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学模型思想方法解决初中数学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558158 上传时间:2017-1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数学模型思想方法解决初中数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用数学模型思想方法解决初中数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用数学模型思想方法解决初中数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用数学模型思想方法解决初中数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用数学模型思想方法解决初中数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用数学模型思想方法解决初中数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数学模型思想方法解决初中数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数学建模思想的培养三星初中 丁慧随着新课改的进步落实,素质教育全方位、深层次推进,数学学科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数学素质、数学意识和较强的数学应用能力。而数学实际应用问题具有这种考查功能。它不仅具有题材贴近生活,题型功能丰富,涉及知识面广等特点,而且其应用性、创造性及开放性的特征明显。新课标把探索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已落实到各种版本的数学实验教材中去了。今天社会对数学教学提出更高要求,不仅要求培养出一批数学家,更要求培养出一大批善于应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各类人才。初中阶段是探索和培养各类数学人才的黄金时段,而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又是绝大多数

2、初中学生的难题,如果在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运用数学模型思想帮助学生克服和解决这一难题,那么学生就会摆脱实际应用问题的思想束缚,释放出学习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强大动力,激活创造新思维的火花。把实际问题转化为一个数学问题,通常称为数学模型。数学模型不同于一般的模型,它是用数学语言模拟现实的一种模型,也就是把一个实际问题中某些事物的主要特征,主要关系抽象成数学语言,近似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与变化过程。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称为数学建模。它主要有以下三个步骤:实际问题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数学的解;数学的解实际问题的解。对初中学生来说,最关键最困惑的是第一步。一、初中学生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难点1.1、缺乏解

3、决实际问题的信心与纯数学问题相比,数学实际问题的文字叙述更加语言化,更加贴近现实生活,题目也比较长,数量也比较多,数量关系显得分散隐蔽。因此,面对一大堆非形式化的材料,许多学生常感到很茫然,不知如何下手,产生惧怕数学应用题的心理。具体表现在:在信息的吸收过程中,受应用题中提供信息的次序,过多的干扰语句的影响,许多学生读不懂题意只好放弃;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受学生自身阅读分析能力以及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许多学生缺乏把握应用题的整体数学结构,并对全立体结构的信息作分层面的线性剖析的能力。即使能读懂题意,也无法解题;在信息提炼过程中,受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的影响,许多学生无法把实际问题与对应的

4、数学模型联系起来,缺乏把实际问题转换成数学问题的转译能力。数学建模问题是用数学知识和数学分法解决实际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涉及到各种心理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创造性劳动的动力因素和基本条件,它主要包括以下要素:自觉的创新意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稳定的情感;顽强的毅力和独立的个性;强烈而明确的价值观;有效的组织知识。许多学生由于不具备以上良好的心理品质因而对解决实际问题缺乏应有的信心。1.2、对实际问题中一些名词术语感到生疏由于数学应用题中往往有许多其他知识领域的名词术语,而学生从小到大一直生长在学校,与外界接触较少,对这些名词术语感到很陌生,不知其意

5、,从而就无法读懂题,更无法正确理解题意,比如实际生活中的利率、利润、打折、保险金、保险费、纳税率、折旧率、移动电话的收费标准等概念,这些概念的基本意思都没搞懂。如果涉及到这些概念的实际问题就谈不上如何去理解了,更谈不上解决问题。例如“ 五 一” 假期,某火车客运站旅客流量不断增大,旅客往往需要长时间排队等候检票经调查发现,在车站开始检票时,有640 人排队检票检票开始后,仍有旅客继续前来排队检票进站设旅客按固定的速度增加,检票口检票的速度也是固定的检票时,每分钟候车室新增排队检票进站 16 人,每分钟每个检票口检票 14 人已知检票的前 a 分钟只开放了两个检票口某一天候车室排队等候检票的人数

6、 y(人)与检票时间 x(分钟)的关系如图所示(1)求 a 的值(2)求检票到第 20 分钟时,候车室排队等候检票的旅客人数(3)若要在开始检票后 15 分钟内让所有排队的旅客都能检票进站,以便后来到站的旅客随到随检,问检票一开始至少需要同时开放几个检票口?本问题就涉及到学生不太熟悉的名词术语:等,若让学生自己到车站体验一下了解这些名词的意思完全弄明白后,教师再分析讲解,学生就易搞懂了。1.3 对数据处理缺乏适当的方法许多实际问题中涉及到的数据多且杂乱,学生面对如此多而杂乱的数据感到无从下手,不知应把哪个数据作为思维起点,从而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例如:某食品厂定期购买面粉,已知该厂每天需用

7、面粉 6 吨,每吨面粉的价格为 1800 元,面粉的保管等其他费用为平均每吨每天 3 元,购买面粉每次需支付运费 900 元。求该厂多少天购买一次面粉,才能使平均每天支付的总费用最少?若提供面粉的公司规定:当一次购买面粉不少于 210 吨时,其价格可享受 9 折优惠(即原价的90%) ,问该厂是否考虑利用此优惠条件?请说明理由。本问题涉及到的量有:每天需用面粉 6 吨,每吨面粉价格 1800,购买面粉运费每次 900 元,保管每吨面粉每天 3 元,所求的问题多少天购买一次面粉,才能使平均每天所支付的总费用最少?是否考虑 9 折优惠,条件是每次购进面粉不少于 210 吨?在这诸多量中,到底从哪个

