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 初中历史新教材的感悟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322849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 初中历史新教材的感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建 初中历史新教材的感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建 初中历史新教材的感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建 初中历史新教材的感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建 初中历史新教材的感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建 初中历史新教材的感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 初中历史新教材的感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初中历史新教材的感悟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随着历史教材不断地改进,历史教育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现行使用的北师大历史新教材就是适应时代要求和国民素质教育的产物。它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历史课程中“繁、难、偏、旧”现象。因此,北师大的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有着自己的特色。 一、新教材中的新特色。 新教材的基本结构同旧教材一样,还是以课为单位,一课时学习一课,每课都设有“提示 ”,看提示部分就知道本课将要学习的内容,易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时把握其重难点。每课的字体同样由宋体和楷体组成,用不同的字体及大小字来排版,显现出教材

2、内容的主次性、直观性,条理清楚,脉络分明。课文还配有图表、资料、注释,激发学生的兴趣,拉近学生与历史、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但它与旧教材相比,还是具有自己新颖之处: 1、新教材在编排体例上实行单元化。新教材在承袭旧教材诸多特色的同时,也有自己的创新。如在教材的编排上,新教材采用单元制,北师大中国历史一、二册共分为七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如第一册第一单元主题为“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二单元主题是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三单元主题是“大一统的秦汉帝国”、第四单元主题是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第二册第一单元主题为“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二单元主题是 “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发

3、展”、第三单元主题是“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这样,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就可以紧紧围绕单元的主题进行,条理清晰、重点明确,学生也容易2把握教学内容。 2、新教材打破了“大而全” 的体系。旧教材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唯恐学生学的知识不够,不敢把知识点减下来,什么“王朝体系” 、历朝历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等,样样不能少,结果是面面俱到,而面面难做到,显得繁杂。新教材却大刀阔斧地削减内容、合并章节。如新教材把“春秋五霸 ”、 “战国七雄”合并为一课,把 “隋唐文化”三课合并为两课、把“女真族的勃兴和辽、北宋的灭亡” 合并到 “金与南宋的对峙”里等,大幅度减

4、掉了旧教材内容。 3、新教材吸纳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社会在向前发展,新的历史研究成果也在不断涌现,新教材吸纳了当前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使历史内容更加充实。如夏朝的建立,旧教材中确定为公元前 21 世纪,而新教材确定为约公元前2070 年,时间更为具体。盘庚迁殷确定为约公元前 1300 年;牧野之战确定为约公元前 1046 年。 4、新教材增加了大量的活动建议。新教材的又一大亮点就是课后练习设计大量的活动建议题,有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如第一册第二课“用泥巴做一个容器”;有的是培养学生动脑设计能力,如第二册第 21 课“ 设计一张明代三大科技巨著的内容简介和编著情况简表”;有的是培养学生的口语

5、表达能力,如第二册第 2 课“评价唐太宗 ”,第 20 课“举行演讲比赛”等,设计活动建议题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各种综合素质,这些都是旧教材无法比拟的。 5、新教材强调“人文教育 ”。江泽民同志在 2000 年 3 月调阅人教社中学历史、地理教材后强调:“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历史知识教育,帮助他们正确地了解过去和现在,世界的过去和现在,这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3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教育,首先必须要有高质量的教材,新教材正是做到了这一点。新教材力求通过历史人物的高尚品质来影响学生的人格,培养他们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如“三过家门而不入” 的禹;“三人行,必有吾师焉”的孔子;

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顾炎武等。 6、新教材注重学生的探究性活动。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掀起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它顺应着教育改革的浪潮,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新教材以其特有的内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各地人文景观、历史遗迹等等,都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第一册第 4 课“破解彩陶之谜”、第 12 课的 “了解身边的历史”、第 19 课的“寻访丝绸之路” 、第 25课“成语历史故事竞赛” 、第二册第 9 课“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第 17 课“探究清明上河图 展现的社会风貌” 、第 25 课“设计 2008 年奥运圣火传递路线”等,共七个探究性活动,分

7、别占全册的 16%和 12%。新教材从精心设计这些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样既巩固了历史知识,又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归纳、分析、讨论、交流、评价、查找、设计、制作等方面的能力。 7、新教材突出了练习的开放性。新教材设计了大量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练习,力图对学生潜力进行发掘,激发学生深入探究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如第一册第 6 课就有这样一道开放性题目“根据课文的内和你的理解,设计一幅西周社会网络示意图”、第 23 课“ 考察、描述自己家乡的自然地理环境,体验郦道元在撰写水经注中所表现出来的科学精神”、第二册第 13 课的“ 了解家乡的节日活动,想一想,与古代相比有哪些变化

8、”、第 16 课的“ 列表概括史记与资治通鉴的异同”。这些练习设计新颖,富有新意,更贴近学生实际,开4阔了学生视野,培养了探究型人才。 8、新教材注重学生历史知识的积累。新教材的又一大亮点就是每课后都增加了一项新的内容即“每课一得” 。有的是对课文内容的解释,如第二册第 18 课“什么是八股文” ,第 24 课的“近代化的概念”;有的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如第一册第 24 课的“我国古代的文房四宝 ”,第二册第 16 课的“我国戏曲艺术”;有的是帮助学生归纳知识点,如第二册第 20 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第 19 课的“台湾的历史沿革 ”;有的是帮助学生区别历史知识点,如第二册第

