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成语对古代汉语双音节词的保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557268 上传时间:2017-11-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6.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成语对古代汉语双音节词的保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成语对古代汉语双音节词的保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成语对古代汉语双音节词的保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论成语对古代汉语双音节词的保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论成语对古代汉语双音节词的保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成语对古代汉语双音节词的保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成语对古代汉语双音节词的保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论成语对古代汉语双音节词的保存摘要:成语作为古代汉语遗存的活化石,在对古代汉语词汇的保存这一方面,已日益凸显出其作用和影响。从语言发展的轨迹来看,双音节词的出现是古代汉语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成语的凝固作用下保存下来的古代汉语双音节词确实存在,且保存下来的双音节词不仅数量大,而且类别丰富,已经可以概括古代汉语双音节词的主要类别,语法特征也比较明显和固定。因此可以认为,古代汉语的双音节词作为语言发展的标志之一,在成语中得以完整且全面的保存。关键词:成语;古代汉语;双音节词“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含义丰富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 。 “成语是熟语中最重要的一种,即语言中相沿习用的特殊固定词组” 。成语

2、作为古代汉语形式最明显同时也是数量最大的遗存,无论从语法还是词汇的角度,都可管窥其对古代汉语的保存和继承。成语中保存了大量的单音词,这是构成成语生动简洁的重要特质。而随着古代汉语双音节词的出现,成语也作为忠实的记录者,开拓出双音节词的一片天地,从而也就自然会影响到成语的语法和词汇的构成。本文试就成语作为古汉语的遗存,以双音节词在成语中的保存情况为切入,通过对成语中双音节词的遗存进行举例分析,从中看汉语词汇发展的继承性。众所周知,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节词)为主,这是古今汉语在词汇上的主要区别之一。古代汉语字词不分,较之单音词,双音节词的数量确实少着很多。古代汉语特

3、别是文言文一向以简洁凝练为特点,即使是白话较之现代汉语,也仍显简练。字词不分更增大了汉字的使用范畴和使用强度。从我国古代文献中可以看到,双音节词从少量存在,逐渐发展演变的一个过程。上古汉语中单音词占优势,而以双音节为代表的复音词也少量存在的状况十分显著;至中古汉语时期,文章中仍多为单音词,但也出现了双音化的表现,也就是不太稳定的双音节词,在双音化的词面前,词组和双音节词的界限在这一时期并不是很清楚的;到近古汉语阶段,特别是市民文学和白话小说盛行之后,文献中出现了大量固定的双音节词,有些至今还相沿习用,而也有一些看似现代2汉语的双音节词,其实在这一时期并不是以现代汉语中的词义或语法功能而存在和应

4、用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双音节词在整个古代汉语的进程中是不断发展壮大,由少变多的。古代汉语的双音节词以联绵词、重言词、附音词、复合词等最为常见,下文就以此为依据展开论述。1、双音节的联绵词进入成语联绵词是汉语音韵学中的一个术语。它是指一特殊的双音节衍声双音节词。其实“联绵”一词就是一个典型的联绵词,也还可以写作“连绵” 。其音节与音节之间,没有意义上的关联,纯粹只有声音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记音标义” 。其显著的特点在于,首先必须是双音节词,两个字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可分训,不可望文生义,要因声求义;其次,必须是描绘语音的词,与用字没有直接关系,其用字是后来才慢慢加以固定的。 “连绵字在古代

5、汉语词汇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连绵字的运用,往往能使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 ”在诗经和楚辞中多用联绵词来描绘事物,使得诗歌不论是在声韵、色彩或是形象上都取得夺目的艺术成就。比如“蹇产” , “崎岖” 、 “踟蹰” 、 “蟋蟀” 、 “婆娑” 、 “崔嵬” 、 “逍遥” 、 “缱绻“、 “荒唐”都属于这类词。(一)双声的联绵词构成的成语双声的联绵词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例如, “参差不齐”中的“参差”便是一个双声的联绵词。此成语出自汉代扬雄法言序目:“国君将相,卿士名臣,参差不齐,一概诸圣。 ”“参差”原义指长短、大小不齐。后引申为有差别,不一致。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 “参差”和“不齐”即为近

