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路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154184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91 大小:174.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关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关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路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关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路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关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路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路(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关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路本文纲目一、总题目*提高质量意识。*加强基层建设。*全面推进教改。二、质量意识。这是讨论研究的重点(一)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二)关于质和量及其管理的若干基本概念(1)质量检验;(2)统计质量管理, (3)全面质量管理。(三)ISD9000 族国际标准的引用(1)如何理解质量?(2)如何理解管理职责总则?什么是质量管理?(3)如何理解质量方针?(4)如何理解质量目标?(5)如何理解质量体系?如何理解其要点?(6)什么是组织结构?(7)什么是程序?(8)什么是过程?过程有哪些特征?(9)资源包括什么?(10)如何理解质量控制?(11)如何理解质量保证?(12)对

2、人员有什么基本要求?(四)教学观2(1)教育、教学概念框架及教与学的关系问题。 (2)职业领域中的教学和教师教育“对教师作为职业”这一概念的理解及其所隐含的责任。 (3)有关国际会议、报告对教师职业的要求。 (4)大学教学原理“回归教学论” 。 (5)大学生素质教育与教师。(五)学习观(1)学习的基本概念和学习公理。 (2)学生学习观。(3)自学、学习模式、21 世纪学习观。 (4)学与教的新坐标信息素养。(六)现代教学价值体系论(1)现代教学价值体系的几个基本思想。 (2)教学基本价值之间的关系。 (3)三方主体价值取向的统一。三、基层建设(一)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1)发展能力。 (

3、2)精心组织。 (3)优化目标。(二)基层建设的重点在教研室(1)教研室应模范贯彻“教育四法” 。 (2)一切管理从计划开始。 (3)贯彻教育部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4)师资队伍建设。 (5)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6)增强办学3活力。 (7)教研室主任的遴选。 (8)发挥党支部作用。四、推进教改(一)情况估计(二)学先进、找差距、找问题(三)新一轮全面推进教改的起点和指导原则(四)组织实施教学改革工作的几个参考资料。一、总题目相互关联的三个方面:提高质量意识;加强基层建设;全面推进教改。二、质量意识。这是讨论研究的重点(一)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生命线就是生存线。生存问题面

4、临着严峻的国内和国际竞争。生命或生存是一个全称肯定判断概念,即不仅对全校,而4且对学校的组成单位及个人均具有同样的意义。生存是自然界一切有生命物的存在形式,其对应的一面就是非生存或叫做死亡。人的生存不仅涉及到与自然界的关系,而且还必须具有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并承担社会赋予人的各种责任。生存能力要靠学习。所以“学会生存”成为新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二)关于质和量及其管理的若干基本概念质量指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质和量是哲学名词。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一种内部规定性,是由事物内部的特殊矛盾规定的。事物的多样性,就是事物之间的质的差别的表现。量是事物存在的规模和发展的程度,是一种可以由数量来表

5、示的规定性,如多少、大小、高低、长短、轻重、快慢等。一切事物都是质和量的辩证统一,事物的质以一定的量为自己存在的条件,事物的量又受它的质的制约。只有全面地把握事物的质和量的关系,才能正确认识事物。质量指标:在计划和统计工作中,反映工作效果或工作质量的各种指标,质量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对发掘各部门、各单位工作中的内部潜力具有重要作用。质量检验:根据质量标准或有关技术文件,对影响产品质量的5各种因素进行检验的工作。包括对原材料外购件的检验,设备、工艺装备的检验,半成品的检验和成果的检验。质量检验的目的在于查明废次品产生的原因,保证产品质量、评定产品等级。质量控制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在

6、生产过程中控制产品质量的各种问题。随着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其应用范围将日益广泛。质量管理:有广狭两义。狭义是指应用各种科学原理,以保证、提高产品质量的管理。广义的是指为了最经济地生产出适合使用者要求的高质量产品所采用的各种方法的体系,质量管理一般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质量检验:这种方法只是事后检查,不能预先预防。(2)统计质量管理:它主要采用“统计控制图”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加以控制。其优点是用积极的事先预防代替了消极的事后检验。(3)全面质量管理:或称综合质量管理。指质量管理的范围不限于产品本身,而推广到围绕质量管理的一切方面。即把质量管理工作扩大到设计、研制、生产准备、原材料采购、

7、6生产制造、销售、使用服务的各个环节。它的任务是:组织和协调企业各个部门、全体人员,正确贯彻执行产品质量管理标准,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根据使用要求不断研究和改进产品质量,保证能经济地生产出满足使用者要求的产品。(三)ISO9000 族国际标准的引用ISO9000 族国际标准是个庞大的国际标准体系。ISO9004-4-1993 标准用于指导在组织内部持续地进行质量改进,指导组织根据其自身的需要和资源特点开发相适应的改进过程。本标准适用于所有进行质量管理、实施质量体系的组织。我国已于1992 年等同采用了 ISO9000 系列标准,发布 GB/T19000 系列国家标准,并于 1993 年

8、 3 月 1 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9004.1-1994 提供了有关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的指南。在这一标准中的“组织”是指“具有其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或团体或其一部门,不论其是否股份制、公营或私营。 “产品”是指“活动或过程的结果” 。 “产品可以是有形的(如组件或流程性材料) ,也可以是无形的(如知识或概念)或是它们的组合” ,目前,国内外一些包括学校在内的文教组织、机构也都按相关标准建设质量体系、进行质量管理,如大连海事大学引入 ISO9001 质7量保证标准(参见 “建立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实践探索”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

