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的与学校课程的关系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554773 上传时间:2017-11-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4.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目的与学校课程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育目的与学校课程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育目的与学校课程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育目的与学校课程的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育目的与学校课程的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目的与学校课程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目的与学校课程的关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大学 20132014 学年第一学期研究生课程论文试题课程名称: 教育原理 课程编号: S212G001 学院名称: 教育学院 学号:2013212026 姓名: 易佳睿 成绩: 教育目的与学校课程的关系课程论文提交时间:2013 年 11 月 20 日- 1 -教育目的与学校课程的关系一、对题目名称解读:教育目的是教育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在教育工作中占着重要的位置。教育工作者要按照教育目的去计划自己的工作,受教育者要以教育目的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社会各界应按照教育目的的来检查教育部门的工作。教育目的通过各方面的教育和学校的各项工作来落实。在学校各项工作中教学工作占特别重要的地位,智育、德

2、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都要通过教学来进行。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而课程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而课程是人才培养蓝图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基础,它规定了学校教什么和学什么这样一个基本问题。课程及其顺序构成了学生达到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所应学习的基本内容体系。二、研究背景随着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知识的更新、职业的变化、技能的发展等愈发加快, “知识技能的获得”这种单一化目标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变革的要求,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形成更显示其对于未来公民的重要发展意义。越来越多的课程学者开始从培养“整体的人”这一视角深度勾画人才培养的目标框架,并进而从

3、课程结构、课程组织等诸多方面对如何培养完整的人、如何解决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相互割裂的痼疾等进行了理论的探讨和实践的建议。课程是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与教育目的、人才培养目标相联系,在某种意义上,它更是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整体价值取向与理想诉求。课程是学校根据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要求,结合学校的教育哲学和培养目标,为学生提供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规定或者学生自己选择的各种学习经验,是教与学各种活动的总体及其过程。课程作为教师与学生关系中最重要的媒介,是实现国家教育目的的核心。三、文献综述建国以后,在教育目的方面曾经历了几个阶段,有过几种表述。第一阶段:解放初至 1956 年

4、- 2 -共同纲领里规定: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在这个阶段里,教育以为建设事业服务,学校以培养建设人才为目的。受苏联教育理论的影响,曾把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目的,其着重点在于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在这一阶段,我国经历了两次课程改革:第一次课程改革(1949 年-1952 年)确定的方针是“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这次改革初步确立了我国中小学新课程体系。为适应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与改变第一次课程改革中的结构单一、学生掌握知识片面性等问题,我国又进行

5、了第二次课程改革(1953 年-1957 年) 。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整顿、巩固和发展中小学,初步形成了比较全面的中小学课程体系,有计划地修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为教师编写专门的教师参考用书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教育工作者把“全面发展”理解为“门门功课都五分” 。学生为追求“门门五分”影响了个性特长的发挥。为纠正这个偏向,一些同志主张把“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结合起来,使学生既是全面发展的又是有特长的。这就涉及到要不要修改教育目的的问题,在教育界引起了争论。第二阶段:1957 年至 1966 年1957 年,毛泽东系统地阐述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发行完成以后的全国形势和面临任务时,指出

6、:“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随着 1957 年我国教育目的的转变,教育部又进行了第三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经历了调整时期、大跃进时期及调整与反思时期。调整时期强调知识教学和劳动教学有机地结合;大跃进时期改革的主题是缩短学制年限、精简课程;调整与反思时期主要对上个时期的教育改革进行相应调整,制定并颁布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起草并编写了第四套全国通用教材。这个阶段的课程改革主要受苏联教育与教学的影响,模仿痕迹明显;由国家控制课程管理与编制,统一科目与内容,课程结构单一;初步形成了比较全面的中小学课程体系。

7、但全国统一的课程内容推行过程中困难重重。第三阶段: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目的仍用毛泽东在 1957 年提出的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提法,但实际上已作了实质性的修正。“文化大革命”期间,知识分子是被改造的对象,颠倒了理论是非,教育界讳言教育负有培养知识分子、专家和技术人员的任务。- 3 -第四次“文革”时期课程改革(1963 年-1976 年) “文革”前期继续深化课程改革,改变教材内容过深、过难问题,1963 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了第四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强调了“双基” ,并适当反映了科技新成就。随后“文革”爆发,课程改革停止,革命成为当时最重要的课程。第四阶段:党的十一

8、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段时期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要有三次,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的拨乱反正、课程设置的多元化与教育体制改革三个方面。第五次课程改革(19781980 年) 、第六次课程改革(1981 年1985 年) 、第七次课程改革(1986 年1996 年) 。这个阶段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注的视野扩大,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开始注重地区差异,废除了课程行政管理“集权制”的领导地位,确立了“一纲多本”课程改革方略。这一时期课程改革仍然以学科中心课程为主,课程内

