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肖邦音乐的民族意识与爱国精神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269074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肖邦音乐的民族意识与爱国精神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析肖邦音乐的民族意识与爱国精神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析肖邦音乐的民族意识与爱国精神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析肖邦音乐的民族意识与爱国精神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析肖邦音乐的民族意识与爱国精神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肖邦音乐的民族意识与爱国精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肖邦音乐的民族意识与爱国精神(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音乐欣赏课程作业-论文浅析肖邦音乐的民族意识与爱国精神 姓名: 学号:班级:指导老师: 摘要:要了解西方浪漫主义音乐,就要了解肖邦的钢琴音乐。而要了解肖邦,就要去读他的作品,只有读懂了他的作品,你才能感受到他的心跳、才能感受到他的至美,才能在他那山花烂漫般的笑靥中和那紧锁的惆怅心结中,透过钢琴的声音与子执手、与子共舞。 肖邦的钢琴作品在音乐内涵和情感深度方面都可以说是浪漫主义音乐的顶尖作品。他的和声大胆新颖、钢琴织体独特、曲式结构灵活自由,同时他的音乐诗意连绵并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强烈的爱国热情。可以说,他在钢琴音乐创作的各个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为 19 世纪的钢琴音乐开创了一个崭

2、新的领域,也为人类留下了永恒而宝贵的精神财富。关键词:钢琴肖邦民族意识 爱国精神1849 年,在巴黎,不满四十岁流亡异乡的伟大民族音乐家、钢琴诗人肖邦与世长辞了。肖邦是他那个时代最先进的思想的代表和喉舌, 他的音乐同波兰民族解放运动紧相联系, 发挥着富于革命性的作用。肖邦的音乐,表现了自己的创作特色, 并独创性的加入了波兰民间音乐的动机成分.作为时代和生活的反映, 包含着丰富而复杂的多方面内容, 但是, 对祖国的热烈的爱, 民族退到危难后悲愤的亡国之痛, 以及流亡异国后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像一根红线, 贯穿在他一生的创作之中。一、早期作品中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1830 年以前肖邦在华沙时期的早

3、期创作除少数作品外, 在整个创作中并不占很重要的地位, 然而,他却是肖邦一生创作道路的重要起点,其中已经闪烁着民族感情的光辉。肖邦早期最重要的两部作品是他 1830 年离开祖国前夕创作的两部钢琴协奏曲:f 小调协奏曲和e 小调协奏曲 。这两部协奏曲的末乐章是民族民间色彩的。 f 小调协奏曲末乐章的主题的玛祖卡舞曲风格是非常鲜明的, 它质朴、优美 , 波兰乡村青年男女在玛祖卡乐声中翩翩起舞的情景生动地呈现在眼前。 e 小调协奏曲末乐章的主题则是一只带有强烈的克拉科维亚克舞曲风格的旋律; 带切分音的两拍子节奏, 弱拍上的强音, 富于力度的伴奏音型, 使听者在想象中浮现出性格完全不同于f 小调协奏曲

4、末乐章的另一种民间舞蹈场面, 它强劲而粗犷。在欧洲音乐史中,将具有如此强烈的民间色彩的音乐素材引进协奏曲这样大型的音乐体裁中来,肖邦的这两部协奏曲是一个大胆的创举,它标志着被压迫民族的民族意思在欧洲传统的古典音乐体裁中的体现己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二、音乐创作的飞跃肖邦离开波兰后不到一个月,气壮山河的华沙起义爆发了。这个事件激起了他的爱国热忱,使他精神振奋、热血沸腾, 但同时又因自己未能亲自参加这场民族战斗而情绪沮丧。B 小调谐谑曲肖邦侨居维也纳时期创作的重要的作品。他把对祖国事态发展的焦虑、对周围生活中的郁闷、对祖国、亲人的思念等这一切都倾注到这部作品中了。强力的、不稳定的级七和弦的突然闯入

5、,使乐曲从第一个和弦起便充满了紧张、严峻的气氛音乐迅速转入疾速奔驰的、动荡不安的主题, 它几次被打断之后,仍以势不可挡的气势向前冲击。阴郁、愤滋、激昂的情绪贯穿了乐曲的整个第一部分。音乐转入谐谑的中间部分之后, 出现了全然不同的另一种感情和幻想的境界。肖邦整个的心灵都回到了故国和家乡。他陷入了令人失神往的遐想之中.乐曲开始时出现的那个强烈的不协和和弦突然打断了平静的通想, 无情地将人们带回到严峻的现实中来。音乐又转入暴风雨般的动荡之中,最后一直发展到尾声。肖邦破例地直接采用了一首波兰民歌作为音乐素材。这旋律是他童年时便深深喜爱的、古老的圣诞歌曲睡吧, 要孩耶稣 。正当肖邦在这首b 小调谐谑曲中

