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技巧专四专八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577699 上传时间:2017-11-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阅读技巧专四专八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英语阅读技巧专四专八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英语阅读技巧专四专八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英语阅读技巧专四专八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英语阅读技巧专四专八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语阅读技巧专四专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阅读技巧专四专八(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阅读一提到如何提高阅读水平,人们自然想到的答案是:多读。这当然没错,熟能生巧是世人皆知的道理。但,读也要讲求质量。盲目无绪地乱读未必就能提高阅读水平。不少学生感到委屈,自己读了不少文章,学了不少所谓技巧,可阅读水平老提不高。另一方面,不少教师也对如何上好阅读课感到很茫然,不知道在阅读课上应当讲些什么。如果仅仅是把文章翻译过来,那就成了翻译课。如一味讲技巧,一则阅读本身并无太多技巧可循,二则易把学生引向投机取巧的歧途。阅读到底该如何学习呢?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我们的母语学习谈起。我们在小学就把常用的汉字基本学完了,可我们初、高中还得学习语文。那我们在中学语文课上学了什么呢?这个问题恐怕

2、还一时不好回答。但至少敢肯定,我们的阅读和写作水平提高了。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母语水平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提升。学习母语如此,学习英语也是如此。我们在掌握基本语言后,必须学会脱离语言本身,我们首先要理解文章整体而非个别词句。文章的体裁、内容可能千差万别,但文章是人写出来的,那就必定有一定逻辑。词句都不过是表象,而把握作者的意图才是解题之关键。四六级考试都在向能力测试转变,我们也必须摈弃单纯强调应试技巧的老路。要想快速扎实提高阅读能力,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养成二次阅读习惯,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很多书上要求学生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其实就是要求学生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在平时练习中,学生做完阅读,唯一可

3、做就是对答案,事实上,纠正答案后对文章的再次阅读往往至关重要。第一遍读文章时,我们应当模拟考试的紧张气氛,尽量高质快速。但,对完答案后,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再次阅读文章。第二次阅读文章我们的目的不在是获取信息,而是把握文章的布局安排,分析作者的意图。我们必须带着思考再次阅读文章,问问自己以下问题:如果自己写同样题目或题材的文章,会采取何种文章布局?如我们自己设想的布局与作者不同,那么具体不同之处在何处?这篇文章与以前读过的同体裁文章相比,有何特点?也许有人会说,这样的训练不就成了精读课了吗?如果时间允许,二次阅读成了精读,又有何不可?讲求速度的范读是应试而用,要想真正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提高阅读水平

4、,还非精读不可。文章的是永远读不完的,如果想着去读 200 篇各种模拟阅读题,倒不如踏踏实实读 50 篇历年真题。另外,地道的文章分析多了,对自己写文章布局谋篇也不无好处。转载专八复习-(如何提高英语阅读速度)(2012-03-01 13:38:20)转载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专八复习-(如何提高英语阅读速度)作者:蝴蝶飞过海如何提高英语阅读速度 阅读理解题是 NMET 试卷中分值最高的题型,它能检测学生获取英语信息的能力及理解的准确程度,在某种意义上对考生试卷总分起着决定作用。理解的正确率和速度是阅读理解成败的关键。回顾多年的教学实践,下面就如何提高高中阶段英语阅读速度谈谈自己的做法:一、

5、增加词汇量词汇量偏低是制约学生阅读速度的瓶颈。据统计,去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超出考纲的词汇多达 59 个,如果考生只满足于记住课本以内的词汇和用法,甚至连课本上的词汇都要大打折扣,怎么能适应大容量、快节奏的高考阅读要求?因此,扩大常用词汇必须成为我们英语教学中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扩充词汇主要有三个渠道:精读、泛读、构词。在课本教学时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词汇的考查,要通过听写、替换、造句等手段,促使学生首先记住课本上的基本词汇。其次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泛读教学,通过补充大量英语课外读物,让学生在阅读中复习词汇、巩固词汇、增加词汇,并将补充词汇纳入考查范围之内。适当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构词知识有助于学生快速、

6、高效地积累词汇,同时也为猜测生词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便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生词时能观其形,知其意。二、扩大知识面阅读速度与阅读材料所涉及的话题有很大的关系。如果阅读材料是自己熟悉的内容,阅读速度就会自然加快;反之,如果阅读材料所涉及的是非常陌生的话题,阅读速度便会很慢。所以增加一些题材广泛的泛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多掌握一些文化背景知识,了解当今英语国家历史文化、人物传记、科技教育等方面的社会知识对提高阅读速度是极其重要的,即便是增加非英语阅读也有助于英语阅读速度的提高。因此,除了教材外,我们还应该重视泛读教学,要选定一种内容广泛、话题时兴、难度适当的国内外优秀英语教材,(如 New

7、Concept English,Oxford English,the Multicultural Workshop 等)作为泛读课本,并将其列入正式的教学计划,与精读一起进行考查。另外,还要鼓励学生多读英语报刊、杂志,切勿将英语教学局限在有限的课文教学之内,否则,想要大幅度提高阅读速度就是不现实的。三、克服不良阅读习惯,坚持意群阅读在快速阅读过程中,应注意克服一些不良阅读习惯以促进阅读速度有效提高。常见的不良阅读习惯有:指读、声读和回视。指读是指为了在阅读时能集中注意力,同学们常常用手指、铅笔、尺子等指着一个个的字或放在这些字的下面阅读。指读减慢了阅读速度,分散读者的注意力,因此,阅读中一定要

