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浙江省宁波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235625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2年浙江省宁波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02年浙江省宁波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02年浙江省宁波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02年浙江省宁波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02年浙江省宁波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2年浙江省宁波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2年浙江省宁波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总 7 页 2002 年宁波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一、听记题(10 分)认真听一篇短文的录音,完成第 1 一 4 题。1这篇新闻报道了一个什么消息?(2 分)答; 2杭州湾大桥是交通部规划的我国“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同三线”跨越杭州湾的便捷通道,大桥项目投资 元左右,采用高速公路 标准,设计行车速度为每小时公里。(3 分)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大桥总体路线由北向南,起点为北岸的何家头,大桥工程的终点位于慈溪的十塘海堤。(B)大桥工程全长 36 公里,其中桥长约 3 3 公里。(C)大桥设计推荐的桥型为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D)大桥的连接方案是:南岸

2、与 329 国道、宁波绕城公路和市台温高速公路连接;北岸与沪杭高速公路连接。4杭州湾大桥建成后有什么作用?(3 分)答: 二、填空题(10 分)5现代文(2 分)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 了。(宗璞西湖的绿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 ,是的,遮不住的!(高尔基海燕6古代诗文(5 分) ,乡音无改鬓毛衰。 (贺知章回乡偶书 )疏影横斜水清浅, (林逋梅花 )莫等闲, ,空悲切。 (岳飞满江红 )登斯楼也,则有 ,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 )爱莲说一文中,用来比喻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的名

3、句是 。7.文学常识(3 分)散文情系上林湖的作者是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著名长篇章回体小说 中的一个故事,请你再写出这部小说中其他英雄及其故事的名称, (例:武松打虎)第 2 页 总 7 页 (本题为加分题,多写二个加 1 分,加满 2 分为止)三、现代文阅读(35 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第 8 22 题。(一)这里的水,多、清、静、柔。在园里信步,但见这里一泓深潭,那里一条小渠。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这些水都来自“难老泉” 。泉上有亭,亭上悬挂着清代著名学者傅山写的“难老泉”三个字。这么多的水长流不息,

4、日日夜夜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水的清澈真令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水,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历历可见。水的流势都不大,清清的微波,将长长的草蔓拉成一缕缕的丝,铺在河底,挂在岸边,合着那些金鱼、青苔以及石栏的倒影。织成一条条大飘带,穿亭绕榭,冉冉不绝。当年李白来到这里,曾赞叹说:“晋祠流水如碧玉。 ”当你沿着流水去观赏那亭台楼阁时,也许会这样问:这几百间建筑怕都是在水上飘着的吧!(梁衡晋祠 )8这段文字说明晋祠水 的特点。 “无论多深的水,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历历可见。 ”这是写晋祠水 的特点。 (3 分)9这段文字在说明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说明晋词水的特点,如“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运用的是

5、 的修辞手法;引用李白“晋祠流水如碧玉”的诗句,其作用是 。 (3 分)10.这段文字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 (2 分)11观赏亭台楼阁时,为什么会有“这几百间建筑怕都是在水上飘着”的感觉?(2 分)答: 。(二)甲年轻人之所以为年轻人,并不是单看年纪轻,假如是单看年纪轻。我们倒看见有好些年纪轻轻的人,却已经成了老腐败、老顽固,甚至活的木乃伊虽然还活看,但早已死了,而且死了几千年。反过来我们在历史上也看见有好些年纪老的人,精神并不老,甚至有的人死了几千年而一直都还像活着的年轻人一样。所以一个人的年轻不年轻,并不是专看生理上的年龄,而主要的还是看精神上的年龄。便是“年轻精神”充分的,虽老而不死;“

6、年轻精神”丧失的,年虽轻而人已死了。(郭沫若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乙年 轻【美】塞缨尔乌尔曼年轻,并非人生旅程中一段时光,也并非粉颊红唇和体魄的矫健,它是心灵中的一种状态,是头脑中的一个意念,是理性思维中的创造潜力,是情感活动中的一股勃勃朝第 3 页 总 7 页 气,是人生春色深处的一缕清新。年轻,意味着甘愿放弃温馨浪漫的爱情去闯荡生活,意味着超越羞涩、怯懦和欲望的胆识与气质。而 60 岁的男人可能比 20 岁的小伙子更多地拥有这种胆识和气质。没有人仅仅因为时光的流逝而变得衰老,只是随着理想的毁灭,人类才出现了老人。岁月可以在皮肤上留下皱纹,却无法为灵魂刻上一丝痕迹。忧虑、恐惧,缺乏自信才使人

