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明仁函授站2007年成考专升本考试模拟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404620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明仁函授站2007年成考专升本考试模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济南明仁函授站2007年成考专升本考试模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济南明仁函授站2007年成考专升本考试模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济南明仁函授站2007年成考专升本考试模拟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济南明仁函授站2007年成考专升本考试模拟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济南明仁函授站2007年成考专升本考试模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明仁函授站2007年成考专升本考试模拟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共 7 页济南明仁函授站 2007 年成考专升本考试模拟题(二)政 治教学点 姓名 成绩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评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A.物质世界的一切对象 B.人类的全部社会历史C.自然界及其发展史 D.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A.结束了作为“科学之科学 ”的哲学 B.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C.结束了一切唯心主义哲学 D.科学的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3.唯心主义

2、的认识论根源是A.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分裂 B.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相分裂C.世界观与方法论相分裂 D.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相分裂4.关于意识的本质问题,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A.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否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C.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D.片面强调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5.“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表明了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B.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C.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D.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B.联系和发展的观点C.实践第一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7.矛盾的基本属性是A.同一性和斗争性 B.普遍性和特殊性C.共性和个性 D

3、.绝对性和相对性8.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A.从感觉到知觉,从知觉到表象 B.从概念到判断,从判断到推理C.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D.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9.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是A.精神生产活动 B.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C.阶级斗争活动 D.科学研究活动10.人类与动物界的最根本区别是A.人类有群体组织,动物无群体组织B.人类有宗教信仰,动物无宗教信仰C 人类有意识活动,动物无意识活动D.人类能创造和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动物则不会11.在社会结构中居基础地位的是A.阶级结构 B.政治结构 C.经济结构 D.观念结构12.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资本的组织形式

4、 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C.商品的交换形式 D.产品的分配形式13.阶级产生的基本前提是A.用暴力掠夺他人的财产 B.用特权侵吞公社的财产C.由于产品分配不公而出现两极分化 D.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出现剩余产品14.毛泽东在 1941 年精辟论述“实事求是”原则的著作是A.改造我们的学习 B.整顿党的作风C.反对党八股 D.学习和时局15.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A.实现对军队的领导 B.实现对小资产阶级的领导C.实现对农民的领导 D.实现对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1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A.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土地革命B.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实行自我批评C.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

5、建设D.实事求是、根据地建设、群众路线17.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第 2 页共 7 页相结合”观点的著作是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改造我们的学习C.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D.反对本本主义18.毛泽东全面论述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权理论成熟的著作是A.论人民民主专政 B.论联合政府C.新民主主义论 D.论政策19.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一切为了群众C.一切依靠群众 D.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0.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是在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

6、期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21.毛泽东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的文章是A, 改造我们的学习 B.反对本本主义C反对党八股 D.整顿党的作风22.中国共产党同顽固派斗争的策略原则是A.有理、有利、有节 B.独立自主C.武装对抗 D.一切经过统一战线23.共产党处理党内矛盾的正确方针是A.惩办主义 B.残酷斗争C.无情打击 D.惩前毖后,治病救人24.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是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改革开放的理论25.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是在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7、B.党的十三大C.1992 年南方谈话 D.党的十四大26.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A.独立自主 B.自力更生理论联系实际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坚持民主集中制27.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A.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量的优势 B.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领导C.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D.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28.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回答A.社会主义实践的问题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C.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问题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问题29.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A.革命 B.政治运动 C.改革 D.阶级斗争30.邓小平理论同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下列哪

8、种说法是正确的A.没有关系 B.替代关系 C.继承关系 D.继承和发展的关系3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发展生产力与政治体制之间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C.发展生产力与科技、教育体制之间的矛盾D.发展生产力与经济体制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32.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这个论断A.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B.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C.概括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D.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3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A.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B.改革开放不动摇C.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D.以经济建设

9、为中心不动摇34.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在实际工作中的根本要求是A.全体劳动者共同富裕 B.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C.社会化大生产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5.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是A.按劳分配 B.生产资料公有制 C.市场经济 D.计划经济36.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是人类历史上分配制度的一次深刻革命,这是因为它A.是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否定B.贯彻了商品交换中通行的等价交换原则C.承认了社会成员之间有富裕程度的差别第 3 页共 7 页D.肯定了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37.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A.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B.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和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

10、段C.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D.社会成员中存在着不同的阶层38.市场机制中的核心机制是A.供求机制 B.竞争机制 C.约束机制 D.价格机制39.计划和市场是A.划分不同社会制度的标志 B.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C.都是调节经济发展的手段 D.两种互相对立的经济制度40.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B.公平合理,互惠互利C.相互尊重,和平共处 D.友好往来,增进了解二、辨析题:本大题共 2 个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4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42.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三,简答题:

11、本大题共 3 个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4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44.简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基本内容。45.为什么说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四、论述题:本大题满分 20 分。46.试述毛泽东关于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各方面建设的首要的地位。第 4 页共 7 页答案及详解一、选择题1.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答案D2.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哲学企图构造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和建立“科学之科

12、学”的幻想,实现了哲学研究对象的科学化,正确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把哲学对象规定为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答案A 3.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是将人的认识过程中的某一方面认为扩大,导致认识和实践的分离。答案B4.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唯心主义的意识观。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夸大了意识的作用,否定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答案C5.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运动和静止关系的理解。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说的就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答案D6.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答案B7.解析 本题考

13、查的是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答案 A8.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认况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答案C9.解析 本画考查的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答案B10.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人与动物的最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动物的最根本区别是人类能创造和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答案D 11.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社会结构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结构在社会结构中居基础地位。答案C12

14、.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生产关系的理解。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2)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3)完全以上述两项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答案B 13.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阶级产生的前提。由于生产力发展而出现剩余产品是阶级产生的前提。答案D14.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史实。毛泽东在 1941 年 5 月初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的古语做了科学的权威的解释。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 “是”就是事物的内部

15、联系,即规律性, “求”就是我们去研究。答案A15.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实现对农民的领导。 .答案C16.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答案 C17.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毛泽东的著作。答案D18.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毛泽东的著作。 论人民民主专政 是毛泽东思想中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形成的标志。答案 A第 5 页共 7 页19.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答案D20.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历程。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答案 C21.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毛泽东的著作。1930 年 5 月反对本本主义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答案B22.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同顽固派斗争的策略原则。中国共产党同顽固派斗争的策略原则是“有理、有利、有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