9、容偏深、偏难、偏重。第八次课程改革,新世纪教育创新阶段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996 年至今) 。与世界教育接轨后,中国学生在国际性大赛中智力表现成绩突出,但令人担忧的是我国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与动手能力。近二十年的经济与政治的改革,需要的社会人才的质量与规格也发生了最大的变化,教育学者开始思考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未来发展趋势及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这一时期课程改革的特点是:国际视野与中国特色相结合、课程的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注重营造一种新的课程文化。四、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教育,尤其学校教育,以其培养人才作为其根本使命。教育培养人才的规格与质量,以教育目的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作为基本依据。我国教育目的的

10、变化,从培养劳动者到建设者、接班人,从有文化有觉悟到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与我国对人才需求的质量与规格相一致。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目的,都来源于社会的经济与政治等发展与需要,同时为国家的经济与政治等发展服务。从我国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中,不难发现我国的课程改革一直与教育目的的变化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紧密相连。一次又一次的课程改革都是一步一步地实现我国的教育目的,为我国经济与政治人才培养做出重要的贡献。因此,研究教育目的与学校课程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落实教育目的,提高- 4 -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五、核心概念界定教育目的:一般来讲,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或社会对教育

11、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所作的总体规定与要求。具体来讲,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活动所要达到预期结果,是人们对受教育者达成状态的期望,是一种教育理想,即人们期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本研究所指的即是广义的课程。六、研究内容教育目的与学校课程的关系:从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到实际的课堂教育目标,经历了一系列的转化。这一系列转化:从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培

12、养目标,到课程工作者所要明确的课程目标,以及教学工作者要考虑的教学目标。当然,这种转化不是一种简单的推演,而是在对学生、社会、学科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的明智抉择。(一)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一种理想,是指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的要求,是根据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确定的。它反映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它普遍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因而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从国家或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教育目的只能是总体性的、高度概括性的,而不可能是具体的。在实现同一教育目的

13、上,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会有不同的做法。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除了由于各地区、各学校、各学科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之外,也不能否认是由于一些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目的理解上的差异造成的。所以,为了确保教育目的得到正确的贯彻落实,就需要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实际情况予以具体化,即要明确培养目标。(二)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在国家总的教育目标的指导下,各级各类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发展- 5 -方向、内容及应达到的规格所提出的要求” ,它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学校定位,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专业所要培养的人或人才的方向、途径、具体规格和各种要求,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一般,小学,应以开发孩子智力,启迪、诱导学生思想、思维

14、为主;中学,应以培养合格的公民为主;大学,更应凸显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中学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就要求我们所要培养的人,不仅要具有一定的智力结构、品德结构和审美结构,而且还要求他们意志坚强、发展全面,能够独立地控制管理自己的生命活动和行为,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在这个社会所应承担的责任以及在当代这个迅速变化着的世界上的地位和使命,自觉地使自己的活动服从于社会共同的崇高的目标和理想,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精神和创新才能。因此,我们所培养的人,就必须同时具备基本的思想道德素养、智识素养、身心素养和美育素养和劳动素养。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教育目的是最高层次的的概念,它是培养各级各

15、类人才的总的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依据教育目的制定。两者关系可以说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或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学校所设置的课程而达成的,但培养目标通常不涉及具体的学习领域。因此,为了使课程编制工作切实有效,我们还必须使培养目标具体化,即要确定课程目标。(三)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课程目标是整个课程编制、课程开发活动的起点和核心,它试图解答“学校教育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学校教育究竟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这一关键问题。1. 课程目标的规定性课程目标有四个方面的规定性:时限性,即课程目标要同特定

16、的教育阶段相联系,不是对所有教育阶段预期结果的笼统规定;具体性,即课程目标要详细描述学生身心发展的预期结果,明确学生所要达到的发展水平;预测性,即课程目标所描述的结果是预期性的,不是实际的结果,是学生发展状态的理想性规划;操作性,即课程目标是明确的,可以付诸实现,不是一般性的规划,与教育目的不同。2. 课程组织确定课程目标后,就要制定课程计划与课程组织。理想的课程要以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和学生发展为基点,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如以社会、学科、学生三个基点构成一个三角形,则素质是这三角形的核心。要从社会需要中抽出对人才素质- 6 -的要求,据此设计课程。课程方案要对培养目标作详细的分析,力求内容实在,文字简明,体现有继承、有发展、有层次、可操作的特点。新的课程要把课内外的教学与活动统一起来,把综合基础同个性特长统一起来。在课程组织时要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2)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