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委组织部机关党性教育课上的发言材料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233919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市委组织部机关党性教育课上的发言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在市委组织部机关党性教育课上的发言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在市委组织部机关党性教育课上的发言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在市委组织部机关党性教育课上的发言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在市委组织部机关党性教育课上的发言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市委组织部机关党性教育课上的发言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市委组织部机关党性教育课上的发言材料(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1 -在市委组织部机关党性教育课上的发言材料今天,以一名 “老组工 ”的身份,回到了乔迁以后的新“娘家”。看到家里环境整洁、氛围浓厚、紧张有序,见到这么多熟悉的和不熟悉的“家里人” ,真是百感交集,心潮澎湃,不禁想起了 论语里的一句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一晃儿已“出嫁”三年有余,但总感觉坐在这里还是那么的亲切、自然、舒坦,毕竟在市委组织部工作生活了将近 20 个年头,而更令人回味的是,我从事电教工作超过 18 年。在参加这个活动前,范部长和我谈起过春才的事迹,希望我为同志们讲一讲春才的故事。其他领导和同志也时时感慨、叹息,抒发过对春才的怀念。接到这个任务后,思

2、绪万千,思考了很久,想起了很多。 “不识*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正因为离春才太近,才更觉得他的平凡、平常与平静,反而不知道从哪里谈起,不知道从什么角度去说。心里的确有一种“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唯恐自己的讲解不能满足领导和同志们的要求,唯恐不能把一个真实的春才展现给大家。经过一番梳理,那今天就以感悟春才为题,与大家一起追思过去的春才、讲述现实的春才、纪念远去的春才。首先我们就从一部片子说起吧!播放不懈的追求 “攀过一道道岭,趟过一条条河。采撷改革的浪花,拍摄火热- 2 - 2 -的生活。一个镜头千滴汗,万般辛苦苦为乐”这就是 1994 年应中组部之邀,与春才共同创作,唱遍

3、全国的党员电教之歌 。记得在 2017 年 5 月,按照省委组织部的要求,我们创作完成了反映*党员电教事业发展历程的专题片。这部片子完成创作的日期恰恰是春才同志正式办理退休手续的时间,应该说,这部片子是对春才同志 15 年电教生活的形象化回顾与总结,冥冥之中也给人们留下了一座值得永远记忆的丰碑。看到离我们远去的杰志书记,看到春才唯一一次面对镜头的讲述,看到手提摄像机忙碌的身影,看到地板上酣睡的同事,看到演出大棚倒塌的瞬间。每次看这部片子,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看到这部片子,我自然就回想起与春才十五年朝夕相处、艰难困苦,风雨兼程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谈一谈我心中的春才。第一部分是“二春”轶事,

4、第二部分是春才精神,第三部分是永远的春才。第一部分: “二春” 轶事提起“二春 ”,还有一个小故事。记得 1995 年,我与春才、还有徐大姐一起到*礼让店乡拍片子,时任县委书记、我们的老部长王克礼同志来看我们,酒酣耳热,茶余饭后,他挥毫泼墨,为我们俩人题写了一副趣联。上联是, “春江花月夜” ;下联是, “春才酒中游” 。横批“才子佳人” 。之后“廊二春” 就成了我们俩的共同笔名。从此,*的电教工作也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的电教工作始创于 1987 年。1988 年 5 月,成立*地委党员- 3 - 3 -电化教育工作站。我们的第一任主任是当时的副处级组织员,后来的常务副部长、人事局长刘广川同

5、志。一年之后的 1989 年,地改市后正式更名市委组织部党员电教中心。当时的电教中心有四个人:分别是主任刘志增(原报社副总编) 、副主任春才、吉长生(现*航空公司总经理)和我。时间不长,吉长生借调中组部,刘志增也到*日报社任职。此时,军人出身、为人师表的徐大姐从*师范飘然而至,就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三人小组” 。那时,老中青“三结合” 、工青妇全齐备,在市委大院形成一道独特而靓丽的风景。大家先看一下我手中的这份发黄的报纸,这是 1994 年*日报以三人唱红一台戏为题,介绍春才同志和他的电教中心。那时他主要做写脚本、编导、音乐设计、主题歌创作,徐大姐摄像、编片还兼司机,我从摄像到编辑合成,还师从春

