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值得注意的是何其芳还运用想象和虚构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519296 上传时间:2017-11-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更值得注意的是何其芳还运用想象和虚构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更值得注意的是何其芳还运用想象和虚构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更值得注意的是何其芳还运用想象和虚构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更值得注意的是何其芳还运用想象和虚构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更值得注意的是何其芳还运用想象和虚构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更值得注意的是何其芳还运用想象和虚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更值得注意的是何其芳还运用想象和虚构(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更值得注意的是何其芳还运用想象和虚构,创造了一些优美动人的诗意的形象和典型性的人物,例如墓中的勤劳、纯朴、天真、腼腆,默默地期待着爱情幸福的玲玲, 秋海棠中的因忠于自己的爱情而寂寞痛苦地思念远方亲人的思妇,都是作者理想的化身。 丁令威中的主人公,据搜神后记所载,他学道灵虚山,后化鹤回辽东,止于城门华表上,被一少年用弓箭驱走,完全是神话性的人物。何其芳根据这个简单故事,对他作了艺术再创造,将他描绘成一个既决绝地离弃人世又深深地眷念人世的充满内心矛盾的复杂形象。探析何其芳画梦录的艺术特色http:/ 2012 年 03 月 24 日 00:02 来源:中国商界 何其芳着力于“抒情化”散文的艺术探索

2、。他提倡独立创作,在写这批抒情散文时,何其芳极其重视情调和氛围的创造,往往采用思索的“独语”的语调,复织进多重复合的意象,来传导他奇幻的想象,将读者推进他设置的“纯粹的柔和,纯粹的美丽”的艺术天地。在文字运用上采用富有表现力和独异性的词语,还经常采用现代派文学建立在通感理论上的词语奇异搭配来创设美妙的新空间。他的散文“抒情化”,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且自成格式,成为时人称谓的“何其芳体”。一、散文的独立创作在当时,抒情为主的小品,相对受到忽视,何其芳则认为散文应该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处于同等到地位并应该是独立创作的。何其芳对当时的散文现状极其不满,他决心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来证明“每篇散文应该是一

3、种独立的创作不是一段未完篇的小说,也不是一首短诗的放大。”他想证明散文并不像别人所说“闲话”,而是有它自己的形式,自己的艺术价值。因此他宣称:“我的贡献是为抒情的散文发现一个新园地。”二、注重情调和氛围的创造(一)融合诗于散文,创造意境美何其芳的散文,无论从思想感情,还是从艺术表现来看,同他的诗都很相似,都是那么精巧、美妙、有风格。雨前是篇散文,可是一系列的意象分明像画面,如果说它是画,偏又那么像诗。读了这篇短文,不禁会联想起一些诸如“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等这样的诗句,这些景物名词都列在一起,词语原先的本义在欣赏过程中逐渐退居次要地位,而这些景物共同组合成的神韵、格调则散发

4、出强烈的意味,形成意境。(二)刻意拓展散文的表现手法,追求散文的艺术美何其芳早期的散文,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制作”,因而他的散文“诗意浓郁,意象丰富,描绘细腻,语言优美,具有梦幻和绮丽的色彩,有着委婉和沉郁的风格。”何其芳不是一般地随意地创作散文,而是“制作”,因此,画梦录写得纤细而精致。一本薄薄的画梦录,作者不惜运用婉转多姿,刻意求变的笔致创造了一系列,近乎空灵的精致,华丽雕琢的文字,使其充满了“颜色、凹凸、深致、隽美,”为画梦录平添了艺术的魅力。何其芳在画梦录中刻意追求艺术美,通过多个方面表现出来的。三、画梦录的艺术成就画梦录之所以风靡一时,成为当时散文的经典,是有它的艺术魅力的,作者何其芳

5、不懈地对文学艺术进行探索,有着独特的见解。在当时芜杂的场面中树立他独特的旗帜。“努力使他的画梦录自成一种格式,并获得大公报的文艺奖,成为时人称谓的“何其芳体”。应该肯定,何其芳的这些散文是“五四”其“美文”的一个新进展,这对散文文体的新探索,特别是现代散文“抒情性”的创造性探索方面,直接推动了 30 年代前半期“抒情散文热”的形成。在何其芳的带动和影响下,经过李广田等人的努力探索和实践,拓展了散文的表现手法,促进了中国现代散文艺术走向成熟。何其芳“为抒情散文发现一个新的园地”,也为他自己开拓了一片新的空间,从而也奠定了何其芳在散文创作方面的地位。论何其芳画梦录的情调与语言内容提要:何其芳的画梦

