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之言语理解每日一练1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083534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8.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测之言语理解每日一练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行测之言语理解每日一练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行测之言语理解每日一练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行测之言语理解每日一练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行测之言语理解每日一练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测之言语理解每日一练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中公教育龙洞学习中心 行测之言语理解每日一练 12.一位长者对一个青年人说:“批评和侮辱,跟泥巴没什么两样。你看,我大衣上的泥点,是刚过马路溅上的。当时擦一定会很糟,所以就等到泥巴干了再去处理。”但是,任何比喻都是蹩脚的,假如泥点变成了油漆,大衣变成了玻璃,再依据上面比喻中的逻辑,就适得其反。生活给我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逻辑,它们互不相同,也许还会打架。而我们奉行什么样的逻辑,全取决于自己。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A.事物具有辩证性 B.批评与侮辱C.异杂逻辑 D.生活中的逻辑不是单一的4.从清朝初期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自然灾害、战乱等原因,迫于生计的 2

2、000 万山东人相继踏上了东北大地。电视连续剧闯关东是一部表现山东百姓迫于生存闯荡东北的历史传奇故事。通过朱开山一家闯关东的经历,浓缩 1904 年至 1931 年“九一八”爆发的历史。通过对一个普通人家闯荡历程的追踪,完成一个小业到大业、小人物到大英雄的塑造,讴歌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这部剧写深写透了民族的魂魄,抓住了民族的品格。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朱开山一家跌宕起伏的命运抓住了观众B.作品把“家族史”和“社会史”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C.以百年传奇故事映照中华民族精神D.闯关东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山东人精神5.一位农夫请了工程师、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来,想用最少的

3、篱笆围出最大的面积。工程师用篱笆围出一个圆,称这是最优设计。物理学家将篱笆拉开成一条长长的直线,假设篱笆有无限长,认为围起整个地球总够大了。数学家用很少的篱笆把自己围起来,然后说:“我现在是在篱笆外面。”这个故事所说明的道理不包括( )。A.农夫与科学家 B.要善于从多角度思考问题C.质疑、异想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D.一个人要有所创新,就要不断地调整思维方法3.由于“鸟巢”和别的建筑不同,“东倒西歪”的柱子结构,交线非常复杂,对焊接技术的要求和难度都非常高。那些经过培训、优中选优的焊工们,不但优质高效地如期完成了任务,而且在“鸟巢”每条焊缝边上,都镌刻了自己的名字。用管理人员的话说,让无数普通焊

4、工在这项世人瞩目的奥运工程中留下自己的微小痕迹也许公众没有机会看到,却永不会磨灭。对这段话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A.让建设者留下自己的名字,是一个温暖人心的举动B.对于建设者来说,就是要抬头挺胸签下自己的名字C.建设者签名,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D.普通焊工在奥运工程中留下自己的痕迹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中公教育龙洞学习中心 1.悲观的人抱怨风,乐观的人期盼转向,现实的人调整帆。爱就要冒没有回报的风险,希望就要冒失望的风险,尝试就要冒失败的风险,但之所以要冒风险就是因为生命中最大的危险就是一点风险不冒。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的区别非常好笑,前者看到的是面包圈,后者看到的是

5、那个窟窿。对这段文字的概括最恰当的是( )。A.乐观与悲观 B.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C.面包圈与那个窟窿 D.生活中的哲理6.先进的文化往往具有灯与火的功能。灯可照亮前进的路,火可温暖渴望的心。在莎士比亚命名日中曾这样表达他对文化感染力的感悟:“他的著作我读了每一页,就被他终身折服;读完他的第一个剧本,我仿佛一个天生的盲人,瞬息间,有一只神奇的手给我送来了光明。”文化就是送“光明”、鼓舞士气、提高修养的。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理靠感染,感染靠文化B.理靠文化是理之感染的有效途径C.理是软约束,就要靠感染D.感染是通过语言文字或其他形式激起他人相同的思想感情7.1924 年第 8 届现代

6、奥运会在巴黎举行,主办者将参加者安置在特意建造的木制房屋里,这就是最早的奥运村。从 1932 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为各国参赛人员提供奥运村成了一个传统。从首届现代奥运会到 20 世纪末,美国是举办现代奥运会次数最多的国家,包括 4 届夏季奥运动和 3 届冬季奥运会。20 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使原拟在1916 年、1940 年、1944 年举行的第 6 届、第 12 届和第 13 届奥运会被迫取消。按照古代奥运会旧制,凡因故未能举行的奥运会也要在运动史上排下序列。这段话的准确概括是( )。A.奥运村 B.奥运点滴C.被迫取消的奥运会 D.举行现代奥运会次数最多的国家10.张三问李四:“你常看新华

7、文摘吗?”李四回答:“谁说我不常看新华文摘?”张三又问李四:“这么说你常看新华文摘了?”李四回答:“我并不是说我常看新华文摘。”从逻辑规律的角度判定,李四的回答( )。A.违反了矛盾律B.违反了排中律C.既违反了矛盾律,又违反了排中律D.既没有违反矛盾律,又没有违反排中律9.微软中国分公司在招聘员工时,出了一道这样的考题:有 12 个小球,其中有一个质量与其他 11 个不同,如果只给你三次测试机会,在 30 分钟时间内,你怎样才能挑出这个球?绝大多数应聘者费尽了周折,在规定时间内也没琢磨出结果。之后,有一个青年依旧在考场里苦思冥想,几个钟头后,还在做着实验。教官发现后问,有结果了吗?青年摇头。

