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设计)2014-2015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专题整合学案人民版必修1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234418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设计)2014-2015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专题整合学案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课堂设计)2014-2015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专题整合学案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课堂设计)2014-2015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专题整合学案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堂设计)2014-2015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专题整合学案人民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设计)2014-2015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专题整合学案人民版必修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设计】2014-2015 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专题整合学案 人民版必修一、中国外交三次大转型第一次:从“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外交理念和实践出现巨大转变,由“文革”时期的意识形态驱动转变为国家利益驱动,国际形势的定位也从“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 。中国外交从极左的意识形态因素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真正地为国家利益服务。这是一个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转变,可以被称之为中国的“外交革命” 。第二次:从“被动外交”转向“主动外交”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至今,中国由被动外交向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机制的外交转变。这次外交方

2、式的转变意义深远,也被政界、学界普遍称为中国“新外交” 。中国在 1971 年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一直对参与多边机制和维和行动讳莫如深,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中国自身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政治地位的上升是成正比的。只有经济搞上去了,世界才承认中国是大国,不可小觑,国际大家庭中才有中国的位子。中国逐步认识到多边机制的重要作用,中国外交开始自信地走向世界,参与国际多边机制规则的制定。第三次:从“韬光养晦”转向“有所作为” 。当年,推动中国走向改革开放的领导人邓小平曾给中国外交定下基调:“冷静观察,站稳脚跟,沉着应对,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 ”三十年来,中国领导人严格遵循“韬光养晦”战略,对内

3、发展经济,强身固体,对外近睦远和,避免冲突。经过三十年的卧薪尝胆,务实低调,终于结出累累硕果。事实上, “韬光养晦”的战略正逐步淡出中国外交的历史舞台。从“韬光养晦”到“有所作为”外交战略的悄然转型,在近几年新中国外交的活动中,已初见端倪。二、现代中国不同发展阶段外交政策调整的国际因素120 世纪 50 年代(新中国成立初)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主要是由于二战后世界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外交上孤立的政策。中国只有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才能避免在维护独立与主权斗争中处于孤立。220 世纪 70 年代改善

4、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主要原因在于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苏联陈兵边境给中国造成巨大压力,中美双方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320 世纪 80 年代起在美苏关系缓和、第三世界发展壮大等国际形势下,高举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大旗,建立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420 世纪 90 年代两极格局瓦解,我国继续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把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积极谋求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三、中美关系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原因1第一阶段(二战结束到 20 世纪 60 年代末

5、):中美处于对抗状态。原因:美推行、反社会主义和反人民民主国家的全球霸权政策,这期间,美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侵朝、入侵台湾海峡。2第二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中美关系走向缓和,最终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原因:美侵越失败,在美苏争霸中相互削弱并处于劣势,迫使美调整战略和对华关系;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美国的霸权政策遭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反对,中国得到世界人民特别是第三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1979 年,中美正式建交。3第三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美关系时而紧张,时而缓和。原因:美国“和平演变”的战略在东欧、苏联得逞

6、,使之加紧对中国的“和平演变” ,不断制造矛盾和摩擦,这是由其本质决定的。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国际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中美经济交流日益繁荣。四、建国初期三大外交政策的比较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新中国始终奉行的外交方针,具体表现为以下三大政策:外交政策解决的问题 内容 影响“另起炉灶”如何对待国民党政府的外交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各国另建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使中国改变了过去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如何对待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然

7、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有利于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奠定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一边倒”如何对待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使我国在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这三大外交政策都是为废除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而提出的,这些外交政策把旧中国的屈辱外交改变成了新中国的独立自主的外交。1建国初三大外交政策的区别“另起炉灶” “一边倒”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三者各有侧重。 “另起炉灶” ,即不承认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这使中国在国际交往中建立起独

8、立自主的对外关系,解决的问题是对外战略问题。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即先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和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一边倒” ,即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后两者解决的是对外交往中的战术问题。2正确理解“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是指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斗争中,将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其实质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它完全是一条政治路线。它既不意味着中国政府绝不同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来往,也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无原则地倒向苏联一边。3 “求同存异”方针中的“同”和“异”“求同存异”方针中的“同”是指亚非国家团结一致共同

9、反对殖民主义,谋求发展,而不是社会意识形态相同;“异”是指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建设道路不同。4中美关系正常化不等于中美正式建交1972 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并不标志着中美正式建交。1979 年中美正式建交。5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不是“加入”联合国注意:1971 年,中国是“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而不是“加入联合国” 。因为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也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6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根本原因不是中美关系的改善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关键,但不是根本原因,关系正常化符合中日双方的根本利益是根本原因。7中俄战略伙伴关系不是中俄结盟中俄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不是中俄结成联盟,而是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新型关系,既从本国利益出发,又充分考虑了伙伴的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