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五首导学稿教师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554497 上传时间:2017-1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甫诗五首导学稿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杜甫诗五首导学稿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杜甫诗五首导学稿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杜甫诗五首导学稿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杜甫诗五首导学稿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杜甫诗五首导学稿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甫诗五首导学稿教师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尚贤砺学 人本发展 自强不息 立世为民1三元整合教学模式语文学科导学稿(教师版)编写人:陈正军 审稿人:陈健华 编写时间:课件制作人: 执教人: 授课时间:一、课题:杜甫诗五首(粤教版教材选修 1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P69)二、课型:诗歌鉴赏课课型说明:本课属于诗歌鉴赏课中的新授课教学,其关 键是 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鉴赏知识和方法来学习诗歌,主要学习结 果的类型为言语信息、高 级规则 和认知策略,总体上属于程序性知识。因此要求本课诗歌教学内容包括:( 1)诗歌鉴赏的规则 ,如 诗歌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 (2)探究作品语言、形象、技巧和情感背后的深层意蕴。 (3)鉴别和欣赏诗歌的思想

2、感情和主题的社会意义,并对这一切作出恰当的 评价。三、教学目标:本课原有五首诗,现根据需要选择讲评三首。1、朗读诗歌,能解释月夜 、 蜀相 、 登岳阳楼的大意,并背诵这三首诗歌。2、能说明诗歌鉴赏中想象,炼字,情景交融等艺术手法的作用,并通过分析这些艺术手法阐明作者思想感情。3、能运用已掌握的以上表现手法,以完整清晰的答题步骤正确答题。本课的教学是指导学生把习得的规则迁移到未训练的情境中,属于高级规则的学习。教学目标说明:目标 1 是本课教学的基础,目 标 2 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四、学与教的方式: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授相结合五、课时安排:共 2 课时。六、学习内容及程序:(一)基础知识回顾以下

3、知识有一部分是已经学习过的内容, 请同学们重新阅读 ,熟悉作者,以便知人论世,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杜甫字( 子美) ,曾居少陵(杜少陵) ,任工部曾员外郎( 杜工部 。 )他诗歌成就很高,有( 诗圣)的美称,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三吏” ( 石壕吏 、 潼关吏 、 新安吏 )“三别” ( 新婚别 、 垂老别 、 无家别 )杜甫诗歌的主导风格,是在安史之乱的前夕开始形成,而滋长于其后数十年天下瓦解、遍地哀号的苦难之中 ,形成深入社会、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视写实的创作风格。(二)课内学习内容及程序第一课时月夜(一)课前自主学习内容与要求请同学们在本课上课前一天自找时间,自学 课文,完成基 础

4、 知识回顾中的填空;按照下面三个步骤完成对月夜的初步分析。整个自学 时间要求不超过 15 分钟。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概括阐述): 2、触摸诗人, 明确大意(解释): 3、置身诗境, 熟读成诵(课堂检查) 。 (二) 、课内学习内容及程序1.说明学习目标(不超过 2 分钟)教师简要说明本课的学习目标(1)想象的笔法(2)炼字, (3)知人论世 思想内容2.导入新课月夜:(5 分钟)教学说明:设计默写名句,从而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累,引 导 学生进入课堂。月在古典诗歌中可以说是用得最频繁的一个意象,望月思亲成为古典诗歌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知道有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

5、到夜郎西”,有张九编号 YWX1003教学注记教学注记尚贤砺学 人本发展 自强不息 立世为民2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有张若虚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有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等,关于望月思亲的诗,不胜枚举。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杜甫的月夜,看看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这首诗中是怎样望月思亲的。背景介绍 此诗写于公元 756 年,安史之乱的第二年。战乱伊始,杜甫携带妻儿、颠沛流离躲避战乱。这年的 8 月,杜甫终于将家安顿在鄜州。他又决定只身西进,追随刚刚在灵武(今宁夏)继位的唐肃宗,以报效

6、国家。不幸的是,中途被叛军所俘,押回已经沦陷的长安。因杜甫原无官职,便未受囚禁。但身陷贼手,前途未卜;家寄异地,祸福难料。在一个中秋前后的明月之夜,诗人望月生情,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便提笔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诗篇。 (诵读诗歌) 3.自由朗读,初步感知,并思考下列问题:(不超过 20 分钟)教学说明:以下练习是由学生在充分朗读体会的基础上由小组讨论分析共同完成。重点难点在第 1、2 题。(1)在诗中杜甫抒发了什么情感?从诗中哪里看出是抒发情感的?教学说明:把握诗歌的意象,品味诗人的“炼字”、了解“诗眼”。学生再次朗读,讨论。这首诗抒发了杜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从“月”、“独看”、“遥怜”、“

7、湿”、“寒”、 “双照”“泪痕”等都可见诗人的思念之情。重点品味:“独看” 重在离别,“双照”意在团聚。“独看”表现的是现在,“双照”寄寓的是将来,前后呼应,更加突出了作者的情感之深。这是诗眼。“湿”、“寒”二字写出了夜已深人不寐的情形,表现时间久,思念深。()明明是诗人望月,为何诗中却写妻子看月?教学说明: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由已知促未知,学会这样的写作方法,学以致用。作者采用的是“从对方着笔”的抒情方法,诗人自己望月,却写妻子看月,自己怀念妻子,却说妻子想念自己,最终要表达的还是自己深深的情意,这样写多了一番情致,多了一番曲折。诗尽其妙就在于此。()妻子明明有儿女在旁,为何诗中却说妻子独看

