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字词复习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322337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字词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字词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字词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字词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字词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字词复习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测范围:1 2单元 完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 班别 姓名 座号 一、积累与运用(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丞相(chng)曲折(q)逶迤(wi) 抵御(y) B、譬如(b)国难(nn)大儒(r)步骤(zu) C、障碍(zhng)甭管(bng)掏兜(du)接触(ch) D、漏洞(lu)装潢(hun)轻鄙(b)启迪(d) 2、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2分) (1)、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决,终于在公元一二八二年被杀害了。( ) (2 )、正气歌,歌诵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慨。( ) (3)、这就是绝不向任何困难低

2、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到。( ) (4)、高官厚录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协不了( ) 3、下列句子中语气表达最重的一句是( ) A、今天的主 题班会,你非发言不可。 B、今天的主题班会,你到底发不发言。 C、今天的主题班会,你一定要发言。 D、今天的主题班会,你还是发个言吧! 4、议论文讲究准确、严密地论述语言,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没有体现这一特点是( ) A、这些斗争和探索,每一次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推动了中国的 进步。 B、如果光凭一腔热情,埋头苦干,不根据已有的成绩和经验 ,想怎样才能把这些事情做得更好,更有效果,那么,结果常常会劳而无功。 C、她为一只哨子付出了太

3、高的代价。 D、他们所遭受的人类很大一部分悲苦都是由于他们对事物的价值做出错误的估价而造成的。 5、下列名言警句和名人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张载 B、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孔子 C、“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培根 D、“言必行,行必果。” 墨子 二、阅读(60分) (一)(14分) 我们每读一本书,每见一件事,都应该多动脑子、多思考。这样才能在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上发现新的东西,由此锻炼出我们的敏锐而正确的观察判断能力,这样才能在知识的学习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此丰富我们的头脑。 苹果落地了,这是多么熟悉的事情,大家习以为常,并不觉得这里边还有

4、什么研究的话题。一天,牛顿注意了这一现象,并且提出“它为什么会落地”的疑问,他又思考,又探究,结果发现了其中包含着的“万有引力”定律。 壶水开沸,这也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瓦特却把它当成了一个大问题来研究,并且根据其原理,造成了蒸汽机,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缺少知识就无法思考,缺少思考就不会有知识。”这句格言说出了思考在知识的学习、运用、积累中是十分重要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很多知识。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会逐渐接受一些前人留下的知识,我们要充分利用自己懂得的有限知识,多动脑,多思考。思考得多了,自然而然就会发现问题,有了疑问,就会促使我们去探讨、去解决。“观察 疑问 解

5、决问题”是获得新知识的有效途径,在这个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思考”,即动脑子。不动脑子就不会提出什么疑问,没有疑问也就没有什么需要探讨、解决的东西,因而也就没有新知识的获得。 6、用横线在文中画出论点。(2分) 7、文中的第 句和第段,证明了“ 动脑”的好处是 。(2分) 8、运用议论文三要素的知 识,联系全文来看,文中画 线的句子是: , 它与中心论点的关系是: 。(4分) 9、选出对短文先后运用的论证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2分) A、引证法、例证法 B、喻证法、例证法 C、例证法、正反对比论证 D、例证法、引证法 10、文中加点的词语指代什么?(4分) 答: 。 (二)(16分)

6、在学校里有些同学很“用功”,可是不会用思想。他们学习语文,就硬读语文。因为他们想,同一个语言文字上的道理,在这一课里老师讲明白了,出在别一课里,他们又不理解了。他们学习数学,就硬记公式。因为只记不想,用这个公式算出了一道 题,碰到同类的第二道题就又不会算了。 从旧经验得到的道理,不能应用在新事物上,这就是不会用思想的缘故。另外也有些同学,他们能想出些省力的有效的方法,拿来记住动植物的分类,弄清历史的年代。我们固然不赞成为了应付考试想出一些投机取巧的办法;但是我们承认,在学习各种功课和训练记忆上,是可以有一些较省力的有效的方法的。这些方法也得从学习的经验中取得。假如只是埋头苦读,不动脑筋想一想,

7、那就得不到。除了学习功课之外,做种种课外活动,也要把想和做联结起来。例如开会,演说,办壁报,组织班会和学术团体,这些实际的行动,如果光凭一腔热情,埋头苦干,不根据已有的成绩和经验,想想怎样才能把这些事情做得更好,更有效果,那么,结果常常会劳而无功。 11、 这段文字议论的中心是什么?用一句话或文中的话概括出来。(2分) 。 12、这段文字所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2分) 13、文中 句从表达上看属于 ,其作用是 。(2分) 14、文中 句与句的关系是 。(2分) 15、从表达上看, 句是属于 。(2 分) 16、这段文字划分为三个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 B、 | C、|

8、D、| 17、 句中加点 词“这”指代的内容是 句。(2分) 18、文中第 句是( )(A、单句 B、复句) (三)(10分) 一个人的脑子,容量总是有限的。这方面想得多,那方面就想得少了。脑子里过多地想着一顿佳肴、一件漂亮衣服、一架好无线电收音机之类,就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考虑工作。 鲁迅的一条裤子穿了好几十年。孙伏园受周老太太之托,劝他换一条新棉裤。鲁迅说:“我岂但不穿棉裤而已,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的老棉花,我不愿意换。你再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藤绷或棕绷,我也从来不愿意换厚褥子。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是鲁迅连一条棉裤也穿不起吗?当然不是:是鲁迅吝啬吗?

