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名胜古迹的古诗赏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553025 上传时间:2017-11-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名胜古迹的古诗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有关名胜古迹的古诗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有关名胜古迹的古诗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关名胜古迹的古诗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名胜古迹的古诗赏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 年846 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文章主旨 钱塘湖春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

2、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这首诗不但描绘了西湖旖旎骀荡的春光,以及世间万物在春色的沐浴下的勃勃生机,而且将诗人本身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中的心态和盘托出,使人在欣赏了西湖的醉人风光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被作者那对春天、对生命的满腔热情所感染和打动了。 名句赏析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四句是白居易此诗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最为抢眼的句子,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在对天空中的小鸟进行了形象的拟人化描写之后,白居易又把视线转向了脚下的植被。前用拟人的手法渲染,后用人的感受来衬托,白居易就是因为有着这样一副难得的美学家的

3、欣赏眼光,独具慧眼地发现它的动人之处,才能真正享受到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这一人间天堂。黄鹤楼崔 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 烟波江上使人愁。作者简介 崔颢,(?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十年进士及第,曾出使河东节度使军幕,天宝时历任太仆寺丞、司勋员外郎等职。足迹遍及江南塞北,诗歌内容广阔,风格多样。或写儿女之情,几近轻薄;或状戎旅之苦,风骨凛然,诗名早著,影响深远。文章主旨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

4、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诗的主旨在描写登楼望远时,心中寂寞思乡的感慨,作者从仙人乘黄鹤来此游憩的美丽神话,点出黄鹤楼,接着由仙人已离去,永远不再回来,只留下黄鹤楼及晴川、芳草、汉阳树、鹦鹉洲,与白云共悠悠千载,寄托思家的情结。名句赏析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由神话传说回到了现实感受。诗人登上古楼,只见碧空浩渺,白云悠悠。这样空茫的境界不免又使仕途坎坷的诗人产生人世彷徨的无限惆怅。诗人在这里突破了格律的限制,没有苛求对仗工整,但读起来,显得自然流动。以深寓了岁月不再返,古人不可见之遗憾。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幻无常的感慨。诗人笔下道出了“

5、人去楼空” ,唯有悠悠的白云千载依旧的景象。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审言父亲)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 。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 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文章主旨

6、 全诗纯用赋法,从头到尾都是叙述的笔调。以往一些学者认为诗用赋法,没有形象,没有诗味。事实上,赋法是诗歌形象化的重要手法,其特点是不注重诗的语言和局部事物的形象化,而着力创造诗的总体意境。 登岳阳楼正是运用赋法创造艺术形象的典范。它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已经使人不觉得有艺术方法的存在,甚至不觉得有语言的存在,只觉得诗人的思想感情撞击着心扉。名句赏析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 “亲朋无一字” ,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 ,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 ,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