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析与规划教程期末复习资料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397783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5.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分析与规划教程期末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区域分析与规划教程期末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区域分析与规划教程期末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区域分析与规划教程期末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区域分析与规划教程期末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分析与规划教程期末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分析与规划教程期末复习资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名词解释1、 结节区 或称功能区、枢纽区。它是由区域内的核心以及与其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共同利益的外围地区所组成。例如,目前在区域研究和规划中普遍采用的城市经济区,即是以城市为中心,其集聚和辐射能力达到的地区。 2、霍夫曼系数 =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在工业化过程中,霍夫曼系数是不断下降的3、主体功能区: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区域分工和协调发展的原则划分的具有某种主体功能的规划区域。4、增长极开发模式:把推动性工业嵌入某地区后,将形成集聚经济,生产增长中心,从而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这就是增长极开发模式(P163)5、情景分析法:就是就某一主

2、体或某一主题所处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的一种特殊研究方法。通过对环境的研究,识别影响研究主体或主题发展的外部因素,模拟外部因素可能发生的多种交叉情景分析和预测各种可能前景。情景分析法,又称前景描述法或脚本法,是在推测的基础上,对可能的未来情景加以描述,为决策对策提供依据。 (P296)6、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7、区域发展目标:通过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后发展规划,预期在一定时期后要求达到后实现的区域发展目的和状态,它是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

3、发展规划的主要依据。P2169、区域:地球表面(层)上被某种特征(特别是具有社会经济学意义的特征)所固定的空间系统。P110 自然区域:是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依照一定的目的去揭示自然环境结构的特定性质而划分出来的自然自然综合体。P211、经济区域:是人类运用科学技术、工程措施等在对自然环境进行利用、改造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定性质的生产地域综合体。如东北经济区就是有生产、交换、分配等环节构成的区域。P212 区域系统的结构:区域系统内各部分各子区域、各部门、各要素、各方面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和有机联系。从两个方面研究区域系统的结构:一是区域系统内部各种比例关系,这是区域系统最直接的

4、反映;二是区域系统内部各方面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方式,这是对区域内部各种比例关系实质的补充和深化。P1313、资源优化配置:在区域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各要素投入的合理分配和相互组合,最大限度地提高区域要素投入的总体产出水平。P3514、GDP:是一个国家(地区)内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一年)内生产的最终成果所创造的增加值之和。 P39)15、产业集群:指大量密切联系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P103)16、集群化:是产业呈现区域集聚发展的态势。P103)17、行业合作:是指区域之间同一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的相关企业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与方式相互结

5、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nP114)18、生产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企业,以合作经营的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充分发挥合作各方的有利条件,共同生产某项产品。19、部门经济区(nP129):是指由某个经济部门的相关组织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集聚所形成的经济区。20、经济特区(nP130 ):实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和特殊政策,用减免税收等优惠办法和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吸引外商投资和促进出口的特定地区。21、出口加工区(P131): 国家划定或开辟的专门制造、加工、装配出口商品的特殊工业区。经济特区的形式之一,常享受减免各种地方征税的优惠。22、保税区(nP132 ):是一个国家对外贸易便利的口岸

6、城市,划出一定区域,开展国际贸易和保税业务的经济区。23、自由港(free port) (nP132):是指一国划定的、位于海关管辖之外的外国船只和人员可以自由进出,全部或对大多数外国商品豁免关税的港口二、 填空题1. 区域系统的特征:综合性与整体性,动态性与开放性,空间性与地域性,层次性和嵌套性,自适应性与自组织性。2.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出口。3. 空间扩散的四种方式:就近扩散,跳跃式扩散,等级扩散和随机扩散。4. 经济区的四种类型:经济类型区,部门经济区,综合经济区,新型经济区。5.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四因素理论认为,影响一国开发其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有四个,分

7、别是: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企业组织、战略与竞争度,以及机遇和政府作用。6. 区域形象设计的基本程序是:提案阶段、调研阶段、开发阶段、实施管理阶段。7. 区域系统分析的特点:多科学性、分析结果的多方案性、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创造性。8. 区域系统的开放性包括:信息开放、物质开放、技术开放、人员开放。9. 循环经济建立在 3R 原则上,分别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10. 确定区域发展方向的四个原则:客观性原则、综合性原则、最佳效应原则、竞争原则。11. 区际贸易量的大小一般取决于哪三个方面:区域输出商品的比较优势、区际贸易障碍和区域外部需求三个方面。12.产业集群的类型:传统产

8、业集群、高新科技产业集群、资本与技术结合型产业集群。13.区域合作的基本原则“自愿平等,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相互协调;区域之间在空间上尽量相连。14.通常把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所反映的能力称为系统的功能。15.地区工业化过程实际上是地区主导产业相互更替和结构不断演进的连续渐进的过程。16.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认为,城市化进程是一条拉平的 S 曲线。17.1933 年,德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泰勒出版德国南部的中心地理论一书,成为城市区位论的代表性著作。18.韦伯区位论是以成本分析为依据,研究自由竞争条件下工业地域结构的完整体系,其分析方法是静态分析。19.世纪 80 年代后期,由赫尔普曼、克鲁格曼、