6、义词,又如“颠沛流离” ,它出自宋代张世南游宦纪闻第九卷:“而哀予颠沛流离万里,保有之难也,而共振显之。 ”其表示动荡不安,居无定所,困顿窘迫。其中的“流离”则是一个双声的联绵词,表示离散,流落,属于偏动词性的状态形容词。与表示遭受挫折或困难的“颠沛”又是近义词,再如“踌躇满志” ,形容心满意足,从容得意的样子。出自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其中的“踌躇”一词是指从容自得的样子,也是一个双声的联绵词,属于状态形容词。而“满”是满足之义,为动词;“志”则指心意,为名词。(二)叠韵的联绵词构成的成语3联绵词的两个音节的韵相同,属于叠韵,此处的韵不同于韵部,韵头不同也算叠韵

7、。例如, “从容不迫”形容不慌不忙,沉着镇定。它出自魏兰浙案纪略原序:“当其临事之时,从容不迫,颜色不变,尤非庸常之辈所能及。 ”其中的“从容”是一个叠韵的联绵词,指的是不慌不忙,镇静的样子。 “不迫”则是不急促的意思。又如“望洋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奈何。它出自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其中的“望洋”一词最容易被人误解为望着海洋,其实它是一个叠韵的联绵词,又作“望阳” 、 “茫洋”或“望羊”,是指仰视的样子,仰望着海神而兴叹。再如“孤苦伶仃”中的“伶仃”也可作“零丁” ,亦是一个叠韵的联绵词。它出自晋代李

8、密的陈情表:“臣少多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这个成语典故流传很广,日韩也都在使用。还有就是“所向披靡”出自梁书萧确传:“钟山之役,确苦战,所向披靡,群虏惮之。 ”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其中的“披靡”也是一个叠韵的联绵词,原指草木被吹倒,引申为溃败。(三)双声叠韵的联绵词构成的成语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可综合双声和叠韵的特点,即是两个音节声母相同,韵也相同的一种联绵词。例如, “落英缤纷”形容鲜花盛开的美丽景致。出自晋代陶渊明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此处“落英”为初开的花。一说为“落花” 。其中的“缤纷”为双声叠

9、韵的联绵词,指繁多杂乱。又如“辗转反侧”出自妇孺皆知的诗经周南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形容心里有所思念或心事重重的样子。其中的“辗转”亦是一个双声叠韵的联绵词,指翻来覆去。再如“优游自得”形容悠闲如意,出自汉代班固东都赋:“莫不优游自得,玉润而金声。 ”其中的“优游”是最明显的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四)非双声叠韵的联绵词构成的成语联绵词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古代有些双声或叠韵的联绵词,现在念起来却不是双声,也不是叠韵,这就和汉语的语音系统有关。古代汉语的语音系统与现代的还完全相同,有些字的读音存在着古今差异。例如, “扶摇直上”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往上升。它出自

10、庄子逍遥游:“抟扶摇而上者九万4里。 ”其中的“扶摇”即为非双声叠韵的联绵词,指的是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属于名词。又如“声名狼藉”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蒙恬列传:“以其君为不明,以是籍于诸侯。 ”唐代司马贞索隐:“言其恶声狼藉,布于诸国。 ”其中的“狼藉”是形容乱七八糟,杂乱不堪,不可收拾。整个成语形容名誉坏到极点。联绵词是古代汉语双音节词中比较特殊的一类词。它的形成和发展是有着一定的历史因素和人为因素,因此也给我们的阅读和学习研究增加了难度。汉语成语中保存了大批联绵词,不仅可以从中看到双音节词进入成语的历程,也可以反观联绵词不管是用字的不定或是词义的形成,是如何通过成语得以固定的。2、双音节的重

11、言词进入成语重言词又称为叠音词,一般意义上重言就是重文,是指两个汉字重叠使用的语言现象,古汉语中更为多见。一般认为,重言词可分为叠词重言和叠字重言两类。正确诠释重言词对准确理解句意乃至文意都有重要意义。 诗经中叠音词使用频率就特别高。比如, 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中的“习习” ;豳风七月:“春日迟迟,采蘩祁祁”中的“迟迟”和“祁祁” ;卫风硕人:“四牡有骄,朱幩 镳 镳 ”中的“镳 镳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还专门介绍过诗经中对重言词的使用:“故灼灼状桃花之鲜, 依依尽杨柳之貌, 杲杲为出日之容, 漉漉拟风雪之状, 喈喈逐黄鸟之声, 喓喓学草虫之韵。 ”例如, “奄奄一息”出自明代