6、倾诉着他的民族感情和爱国热忱时,他的祖国的局势在急剧恶化。轰轰烈烈的华沙起义在坚持了近十个月的时间后终于悲惨地失败了。工耗传来,它的精神遭到沉重打击。对祖国又次沦亡的悲痛, 对敌人得恨,对亲人们的苦难的忧虑,这一切几乎是他的精神脱离常态,达到了绝望的边缘。正是在这种感情支配下,肖邦创作了著名的c 小调练习曲 。c 小调练习曲 以高度简练集中的音乐语言, 倾吐了得知祖国沦亡后的不可抑制的徽愤和悲痛欲绝之情。他采用了在练习曲这种体裁中通常惯用的单一形象的原则, 使这种情绪贯穿全曲,一气呵成,这首作品的高度艺术价值在于, 肖邦将如此奔放不勒的感情冲动纳入到一个极为严整洗练的艺术形式里,既有乐思敏捷的

7、即兴性质,又有艺术上精雕细琢之美。火热的民族解放斗争抚育了一代艺术家的成长. 肖邦虽然未能亲身参加这次民族斗争, 但他还是从中得到了滋养。特别是华沙起义的失败, 使他的思想向成熟跨进了一大步, 使他的民族意思和民族感情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引起了他在创作上的重要转变。在他早期作品中所看不到的那种强烈深刻的民族感情已经渗透到他的音乐中来。肖邦的创作正是在这个时期发生了一次质的飞跃。三、独创性的艺术华沙沦陷后肖邦毅然决定放弃俄国“ 国籍” ,成为一个流浪者。在沦陷后的第三天,他来到了巴黎,在这里他度过了后半生十九年侨居异国的生化活。1832 年到 1845 年这十三年间是肖邦的创作力最旺盛并达到

8、高度成熟的时期。深刻丰富的民族内容,富于独创性的艺术形式和娴熟的音乐风格,使他的艺术在这个时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创作涉及到钢琴音乐的各种体裁。肖邦 1839 年创作的降 b 小调赛鸣曲, 在内容的深刻性和艺术的独创性方面最突出,同时它也应该归入肖邦全部创作中最优秀作品的行列之中。使这首奏鸣曲特别闪耀着民族感情的光辉的,是它的第三乐章葬礼进行曲 。成千上万的波兰爱国者为祖国的独立和自由英勇地倒下去了。1831 年华沙起义失败后, 大批的爱国者被处死和流放。这情景经常萦绕在肖邦的脑海中,激发着他的创作冲动。早在这部奏鸣曲套曲完成的几年前, 肖邦便创作了这首葬礼进行曲 ,如今他遵照贝多芬的传

9、统,把它放到大型套曲中来,使这部奏鸣曲的内容构思更为明晰, 更易为人们所理解.进行曲的首尾两部分中,在低音区丧钟般沉重的和弦进行衬托下, 一支悲哀的旋律慢慢展开 , 间或有号角声的哀鸣。 音乐在人们面前似乎展现了这样一种情景:络绎不绝的人群汇集到送葬的行列中。进行曲的中间部分是一首感人肺腑的哀歌。作曲家的思绪似乎伸展到他遥远的祖国, 凌凉悲哀的旋律含蓄而又深沉。这首葬礼进行曲在当时流亡异乡的波兰同胞们的心灵中所唤起的民族感情是不难想象的。肖邦在这首作品中倾注了多少对祖国民族的深华情感, 祖国的沦亡、同胞的死难在他的心灵上造成多么深的创伤,这可以从他的朋友列古维的一段生动地回忆中看到:“ 肖邦坐

10、到钢琴前,平常总是弹到精疲力蝎为止只有一个万无一失的方法使他离开钢琴那就是请求他弹那首华沙受难后所写的葬礼进行曲 他从来不拒绝弹它,但弹完最后一小节,他拿起帽子就走了。 ”肖邦音乐中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体现得最为强烈的是它在三十年代后期至四十年代前期创作的波罗奈兹舞曲。同早年华沙时期创作的同类题材的作品相比较,后期的波罗奈兹舞曲在思想感情内容和艺术风格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早期的波罗奈兹舞曲中体现的民族感情的深度还比较浅,常常失于外在效果,在风格上存在一定程度的追求表面华丽的倾向:但这一切如今却被一种深刻、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朴实无华、刚毅豪放的艺术风格所代替了。这个转变显然是作曲家生活阅历的愈加

11、丰富、思想感情的愈加深刻、艺术技巧愈加成熟的结果。在这些波罗奈兹舞曲中,肖邦或从波兰民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中吸取精神力,或从缅怀祖国光荣的往昔,悲叹今日沦亡的苦难中激励自己的民族感情,以抒发他内心的郁愤,振奋民族精神。四、悲哀1846 年至 1849 年逝世这最后的四年间, 肖邦的创作力明显地衰退了。造成这种衰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 四十年代波兰民族运动的几次挂折使肖邦在精神上遭遇到了沉重的打击,陷入了失望和消沉的情绪之中。肖邦的作品对处于异族奴役并不断争取独立解放的波兰来说,有着特殊的愈义。他的强烈民族意识和它独特的音乐风格以及他的钢琴领域的建树,使他在音乐史上获得一个特殊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他所创作的音乐的民族内容和民族风格,可成为 19 世纪中叶兴起的民族乐派的先驱。人世沧桑, 时过境迁,但肖邦的音乐却一直活在波兰人民的心,并越来越为世界人民理解和热爱,它不但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光泽,相反,却越加显落出它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包含在肖邦音乐中的那些用高度完美的艺术形式体现出来的深刻的民族内容,至今仍在激动着人们的心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