9、当然更不是。鲁迅对青年,对革命,向来是十分大方、慷慨的。鲁迅深刻地领悟到这一真理:工作容易被安逸的生活所累。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验:物质的追求和安逸的生活可以分散人们在工作、劳动、学习上的精力;还可以养成人们拖拉懒散的作风。 19、 选文的阐述的论点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3分) 答: 。 20、 选文中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是如何进行论证的?(4分) 论证方法: 。 论证过程: 。 21、画 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述其在文中的作用。(3分) 答: 。 (四)(20分) 某日下馆子,碰到一个有趣的情景。 一位食客点了一道菜:清蒸鳜鱼。服务员从水中捞出一条活 鱼,按量计价并让食客过目检验。食

10、客要求服务员把鱼狠摔一下,服务员照办不误,然后又把鱼捡起来入厨烹调。据说有的餐馆将活鱼给食客看后,到厨房里又投入水中养起来,另换一条死鱼入锅。食客的对策便是将鱼摔个半死让你当即将鱼入锅,“偷梁换柱”便不成了。这种做法是否相沿成习,我不知道,但决非 这位食客的“ 即兴之作”。 既然食客有了相当的经验,且发明了“防范术”,死鱼换活鱼的事大概是有的。想起多次吃过店里的烧鸭,戴高帽子的厨师总向食客出于出示整鸭,尔后退到厨房里去切削装盘,端出来的是否“原装” 却未可知。倘若是人,幕前亮相,幕后换装,还多少能辨别出些面目来,而烹调加工后的鱼鸭之类实在是难以辨别真伪的。 但问题还有另一面。如果店家诚信无欺,

11、这摔鱼的要求不免苛刻失礼。 纵为生意计,勉强为之,也算是尊严的被亵渎。这人际关系的“紧张度”也真够令人难堪。 然而疑者无罪。欺诈行为,随处可闻,让人不得不防。可 叹的是,这样活着太累也太恐惧。仿佛只有家里安全,出了门,入了社会的大环境,就得加倍小心地走路,谨防陷阱或冰窟。正经的商家也不好过,他得时时准备看顾客怀疑的目光。 这种叫人不舒服的社会氛围,倒使我想起了一则电视小品。一个因故 转让火车票,一个急需购票,两人交易做成,购票者忽然疑惑那位售票人为何照原价卖,莫非票是假的?售票人则疑惑起那位购票者竟说钱不必找了,莫非钱是假的?于是重又纠缠起来,纠缠着眼睁睁看着火车开走。此中虽无票贩子与造假钞者

12、参与,但这类人的恶劣行径却搅乱了正常的人际关系逻辑。正常人的正常行为被打上了问号。更有甚者,便是公共场合里有行善动机的人,也常常因怕遭误解而退避三舍,社会上空的疑云可谓浓矣! 人的生活实在需要好的环境。所谓好的环境并非仅仅如目下的 购房的地点选择那样,交通购物便利、服务设施齐全就够了。整天打头碰面的“周围人”怎样,其实是不可忽视的要素。这就是你生活其中的“人文环境”。 “人文 环境”的核心内容大概便是 “社会风气”了。社会既然由人组成,这每日环绕我们的习习之风,恐怕便源于人的行为方式与道德水准,而最终源于“人心”(人的意识)。人们的交往有一种信任感、安全感,生活中自然有一种温馨体验。反之,到处

13、埋伏着与欺瞒,生活当然又会有一种难堪味道。假若人心险恶到如白居易诗中所描绘的那样 “太行之路能摧车,若比人心是坦途;巫山之水能覆舟,若比人心是安流 ”,甚至“人中有兽心” 的话,那世界就太可怕了。 由此观之,精神文明建设何等重要。 2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3分) A、人际关系中存在“紧张度”。 B、社会上空遍布疑云。 C、人的生活需要好的环境。 D、精神文明建设十分重要。 23、 “大多数人是善的,只有恶人与恶行的存在,弄得善良的人也相互生疑。这个怪逻辑真令人深思!”这一段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它在原文中的位置应该在 段与 段之间。 24、在论证方法上,本文 、 、 三段主要运用了事 实论证 , 、 、 三段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 25、第 段从假 设角度引用白居易的诗,描绘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