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三模考试考前历史训练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403670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三模考试考前历史训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三模考试考前历史训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三模考试考前历史训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三模考试考前历史训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三模考试考前历史训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三模考试考前历史训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三模考试考前历史训练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 页 1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三模考试考前历史训练题(三)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1.墨子说:“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A“重农抑商”政策深入人心B农业有力支持了兼并战争C农民深受地主压迫的事实D封建制下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2“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以下被称为宰相的各朝官职中,其职权与引文所述的官职相符的是A.秦御史大夫 B.唐尚书令 C.明内阁首

2、辅 D.清军机大臣3.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其中较为符合实际的是C 4.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的演变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个阶段,与其相对应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大致为A.石器时代铁器时代青铜时代B.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C.青铜时代石器时代铁器时代D.铁器时代青铜时代石器时代5.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五口作为通商口岸,其中“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的主要目的是 A.倾销鸦片 B.传播宗教 C.输出资本 D.打开市场6.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得到了体现,其代表性文献是A.资政新

3、篇 B.海国图志 C.临时约法 D.共同纲领7.下表是中国纱厂 19151919 年的盈利指数,这组数据直接表明年份 盈利指数(%)1915 -4.381916 7.611917 36.931918 21.431919 70.56A.民族工业在曲折中呈现发展的势头 B.中国纺织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C.轻工业产品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大量出口 D.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第 页 28.文物是历史文字记载的重要补充。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都A采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B因革命道路脱离中国国情而最终失利C以反封建统治为革命的斗争目标之一D以调动农民积极性为革命的重要内容9.江苏

4、是革命老区,江苏人民积极支援革命战争,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战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并与江苏有关的是 淞沪会战 徐州会战 淮海战役 渡江战役A. B. C. D. 10.现代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三个里程碑不包括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C“神舟 5 号”发射成功D“嫦娥一号”发射成功11.1971 年,周恩来在接见来访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时说:“你们这次来,打开了两国人民友谊的大门。”这反映出当时中美关系解冻的特点是A.官方交流B.高层互访C.以民促官D.经贸引路12.辛亥革命后,出现了握手、鞠躬礼,大街上还不时能听到“先生”、“同志”的称呼,这表明西方民主平等思

5、想由理念化为行动 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出现了新陈代谢列强对中国文化侵略不断加剧 重大历史事件是社会习俗变迁的重要推动力量A. B. C. D.13.罗马管辖其辽阔疆域所采取的主要手段是A.实行民主政治制度 B.加强君主专制集权 第 页 3C.普及推广罗马法律 D.提高罗马军团的镇压力量 14.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任期内来华访问时,曾参观西安兵马俑。当他步出展馆时,发现一个小女孩站在高处观望他,双方招呼并对话:克:你为什么站那么高? 女孩:可以看清楚美国总统。克:你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女孩:管美国(人民)。克:(略为思索后)准确的说,是美国人民在管总统。最能说明克林顿这一结论的是A.美国的政治制度是按三权

6、分立的原则设置的 B.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并对选民负责 C.政党政治的存在置总统于人民监督之下D.美国民众有较强的民主参与意识15.19 世纪中期,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多方面因素有殖民活动的拓展 工业革命的进行 国际贸易的扩展 交通运输的进步A. B. C. D. 16.下面两图反映的是 19 世纪早期法国浪漫主义在文学艺术领域的突出成就,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是A.人文主义对文学艺术的深远影响B.人们对“理性”王国的愤懑与失望C.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矛盾激化D.科技发展给人心带来的浮躁与迷惘17.1921 年 3 月,俄共(布)“十大”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其根本目的是A

