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台钓调漂新手入门详解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518315 上传时间:2017-1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台钓调漂新手入门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习台钓调漂新手入门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习台钓调漂新手入门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习台钓调漂新手入门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习台钓调漂新手入门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台钓调漂新手入门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台钓调漂新手入门详解(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台钓调漂新手入门详解看到有什么钓友学调标时,有点是是非是的感觉,今天就在讲一次调标,这次主要针对新手,对调漂还没有一定概念的钓友们,网上有很多关于调标的文章,但有些文章过于高深,容易引起新手们的误解,新手学调标本来就有难度,如果再误入歧途后,再想扭转过来,可能花费的时间更多。1 、首先我们卷一块比浮漂浮力略大的铅皮。铅皮要尽量不绕好,中间不留空隙。卷铅皮2 、要知道水深,不能盲目的去调漂,测水深的时候可以用稍重于浮标的全部浮力的铅皮抛入水中。怎么知道铅皮比浮标全部浮力大?将浮标移动到铅皮处,抛入水中,完全沉入水中即可。下图是找底过程,一步步往上长浮标,直到看到目数为止,这时候就说明铅皮已经

2、到底。找底过程3 、记住到底后,浮漂所在的位置,这时候由于铅皮重于浮标的全部浮力,所以,此时的铅皮应该是在水底的,现在我们往下移动浮标,这个向下移动的距离就是以我们的子线的长短为标准,如果子线 15公分,我一般移动 25 公分,因为考虑水底可能有水草等杂物。往下移动浮漂4.由于我们往下移动了浮标,所以当把浮标再次抛入水中时应该完全沉入水中,如上图。这个时候的状态说明我们可以剪铅皮了。为什么剪铅皮?因为这时候的铅是到底的,钩肯定是躺在水底的,这种调标本就是让铅皮悬起。钩子到底。剪铅皮5、如上下两图,当我们剪掉铅皮后就是这样的效果,铅坠在一点点的离开了水底,慢慢的浮标上露出水面了,并且出现了目数,

3、这时的钩与铅坠已经完全离底了,如果我想调四目,就让浮漂露出的目数为四目就不要剪了。然后再多抛几次竿,看看是不是四目,记住每次剪铅皮的时候要少剪,宁愿多剪几次也没关系。否则一次剪过了,再调整,对新手来说有点麻烦浮漂的最稳定调目一支浮标最稳定的调目是你的标尾目数的一半偏少一点的位置是这支浮标最稳定的目数; 排出特殊情况钓滑鱼,轻口鱼,慢鱼,快浮鱼,还有天气不好,气温低,阴天气压低,水底淤泥很多等各种特殊情况的条件下需要追求调大灵或大钝,你平时在天气情况良好,鱼口开口正常,我们最常用的 11 目的浮标,调目在 5,6 目是这支浮标最稳定的目数也就是出动作最好的目数,13 目调目为 6 目,15 目调

4、目为 6,7 目,这个时候是你的浮标最稳定的调目。 Y5 6 q7 W0 _那你钓几目呢?一般情况下,我指一般情况比如你 11 目的标调 5 或 6 后就钓 3 目,鱼口弱慢就钓 4,5,6 目都可以,鱼快就往 2,1 目去钓;! k7 k% F# v6 - z+ C0 H8 比如水池的水况不好,比较肥或环境糟糕,你调目就要增大以增大浮标的剩余浮力避免鱼饵陷入淤泥。其它的太多的就不多说了,写多了看起也累,共同交流和学习提高,其实重庆的环境也不需要把台钓吃的太透,大致规律明白就可以了,以上仅仅用于正常天气正常鱼口的情况,希望也能给大家省点心去想。台钓中最基础的三大技法台钓自 80 年代末 90

5、年代出开始风靡大陆,流行至今,不少报刊就此法中最基本的抛竿、扬竿调标、看标、规范化操作等技术已发表了不少论述。但台湾钓法入门后,进一步探索的到底有哪些主要技术呢?笔者总结多年来的实践认为,动态调标技术、引鱼技术及饵料和添加剂应用这三大技术是悬坠钓法应深入研讨的课题。 一、动态调标技术 台钓刚入门的钓手,常对浮标的调整技术有二种不正确的认识,一是只要常握了调四钓二能够上鱼就自以为然了。二是认为钓鱼灵敏些总比迟钝好。 实践证明,长脑线悬坠钓法由于专用的超长立标把传统的沉坠悬离池底,从而使露于水面的浮标随着鱼情、水情等变化带来了变幻莫测的反应。台钓行家认为,浮标的调整均围绕着迟钝、灵敏进行。但迟、灵

