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市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困惑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287008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4.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我市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困惑的几个问题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对我市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困惑的几个问题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对我市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困惑的几个问题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对我市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困惑的几个问题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对我市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困惑的几个问题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我市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困惑的几个问题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我市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困惑的几个问题的思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对我市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困惑的几个问题的思考来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毛冬梅5月11、12日两天,我与其他教研员分别到合山市、忻城县开展教学视导活动。在座谈会上和交流研讨活动中,教师们提出了不少的问题,我们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交流研讨。这些问题是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常遇到的问题。为了让我市其他教师从中得到一些启发,我在此将交流研讨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教师们提出的问题主要有:1课标版教材生字量大,课文篇目多,农村学生入学前的识字量远远少于城里的孩子,阅读量更是少得可怜,如何完成教学任务?2课标版教材低年级的识字编排没以前好,以前的教材是先易后难,先独体后合体,而现在教材不是这样去编排,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比

2、较难,应该怎么教?3二年级教材里课文很长,生字多,教学的重点是放在识字上,还是放在分析课文上?4不少课文原来是放在高年级,现在放到中年级,教学中如何处理?5农村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特别差,作文课怎么上?6在减负的前提下,低年级的课后作业量怎么把握?7毕业班系统复习如何着手?8上高年级的课,需要收集的信息多,老师需要懂的知识多,学校没有上网的条件,怎么办?9学校举行课堂教学比赛较多,衡量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10课改了,平时上课时自己很注意让学生多说多练,但如果教学不跟着“试卷”走,学生就会考砸,现在对教师的评价是“一考定业绩”,自己感到很迷惑,该怎么办? 一、关于识字教学的问题课标版低年级教材识字

3、量大,课文长,教学任务完成起来难度大,这是很多教师特别是农村学校教师普遍反应的问题。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1对教材的识字编排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2课标版教材之所以在低年级安排较大的识字量,其目的是让学生尽早多识字,从而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做准备。课标版教材识字编排与以往最主要的区别是“认”“写”分开,在低年级要求多认少写,到中高年级要求会写的生字逐渐增多,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标版教材这样安排还考虑到现在学生的学情,即入学前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识字基础,如果还是按以往的编排,势必会影响很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具体分析各人的教学情况,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1)对于“认”

4、“写”分开这一点,在教学中是否这样去做了?有不少的教师只要一出现生字就要求学生做到“三会”,即会读、会写、会用。在低年级的教材中出现很多生字,如果教师们对那些只要求会认的字都要求学生做到“三会”,教学任务就会陡然增大许多,完不成教学任务也就在所难免。(2)对于低年级阅读课中的“识字”,应放在教学中的什么位置上?有很多教师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定位不准,把分析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确定为教学的重点,常常花大量的时间在这上面,挤占了识字写字教学的时间,一节课上下来,教师们都感觉该认的生字学生还不会认,该会写的生字也还不会写。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应是教学的重点。(3)对于

5、农村的学生学前识字量少,家庭教育比不上城市,教师们采取了哪些积极应对的措施?不少的教师有这样一个教学观念:我在课堂上教给学生多少学生就懂多少。这种观念必须要转变。为了完成这么大的识字量,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主动去识字。如,开展识字竞赛,评选每日识字之星,颁发识字进步奖,邀请家长参加识字成果汇报活动只要能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就应该不遗余力地去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了,识字的时间就不仅仅是课堂的四十分钟,识字的空间也不仅限于课堂上,其效果会超出想象。(4)对于识字与阅读的关系,教师们的认识是否到位?识字是阅读的基础,反过来,阅读可以有效地促进识字,特别是“认字”。如果单纯