7、.改变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B.解决国家粮食短缺的窘况C.恢复国民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 D.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18.19 世纪,经典力学遇到了无法解释的新问题。20 世纪初,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得利于A.分子论与电磁感应定律 B.进化论与细胞学说 C.相对论与量子论 D.控制论与信息论 19.近日,一位英国老太因为论磅和盎司来卖菜,涉嫌破坏欧盟所有成员国在贸易中必须使用标准化公制单位的有关规定,从而面临犯罪指控和高达 13 万美元的罚款。欧盟对这一“小事”所作的严厉判罚,其根本出发点是A.维护标准化公制单位的规范使用 B.依法维护欧盟内部的经济统一C.限制普通百姓的商业经营自由 D.加强国家

8、对经济的干预与调节20.以下三幅图所反映的现象,在我国许多城市随处可见,这种现象最能说明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外国饮食营养价值高C.人们日益追求生活质量 D.经济全球化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第 页 4二、非选择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计 36 分)21.阅读下列材料(12 分)【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原君 【材料二】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

9、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日知录【材料三】 明清时期,诗、词、散文等传统文学体裁渐趋衰落,通俗文学勃兴,小说、戏曲等大众化形式成为文学艺术的主流。中国古代史【材料四】 明清时期,追求抒情与写意风格的文人画成就突出。徐渭牡丹蕉石图 回答:(1)材料一、二中,都提出了“天下”这一命题,黄宗羲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一观点的提出有何进步意义?顾炎武是如何界定“亡国”与“亡天下”这一概念的?在“保国”和“保天下”中百姓的责任有何不同?材料二中的一段话后来被梁启超概括为哪一句名言?(6 分)(2)据材料三,说明明清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新特点。观察材料四,说明文人画所

10、具有的鲜明特征(3 分)(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新变化的时代背景。并说明经济与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3 分)22.阅读下列材料(12 分)59 个春秋弹指一挥间,中国经历了沧海桑田。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一五”规划,富国强民的梦未变,远征不畏坎坷的决心未变。变化的,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我们党执政治国方略的日益完善,是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是民众生活的巨大改善。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 超英赶美“二五”(1958-1962):大跃进 大倒退“六五”(1981-

11、1985):走向改革开放“七五”(19861990):改革闯关 第 页 5“九五”(1996-2000):宏观调控 经济软着陆“十五”(2001-2005):指令计划退场 市场配置资源“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 坚定不移引自中国青年报 2006 年 3 月 20 日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1)“一五”计划期间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工业增速”? (2 分)(2)“二五”计划期间,“大跃进”为什么最终导致了“大倒退”?(2 分)(3)“六五”计划期间,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采取的主要形式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分别是什么?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要实现的共同目标是什么?“六五”计划期间,对

12、外开放又取得了哪些新的进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心从此发生了怎样的转变?(2 分)(5)“九五”期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又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1 分)23.阅读下列材料(12 分)【材料一】 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回忆录【材料二】 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美国国务卿马歇尔)1949 年 4 月,为实行集体“防御”,美、加及欧洲十国成立军事组织。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材料三】有学者指出:

13、“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这说明,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转引自中国还是能说不回答:(1)材料一中的“新的极权主义”指什么?“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又指什么?从材料可看出美国确立了怎样的外交目标?(3 分)(2)据材料二,指出在杜鲁门主义的影响下,美国又实施了哪些相应的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苏联为此采取了哪些对抗性措施?结果如何?(4 分) 第 页 6(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 20 世纪 60、70 年代“撼动”和“挑战

14、”两极格局的力量有哪些?这对当时政治格局的演变产生了忧?(2 分)第卷(选做题,24 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四题,考生只能选做其中的任意两题,如果四题都做,只按照前两题判分。24.(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12 分)【材料一】 柏利在 1853 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终于领悟到,与西方打交道的惟一途径,是采用西方本身的军事和技术装备。他们要为日本人拯救日本,就要学习西方列强的秘密。明治时代是日本西化的伟大年代。从此日本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民族国家。科尔顿近代世界史中册【材料二】 从明治四年到明治六年,岩仓使节团以考察各国的文物制度为使命,遍访了欧美诸国,参观调查了工厂、火车、电线、邮政诸会社、金银铸造所和制铁所,大久保归国后即就任了内务卿,积极推进殖产兴业政策,使节团在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