12、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 87 回:“惠王亲往问疾,见痤病势已重,奄奄一息。 ”形容气息微弱的样子,即快断气了。其中的“奄奄”指气息微弱,即是一个重言词。又如“洋洋得意”出自宋代朱淑真春上亭上观鱼:“春暖长江水正清,洋洋得意漾波生。 ”它用来形容神气十足,非常得意。其中的“洋洋”亦为重言词。再如“莘莘学子” ,有学者认为它并不是一个成语,因为“莘莘”是个重言词,表示“众多” ,在古汉语中用途比现在更广一点,还可以和其他名词搭配。例如, 国语引述过周诗 “莘莘征夫,每怀靡及”。在现代汉语书面语言中,只用于形容学生,成为“ 莘莘学子”一语。重言词属于实词。其构成的成语数量众多,这些重言词多数都属于形容词

13、,用以修饰成语中的其他成份,从以上例子也可以看出,因为重言词的词意较之联5绵词更明晰化,所以在出现之初,并不只有其参与构成成语所呈现出来的固定组合形式,只是随着成语的相沿习用,最终使得该重言词的使用范围缩小,使用强度减弱。这种现象也从一个侧面佐证了成语用词具有固定性、不能随意改动或替换的特点,是以其用词的词义根据成语构成的需要或缩小,或扩大,或转移的。同时,这也是汉语词义转变的动机和例证之一。3、双音节的附音词进入成语附音词是汉语单音词演进为多音节词的方式之一,在原单音词上加入词头或词尾,这类词我们便称之为附音词。仅桃花源记一文就有“豁然开朗” 、 “屋舍俨然” 、 “怡然自乐” 、 “欣然前

14、往”等以“然”字作为后缀构成的附音词。此外,古代汉语中常见的附加成分还有“阿、第、有、言、薄、其、若、于、然、如、尔、子、乎、焉”等。例如, “率尔操觚”出自晋代陆机的文赋:“或操觚以率尔,或含亳而邈然。 ”原形容文思敏捷,后指没有慎重考虑,轻率地写。其中的“率尔”即是一个加了词尾“尔”的附音词,表示不假思索。又如“焕然一新”和“油然而生”两个成语中的“焕然”和“油然”两个词都是加了词尾“然”的附音词。 “焕然一新”出自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鉴收藏购求阅玩:“其有晋宋名迹,焕然如新,已历数百年,纸素彩色未甚败。 ”它形容出现崭新的面貌,显得很光彩。 “油然而生”出自宋代苏洵族谱引:“观吾之谱者

15、,孝弟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 ”它用以形容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 。除此之外,以“然”为词尾的附音词构成的成语还有很多,例如, “沛然而去” 、 “戛然而止”等等,在此,不再多作赘述。附音词多为双音节词,也有一部分为多音节词。而作为成语,有其固定的格式(多为四字格) 。所以多是双音节的附音词作为成语的建构材料。而就附音词内部分类来看,添加词尾构成的附音词进入成语要多于添加词头形成的附音词进入的成语。再缩小范围看添加词尾构成的附音词构成的成语,附音词在成语中多为加入表示状态的词尾后构成的状态形容词,以修饰该成语的其他成分,以此构成连贯的词义。64、双音节的复合词进入成语复合词是指词根语素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构成的合成词。复合词顾名思义是由一些词汇复合形成的,而且有可以复合出各种词类。复合后的词是属于哪种词类,这决定于复合词的后半部词性,比如复合名词、复合动词、复合形容词、复合副词等。有些复合词已经在词义上发生了变化,从意思上看不出复合的痕迹,但是从词形上仍然能够看出最初复合的痕迹。比如, 史记游侠列传:“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中的“缓急” ,属于偏义复词,指紧急严重的情势,偏用“急”义, “缓”为陪衬;前出师表中的“遂以先帝以驱驰”中的“驱驰”为同义复词,都指奔走效劳。例如, “股肱之臣”出自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然耳目股肱,寄于卿辈事有不安,可极言勿隐。 ”它原指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