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池上教学设计(高西小学吴利兵)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270661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3.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两首池上教学设计(高西小学吴利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古诗两首池上教学设计(高西小学吴利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古诗两首池上教学设计(高西小学吴利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古诗两首池上教学设计(高西小学吴利兵)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古诗两首池上教学设计(高西小学吴利兵)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诗两首池上教学设计(高西小学吴利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两首池上教学设计(高西小学吴利兵)(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 古诗两首池上澂江县高西小学 吴利兵教材分析:古诗两首中的两首古诗均传神地刻画出天真可爱的乡村儿童形象,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池上描绘小娃偷采了白莲的情景,细腻传神,颇有趣味。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学会诗中出现的生字。3、理解诗句的内容,现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的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教学的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2、教学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真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

2、”、“不解” 、“藏匿迹 ”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2教法、学法:1、运用多媒体技术,读书指导法,观察法,启发式教学法,以读代讲法,品味语言、畅谈感受、诵读体会法、讨论法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领会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2、通过自探、合探交流学习,导学生采用自读 自悟 合作讨论 想象 交流的学习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课文。1、谈话:同学们,古诗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2、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讲的是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它的题目就叫池上。(板书诗题:池上)相机顾名思义理解诗题: 荷花池塘里。3、读课题,提问题。读了课题,你

3、想提出哪些问题?(1)梳理问题。 (2)预设问题:a、夏日池塘里发生了什么事? b、这首古诗的内容是什么? c、诗人写此诗的目的是什么?(3)出示导学提示。4、简介作者:诗歌的作者是白居易,号香山居士,他是我国唐代有名诗人。他一生写诗 3600 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二、探究学习。1、初读感知,了解大意。31) 布置初学。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初步感知,了解大意。2) 巡视指导。3) 检查自学。A、解字词撑:用篙抵住水底使船行进。艇:比较轻便的船。诗中指的是小船。解:懂得、明白。藏:隐藏、藏匿。浮萍:一年生草本植物,浮生在河渠、池塘中,叶子扁平,椭圆形或倒卵形,表面绿色,背面紫

4、红色,叶子的下面生须根,花白色。也叫紫萍或水草。B、明大意小娃娃撑着小船,偷偷采了白莲蓬回来赏玩。他还不懂得该怎样去隐藏自己不被人发现,那小船轻轻划过,荡开了池面上的浮萍,留下了一条清清楚楚的水路。、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1)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好画面,唤起学生对荷花池和娇嫩莲蓬的向往之情。)4(2)小孩如何偷采白莲的? 学生畅谈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莲图。因太想吃那嫩滑、甜美的莲蓬,而不经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撑船去采池中莲蓬。看图,指导学生读

5、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样子。 朗读前两句,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 (“偷”,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配乐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1、提问:小娃 “偷采白莲 ”不会被发现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 3、抓住“不解 ”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总结全诗 。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背诵,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古诗的美。三、运用拓展。1、背诵池上,并默写。 2、发挥想象力,把池上一诗改写成一篇小短文。 3、读读背背。忆江南 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 胜火,5春来江水绿如兰。能不忆江南。板 书 设 计 :池 上 ( 五 言 绝 句 )( 1-2句 ) 叙 事 : 偷 采 白 莲( 3-4句 ) 抒 情 : 不 解 藏 踪乡 村 儿 童 天 真 无 邪 、 快 乐 无 忧唐 .白 居 易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