6、才开始搞脚本、歌词的创作。春才同志 1943 年出生,我是 1963 年出生,相差 20 岁,人称“忘年交” 。说起来有趣。春才* 王燕,称呼我为 “董哥” ,次子王艳涛管我叫“董叔” ,我儿子又称春才“王爷爷 ”。真是乱七八糟,其乐融融啊!与春才同志第一次相识并合作是在 1988 年 5 月份,拍摄中组部老部长吕峰同志重点推介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 *靳家堡党支部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先进事迹的电教片东淀明珠 。主人公是孔繁喜,后来的市政协副主席。通过此片,我才了解到春才同志当过教师,做过编辑,当过导演,编过小戏,- 4 - 4 -在我眼中他阅历丰富,功底深厚,业务全面,多才

7、多艺,提笔能写、制片能导、作曲能编。1989 年 7 月被正式调到市委组织部电教中心,正好 46 岁,7 月 1 日正式上班,这也是一种巧合,因为他每一次工作的变动都是 7 月 1 日。所以,他总爱说: “俺真正是党的人” 。我呢,是 1988 年 1 月调到市委组织部,一进来,领导就说,你学中文的,电教刚起步,就从事党员电教工作吧。这一干就 18 年半,一直到 2017 年 8 月。在别人眼中,我们俩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一老一少,一快一慢,一文一武。春才同志和善、谦虚,待人诚恳。每次写完脚本,都要跟我说,“春江,你是科班出身,给我看看” 。我成了他作品的第一位读者。15 年我们正是在一起交流

8、中互相进步的,而我们的思想火花的碰撞,往往又能迸发出奇异的创作灵感。所以,有时他和别人开玩笑地说:“我是记者,他是编审,他把关严着呢!”【口述: 小康路 、 金色的追求歌词创作】由于年龄上的差距,思想观念上的分歧,对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时常也会出现“水打船帮”的现象,有时为了一个镜头,为了一句歌词,一段解说词,我们会争得互不相让,面红耳赤,但最后失败的、退让的总是他。 “行、行、行,你有招儿,听你的,你没招儿,听我的” 。争吵并没有使我们疏远,反而使我们心心相通,拉得更近,配合得更默契,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电教事业走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难忘历程,特别是到*工作,我觉得大体经历了

9、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创始期- 5 - 5 -(1987 年 1992 年) ,代表作有: 三十春秋女儿情 、 金色的追求等;第二阶段是探索期(1992 年1998 年) ,代表作有:小康之路就在群众脚下 、 *德平和他的剧团 ;第三阶段是成熟期(1998 年 2017 年) ,代表作有: 人才高地在* 、 靓丽的明珠 、今日*等;第四阶段是旺盛期(2017 年以后) ,代表作有:见证英雄 、 娟子 、 老傅的故事等。【口述: 东曹庄 的争论】1999 年底,组织上考虑到春才同志的年龄有些大了,决定由当时任正科级组织员的我担任电教中心主任,春才同志反而任正科级组织员。时任常务副部长的路永宽同志说

10、:“ 以后大爷,就归你管了。 ”春才同志也微笑着对我说:“春江,别高兴,我听你的。 ”这时我们两个人的角色在别人眼中发生了 180 度大转弯,可他没有一丝的怨言,工作热情没有受到丝毫影响,他照常出主意、想办法,写本子、拍片子,一直到后来他任副处级干部后,仍然踏踏实实地隐身在我的背后,做我的副手、助手、扶手,直到提前离岗、 “光荣引退” ,这给予了我很大的鼓舞和鞭策。从春到夏,从秋到冬,十几年的摸爬滚打、朝夕相处,他乐观向上,心胸豁达,待人真诚,乐于助人的高尚品格,一直影响和激励着我第二部分:春才精神“追寻中点燃生命的火焰,追寻中铸造闪光的灵魂,追出满天溢彩,追出遍地流金”这是反映小麦专家宁守铭

11、先进事迹的- 6 - 6 -电教片金色的追求中的几句歌词。它不仅形象地概括了宁先生一心向党,孜孜以求的崇高境界,也是春才同志一生追求卓越、积极向上的高度概括。正如主席说过的那样:“人总要有点精神的” 。春才正是用他羸弱的肩膀撑起电教事业的一片蓝天,谱写了*电教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辉煌篇章,打造了* 党员电教的金字招牌。春才同志到电教中心这十几个年头,共创作一百四十多部电教片,三十首主题歌,二十多部片子在全国、全省获奖。还有很多的调研报告、新闻报道等。每每想到这些成绩,这些花环,映像在我心头的是一幅水墨丹青。“一箪食,一瓢饮 ”,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中孔夫子夸