8、最终,这青年被公司录用。理由是:他的智力和能力都不够出色,但毅力可嘉;一个成功的企业想可持续地发展,除了需要聪明才智外,不能缺少持之以恒的毅力,而此人身上体现的正是这种精神。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中公教育龙洞学习中心 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A.招聘难题 B.智商测试C.微软招“笨人” D.企业需要有恒心的青年8.有个偷针者和偷牛者一起被游街,偷针的觉得很委屈:“我只偷了一根针,为什么要和盗牛贼一起游街,太不公平了!”盗牛者却对他说:“别嚷了,我走到这一步是从偷针开始的。”这个寓言故事所告诉我们的道理不包括( )。A.小事小节是可大可小的问题B.“堤溃蚁穴,气泄针芒”C.质变是

9、由量变生成的D.“小节不慎,大节难保”参考答案:1、 【答案】C。 解析:文段由长者的话引出了一种逻辑,话锋一转,改变了条件,原来的逻辑就“适得其反”了。由此,作者得出结论:逻辑各种各样,互不相同,也许还会打架,而奉行哪种,全取决于自己。题干要求选择最适合的文段标题,这就要求选项简短又切合文义。综观全文是在讲逻辑。所以排除 A、B 两项。D 项的表述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它只强调了逻辑的“多” ,对其“互不相同,也许还会打架”的特点没有涉及,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2、 【答案】C。 解析:文段通过闯关东这个具有典型性的传奇故事来反映民族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百折不挠”的精神,突出

10、的是民族的气魄,所以正确答案为 C。A 项是这部电视剧受欢迎的一个原因,文中没有提及,排除。B 项是这部电视剧的一个特点,文中虽有印证,但这不是文段主要说明的内容。D 项说“所体现出的山东人精神” ,山东人的表述太过狭隘,文中后两句说的是“民族精神” 、 “民族的魂魄” 、 “民族的品格” ,故排除 D,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3、 【答案】A。 解析:文段通过工程师、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用篱笆围出最大面积的故事说明了诸多道理。题干要求选出故事中说明的道理“不包括”的一项。由“道理”二字可知,本题即可轻易选出答案 A。因为 A 项只是对这个故事内容的概括,并不包含什么道理。B 项强调“多角度” ,故

11、事中工程师、物理学家、数学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给出了解答,因此符合。C 项“质疑、异想” ,三个科学家正是对别人质疑、再加上自己的异想才得出自己的答案,因此符合。D 项谈到“调整思维方法” ,三个科学家正是从不同的思维方法出发,才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故符合。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4、 【答案】C。 解析:文段讲述了“鸟巢”的焊工们在“鸟巢”的每条焊缝边上镌刻自己名字这样一个事件。建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中公教育龙洞学习中心 造“鸟巢”这样的伟大建筑,离不开劳动者的智慧和血汗,让他们刻下自己的名字,既能留下永久的纪念(对历史负责),又是对普通劳动者的尊重(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故答

12、案为 C。A 项“是一个温暖人心的举动”体现了这一事件背后所透露出的尊重劳动者的一面,但是对于文中所说的“也许公众没有机会看到,却永不会磨灭” ,却没有涉及,排除。B 项是站在建设者的角度,强调签下名字时的态度,从文中看不出建设者当时的状态,排除。D项是对这个事件本身的概括,其后反映的较深层次的内涵没有涉及,排除。5、 【答案】A。 解析:文段通过对比人们对待风、对待风险、以及对待面包圈的不同,阐述了乐观与悲观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B 项为干扰项,但是 “乐观主义者”与“悲观主义者”讲的都是人,由文段第二句“希望就要冒失望的风险,尝试就要冒失败的风险”可看出,文段强调的还是“态度” ,故

13、A 项比 B 项恰当。C 项“面包圈”和“那个窟窿”是乐观主义者与悲观主义者对待事物两种态度形象化的表述,不能完全代表乐观与悲观两种生活态度。D 项“生活中的哲理 ”的表述过于抽象,没有体现出文段的论题,排除。本题最恰当的答案为 A。6、 【答案】A。 解析: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文化的感染力。第一、二句总说文化具有灯与火的功能。第三句进一步引用歌德的话强调了文化的这种感染力。末句总说文化就是送“光明” 、鼓舞士气、提高修养的。B 项说“理靠文化是理之感染的有效途径” ,从文中并不能看出二者关系,排除。C 项着重说明“理靠感染” ,没有提到文化,这与文义不符,排除。D 项意在解释 “感染”是什么,

14、也没有涉及文化的内容,排除。A 项说“感染靠文化” ,这与文段强调的文化的感染力相符,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7、 【答案】B。 解析:这段文字介绍了有关奥运会的一些知识。第一、二句介绍了奥运村的传统。第三句介绍的是举办现代奥运会次数最多的国家。最后两句则是介绍被迫取消的奥运会,以及其也要排下序列的奥运规则。纵观全文,文段仅仅是三部分内容的简单罗列,并无侧重。因此“奥运点滴”的概括最为准确。A、C、D 三项均是对文段部分内容的概括,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B。8、 【答案】B。 解析:这道题实际考查的是逻辑知识。矛盾律是指两个矛盾关系的命题不能同时为真,必有一个为假;排中律则指两个矛盾关系的命题不能同时为假,必有一个为真。两个规律的侧重点不同。 “谁说我不常看新华文摘 ”否定了“不常看” ,即“不常看”为假;“我并不是说我常看新华文摘 ”否定了“常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