6、总要以一个基本值来对比,台钓设计时超长立标反应的调四目、钓二目就视为一个正常基本值,其它各种调整均都相对其进行。 垂钓中,气象、水质、鱼情等诸多因素直接影响着上钩率,在复杂多变环境下使用台钓,要想多上鱼,动态调标很关键。现以钓鲫鱼为例,介绍几种典型的动态调标。 江南地区初夏 5 月,黄梅季节及雷雨前的闷热天气,气压特别低,水中溶解氧大大减少,鲢鱼、鳊鱼、中上层鱼开始出现浮头。这时就连呼吸都感到困难的鱼儿摄食量势必锐减,即使来吃饵,也是探、试者有,吞食者少,在此情况下,正常的调四钓二已难见顿感,极少上鱼。此时浮标调、钓应调五目钓水平或无风时调六目钓一目,行话称调灵敏。要检验当时浮标调整是否适当,

7、则要看在见标有顿感时能否连着上鱼。 春季鱼儿产卵期前后和秋高气爽时节,是鲫鱼摄食旺季,有时正常调四钓二时,明见顿感咬钩,但空竿比例大。据实验观察,这是由于鱼儿吃食凶猛,其吸食时比通常情况下嘴与饵的距离要稍远,当钓者见标下顿一目时,实际饵还未吸入口中,故扬竿未中鱼。视动态,钓手应改调三目、钓二目或调三目、钓三目,也称调迟钝、钓迟钝。但如果这时钓上的鱼,钩子又吸入太深,又表明过于迟钝,按动态应改调四钓三。 近年来,各地出现不少专供比赛和娱乐的职业鱼池,塘里放养的均是每公斤 80 余尾的小鲫鱼,钓手们称片子鱼。 竞技钓赛中以尾数计分,要钓起已出水数十次,见过世面的片子老滑鱼,按正常的调四钓二恐怕收获

8、甚微。笔者为此进行了专项试验,再结合现场实钓,找到了一些缘由。原来大、小鲫鱼吃食动作不一样,50 克以上的鱼摄食是吸的动作,而小片子吃食是向前啄。而钓手只看到浮标向下顿。故调四钓二时见短促有力下顿,但扬竿钓不上小鲫鱼也不难理解了。钓小鲫鱼调迟钓灵或调迟钓迟更有利。常用调五钓四,有的甚至调六钓七才竿竿有鱼。 二、竞钓中的引鱼技术 : 引鱼,也称诱鱼。鱼引不到位,诱不集中,要多上鱼,取得好成绩不可能。不打窝的规则对赛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鱼技术已成为一大研讨课题。 (一)窝引:钓赛规则不允许用工具等打窝,但不等于不能够诱窝。开赛时,如混养池视鱼头大小或密度,以钓挂法下足兵兵球大团饵以诱鱼汇集。若在

9、每平方水面 40 余尾密度的职业池中竞赛,窝引的量有时指甲大的二粒就会超量而把鱼引乱。 (二)逗引:这里讲逗引,不是指传统钓中的逗引鱼咬钩,而是开始时,装钩施钓前几竿在见标有反应鱼快吞饵时,故意扬空竿,使钩上的粒饵散落。这样,只吃到雾化饵不过瘾的鱼见到此后落下的粒饵就吞吃。行家们称逗引的目的是把进窝的鱼引凶。 (三)鱼儿密度不到位-持续引。所谓引鱼密度到位,按台钓高手的概念,即在密度较高,气候、鱼情正常情况下,抛竿后,饵钩适度稳住,五秒钟内标应有摇摆,上下缓缓浮动、咬钩等信号反应,若钩饵落底一分钟后浮标还纹丝不动,说明鱼儿没有引到位。遇此,钓手应每分钟一竿不停持续向钓点投饵,饵粒稍可偏大些。笔

10、者曾在潍坊一次全国邀请赛中,由于抽位差,前二个多小时未钓上鱼,坚持持续引,直到最后二十多分钟,引来一群鲤鱼连续咬钩,获鱼 5 公斤多,跃居这一轮第二。 (四)鱼儿引得太多-暂停引。钓赛设在精养池和商业池中,一不小心就会把鱼引得太多,反而钓不上鱼。这时池中明显反应是:当抛竿后钩饵快到底时,池底突然浮起一片鱼星或窝区鱼星层层,但鱼不咬钩。浮标信号乱而多,上鱼少,这是饵料下得太多所为。常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暂停投饵引鱼,只用稍硬些的饵装钩或上单钩垂钓。二是双钩装加粘饵在窝区外钓,暂停向窝区补饵。三是起竿停钓一会,让鱼群把窝中余饵吃掉大部分再钓。 (五)钓大鱼,攻小鱼-大饵、小饵分别引。大、小鱼因消耗

11、能量差异,平均进食量也不相同。据试验。一条二公斤的大鲤鱼,开食期二分钟内可进食 0.1 公斤。钓赛中要争总重量好名次,钓手开始时的窝引量应为钓鲫鱼量的 5 至 10 倍,且每竿装钩饵粒也要增大。如以尾数计成绩,战术上以钓小为主,引窝也要小。钓片子鱼装钩饵粒只能似绿豆般大为佳。(六)低温、新塘钓-荤素、活饵结合引。初春及冬季,水温较低,用台钓法参赛,若引鱼技术掌握不好,往往比不上老传统上鱼多。原因是,新陈代谢缓慢期鱼类更需要补充少而精的高蛋白物质,对素饵粉料更少问津。此时窝引料中应加入些红虫、小活蚯蚓。钓赛规则允许时,钩装一粉、一虫效果更好。 新塘常指初次用粉饵钓赛池,由于鱼儿还不习惯吃粉类饵,