6、录以很少的文字制造出一种诗意化的独特情调,追求散文的意境美和艺术美。作者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构思新奇,语言优美,具有梦幻和绮丽的色彩,可谓是独具匠心。关键词:诗意化、情趣、意境美、独语何其芳以诗走向文坛,在三十年代初有“汉园诗人”之誉,而又以散文著称于世,1936 年 7 月他出版的第一个散文集画梦录曾风靡一时。因其“独立的艺术制作”和“ 超达深渊的情趣” 而获得大公报文艺奖金。在画梦录中,作者是极具主体意识的,其主体意识便是出于“编织一些故事来抚慰我自己” 及“为抒情的散文发现一个新的园地”的创作动机。这种创作动机源于他不平常的生活经历,因为他在走上文坛之前,走过了“一条太长、太寂寞的道路”,

7、曾几乎绝望地期待爱情,曾“遗弃了人群而又感到被人群所遣弃的悲哀”,所以他才喜爱上了文学,“生活在自己的白日梦里” ,才“ 开始了独语”,复杂的生活经历逼着何其芳自觉不自觉地选择了文学,并为之钟爱一生。因他是以写诗踏上文坛的,加上诗人气质又浓厚,所以他的画梦录多带有颓丧色彩的飘渺幽思,喜欢在留连光景和梦幻、寂寞的境界中寻求美、感受美,“其思想空灵得并不归落于实地” 。虽然“ 生活在一个不存在的世界里” ,但他依然不能忘掉过去生活带给他的伤感,因而画梦录难免有些“美丽而忧郁”。一、诗意化的独特情调对当时的散文现状,何其芳不仅分析出其最大的毛病在于散文小品缺乏纯粹性和独立地位,而且也提出了提高和增强

8、散文小品的艺术性的途径:强调散文小品的抒情性和想象力,使之富有“情趣” 。何其芳首先是一个诗人。因此他对散文小品进行艺术革新也是以诗人的态度来进行的,他的诗人气质为其散文观的实践提供了可能。他的散文因此极具诗情画意,充满着诗的情怀与智慧。他指出:“我企图以很少的文字制造出一种情调:有时叙述着一个可以引起许多想象的小故事,有时是一阵伴着深思的情感波动。正如以前我写诗一样入迷。我追求纯粹的柔和,纯粹的美丽。”1散文小品最初是坚持以活泼的口语来抒写自己的心灵、性情的,但到三十年代初,何其芳已不再满足于这样简单的标准了。在创作画梦录时,他刻意追求散文的诗样的想象和意境,他刻意追求散文的“情趣”。1、追

9、求散文与诗的结合,塑造散文的意境美。方敬曾这样评价他的散文:“何其芳的散文,无论从思想感情或者艺术表现来看,同他的诗都很相似他的早期散文,有些可以说是不分行的诗或者散文诗,也可以说是诗的散文,是一种美文,像他早期的诗一样精巧、美妙,讲究风格。”2而从情感方面来说,画梦录大多表现的是幼稚的伤感、寂寞的欢欣、辽远的幻想到深沉的寂寞和郁结的苦闷。他写散文的时刻,根本“不曾想到散文这个名字” 。在画梦录中,“ 严格地说来,有许多不能算作散文。” 独语和梦后“虽然没有分行排列,显然是诗歌写作的继续,因为它们过于紧凑而又缺乏散文中应有的联络。”何其芳在其散文中,偏重于抒写心灵的幽情思绪和创造一种境界,完全

10、凭诗的想象结构全篇。秋海棠、雨前和黄昏等篇则充满了诗的想象,诗的意蕴,可以看作精美的散文诗。李广田在谈散文中称这类作品为“诗人的散文” ,有别于小说家戏剧家的散文。何其芳在把写诗时的感情用在散文的构思过程中的同时,也注意散文本身的空灵感和深长的韵味感,追求文字的多边散发性。即使是一个故事,也要营造出“可以引发许多联想” 的魅力来。2、拓展散文的表现手法,追求散文的艺术美。何其芳早期的散文,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制作”,因而他的散文“诗意浓郁,意象丰富,描绘细腻,语言优美,具有梦幻和绮丽的色彩,有着委婉和沉郁的风格。”3一本薄薄的画梦录写得纤细而精致,是他苦心经营制作出来的。他不惜运用婉转多姿、刻意

11、求变的笔致创造了一系列惜恋缠绵的心境,忧郁感伤的情调,近乎空灵的精致,华丽雕琢的文字,使其充满了“颜色、凹凸、深致、隽美”,为画梦录平添了艺术上的魅力。作者非常注重氛围的渲染和意象的营造。在雨前一文中,作者借助于“蒙太奇” 手法,以叠印的方式推出了两组镜头:一为实景,即北京现实中的雨前之景;一为虚景,即作者回忆中的蜀国故乡的雨前之景。两组景物对比强烈,色彩分明。北京的雨前之景作者用的色调是“灰暗” 、“阴沉” 、“灰色”等,构勒出一幅北方雨前干冷、灰蒙的图景,给人以寒气逼人、凄清压抑感。相比之下,南方故乡的雨前则用“油绿的枝叶” 、“ 红色的花”、“ 清浅的水”、“青青的草” 、“鹅黄色的雏鸭