9、 年第 1 期第 4750 页) 。现将有关管理职责、质量体系要素、过程质量、过程控制、人员等方面的若干基本要领简述如下。(1)如何理解“质量”?质量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在许多情况下,需要会随着时间而变化 ,这意味着要对质量要求进行定期评审。质量的对象是实体。实体是指可以单独考虑和描述的事物。就是说实体可以是某项活动、过程、产品、组织、体系或者是人,或者是他们的任何组合。质量的内容由两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是说实体必须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第二层是说在第一层成立的前提下,质量由实体的特性总和来表示。一般根据特定的标准将需要转化为特性。第一层次所讲的“需要” ,实质上就是实体

10、满足用户的需要,即实体的适应性。 “质量”的第二层次实质上就是实体的符合性。实体质量受到了相互作用的许多活动的影响,令人满意的质量是由质量环各个阶段的活动所取得的。因此,要从实体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全过程来研究质量。8管理职责由总则、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体系构成。(2)如何理解管理职责总则?什么是质量管理?最高管理层对质量方针负责并作出承诺。质量管理是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3)如何理解质量方针?“质量方针”的定义是:由组织的最高领导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术语中的“POLIC

11、Y” ,有方针政策的双重涵义,所以质量方针亦可理解为质量政策。质量方针一般是指中长期的,应保持相对的稳定。随着市场、产品及组织的变化,质量方针也应根据环境的变化予以修订。(4)如何理解质量目标?质量目标是质量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者应规定与关键质量要素有关的目标,如适用性、性能、安全性和可信性,作出承诺并形成文件。有关的管理层应制定与组织的质量方针和其他目标相协调的具体质量目标。(5)何为质量体系?如何理解其要点?9质量体系的定义是“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 ”质量体系的内容应以满足质量目标的需要为准。一个组织的质量体系主要是为满足组织内部管理的需要而设计的,它比特定

12、顾客的要求要广泛。其要点理解如下:1)质量体系和质量管理的关系是,质量管理需要通过质量体系来运作,即建立质量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是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2)质量体系的基本组成有四个部分,即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3)一个组织所建立的质量体系应既满足本组织管理的需要,又满足顾客对本组织质量体系要求,但主要目的应是满足本组织管理的需要。4)为了提供信任、质量体系应这样运行:a)质量体系能被理解、实施、保持并行之有效;b)产品确能满足顾客需要和期望;c)考虑了社会和环境需要;d)重点在于预防问题的发生,而不是依靠事后的检查。10有关质量体系要素及其结构问题简述如下:(6)什么是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一

13、个组织为行使其职能按某种方式建立的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通常以组织结构图予以规定。一个组织的组织结构图应能显示其机构设置,岗位设置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7)什么是程序?程序是为进行某项活动所规定的途径。程序可以形成文件,也可以不形成文件,但质量体系程序通常都要求形成文件。凡是形成文件的程序,称之为“书面程序”或“文件化程序” 。编制一项书面的或文件化的程序,其内容通常包括:该项活动的目的和范围,做什么和谁来做,何时、何地、如何做,应使用什么材料,设备和文件,如何对活动进行控制和记录。(8)什么是过程?过程有哪些特征?过程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在产品的质量形成的整

14、个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可以视为一个过程,称之为直接过程。 ”此外还有一些与质量形成相关的间接过程或支持过程,如检测控制、质量审核、人员培训等。11过程有以下特征:1)任何一个过程都有输入和输出,输入是实施过程的基础或依据,输出是完成过程的结果,即有形或无形的产品。完成一个过程就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2)完成过程必须投入适当的资源和活动。例如,为了进行产品设计(比如学校制订教学计划)需要配备能胜任该项设计的设计人员和必要的设施、资金等;为了控制设计过程的质量,需要开展的活动可包括编制设计计划、进行设计评审和验证、进行样品试制和鉴定、控制设计的更改等。3)过程本身是价值增加的转换,价值的增加来源于投入

15、过程中的资源和活动的结合所产生的结果。4)为确保过程的质量,对输入过程的信息、要求和输出的产品(有形的和无形的)以及在过程中的适当阶段应进行必要的检查、评审验证。(9)资源包括什么?资源包括人员、设备、设施、资金、技术和方法。为了实施质量方针并达到质量目标,管理者应确定资源要求并提供必需的并且充分与适宜的基本资源。为确保全体人员的能力,管理者应就人员必需的资格、经历和12培训水平做出规定。(10)如何理解“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的定义是: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上述定义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1)质量控制就是为了达到质量要求所进行的一系列作业技术与活动。这里的作业技术是指在

16、形成质量的全过程的每个环节的专业技术。2)质量控制的目的在于充分运用专业技术和开展质量环各环节的控制活动,排除产品质量形成的各阶段产生问题的原因,使质量活动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以取得较佳的效果。3)完成质量控制活动,一般分为三个环节:一是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技术活动要求制定计划和程序,这是确立控制计划与标准;二是要求按计划和程序进行实施,并在实施活动的过程中进行连续评价和验证;三是对不符合计划和程序的情况进行处置,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等。抓好这三个环节的活动,就能圆满地完成质量控制活动。4)质量控制活动贯穿在产品质量形成之中,就其本质上13看,是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取得质量管理主动权。就其内容上看,很多活动内容与质量保证相一致,因此,开展质量控制活动与质量保证活动往往是相互联系的。5)要进行质量控制,就离不开进行监视,所以质量检验是质量控制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完善的质量检验系统,完成质量控制是不可能的。(11)如何理解“质量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