9、格罗斯等人提出的新贸易理论,大量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来解释国际贸易,使国际贸易理论有了重大进展。20.区域规模经济的衡量是内部规模经济;布局规模经济;城市化规模经济。三、判断题1、从各种因素与社会生产过程的相关程度看,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直接因素比如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等。 ( F )2、科技进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大小取决于科技技术成果在生产实践中的推广应用程度和生产技术的革新。 ( T )3、GDP 是生产的概念,GNP 是收入分配的概念。 ( T )4、经济增长等于经济发展。 ( F )5、区域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就是城镇化不断提高的过程、非农产业不断

10、扩大的过程、从物质经济到知识经济的过程。 ( T )6、对于落后地区进行的开发,多从自然资源开发起步。 ( T )7、区域经济(开发)决策过程模式是:战略规划计划实施反馈修正。这是一个宏观到中观、微观,由粗到细,由虚到实,由软到硬的多重反馈的过程。 ( T )8、距离衰减原理认为:地理客体之间相互影响的强度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成正比,距离越大影响强度越小。 ( F )9、主体功能区的区划程序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 ( T )10、生产积聚又称为间接积累,它是由积聚的外部原因引起的。 ( F )11、国民收入只统计了物质生产部门新创造的价值;国民生产总值统计所有部门(常住单位)的初次分

11、配;国民生产总值统计所有部门的新增价值。 ( T )12、要反映一个地区经济繁荣程度,最好用人均 GDP 或单位面积国土所创造的GDP,GDP 对于地方政府很有意义;GNP 是收入分配的概念,是富裕程度的标志;要反映一个地方居民富裕与否,最好用人均 GNP。 ( T )13、从主要生产要素变化的角度说,世界经济、大的国家或区域的经济都是沿着“资源经济劳动经济资本经济知识经济”的过程发展的。 ( T )14、区域开发的最主要目的是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 T )15、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环境质量而临进一步恶化的可能。 ( T )16、与自由港相比,自由贸易的自由度要低一些。

12、自由港只对很少的商品征收关税或实行不同程度的贸易管制,但自由贸易区对所有的进口生活消费品都征税和实行贸易管制。 ( T )四、简答1、举例说明区域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答:区域系统结构决定功能,但功能对结构也有反作用。前者如上海,上海有雄厚的技术经济基础,各产业、各部门逐渐形成的物质交流和技术协作联系,使其具备了强大的加工能力,进出口能力,引进外资、消化国外最先进技术的能力;后者如深圳,国家赋予它对外开放窗口的功能要求,并通过给予优惠政策、引进人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途径使其功能逐渐完善,这种功能反过来诱导了其外经、外贸业的发展和各涉外行业、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协作,结构在功能的诱导下逐渐完

13、善。2、简述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答:经济发展的六个阶段: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的阶段(准备起飞阶段) ;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高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3、简述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答:(1)低水平的均衡阶段以经济活动分散孤立、小地域范围内的封闭式循环为特征的空间结构;(2)极核发展阶段以极核发张为特征的空间结构;(3)扩散阶段已由极核城市(地带)向外扩散为特征的空间结构;(4)高水平的均衡阶段以网络化、均衡化、多中心为特征的空间结构;(5)区域发展过程中空间差异的变化。4、简述产业集群的优势。答:(1)从纯经济学角度看,不同企业分享公共基础

14、设施并伴随垂直一体化与水平一体化利润,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形成产业集群价格竞争的基础;(2)从社会角度看,建立在共同产业文化背景下的人与人之间信任基础上的经济网络关系,可以维持老顾客,吸引新顾客和生产者前来;(3)从技术经济学角度,集群可以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和扩散,实现产业和产品创新等。5、确定区域发展目标应注意的问题?答:(1)目标的确定既要考虑其先进性,又要考虑其适用性; (2)指标应当积极而留有余地;(3)要处理好不同阶段目标之间的关系;(4)要注意不同目标之间的协调;(5)要防止区域开发目标产生消极作用。6、区域经济系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答:(1)自然禀赋的差异性;(2)经济活动

15、的不完全可分性;(3)空间距离的不可磨灭行。7、经济技术开发区与经济特区的区别?答:(1)就管理体制而言,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在所在城市管辖下的实行特殊政策的开发区域;经济特区则是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域;(2)产业结构上,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发展先进工业和研发为主,经济服务体系主要依托所在城市,或者在内部主要发展运输、仓储、外贸、金融及生活服务等行业;经济特区则是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的外向型综合经济特区;(3)在优惠政策方面,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优惠范围及幅度均比经济特区小。8、经济区的特征?答:(1)组织上的同质性和群体性;(2)空间上的相对排他性;(3)对外联系的开放性;(4)组织上的层次性。9、区域系统

16、的自适应性表现在三个方面。答:(1)系统对外界环境变化的自动反应性;(2)系统受外界环境变化干扰后自动恢复平衡的稳定性;(3)系统为适应新的外界环境变化而发生突变,导致系统结构变化与重组的演化性质。10、生产资金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资金投入的增加可以提高区域的产出水平;(2)资金产出率的提高是加快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3)固定资产投资是保证区域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的物质技术条件。11、胡佛费希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答:(1)自给自足阶段;(2)乡村工业崛起阶段;(3)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4)工业化阶段;(5)服务业输出阶段。12、我国学者关于区域发展阶段的研究。答:(1)待开发阶段;(2)成长阶段;(3)成熟阶段;(4)衰退阶段。13、克拉克对三次产业的划分。答:(1)第一产业:直接取决于自然界的自然物的生产,包括广义的农业和矿业。(2)第二产业:对自然物进行加工的生产,主要有广义的工业和建筑业。(3)第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