12、”等色泽来装点画面,展现出一幅清晰明朗的故乡水乡景色,给以人以欢快舒畅、生机盎然之感。作者充分利用色彩词的象征意义,将自己的情感倾向、审美态度、价值标准等隐藏起来,借助色彩词这一媒介曲折地、含蓄地表达出来。“梦” 是作者刻意营造的一个重要意象,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如墓中作者把“女子” 与“梦” 联系在一起,以表达追求无着的苦闷、寂寞与孤独。而“我”的“ 梦”则更多地表露作者内心对美满爱情的向往。在作品中,作者执意把孤独与理想、与青春、与爱情、与少女美妇联系在一起,却又没有其他参照物,完全是一种纯粹的孤独。但这种孤独是拥有理想的孤独,并非是完全绝望的,在他看来,一个人的孤独是不可避免存在

13、的,但通过自我的挣扎,总能接近于真善美的崇高境界。二、独具匠心的语言表达何其芳作为第二个十年小品作家的代表,是毫无愧色的,他作为散文家远比诗人与评论家更具文学史的地位。其画梦录获得 1936 年大公报文艺奖,不仅仅是一个表面的荣誉,更为重要的是,其画梦录、刻意集创造了时人公认的“何其芳体”,以他“ 独语” 式的创作实践使小品文成为独立的艺术制作,这样他将第一个十年诞生的小品文,在第二个十年间提高到一个更新的艺术水准。他许多的作品是可以当作散文诗来诵读的,强烈的抒情,诗化的语言,耐人寻味。作者细密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幻想,实际上都是在“画梦”, 在画一些难圆的梦、想象的梦、虚构的梦。这些梦幻,具有浓

14、浓的抒情意味, 也将散文集画梦录的精致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1、娴熟地使用多方面的艺术技巧和手法。在画梦录里,他不再拘泥于散文的传统写法,而是让生活素材经过作者心灵的过滤后,以意识流、通感、比喻、象征等多种艺术手法,将其加以改造,重新画出一个现实和梦境交融的艺术世界。其目的是含蓄地表达作者自己的心境和如梦似幻的情思,使之具有独立存在的艺术价值,创造一种散文艺术的精品。在画梦录中,何其芳用了很多比喻,如“快下山的夕阳如柔和的目光,如爱抚的手指从平畴伸过来,从林叶探进来,落在溪边一个小墓碑上,摩着那白色的碑石,仿佛读出上面镌着的朱字:柳氏小女铃铃之墓。”此外,他还较多地使用了象征手法,造成含蓄蕴藉

15、的艺术效果。雨前、扇上的烟云等都使用了象征手法。例如扇上的烟云中,黄昏里的满载着苦脸的车厢,其实便是人世间的写照,它形象地揭开人生充满痛苦与不幸的内情,那使人疲乏的“旅途” 也是前路未可知的人生道路的象征。2、用语考究,用文字去感味,刻意追求含蓄的美。他的语言浓艳、华美、含蓄而凝练,富于抒情和色彩感。何其芳写散文,文字都很短,而内容却意蕴丰富,他以少而凝练的文字制造出一种新的故事、意象、意境、情调他用文字描画出 “一种新的柔和,新的美丽” 。这种文字的美不仅是外表的,而且是内在的。例如:“当我们只想念自己时,世界遂狭小了”,“ 唯有在这地上建筑得起一座乐园,唯有用我们自己的手。”何其芳以婉转的

16、笔致,工妙的文字,细细描画内心的感受,审美的满足,创造了曾在当时风糜一时的“ 何其芳体”。这是“五四”以来散文的一个新的发展。3、追求新奇的构思与表达,实现散文体裁的多样化。何其芳采用“对话体”独语形式来写散文,形式上是两个人在对谈,但对谈者双方的感情、口气、用语无不如同出一辙,使人感觉是一个人在内心里和自己对话。正如扇上的烟云中作者借助对话的形式层层揭开本义,这些对话以它们与世俗殊异的内涵和新奇的想象、精致的隽语,把一颗敏感纤细的心灵曲曲折折、疏疏朗朗地表现出来,使人得着一种不同于往常阅读的一种兴味。绝望是一种负累我看画梦录丁令威作者:singlering 提交日期:2006-7-13 20:02:00 | 分类: | 访问量:264 不想遮掩,我读何其芳先生的画梦录完全不是出于自愿,或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