12、故同样要按上述方法做窝、引钓。 三、饵料和添加剂的运用 鱼谚讲:“一方水养一方鱼,一方鱼吃一方食。”说明了鱼类的的摄食与其生长的环境关系密切,加上各种鱼本身食性不一,那么在同等级的钓手竞赛中,饵料和添加剂的运用更有必要作深入探索,其具体运用常围绕着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饵性对鱼口味。饵性指饵料的特性。台钓用的专用粉饵其饵性是针对每种鱼的基本食性配制的。但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及南北方水质差异,喂养食料不同,仅靠说明书指点还是不够的。要努力了解当地喂鱼用饵,还应准备几种如特香细料、浓腥糊饵、清香粗料等多种对象鱼的偏食配方,以便及时能调整饵性,对鱼口味,提高上钩率。(二)软硬适鱼口感,钓饵软硬与咬钩率

13、有着直接关系。在饵性对口前提下,柔软的饵粒入口舒适口感好,鱼吞食则凶,反之,硬粒饵装钩,即使在正常情况下,鱼吸入口也不会吞,要吸、吐数次而食之。 (三)松散恰到好处。粉类饵料松散度调节好可以在边钓边诱的环节上发挥优势。老钓手都有体会,较松散的饵料,在入水到底的过程中不断化散,从水面到水底散落的粉粒能形成一个雾化区,起到不断引鱼汇集,续钓不停、越钓越多的效果。同一种饵料,泡制粘度太大,入水后 5 分钟越散越灵,有时过分松散易雾化的粉料会把鱼引向上层反而会降低上钩率,而在小鲫鱼池比赛恰到好处加粘的饵料才能连连上鱼。 (四)应时适当调味。在日本、香港等渔具商场里,可看到各类香精、调味料、添加剂,少说

14、上百种;有针对荤食性鱼的鱼粉、虾粉、鳗粉;有调整鱼口味的果味、奶香香料;有调节粉饵用度的甘薯粉、粘粉,还有蛋黄素、氨基酸、白粉等添加剂。一位高等级的钓手犹如一名高级调味师,在竞赛场上能根据临场的鱼情、水质等应时适当地调味,则可大大提高渔获量。但是,任何添加料要注意只能根据鱼儿偏爱、嗜食等酌量添加,否则将事与愿违。台钓配铅问题1、 为了省时节力,我们钓友的做法差不多都一样,在家里提前把浮漂调的差不多,这个所谓的差不多就是在使用的时候是可以使用,只是还需要微调一下。正规的做法是在调漂桶内,把浮漂的目数调到 5-4 左右, (这个目数是我比较喜欢的目数。 )2、由于此时的水比较浅(调漂桶的水深一般不

15、会超过一米) ,所以,如果实际垂钓时,我们会发现,在调漂桶调出的目数和现场钓鱼的目数会有差别的,这就是线重等问题的影响,为了更接近或者说减少这方面的影响,在家调试的时候一定要把子母和钩子都绑上。3、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其实这样做还是为了台钓中能节省时间,所以当再次使用这支浮漂和这套线组时,也就不需要再重新去调整配铅坠和漂的匹配了N 种浮标像(帮你分析)我就通过以下 20 种标相,希望能对广大钓友提供一些垂钓的乐趣!以便大家能更好地掌握中鱼时的标相,从而获得更多的鱼!1、浮标轻点轻触。多为鲫鱼在试探,连点连触则提竿。2、浮标微微上升一点,徐徐下沉一目半目。说明鱼已吃稳,可提竿。3、标尾缓缓顶起,只

16、送半目或最多一目,然后漂标不动,是提竿时机。4、浮标偶尔慢慢下沉。不可忽视,动作越慢、鲫鱼越大。5、浮标微微颤动后,略沉半目至一目,标动即停止。这时提竿时机为浮标刚刚下沉,其过程很短,垂钓者若不是精力高度集中,稍有迟缓,即可痛失良机。6、浮标一点一点,连续点动,动作很小。也是鲫鱼已吃稳的迹象,即可提竿。7、浮标点动后,接着慢慢上送。动作越慢鲫鱼越大,动作速度快,多半是小鲫鱼。8、浮标轻轻斜向移位,或平移,或微沉,即提竿。9、浮标有力猛点时。只点一下动作大,不下沉也不上送,鱼饵已吃到嘴里,鱼儿较大应及时提竿。10、浮标横向移动,还有点向下的动作,即提竿。11、浮标横移。不送标也不黑标,只作平行横向移动,此时鱼已咬钩,可提竿。12、未见浮标下沉,但送标时往往是大鱼。说明鱼已吞饵,提必获鱼。 13、浮标微微颤动时,连续不停,鱼已咬钩。14、浮标突然快速下沉,或快速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