8、克服这个毛病。声读一般有三种形式:出声读、默读和心读。事实证明,阅读速度缓慢一般都是因为读者采用了某种声读的方式,所以要提高阅读速度就必须自觉地克服这种习惯。回视又叫返读或复视。如果我们在阅读中多次返回重读,既会影响速度,也会影响理解。所谓意群,就是有意义的短语和语法结构。意群阅读是以意群而不是单词为最小阅读单位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它不仅可以提高阅读速度,而且有利于对句子的整体理解,而不是死抠字眼,逐词理解。因此,坚持意群阅读,要克服以下不良习惯:指字读、声读、不断回视;一次一词。忽略诸如 it,to,a,an,and,be 等“小词”-这些词你太熟悉了。(在阅读过程中,)你并不需要他们。你的

9、大脑会自动识别这些小词的在以词组为单位进行阅读时,注意寻找要点。有关于文章中研究对象的关键词,可能你在事先已做到心中有数了。在阅读过程中,这些关键词会在你眼前跳出来。多花点时间在那些要点附近的材料上。四、掌握阅读技巧,使用文题 文阅读方式对于怎样在提高阅读速度的同时,又能提高做题的准确性,历来有三种阅读方法:1、先文后题。即先把全文读懂,然后做题。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在读懂全文的同时,容易降低读速。另外,由于阅读的目的性不明确,记住的细节内容未必有用,有用的内容未必记住。答题时仍需到短文中去寻找,实际上等于降低了读速,降低了效率。2、先题后文。即先读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读文章。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目的明

10、确,在阅读时有所侧重,能节省时间。缺点在于没有读过短文,不了解文章的主题、细节分布情况,因而不可能很快找到所需信息,但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类似广告性质的阅读理解题。3、文 题 文阅读。即先快速通读全文,对文章形成总体印象,然后读问题,再将全文认真读一遍,最后回答问题,这个过程列表如下:顺 序内容阅读方法目的1 通读阅读材料速度(快速/略读/览读)掌握主旨大意2 粗读思考题速度明确考查重点,以便排除干扰项3 复读阅读材料通篇跳读(寻读)局部精读理解全篇,初选答案4 解答思考题精读(细读)确定答案该种方法避免了前两种方法的缺点,使同学们在快速阅读的过程中了解全文的题材、主要结构、中心思想、主题段、主

11、题句。在跳读时,一目十行,目光自上而下寻视与答题内容有关的词句,无关的内容掠过,使回答有关 who,what,when ,where 等文章细节问题时,能很快找到答案,这样既提高了做题的准确性,又能有效地利用时间。因此,文题 文阅读理解方法是多数人采用的,可提高阅读速度的有效方法。五、注重长句、复杂句的理解近几年的高考阅读理解题十分注重借助复杂语境考查考生对语言语法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所选阅读材料均有大量复杂单句和复杂复合句,单句采用非谓语动词,独立主格结构等高级语法;复合句采用多种从句叠现的复杂句型,来增强句子结构的复杂性和语境理解难度。所以,理解长句、复杂句成了考生顺利理解阅读材料,提高阅读

12、速度的关键。比如 2002NMET 阅读理解 E 篇的第三段有这样一句话:例 1:Perhaps the best sign of how computer and Internet use pushes up demand for paper comes from the high-tech industry itself ,which sees printing as one of its most promising new markets.析:这是一个典型的长句,有“how”引导的从句修饰 sign,也有 which 引导的定语从句。在看这个句子时,如果一不小心就会很容易看不明白,因为

13、 use,pushes up;comes from 这些词充当什么句子成份?哪个是谓语?该怎么理解?事实上,这里use 是作名词用,意为“的使用”即“电脑和网络的使用推动了纸张的需求”。全句的真正主语、谓语、宾语应该分别是:sign,comes from 和 the high-tech industry。后面的定从则比较好理解,是 seeas(把 看成 )的用法。只有透彻分析长句,才能明白全文章的意思,才能提高阅读速度。一般地说,造成长句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修饰语过多。(2)并列成份多。(3 )语言结构层次多。在分析长句时要采用下面的方法:(1 )利用句子成份分析法理解(长、难)单句。

14、根据词不离句的原则,正确判断单词词性及其充当的句子成份。首先找出主语、谓语、宾语,从整体上把握句子的结构。抓住句子的主、谓、宾成份,就等于抓住了句子的主干,对长句的基本意思也就理解了。努力找出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介词短语以及从句的引导词。分析从句的功能和短语的作用。例如:是否是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分析词、短语和从句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定语从句所修饰的先行词是哪一个,介词短语修饰的哪个词等等。注意插入语和其他成份,正确分析句中是否有固定词组或固定搭配。(2 )利用结构引导词进行单句重排理解复合句。对于阅读理解题中出现的多种从句叠现的复合句,我们可以用结构引导词进行单句重

15、排,从而将这些复合句进行化简。又如 NMET2003B 篇有这样一个句子:例 2:Literacy specialists admit that children who read below the laurel of their fellow pupils are often afraid of reading aloud ina group,often haue loier selfrespect,and regard reading as a headache.分析:认真分析语境逻辑和句子结构可知,that 引导宾语从句,宾语从句的主语又带有一个由 who 引导的定语从句,宾语从句的谓

16、语由三个并列动词构成,分别为 are ofter apaid of,often hare,and regard,我们可根据语境含义和结构引导词将该复合句作如下单句重排。In the opinion of literacy specialists, some children read below the level of their fellow pupils.They are often afraid of reading aloud in a group.They often hale lauer self-respect.They regard reading as a headache.全句意思逐渐明朗:一些文学专家认为,有些阅读能力低于同龄人的孩子不爱在小孩群里高声读书,他们自尊心不强,经常将读书看成心痛的事。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加强学生分析长句、难句的训练,持之以恒,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碰到长句、难句后一定会快刀斩乱麻,迅速理清句子结构,通晓句意,从而大大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