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诗两首教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519302 上传时间:2017-1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诗两首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诗两首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诗两首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诗两首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诗两首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诗两首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诗两首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诗两首【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了解诗人,理解诗意,背诵两首诗。2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想像,培养读诗的兴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3感受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感悟两首诗歌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2品味两首诗隽永的语言。【教学难点】理解两首诗表现手法的异同。【课时安排】2 课时。【预习要求】1朗诵诗歌,给生字生词注音释义。2背诵诗歌,品味诗中的语言。【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示例:同学们!在你们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不顺心的事呢?当突如其来的挫折与打击袭来,失意与彷徨燃烧着你的神经时,你将如何面对?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这样的叮咛和嘱咐。

2、(板书课题)二、 背景知识、作者简介: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近代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 。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他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年仅 38 岁。代表作: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中篇小说上尉的女儿 。普希金的文学作品主题切中当时俄国社会重大问题,塑造了“多余的人” “小人物”等俄罗斯文学的典型形象。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

3、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纪念册上的。那里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邵燕祥,诗人。浙江萧山人。北平中法大学肄业。1953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辑、记者, 诗刊副主编。著有诗集到远方去 、 在远方 、 迟开的花 ,有邵燕祥抒情长诗集 。由于他的诗和杂文中触及某些不公正和反民主的社会现象,受到批评和斗争。直到 1978 年,他被剥夺发表作品的权利达 20 年之久。他在 1979 年初恢复政治名誉。从 1

4、980 年前后发表切不可巴望好皇帝等杂文开始,又写了大量的杂文,批评各种社会弊病。现为中国作协理事和主席团委员,中国笔会中心会员。假如生活重新开头写于 1979 年 11 月,选自含笑向七十年代告别 。三、学生朗诵诗歌,正音,检查预习:怀恋(lin) 疲倦(jun) 醇厚(ch n) 诅咒(z zh u)四、听、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体会感情。1听课文录音,划分朗读节拍。2自由朗读。3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思考:这首诗是用什么口吻写给那些受生活欺骗的人的?明确:亲切自然,娓娓道来的劝说语气。五、结合体验,研讨问题。1问: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

5、学情预测:这两个问题应该比较简单,学生基本能体会出诗歌中积极乐观的基调。第二个问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自由谈。学生可能谈到过去受到挫折的体会。很多挫折都将会过去,正如诗中所说的“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也有可能分析到最后一句“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教师可顺势引导到对这一诗句的具体分析。)明确: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的时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我们一定要永葆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2普希金在诗里写道:“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6、 ”你在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体会呢?你喜欢这一句话吗?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一谈。(让学生自由谈。 )明确:这一著名诗句获得普遍的认同、接受,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切都会过去,这是客观规律,包括不幸、失败、挫折、忧郁、痛苦,当不幸也如一切一样过去之后,即人从现实的痛苦困境中解脱出来之后,当年的不幸反而会成为你值得回味、回忆的人生阅历。当然,在本诗中前提是生活欺骗了你,说明你品质、人生态度中还有值得肯定的一面。这一切底气使你可以亲切怀恋失败的过去,包括自身有缺点的失败。此诗句的妙处在于:它是针对不幸尚未过去的人说的,也就是它让你提前从精神痛苦中解脱出来,让你提前体味第 1 点说的生活哲理,因此它可以成

7、为劝慰、自慰的人生格言。这一诗句包含了这首诗表现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通达辩证的人生哲理,尤其是亲切温暖的情感,所以读起来感觉很好。3有的版本把这一诗句译为“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你认为哪一句译文更好?(学情预测:学生大部分都会认为原诗句好,但学生未必都能说清“怀恋”比“可爱”好的缘故。言之成理即可,理由不求说全。 )参考意见:原诗句更好。其一, “可爱”的回味意味不如“怀恋”醒豁,而正如上述第 1 点所言,本诗的内在关系落脚在回味。其二, “可爱”的意蕴、情趣不如“亲切的怀恋”丰富、多味。从本诗看,那过去了的,原是伤感伤心的东西,从一般意义看,正因为有伤感才需要劝慰、自慰,而“亲切的怀

8、恋”显然更能包容伤感之味,同时又能兼容“可爱”之意。从诗歌语言的特点看,意蕴的丰富、情趣的多味正是其特点,而在本诗里, “亲切的怀恋”更具有这一语言的韵味。所以“亲切的怀恋”比“可爱”更好。六、再次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诗中感情。七、布置作业:1背诵两首诗歌。2思考“阅读练习探究”第二题。3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假如生活重新开头”为题,试写一首小诗。第二课时一、导入示例:1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的叮咛与嘱咐使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那么,假如生活能够重新开头,你愿意怎么做呢?昨天,我们请同学回去思考这个问题,现在请一些同学来读一读自己写的小诗。同学朗诵自己写的诗歌。2那么,有

9、这样一个诗人,由于他的诗和杂文中触及某些不公正和反民主的社会现象,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批判,被划为“右派” ,精神上受到打击和凌辱,被剥夺发表作品的权利达 20 年之久,直到 1979 年初恢复名誉。这样的一个人,如果生活能够重新开头,他会怎么安排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二、品读诗歌,把握主旨。1同学自读诗歌,想一想诗中主要讲了什么意思,划出文中比较有启发的和一时难以理解的词句。(学情预测:这首诗是用比较形象的手法来写,学生恐怕对一些意象一时不容易理解。在学生自读的过程中注意收集学生觉得不能理解的信息。 )明确:这首诗主要是对未来的一种设想,表达出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2研