7、佝倭于时间的尘埃之中。无论是 60 岁还是 16 岁,每个人都会被未来所吸引,都会对人生竞争中的欢乐怀着孩子般无穷无尽的渴望。在你我心灵的深处,同样有一个无线电台,只要它不停地从人群中、从无限的时空中接受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息,你我就永远年轻。一旦这无线电台坍塌,你的心便会被玩世不恭和悲观绝望的寒冰酷雪所覆盖,你便衰老了即使你只有 20 岁;但如果这无线电台始终矗立在你的心中,捕捉着每一个乐观向上的电波,你便有希望攀登于年轻的 80 岁。12 (甲)(乙)两文中所揭示的 “年轻”的共同内涵是什么?(2 分)答: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 年轻,并非人生旅程中一段

8、时光,也并非粉颊红唇和体魄的矫健,它是心灵中的一种状态 ”句中的“它”指代的是“年轻” 。(B) (乙)文中“如果这无线电台始终矗立在你的心中,捕捉着每一个乐观向上的电波,你便有希望攀登于年轻的 80 岁。 ”这一条件复句,强调了生理上的作用。(C) (乙)文中“无线电台 ”的意思是追求知识、探索真理、乐观向上的理想和信念。(D) (甲)文的语言特点是简练明快,富有哲理; (乙)文借助对比、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显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14 (甲)文中加点的“主要的”能否去掉?为什么?(2 分)答: 15 (乙)文中为什么说“没有人仅仅因为时光的流逝而变得衰老,只是随着理想的毁灭,人类才出现了

9、老人”?(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2 分)答: 16仿照(乙)文第一段的句式,以“学习” 、 “读书” 、 “生活” 、 “友情”和“友谊”等为内容造句。例:“友谊,并非酒席上的觥筹交错,也并非行为上的哥们义气,它是人生最美好的东西,是集体的粘合剂。 ”(4 分)答: (三)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张晓风小男孩走出大门,返身向四楼阳台上的我招手,说:“再见!”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那个早晨是他开始上小学的第二天。第 4 页 总 7 页 我其实仍然可以像昨天一样,再陪他一次,但我却狠下心来,看他自己单独去了。他有属于他的一生,是我不能相陪的,母子一场,只能看做一把借来的琴弦,能弹多久,便弹多久,但借来的

10、岁月毕竟是有其归还期限的。他欢然地走出长巷,很听话地既不跑也不跳,一副循规蹈矩的模样。我一个人怔怔地望着巷子下细细的朝阳而落泪。想大声地告诉全城市,今天早晨,我交给你们一个小男孩,他还不知恐惧为何物,我却是知道的,我开始恐惧自己有没有交错?我把他交给马路,我要他遵守规矩沿着人行道而行,但是,匆匆的路人啊,你们能够小心一点吗?不要撞倒我的孩子,我把我的至爱交给了纵横的道路,容许我看见他平平安安地回来。我不曾搬迁户,我们不要越区就读,我们让孩子读本区内的国民小学而不是某些私立明星小学,我努力去信任自己的教育当局,而且,是以自己的儿女为赌注来信任但是,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

11、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 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他开始识字,开始读书,当然,他也要读报纸、听音乐或看电视、电影,古往今来的撰述者啊,各种方式的知识传递者啊我的孩子会因你们得到什么呢?你们将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还是哺之以糟粕?他会因而变得正直、忠信,还是学会奸滑、诡诈?当我把我的孩子交出来,当他向这世界求知若渴,世界啊,你给他的会是什么呢?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呢?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本文选材以小见大,反映了父母和社会对孩子教育的责任,令人回味无穷。(B)本文多用细腻的心理描写

12、,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C)本文开头与结尾前后呼应,渲染了母亲对孩子成长的焦虑之情。(D)文在结构上突出的特点是目是倒叙法的运用,巧设悬念,耐人寻味18文章第段中, “欢然”和“循规蹈矩”反映了小男孩当时怎样的心理?(2 分)答:欢然: 循规蹈矩: 19文章第段加点的“你”指代的是什么?这是为什么要用第二人称“你”?(2 分)20 “我”尽管将孩子交给社会,但仍有许多忧虑,其中第段主要写了“我” 的哪些忧虑?(2 分)答: 21 “你们将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还是哺之以糟粕”中“琼浆” “醍醐”在文中共同的意思是 。 (2 分)22作者将母子关系看做“一把借来的琴弦” ,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

13、什么?(3 分)答: 。四、文言文阅读题(l 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第 23 上 8 题第 5 页 总 7 页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衰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乙蜘蛛与蛇薛福成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一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而下,垂身半空,若将追蛇者;蛇怒,复昂首欲吞之,蜘蛛引丝疾上;久之,蛇又将行矣,蜘蛛复悬丝疾下,蛇复昂首待之,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盬其脑,果腹而去。(庸庵笔记 )注:飘:暴风。这里指迅速。盬(g:)吸饮。2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4 分)既克,公问其故 齐师败绩 果腹而去 如是者三四次 2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登轼而望之 战于长勺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