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与健康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22546 上传时间:2016-11-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术与健康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武术与健康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武术与健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术与健康(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术与体质健康摘要、关键词:武术套路,全能性,正文:生命在于运动,人民无时无刻不在运动,而在这个世界上有无数种运动,球类、舞蹈、跑步、滑雪等等。而我独爱武术,我觉得武术具有一种特质运动的全能性,何谓全能性,这不是生物学中的细胞全能性的意思,而是说我们能通过武术套路来锻炼我们全身的每一种肌肉以及206块骨头,这是其他类型的运动所无法企及的。练武可以锻炼身体,容技击、强身、健体于一体,通过武术和气功的内外双修,还可以延年益寿。 武术锻炼可以增加人的耐受和强健人的体魄,可以达到“外表强健”的目的。气功锻炼可以达到“内实”的效果。真正的武术锻炼并不是注重一个“打” 字,任何门派的拳术都提倡内外兼修,容

2、修心养性与健体强身于一体。技击只是通过武术锻炼之中的一小部分。技击是通过武术锻炼后形成技巧运用的自然形式。所谓“ 拳不打力,力不打功” 。这个“功”字体现的才是武术的精髓所在。也就是说:“ 你的武术套路练得在熟练,遇到力大之人你也不行,但是,你的力气再大,遇见内外兼修有“功夫” 的人,你的力量也就没有用武之地了”。而内外兼修有“ 功夫 ”的人的体质也是远胜于只“技击”的人。“气”的锻炼是使“气血川流,强健身体” 。 “意”的锻炼是使人的“行动与气和力达到协调一致” 。 黄帝内经有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奏里,司开阖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 ”以“意”引

3、领“气” ,以“气”激发“力” 。而锻炼利于健康也就是养心、养性;做到心无杂念, “意(心)静” , “气足” , “力壮” 。身强力壮,心无杂念才是健康!武术与健康我们要注意以下三点:一 、培养良好体态,控制力量训练 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各种动作的正确身体姿势的培养,养成良好体态仪表,防止骨变形。在力量训练中,负重练习要慎用,宜用伸展练习发展力量。特别应加强柔韧性。为以后的教学与训练打好基础。 二、控制耐力、静力训练 我们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不宜过早的进行耐力训练。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以平和的简短武术套路进行教学与训练。以动作的速度练习为主,如冲拳、推掌等。不宜过多的进行耐力、力

4、量的。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运动量不宜过大,应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密度与强度要注意交替节奏,练习时间不宜过长。科学的运用间歇训练、重复训练等方法。适当发展难度动作。应注意动作与呼吸的正确配合。 三、 内容和形式多样化,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学习动作和技术时,大多凭兴趣, 注意力不易集中。学习和掌握动作较快,但多余动作或错误动作较多,易疲劳。所以,我们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教学与训练的内容和形式应多样化。在进行套路动作练习时,应安排短暂的休息,以免出现疲劳。在传授新的动作技术时,应以模仿性质为主,少讲解,多示范。在武术教学与训练时,教师不应求快、花、多,应练好基本功和基本技术。产生错误动作时,教师要有耐心,作到预防在先,及时纠正 。参考文献: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生物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年12月第二版2石宗源等 黄帝内经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5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武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