10、读第一节。“还是迎着朝阳出发,把长长的身影留在背后。愉快地回头挥一挥手!”这是什么意思?(先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见解。若学生一时不能理解,让他们找出这三句话中有几个意象。教师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明确: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处在结束、拨乱反正之初,故不难联想“朝阳”正是未来从今天开始的意象, “长长的身影”是提示历史的黑暗刚刚过去,新的时代刚刚开始,而“回头挥手”的情绪是潇洒的。这一节语词不多,关键意象是三个:朝阳、黑影、挥手,构成了统一的有机的形象,背景是在黑暗和光明之交踏上新的征途,愉快地告别黑暗的记忆。这个征途出发的形象,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提醒学生注意“还是”这个词语。这个词语说明,诗人

11、过去是这样的,现在仍然坚持以往的做法。3阅读整首诗歌,找出在整首诗中与“还是”意思相近的词语,体会这些词语在诗中的反复出现,说明了什么。明确:依然、仍旧、还要。这些词语的使用,是诗人表明自己态度:一如既往,仍然坚持以往做法。4请学生解读 2、3、4、5 节诗句的意思。明确:“风雨长途”指前面仍然有苦难。 “不知疲倦地奔走”指仍然坚持奋斗。 “甜酒和苦酒” ,应该说,甜酒和苦酒的并列,其概括力相当深广,精神含量是相当深邃的。一方面是对未来的深刻预见,一方面是对自我的警戒,顺境也好,逆境也好,成功也好,挫折也好,在一切条件下,都依然故我,不改初衷。甜酒和苦酒表现上是并列,实际上有点像是偏义复词,重

12、点、警策点在苦酒。给学生解释“在喉管没有被割破的时候”这个典故。喉管被割破,是指在文革浩劫时期,辽宁省有一个叫做张志新的女干部,对毛泽东文革决策的正确性提出了质疑,遭受严酷摧残,坚贞不屈,在执行死刑之时,为了防止她发出抗议,将其喉管割破。诗人笔下的喉管割破,有一点惊心动魄的力量,即使未来可能产生历史倒退,也还是一如既往, “该欢呼的欢呼,该诅咒的诅咒。 ”就是从正面坚持到反面批判,都毫不动摇。5第五节中的“他们”指谁?明确:指那些拘执着文革思潮的人。“阳光下毕竟是白昼” 。这一句,带有哲理性,意思是说,阳光下面也可能有黑暗,也就是还可能有复辟,可能有倒退,但毕竟是白昼,即使是黑暗是暂时的、局部

13、的。这表明诗人不但是清醒的,而且还是乐观的。6最后一章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信念?你怎么理解“明天比昨天更长久”这句话?明确:乐观。“明天比昨天更长久”就是说,比起未来,比起历史的前进,像浩劫时期那样的黑暗毕竟还是暂短的。 “明天”才是我们所更要把握的。7教师小结:读完整首诗,我们可以感觉到,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既指当年的岁月如能重复(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 ,更是指今后的人生道路如何走(从诗中不后悔当年的选择以及明确说“生活却能够重新开头”可看出) 。表达了诗人不后悔自己曾经做出的正确选择,尽管这选择曾给自己带来过不幸。也向我们表明了今后诗人仍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原来的做法。8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整

14、首诗。三、比较两首诗歌的异同。(学情预测:学生比较容易找到一些,但细致的地方一时不容易发现。可提醒学生注意如普希金的诗用来表达情感的主要是哪一些词语,邵燕祥的诗用来表达情感的主要是哪一些词语。把这两类词语都找出来后就比较容易得出结论。 )参考意见:不同之处:(1)这一首诗在写法上,和前面普希金的那首有个最大的不同,就是普希金的诗,是直接抒情的,全诗叙述情感的词语有:欺骗、悲伤、忧郁、镇静、相信、快乐、向往、瞬息,怀恋,等等,都是比较抽象的词语。而邵燕祥的诗,在抒发情感的时候,则借助了一系列的具象的词语:朝阳、身影、挥手、风雨征途、奔走、拉住手、举杯、甜酒、苦洒、唱歌、喉管割破、欢呼、诅咒,等等

15、。这些词语的特点,有相当强的五官可感性,又有情感和思绪的含量,一般把这样的语词叫做“意象” 。所以邵氏的诗可以说以意象的相当密度见长,而且其意象不是一般的无序的,而是被组织在一个有序的系列之中,那就是以抒情主人公出发的形象为核心的画面。 (2)还可以从题目上让学生比较出不同:普诗立足现在和过去,谈正确对待生活带给你的不幸,邵诗面向未来,不后悔过去的正确选择。相似的方面主要有:(1)都表达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对有所失的过去都不后悔,都以快乐的心态展望未来。 (2)都隐含了关于得失、关于过去与未来关系等方面的某种通达、辩证的人生哲理。 (3)诉说的对象都是第二人称,充满劝慰、激励,显得亲切、温暖

16、、深情。 (4)标题也有某种相似。 四、让学生谈谈这两首诗中,更欣赏哪一首并说说理由,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自己喜欢的诗歌。五、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要用形象说话,最忌直白的说理,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通篇没有任何形象,却以说理取得了巨大成功,品味全诗,想想原因何在?(学情预测:这一道题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品读之后再发言。 )参考意见:第一,诗人把现实的挫折淡化了。不是说受了什么样的具体挫折,不说是谁、什么可恶的人造成了挫折,而是换一种说法,是受到“生活的欺骗” 。把现实的挫伤变成了精神的、情感性质的,有利于抒情。第二,诗人还用“假如” ,把这种消极的境遇进一步淡化。这种消极性的遭际是假定的,虚拟的。第三,把事情假定化,虚拟化,不仅仅是淡化压力,有利于安慰朋友,而且有利于进行自由的、超越现状的想像。在这里, “假如” ,是一个很重要、很有分量的字眼。许多优秀的诗歌,都是借助假如来展开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