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读书节名著知识竞赛初三试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560025 上传时间:2017-11-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9.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届读书节名著知识竞赛初三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二届读书节名著知识竞赛初三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二届读书节名著知识竞赛初三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二届读书节名著知识竞赛初三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二届读书节名著知识竞赛初三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届读书节名著知识竞赛初三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届读书节名著知识竞赛初三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东台市富腾学校第三届读书节知识竞赛初三年级试题(考试时间:100 分钟 试卷分值:100 分) 一、名句默写(共 40 分,每空 0.5 分)1、 ,荒于嬉; ,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 )2、 ,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关雎 )3、 ,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蒹葭 )4、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 )5、衣带渐宽终不悔, 。 (柳永凤栖梧 )6、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 (辛弃疾青玉案 )7、小而言之, , ;大而言之, , 。鲁迅藤野先生8、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 (鲁迅故乡 )9、 ,不拘一格降人才。10、盛名之下, 。11、操千曲而知

2、音,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13、 ,秋水共长天一色。14、见微以知萌, 。15、吾生也有涯, 。16、 ,金石为开。17、 ,教然后知困。18、明月松间照, 。19、 桃花源记中桃林美景:中无杂树, , 。20、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1、吴均与朱元思书抒发作者热爱自然、厌弃世俗: ,望峰息心;,窥谷忘反。22、 岳阳楼记表现古仁人阔大胸怀的句子: , 。抒发了作者阔大政治抱负: , 。223、 醉翁亭记写出了山间早晚的美景: , ,山间之朝暮也。写出了山间四季美景: ,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24、三国曹操龟虽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

3、达了积极达观的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25、北宋晏殊浣溪沙蕴涵着一切美好事物都要消逝,但在美好事物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为美好事物的流逝而变得虚无的哲理的句子: , 。26、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用新颖传神的比喻,以南方梨花盛开比喻北方雪压冬林,把雪的皎洁,明丽描绘出来,极富动态感和立体感。不仅写出雪大,而且让人感受到在寒冬中的暖暖春意: , 。27、陶渊明饮酒 表现诗人恬静闲适、悠然自得: , 。28、李白行路难运用了姜尚、伊尹的典故希望自己重新得到重用: , 。又用了宗悫的典故,抒发了作者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 。29、南宋

4、陆游游山西村描绘了一幅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现的绝路逢生的景象: , 。也为我们展现了山西村淳朴的民俗: , 。30、三国曹操观沧海抒写诗人宽阔胸襟和宏大的政治抱负:日月之行, 。 ,若出其里。31、北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运用了孙权的典故: , ,表现了词人的英武豪迈。运用了魏尚的典故: , ,希望能够重新得到重用。进一步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英勇杀敌渴望建功立业的英雄形象:,西北望,射天狼。32、元代张养浩潼关怀古展现了潼关雄壮险要: , ,山河表里潼关路。33、 曹刿论战曹刿认为“忠之属也”的一类事: ,虽不能察, 。34、三国诸葛亮出师表表明了自己的志趣: , 。危难时担当大任: , 。35

5、、唐代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忧国忧民的情怀的句子: 3, ,风雨不动安如山。36、皮之不存, 。37、善学者尽其理, 。38、 ,绳不挠曲。39、树德务滋, 。40、项庄舞剑, 。二、选择题(共 20 分,每空 2 分)1、下列有关朝花夕拾说法错误的一项:( )A、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B、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

6、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C、父亲的病父亲被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D、 锁记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鉴略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2、下列有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7、说法错误的一项:( )A、小说题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的含义就是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成为坚硬的,什么都不惧怕,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这样的斗争中、在艰苦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面前不颓废。B、小说以保尔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 1915 年到 1930 年前后苏联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C、 保尔又是以作者自己为原型塑造出来的带有自传性质的典型形象,作家是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真情实感为基础来描写保尔的。D、谢廖沙是老一代布尔什维克的代表。他是保尔革命思想的启蒙者,是保尔走上革命道路的引路人。他做地下工作时,积极发展党员,鼓动工人罢工,给了敌人。后

8、来担任过多种重要职务,如省肃反委员会主席、军区特勤处负责人等。3、下列有关鲁滨孙漂流记说法错误的一项:( )4A、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描写了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鲁滨孙,不甘过平庸的生活,一心向往着充满冒险与挑战的海外生活,于是私自离家四次出海航行,去实现遨游世界的梦想,但每次都历尽艰险。B、小说第一部分写鲁滨孙离家三次航海的经历,第一次出海他几乎被淹死;第二次出海到非洲经商,赚了一笔钱;第三次出海,又被海盗掳去,逃出后在巴西发了财,买了种植园。C、18 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一读马克吐温的代表作鲁滨孙漂流记 。主人公是鲁滨孙,在他身上很好地概括了资

9、产阶级上升时期敢于冒险、充满野心、百折不回的顽强毅力和一种斗志。他的名字,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D、小说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要部分,写鲁滨孙仍不死心,经别人提议,再次出航,结果滞留在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度过了 28 年孤独的时光的经历。4、下列有关骆驼祥子说法错误的一项:( )A、小说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主人公骆驼祥子因为从军阀队伍中逃出时顺手牵了三匹骆驼,卖了三十五块大洋,所以叫他骆驼祥子。B、第一次,他风里来,雨里去,从反里茶里省,攒了三年,终于买了一辆车,但这车很快就被大兵抢走了。C、第二次,车还没买上,钱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D、第三次,是他和虎妞

10、结婚后用他自己的钱买的,好景不长,虎妞难产死了,祥子又只好把车卖了安葬虎妞。经历了这三起三落,祥子彻底崩溃而堕落。5、下列有关名人传说法错误的一项:( )A、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这些被英国作家罗曼罗兰尊为英雄的人,他们或受病痛的折磨,或由遭遇的悲惨,或因内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叠加于一身,深重的苦恼,几乎窒息了呼吸,毁灭了理智。B、米开朗琪罗,内心丰富,思想唯美,在艺术上的创造无与伦比,对于自己的喜爱的艺术工作,他又逐渐有计划,有独到的想法,以无穷的经历永远追求艺术上的尽善尽美,对于爱情,他纯洁,他虔诚。但是同时他的意志却不是英雄式的。C、托尔斯泰对于一般的潮流感到厌恶,对于人群表现出猜疑,对于人类理性暗藏着轻蔑,他永不相信真诚。但是他伟大,因为他博爱,渴望得到真正的爱情,同情群众,从不以斗争的态度对付他的含有挑战性的对手。D、贝多芬“用痛苦换来欢乐 ”的音乐;米开朗基罗以一生的心血奉献出震撼心灵的杰作;托尔斯泰始终关心万千生灵的伟大与渺小,借以传播爱的种子和宽容的理想。6、下列有关汤姆索亚历险记 说法错误的一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