9、13课“邸报与新闻 ”;第 18 课“我国古代的名与字”等等,通过每课一得历史知识的介绍,不仅使学生了解了原来未识的历史知识,而且进一步丰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教学中如何利用新教材的有效信息。 新教材突出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如何利用新教材的有效信息是教好初中历史的关键。下面就一年的新教材教学实践谈几点心得体会: 第一、巧用地图,培养学生识图学史的能力。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就是为师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历史地图,如重要朝代、国家的疆域、重大历史事件、著名战役、政权中心、伟大的古建筑等,利用这些彩色的历史地图,可以挖掘其蕴藏着的丰富历史信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10、积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地图,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有效信息,培养学生以图学史、读图识史的能力。比如学习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时,我开始不是照本讲北宋的建立,而是让学生把书翻到课本56 页,看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 ,在图上找出哪三个政权并立,具体5的位置、都城在何地?是谁建立?时间是哪一年?然后请学生就这些要素设计一张“辽、西夏、北宋的建立简表”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观察识别历史地图和动手设计能力,又从图中找到相关的历史知识。当然,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手段对历史地图进行加工,使其更加形象、直观、生动。比如对郑和下西洋地图,为了使效果达到最佳状态,我运用 powerpoint 幻灯片动态效果插入一只船只,

11、沿着郑和下西洋路线移动,随着船只的漫漫移动,依次闪现出发点刘家港、沿途所经过的越南、马来西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最远到达的“非洲东海岸”、 “红海沿岸”。对学生来说,这样就更形象、更生动、更好理解了。 第二、恰当运用教材史料,培养学生理解历史的能力。常言道“论从史出” ,新教材中丰富的史料就是立论的依据。在历史教学中,恰当运用这些史料,对培养学生运用史料理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是非常有利的。中国历史第二册第 13 课讲述宋朝农民的文化生活就引用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反映了元旦是宋代农民最受重视的节日之一,也说明了宋朝时乡村人们

12、的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再如“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则反映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决心。还有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的谦逊品格;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高尚道德情操;司马迁“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等等,这些蕴涵丰富哲理的精言妙语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人生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有益素材。 第三、合理选用小字材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新教材中小字材料占有的篇幅还是很大的,教师如何合理选用有关小字材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6的需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是教学中不

13、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如讲到司马光和资治通鉴时,文中有二段落小字内容介绍司马光的勤奋好学、认真的态度、扎实的学风,严谨的习惯,指导学生阅读小字内容,会对学生良好学习风气的养成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四、精选活动建议,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新教材的每一课后都有一道活动建议,题型灵活,形式新颖,包括文物仿制、编制大事年表、故事演讲、诗歌朗诵、调查访问、比较分析、参观名胜古迹、评价历史人物等,但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无法保证每节课都展开活动,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精选活动建议,培养学生观察、收集、整理资料、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例如讲到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我预先布置了课后活动建议,举行“台湾自

14、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演讲比赛。第一步,同学们到图书馆收集、整理资料,写成讲演稿。第二步,由各组组长对该组的演讲稿进行筛选,推选3-5 名同学参加比赛。第三步,课堂上进行演讲比赛。第四步,同学们进行自评、互评,推选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第五步,主持人进行演讲总结,颁发奖品。这样一来,既避免死记硬背或强行灌输带来的负面效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自主探究、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能力。 三、新教材与教学的矛盾。随着新教材的逐步实施,我们逐渐感受到新教材与教学之间所发生的碰撞,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两者之间不时地也存在矛盾。 1、新教材编排体例的变化与教师教学习惯的矛盾 。拿

15、到新版教材,第一个明显的直观印象便是印装精美,图文并茂,色彩艳丽,异彩纷呈,贴近学生生7活实际,充满时代气息,十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新教材中穿插的许多图片、历史资料,不仅能充分发挥图片资料提供的信息,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然而,教师囿于教学的习惯,对这些有效信息置之不理,或纠缠于此喋喋不休。新教材中重要资源究竟怎样充分利用,其功能如何有效发挥,有待于在实践中探索。 2、新教材与评价方式的矛盾 。评价改革与新教材的实施应该是同步进行的,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已逐步体现出新的评价机制,但是,对教师教学质量如何评价?对学生学习成绩如何评价?尤其是探究性的实践活动,如何纳入新的评价体系?除了考试成绩外,其他

16、方面的成绩如何体现出来?所有这些还没有完全走出应试教育框框,就连教师心中也没有底。教师现在也是为考试而教,学生也是在为考试而学,因此,评价主宰着一切,制约着一切。建立具体明确的评价指标,建立新评价体系的保障机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实践积累的过程。 3、新教材内容的开放性与教材配套资源不足的矛盾 。新教材内容突出表现在它的历史性、开放性、灵活性、探究性,教师要上好这样的课,除了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有大量配套的教参、教具、学具和音像资料等,最好还要有与之相应的社区资源,但这些资源的缺乏又是普遍的现象。因此,如何真正体现新教材的价值,也是广大部门和教师深思的一大问题。 将近一年来,我对中学历史新教材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这种认识还停留在表面,是很肤浅的认识。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新课程的实施者,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更应转变教学观念,用新的教学方法来适应新教材的教学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