12、耀其得意门生颜回这句话,正是春才对工作的热爱、对事业的追求、对人生的态度的一种概括。我总结了一下,就是“四不”精神,哪“四不”?不服输的信心和勇气、不能输的胆识和能力、不敢输的清醒和警觉、不怕输的乐观和坚定。下面,就用几个例子,来说一说他的“四不精神” 。(一)不服输的信心和勇气党员电教是新生事物,创业是艰辛的,创作是痛苦的。这么多年来,春才同志始终保持着一种不服输的信心和勇气。那么他的信心和勇气从何而来?就来源于他对电教事业的热爱,来自于他不断的勤学苦练,来自于原本扎实的基本功底,来自于拥有一支过硬的团队。- 7 - 7 -【口述:电视是创作的特点】对于春才来讲,他是搞文艺,文字出身,对电教

13、片创作特别是党员电教片创作特点、规律、发展方向知之甚少。当年电教工作可以说是白手起家。一开始接触这项工作,大家什么都不懂。其实,在师专工作期间,我根本不懂电视,连照相都不会,更不懂构图、用光角度、机器、设备等。我就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从阅读摄像机说明书开始学,从看电视专题片来剖析,一点点、一步步啃透了机械,努力自学影视编辑和图像处理技术,掌握了制片的方法,边干边学。我们也有各自的优势。比如:春才同志熟悉基层生活,了解多种艺术品种创作,小说、散文、戏曲、快板、音乐、器乐他都懂,他就是一个“戏篓子” 。我呢,中文系毕业,文学理论、创作技巧、文史知识等相对好一些,再加上喜欢体育,爱学习,好读书,等等

14、。春才常说,*虽小,要有大作为,咱不能总在后面看别人的小辫。干就出彩、干就一流。为了把每一名优秀党员的典型形象全面准确的展示在人们眼前,他用镜头、笔头、话筒真实地记录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生产生活。他坚持与群众和拍摄对象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相处在一起,触底群众的内心世界, “掏”出群众的心声,真正把那些生动的、鲜活的、真实的事例“捞”上来。正是这些真实的事例,这些饱含泥土气息的语言,给每一部电教片都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1994 年“八一”前夕,部领导要求电教中心搞一个有关复员军- 8 - 8 -人业绩的片子。他带着我们,顶着炎炎烈日,深入到*市长城橡胶工业公司,了解情况、挖掘素材、寻找亮点

15、,只用几天的功夫就完成了电教片脚本心系长城的撰写工作。为了宣传推广大厂回族自治县南寺头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典型,我们深入该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连采带编,连续奋战七个昼夜,圆满完成了* 村跃上小康路 这一电教片,为全市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提供了一部生动的形象教材。【口述: 第八个是东曹庄 的艰辛】2000 年 10 月,在拍摄靓丽的明珠的时候,常吃住在机房,连续奋战八天七夜,每天只休息三、四个小时。等到了几天后的一天早晨交稿的时候,他脸色蜡黄,照着镜子风趣地说:“这模样儿盖张纸都能哭了 ”,一句话,引得大家开怀大笑当时这部片子由在家的市四套班子领导集体审看,获得很高的评价。春才同志制作的电

16、教片之所以能够把每名优秀党员的形象刻画的准确、生动、鲜活。正是他用“干不好工作就睡不着觉、拿不了大奖就吃不下饭”的执着和坚定,赢得了掌声,获得了鲜花,捧回了奖杯!(二)不能输的胆识和能力春才同志热爱电教事业,已经把它升华为一种艺术,用毕生心血不懈地追求,不断地超越,精益求精、求新求变,在春才面前,始终不存在克服不了的困难。- 9 - 9 -【口述:电教设备的发展】俗话说:“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 ”为了使电教事业发扬光大,创造辉煌,更好地为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在依托自身发展,挖掘自身潜能的同时,也积极吸纳和发动各方面的力量。在部内,他注重加强与各科室的协调与沟通,利用电教手段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优质服务,把电教工作融入整个组织工作,发挥电教工作的特长,形成推动工作的整体合力。在部外,加强与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