6、的为识字而识字,识字与阅读割裂开,那么最受影响的首先是学生的识字兴趣。学生因为识字,所以可以阅读;因为阅读,所以可以了解大千世界,好奇心得到满足,就可以进一步激发识字、阅读的兴趣。另外,通过阅读可以巩固所识的生字,识字跟“识人”一样,见面多了接触3多了自然就会加深印象。在阅读中学生可以识到许多未曾学过的字,生活中学生已经认识很多字的读音,但未必认识其字形,如“可怜”的“怜”,但在阅读中他可以通过具体的语境知道原来这就是“可怜”的“怜”字。农村孩子识字量小,识字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关键还是阅读量太少,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给学生搭建良好的阅读平台。二、关于作文教学的问题农村学生书面表达

7、能力特别差,作文课怎么上?这是很多教师关心的问题。农村学生写不好作文,其原因有多方面。作文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我认为至少应认识到以下几点:1阅读是写好作文的基础作文有别于口头表达,它要求使用的是比较规范的书面语言,语言的组织要比口头表达更严密,逻辑性更强。如何组词、构段、成篇?这些词汇、句式、段式、篇章结构从何而来,如何“植入”学生头脑?答案就是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把第二、三学段的作文训练称为“习作”,“习”即学习模仿的意思。学习模仿的是别人所写的好文章,那就离不开阅读。阅读包括课堂上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和课外自由广泛的阅读。课堂上的阅读是有意识的从课文中习得作文的营养:词汇、句式、段式、篇章结构范

8、式等,这种习得有时需要有教师的分析点拨引导,但更多的是学生自己去习得,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反复地用心地去朗读课文,甚至熟读成诵。在这个过程中,文质兼美的课文就会印在学生脑中,日积月累就丰富起来了。在表达(口语表达、书面表达)时,学生就会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当然,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们如能从一年级就开始改革自己的阅读教学,教师的分析讲解尽可能少一些,挤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朗读课文,背诵优美段篇,在小学阶段学生可以从400篇左右的课文中汲取丰富的作文营养!课外的阅读对学生写作的影响更多的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更多地是学会对生活、自然、社会的观察、品

9、味和思考,这一点对学生的作文极其重要,这种观察、品味和思考是否敏锐、高尚、全面、深刻直接决定学生作文内容的质量。一个学生如果能博览群书,他就会比别人更注意4观察生活、自然、社会,就会更喜欢思考,也会有更多独特的发现、感悟和见解,表达的欲望比别人更强烈,作文内容更丰富多彩。2写作方法的指导应放在阅读教学时传统的作文教学大多沿袭这样的模式:教师布置作文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讲评。教师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多是放在学生动笔作文前这个时间段。很多教师主要是是从审题、选材、表达技巧等方面去说,由于时间不多,教师能做到的也就是泛泛地说说而已,对学生写好作文帮助不大,有效性不高。小学生的感性思维强于理性

10、思维,要想让学生明白“内容具体”“语句生动准确”等等,就要在阅读教学时注意“读写结合”,抓住课文里一个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明白这就叫“内容具体”,那就叫“语句生动准确”“过渡自然巧妙”。如果按这样的思路去做,因为阅读课的课时是最多的,所以就可以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学生就会从许许多多的例子中学会怎样写作文。3作文前的指导应重在激发表达欲望学生动笔写作文前教师应做什么?多数教师是从写作方法、技巧等方面去指导学生,但实际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我市金秀县潘海珍老师的“情境再现,自主作文”课题研究给我很大的启发。在学生动笔作文前,她会根据本次作文的要求,创设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经历过程、体验

11、生活、有所感悟,然后顺势让学生动笔写作文。我有机会观摩了她执教的几节作文课,都是借班上课,学生表达的欲望很强烈,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吐为快的写作冲动,所写的作文内容都比较具体,最重要的是学生的作文写出了自己想说的话,表达的情感特别真实。不少教师也许都有过这样的教学经历,“六一”儿童节到了,班里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动笔写作,写出来的作文都比较好。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是作文教学的关键。“文章不是无情物”“情动而辞发”,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是源于作者强烈的情感驱动。作文前教师最应该做的是让学生“情动”起来,让他们想说、想写。教师干巴巴的有关作文方法技巧的指导无法激起学生写作的愿