8、月?教学说明:进一步了解诗人“炼字”的匠心所在。因为儿女太小,不懂得思念远在长安的父亲,也不理解母亲对月怀人,所以说“独”。()诗中仅仅表达了离别思念之情?教学说明:学会知人论世,更一直明确:歌诗合为事而作。结合时代背景,深入理解思想内容。诗人家人的分离是什么造成的?是安史之乱,是社会动荡。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像诗人一样,情人分离,夫妻分离,亲人分离,还有很多很多。因此,本诗不限于自己与妻子之间的离别之情,还是包含了战乱时期广大百姓共同的痛苦。而早日结束战争正是天下百姓共同的心声。这正反映了“诗圣”悲天悯人的博大胸怀。附板书:板书: 线索:月 手法:对写(想象 虚写)反衬 诗眼:独看 双

9、照 主旨:渴望和平的生活4、课堂总结(不超过 2 分钟)本课的学习重点是掌握由物及人的艺术手法。下面请同学们在 2 分钟内将今天所学的内容迅速地回顾一遍教学注记尚贤砺学 人本发展 自强不息 立世为民3(三)课堂作业(不超过 13 分钟,如时间不够可以用作课后练习)练习 1 是拓展探究,加 强学生对诗歌的想象能力和对诗歌想象这一笔法的理解。整个巩固练习时间不超过 8 分钟,5 分 钟讲解。1、 (2005 年全国卷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 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0、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 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作者是怎样写“思家” 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答案】 (1)“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2) 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想向 1 分,画面描绘 2 分) 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平易通俗)(意思答对即可) (四)课后巩固训练背诵这首诗。第二课时 蜀相 登岳阳楼(一)课前自主学

11、习内容与要求请同学们在本课上课前一天自找时间,自学 课文,按照下面三个步骤完成对蜀相、 登岳阳楼的初步分析。整个自学时间要求不超 过 15 分钟。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概括阐述): 2、触摸诗人, 明确大意(解释): 3、置身诗境, 熟读成诵(课堂检查) 。 (二) 、课内学习内容及程序1.说明学习目标(不超过 2 分钟)教师简要说明本课的学习目标能说明这两首诗歌何处运用了炼字,用典,情景交融等艺术手法,并通过分析这些艺术手法阐明作者思想感情。学习蜀相.2.课前预习检查(3 分钟)背景介绍:蜀相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的春天。759 年底,杜甫结束了在甘肃天水一带颠沛流离的生活,暂时落脚

12、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茅屋里。个人生活的艰难苦自不必说,政治上那种“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更是完全破灭。 “安史之乱”已经“乱”了五年,百姓涂炭,田园荒芜,唐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中。唐肃宗风庸颥,宠信宦官,排斥功臣。在这样的情况下,杜甫满腔的苦闷、焦虑,是可以想见的。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为蜀汉制定了统一天下的策略,辅佐刘备、刘禅父子建立并巩固蜀汉政权, “功盖三分国” 。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他与刘备君之间鱼水相得的关系,当然都使仕途坎坷、报国无门的杜甫心潮起伏、热泪盈眶。3.课堂练习及精讲: (不超过 20 分钟)教学说明:以下练习是由学生在充分朗读体会的基础上由

13、小组讨论分析共同完成。重点难点在第 2、4 题。讲评时间不超过 10 分钟。(1)本诗首联采用了怎样的表现形式? 首联在表现形式上是起句设问,对句自答,一问一答中透出对蜀相的思慕之情。 (2)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 教学注记尚贤砺学 人本发展 自强不息 立世为民4为这首诗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诗眼”分别“自” 、 “空” 。 “自”和“空”二字互文见义,碧草映阶,春光空自美好;隔叶黄鹂,声音空自悦耳。因为诗人思慕的人早已逝去,诗人无心欣赏自然,大好春光只能“空自

14、”存在,这就突出了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缺少济世英才的慨叹。 (3) 颈联“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表现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以凝练的笔墨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勾画了一个有为的政治家形象。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丞相祠堂的寻访,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寄寓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和政治理想:诗人对忧念苍生、济世扶危的诸葛亮极其崇敬景仰,希望在当时安史之乱中也能有诸葛亮这样雄才大略而又忠心为国之人出现为国效力;同时也寄寓了自己生不逢时、抱负难施的感慨。 学习登岳阳楼1.课前预习检查(5 分钟)教学说明:大部分由学生发言,教 师补充

15、。(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口头概括): 自“安史之乱”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是年(769)诗人已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 ,凄苦不堪,年老体衰, 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巳聋,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了解这一背景,有助于我们读懂领悟本诗的思想感情。 (2)触摸诗人,读懂大意(口头概括): 过去就听说洞庭湖水势浩瀚,名扬海内,今天我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俯仰江山。大湖广阔浩瀚把吴楚两地东南隔开,天地象在苍茫的湖面上日日夜夜漂浮荡漾。我漂泊江湖,亲朋故旧早不知闻,竟无一字寄给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战火纷飞,生灵涂炭;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我不禁涕泪奔流。 (3)置身诗境, 熟读成诵(课堂检查并指导朗读) 。 2.课堂练习及精讲: (不超过 10 分钟)教学说明:以下练习是由学生在充分朗读体会的基础上由小组讨论分析共同完成。重点难点在第 1、3 题。教师讲评 5 分钟左右。(1)颔联中“坼” “浮”两个字用得好,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坼” ,分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