8、量入手建立怎样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许多学生是一片茫然。1.4 缺乏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数学模式的呈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以函数显示、有的以方程显示、有的以图形显示、有的以不等式显示、有的以概率显示,当然,还有其他各种形式的模型,具体到一个实际问题来讲,判断这个实际问题与哪类数学知识相关,用什么样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是学生深感困难的一个环节。例如:某乡为提高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由政府投资兴建了甲、乙两个企业,1997 年该乡从甲企业获得利润 320 万元,从乙企业获得利润 720 万元,以后每年上交的利润是:甲企业以 1.5 倍的速度递增,而乙企业则为上一年利润的 2/3,根据测算,该乡从

9、两个企业获得的利润达到 2000 万元可以解决温饱问题,达到 8000 万元可以达到小康水平。若以 1997 年为第一年,则该乡从上述两个企业获得利润最少的一年是哪一年,该年还需要筹集多少万元才能解决温饱问题?试估算 2005 年底该乡能否达到小康水平?为什么?根据调查结果,学生阅读了以上题目,问其想到了什么数学知识,许多学生答不出来。我认为答不出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存在把主要语言换成数学语言的转换障碍。数学语言主要指数学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是数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征,数学语言简练、抽象、严谨。甚至有些晦涩。如“函数,形式简练但十分抽象,许多学生由于过不了数学语言关,符号化意识弱,

10、无法把普通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从而无法将实际问题建立起数学模型。二、用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的要点及方法2.1 根据经验,解决一个实际问题重点要过好三关:事理关,读懂题意,知道讲的是什么问题;文理关:需要将“问题情景“的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的符号语言,用数学式子表达关系;数理关:在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检索能力,认定或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完成由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转化。总之,实际应用问题的难点是:“问题情景的数学化” 。因此必须强化训练学生的“ 阅读理解语言的能力 ”“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抽象化能力” 这样才能剥去“ 实际应用问题”的神秘面纱,还学生数学之真面目。2.2 数学

11、建模遵循如下程式(或流程)审题:审题是建模的起步,审题分为读懂和加深理解两个层次,把“问题情景译为数学语言,找出问题的主要关系。建模:把实际问题主要关系近似化,形式化,抽象成数学问题;解模:把数学问题化为常规问题,选择合适的数学方法求解。检验:对求解的结果进行验证或评估,对错误加以调节,或将结果应用于现实,作出解释或预测。其程式如下:三、克服数学建模困难的对策针对学生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困难以及解实际应用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我认为在平时的应用题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如数学语言,数学阅读理解等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训练和培养,具体地讲,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3.1 着力培养学生

12、的自信心一个人的自信心是他能有效地进行学习的基础,更是他将来能适应经济时代必备的心理素质。基于这样一个事实,许多国家都把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作为数学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应加强实际问题的教学,使学生从自身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创造数学,运用数学,并在此过程中获得足够的自信。例如:我曾经安排学生个人或小组到银行去调查储蓄存款利息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选择储蓄存款的最佳期限:假设向银行存款 1000 元,试计算 5 年后可得的利息金额,存款方式为5 年定期,整存整取;1 年定期,每年到期后本息转存;先存 2 年定期,到期后本息转存 3 年定期;半年定期,每次到期后本息转存,以上存款方

13、式哪种所得利息最多?试用数学原理说明所得结论,这次活动学生兴趣很高,在没有任何强制要求下,学生们个个都去银行调查并根据调查数据计算出了存款得息最多的方案。用数学原理解释说明也十分中肯。从这个例子看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注意联系身边的事物,让学生体验数学,并尝到成功的乐趣,对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3.2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数学地阅读材料了解材料通过数学阅读,能促进学生语言水平的发展以及认知水平的发展,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通过数学阅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前苏联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也就

14、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因此,从语言学习的角度讲,数学教学也必须重视数学阅读,作为数学教师,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注重教给学生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让学生认识到数学阅读的重要性使学生体验到数学阅读的乐趣及对学习的益处。从而在兴趣和利益的驱动下自觉主动地进行数学阅读。具体地讲,强化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让学生学会说题。所谓说题,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题目后,进行分析思考,说出题目提供的信息条件,现象过程,解题思路及应采用的规律方法等等。教学中可让学生通览全题说题目的要素,也可让学生剖析字句,说题目的条件;还可让学生形成解题思路后说解题步骤;(2)组织适当的课堂探究交流

15、,课堂探究交流常常需要教师给出一个中心议题或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或班级的形式围绕议题发表见解、互相讨论;实践证明,课堂探究交流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多向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探究交流对学生独立活动的自由度增大,可以运用数学语言进行提问、反驳、论证、收集材料,统计数据等多种活动并与别人的思想进行比较,以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因此,课堂探究交流不仅适合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对知识的理解;(3)创设写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写数学” ,就是要学生把他们学习的数学心得体会,反思和研究结果,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并进行交流。例如:可让学生写知识

16、小结、解题反思、调查报告和小论文等,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写作,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的学习水平与探索研究能力。3.3 构建知识网络,强化从整体的角度选择思维起点的能力,数学实际问题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数据多,变量符号(字母)多,数量关系隐蔽而且数据具有“生活实际”的本来面目,并非“纯数学化” 的数据。学生对数据的感悟能力较差,对已知所求之间的数量关系比较模糊,如果从局部入手,则头绪纷繁,不易突破,但若能从客观上进行整体分析,抓住问题的框架结构与本质关系,常能出奇制胜,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具体的讲可以运用结构数据表格的整合信息,理顺数量间的关系,从而建立相应的数学结构,凸显数学“建模”。 3.4 加强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掌握数学语言,包括:接受看(听)得懂,能识别、理解解释弄清数学问题的语言表达,并能转化为具体的数学思想,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表达;表达写(讲)得出,能将自己解决数学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