12、望。试想,在作文课前学生上的也许是数学课、体育课,学生此时也许还沉浸在上一节课的情境中,这时却叫他们动笔写一篇作文,除非是特别优秀的学生,不然多数学生这时是心不甘情不愿地去写,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教师如果5能够根据每一次作文的训练内容,精心地创设与之匹配的写作情境,可以通过教师充满感染力的教学语言,表演活动,播放多媒体课件等等,让学生融入此情此景后再动笔写,效果自然大不一样。4让学生学会修改习作十分重要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对此教师们都不会有异议,但在作文教学中却很少有教师坚持去实践这一规律,反而总是抱怨学生作文太糟糕。作文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学生作文很难一次就达到要求,反复修改方能不断完善。要让

13、学生从改中悟写,掌握写作的方法。教师们对此要有充分的认识。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习作?教师首先对全班学生的作文情况有基本的了解,找出做得比较好的有哪些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是什么?对每次作文训练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修改。如,内容不具体是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从本班学生作文中找出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可以是一段话,可以是整篇文章,或者从所学的课文中找出一些例子,教师利用这些“例子”让学生比较直观的明白怎样写才是“内容具体”。学生有了一个可以学习借鉴的模式后,再修改自己的习作,或是与他人一起修改。通过反复多次的修改,学生作文内容不具体的问题就一定会解决。每个学生每次的作文都各自存在不同

14、的问题,除了针对共性的问题进行指导外,教师还应给予个别的指导,如果时间不允许,每次可以选择一些问题比较多的学生作文进行指导。学生的作文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每次修改习作也不一定要求做到面面俱到,抓住主要问题进行修改,力求每课一得,长期累积就一定会达到目标。5作文训练要注意分层分类达标分层,在这里指的是把学生的作文水平分为不同的层次。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学生个体之间会呈现较大的差距。如果在教师的心中总是以一个标准来要求所有的学生,势必会造成这样的结果:教师对一部分所谓的差生总是不满意,失掉信心,拿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在这样的评价标准下,很难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就丧失了作文的兴趣

15、、信心。作文教学尤其要注意分层达标,给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如,水平高的学生可以让他达到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语句生动形象,不写错别字,书写工整美观的目标;对水平稍低的学生可6以让他基本做到文章有中心,内容比较具体,句子通顺,减少错别字,书写工整;而对一些特别差的学生,可以从把一段话写通顺开始训练,循序渐进不断提高。作文教学分层达标体现的是以学定教、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可以让师生以更轻松的心态对待作文教学:教师会变得宽容了,教学的针对性强了,而不是以前的“一刀切”;学生作文会变得更有自信,因为每次作文的目标都是以他(她)现有的基础作为起点而确定的,只要学生跳一跳就可以够得

16、着。分类,在这里指作文训练常常涉及到的中心、内容、语句、书写等。每一次作文训练虽说都是整体训练,但由于小学生理解接受水平有限,如果一次性提出太多的要求,就会顾此失彼完不成任务。教师可以根据本班的学情在某一个阶段强化某一方面的训练,如某班学生作文在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语句不通顺”,教师就可以在一个时期内重点对这方面进行指导训练,当该问题基本达标后再解决诸如“内容不具体”等问题。由于训练目标明确集中,学生接受起来就容易很多,同时,作文训练的效果检测起来较简单,对提升师生的信心很有帮助。三、关于课改与考试课改了,平时上课时自己很注意让学生多说多练,但如果教学不跟着“试卷”走,学生就会考砸,现在对教师的评价是“一考定业绩”,自己感到很迷惑,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很能够代表广大教师的心声,毕竟这关系到教师切身利益。在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业绩的评价还不尽完善的情况下,教师如何来处理好实施课改与考试评价的关系?我认为应该从两方面来思考:一是对学生考试评价的方式、内容是否体现课程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