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326175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0.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大的“书”》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大的“书”教学设计学科 二年级语文 研究专题 课题 最大的“书” 执教者 时间 教材简析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 21 课。本单元以“美丽、神奇的大自然“的主题来整合课文,本课处于一个重要的教学地位上,是一编讲读课文,它以地质勘探队员叔叔和川川的对话为主线,向小读者们展示了岩石这本书的无穷魅力。通过叔叔的介绍,描绘了书中的字、画以及这本书“的作用,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大自然的意识。教学理念课标中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本节课主要采用媒体演示、自主读书,合作学习、合作解疑的教学

2、方法。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知识与能力1.认读个生字,会写个生字,理解“刨根问底”、“宝藏”。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过程与方法1.在拼读与游戏中掌握生字、新词。2.在自读与合作中了解“书”指什么,有什么内容。3.在朗读与想象中感悟“书”的巨大作用。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阅读的兴趣,鼓励有独到的读书见解。2.激发热爱自然、观察自然、探究自然的兴趣。听 听的时候眼睛注视老师或前方,做到思想集中。 说 说话或回答问题时,要求学生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说话完整。 读要求学生

3、发音准确,特别是在识字学词环节中,重点读准“地质”“宝藏”“藏着”等翘舌音。在朗读课文时,要求学生注意标点符号,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能分角色朗读。习惯培养目标写 写字姿势正确,注意间架结构,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教学1能正确认读、识写本课生字。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重点教学难点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内涵。2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教学环节“教”的活动 “学”的活动设想与意图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1、 小朋友们,平时喜欢读书吗?你喜欢读什么书?2、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本最大的书,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

4、。(板书课题)3、 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发现了什么?(书带引号)4、 是啊,书为什么加上了引号呢?这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导入新课,意在培养学生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和习惯。)1、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口头表达自己平时喜欢读的书籍。2、 学生全神贯注的看教师书写课题。3、自主发现课题中的“书”加了引号。以谈话的方式,激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这种交谈式的掲题方式,符合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方式,引起他们强烈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1.采用多种策略或方法使学生读准生字词的读音,为读通课文奠定基础。 出示带有拼音的生词; “地质”“勘探队员”

5、将此两个单个词语合二为一,变成“地质探勘队员”,知道什么是地质勘探队员? 去掉拼音的词语;2.出示带有生词的句子,指名学生朗读。3.引导质疑:读了这几句话,你有什么问题吗?(此环节的教学,意在培养学生读准生字的读音的良好读书习惯,特别是区分清楚平舌音和翘舌音,如在指导读词环节中,对于难读的字词,教师通过范读、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等方法,让学生读准难读的字词。在整个学词环节中,教师还采用激励性话语或有节奏感的短语,引导学生重视倾听,培养其认真倾听的好习惯。)1.多种形式认读,识记本课生词。2.加深理解“地质勘探队员”。3.朗读带有生词的句子(即第一自然段)4.质疑:读了这一段,产生了什么问题?(学

6、生在读中,习得了本课需掌握的生字、词;初步懂得了课文的大题内容;在读说交替中,习得了倾听、读说的正确方法。)在生词教学中,我们的词语教学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从带有拼音的词语到去掉拼音的词语,从单个的词语到整合的词语(如“地质”“勘探队员”“地质勘探队员”)具有浓厚的趣味性,体现了词语教学由简到难,由浅入深的层次性。同时,通过采用形式多样的朗读,如:自由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分读等等,加深学生对课文生字词的巩固。1.研读 2-8 自然段,感受川川的“刨根问底”: 自由读 2-8 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川川问的句子。 读读画出的句子,你发现了什么特点?1.学生画出“川川”问的句子,练习

7、朗读,发现这些句子都是带有问号的句子。 三、细读文本, 探究书性 这些句子都带有问号,那该怎样读好这些问句呢? 川川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一连提出了 6 个问题,非要把事情弄清楚,难怪书上说川川总爱“刨根问底”。 出示“刨根问底”,指导书写“刨”和“底”。 再读川川问的句子,感受川川的“刨根问底”。2.读叔叔的话,感受“书”的奇特:面对川川,这一连串的问号,叔叔又是怎样回答的呢?从课文里找到叔叔的话,自己读一读,看一看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读叔叔的话)从叔叔的话里,你知道了什么?(岩石就是书)从哪里知道的?读读有关的句子。(板书:岩石)出示“岩石”图片,谈谈感受,再次指导朗读。这书上有什么呢?

8、叔叔是怎么说的?(指名读叔叔的话,出示叔叔的两段话)从叔叔的这些话中,你又知道了什么?(板书:字画)课件展示“岩石”上的“字画”。出示句式训练:“_、_和_是岩石上的字。_、_和_是岩石上的画。” 练习朗读,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朗读。3.自主学习 10-12 自然段,感受“书”的用处:出示“学习提示”,自主学习 10-12 自然段。读懂了这本书,有什么用处呢?2.学生在练习朗读的过程中,感知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非要把它弄清楚弄明白,这就是“刨根问底”,进一步理解“刨根问底”的含义。3.在教师指导下,练习书写“刨”和“底”,做到书写规范、美观。4.反复朗读“叔叔”的话,从中感受这本“书”中有“字

9、”,有“画”,还有很大的“用处”。5、通过简单的句式训练,将繁琐的对话内容梳理成清晰的文字,便于学生进一步感受“书”的奇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是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平等对话。教师既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服务者,也是一个学习者。这就要求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时时、处处都要体现一种良好的,平等的师生间对话。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还要让学生有所感悟,有所思考,有所创新。针对新课标及低年级儿童重趣味性教学实际。交流“书”的用处。4.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这里是一个读段的训练,通过朗读式的回答,让学生能充分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接着

10、利用课文的文字信息来激发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学习兴趣,这也是我们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最后根据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和理解,再进行朗读指导,这样课文朗读就水到渠成了。并且在多种朗读中,学生也在一步一步的从“川川”走向“叔叔”,从“叔叔”的话走向这本神奇的“书”。)我以“多朗读,多感悟,多想像,多交流”为模式,以训练学生思维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想像交流中,在开启学生思维中掀起小高潮,让学生在余热未尽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在教学中,在让学生愉快地融入课文时,我再找准突破口,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有机的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在一起,通过句式的补充、对文本空

11、白的填充,既发展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又提升了学生感悟文本的理解能力。整个细读感悟的过程,也是教师在知识点,能力点,育人点方面有的放矢,由虚到实,层层递进,循序渐进设计教学的全过程。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总结全文:通过学习课文,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书加上了引号吗?2、课外延伸:其实,在我们的大自然中,像这样的特别的书啊,还有很多很多呢!(课件出示视频)布置有趣的作业(本环节通过拓展延伸,通过观看课件中神奇的大自然,进一步深化教材的理解,让学生感知科学,喜爱科学,激发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真正做到以课文以依托,从课内走向课外,培养学生课外学语文读语文的学习习惯。)1、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感知“书”是由于其其特性,不是一本普通的书,而加上了引号。2、观看神奇的大自然,课下阅读自然百科全书。(学生在观看视频图片的同时,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又可以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这一环节在总结全文的同时进行拓展延伸,深化教材,引导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奥秘。最后在布置有趣的作业中,既有分角色朗读,又有课外阅读的作业,使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这一作业中得到语文能力的发展。真可谓一举多得。 板书设计21 最大的“书”岩石字画用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