出竣工项目产出计划,按月督查,加强帮办服务,加快投产达效步伐。锦纶化纤帘子布、中高煤矿机械等一批新竣工项目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三)强化企业壮大,推动做大做强。- 3 -一是加强政策扶持。准确研判经济形势变化,全省首家出

5、台关于加快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九条意见 ,以及关于扶持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政策意见 、 关于加快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扶持政策,着力打造全省政策最优的发展环境。二是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实施“531”龙头企业梯次培育战略,通过政策聚焦、资源聚合、服务聚集,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强化向上争取,今年已有 6 个项目获得国家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扶持资金 4068 万元。三是加快中小企业成长。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努力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社会化服务。加强载体建设,召开全市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工作会议,强化行政推进、重点重抓、政策扶持、督查指导,加快推进乡镇工业集中区扩量提质增效。(四)

6、强化产业提升,加快转型升级。一是加快构建“5443”现代工业体系。着力推进五大主导产业高端发展、四大传统产业提升发展、 “4+3”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发展,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突破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电网三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加快实施特色产业 “十百千” 培育工程。精心培育施河教学具、王营新型建材等销售超 10 亿元的乡镇特色产业,金湖石油机械、淮阴区食品等销售超百亿元的县(区)特色产业,和特钢、IT、盐化工等销售超千亿元的主导产业。- 4 -三是以节能减排倒逼产业升级。严格执行新上项目能评制度,大力推进节能技术改造,重点推进淮钢特

7、钢能源管理中心、理士电池循环经济标准化建设和安邦电化国家级“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试点工作,有序推进西南化工片区发展型搬迁,所有新上化工项目全部“入园进区” 。一季度,全市单位 GDP 能耗下降4.23%,全省领先。四是以企业创新推进转型升级。出台市千企升级行动计划(20*-20*年) ,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企业创新”工程,加快企业家培养。组织申报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 16 个,成功申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2 个、国家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质量品牌项目 2 个。(五)强化信息应用,提升信息化水平。一是“两化融合”深入推进。开展全市“两化融合”推进暨“数字企业”创建工程和“两化融合”专家进百企活动,认定市级示范试点企业 30 户,组织 20 户企业申报省级示范试点。二是“三网融合”取得突破。加快推进全省首创的信息基础设施“三统一”模式,实现新城三阳湾安置小区和体育中心安置小区 “光纤入户” ,加快 “智慧政府” 、云计算中心建设。三是“中国声谷”加速崛起。全球单体最大的 3 万席中国移动呼叫中心成功落地,着力推动安邦保险、易才集团等呼叫项目的落户,尽快形成以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为主体的 15 万人规模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