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的行为能力、意思能力、责任能力辨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068315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人的行为能力、意思能力、责任能力辨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自然人的行为能力、意思能力、责任能力辨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自然人的行为能力、意思能力、责任能力辨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自然人的行为能力、意思能力、责任能力辨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自然人的行为能力、意思能力、责任能力辨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人的行为能力、意思能力、责任能力辨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人的行为能力、意思能力、责任能力辨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然人的行为能力、意思能力、责任能力辨析尹田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内容提要】行为能力为自然人独立为法律行为的资格,是实现权利能力的基本条件。具备权利能力是 具备行为能力的前提,但必须将行为能力与实施某种具体的法律行为的资格相区别。法律将意思能力以行为能力制度全面定型化,更有利于交易秩序的维护。故在我国,对意思能力应 采一般、抽象之理解,即有意思能力,始有行为能力;无意思能力,即无行为能力。而行为能力与责任能力则是两种性质不同的资格,多数情形,二者相互并合,但在特别情形,二者相互独立。【关键词】行为能力/意思能力/责任能力自然人的行为能力是自然人据以独立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以自己的行为

2、取得民事权利或承担民事义务的法律资格。对于自然人的行为能力,现有理论多将之与自然人的意思能力相区 别 而与自然人的责任能力相联系,殊值讨论。这一问题的辨析,有助于我国民法典相关条文的制订,故本文特对此发表拙见,以资参考。一、自然人行为能力的性质法律赋予自然人以民事权利能力,其作用仅在确定其法律地位,使其法律人格得以具体表现。但享受权利以及承担义务的资格并不等于具体权利的享有及具体义务的负担。就人身方 面的权利(尤其是人格权) ,其为法律所直接赋予,自然人一旦出生,即依法当然享有。但就纯粹财产方面的权利义务,有些固然可因某种事件的发生而依法取得(如因被继承人死亡而 取得继承权) ,但多数情形,财

3、产权利义务系因自然人实施的行为而发生。因此,我国台湾地区有学者认为,自然人的行为能力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行为能力,指自然人实施一 切行为的资格,既包括实施合法行为(法律行为及法律行为之外的合法行为)的资格,也包括实施违法行为(侵权行为及侵权行之外的违法行为)的资格;狭义的行为能力,则是自然人实施合法行为的资格,而从最狭义之理解,则行为能力 仅指自然人实施法律行为的资格,并不包括实施法律行为之外的合法行为的能力。德国、日本学者多认为行为能力仅指自然人实施法律行为的能力,应予从之。 (注:史尚宽.民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笔者认为,对于行为能力的理解,应当从此项制度设置

4、之目的着手。就民事权利义务的创设而言,近代民法奉行意思自治原则,即承认个人得以自己的行为在不违背公序良俗的范围 内自由地创设其权利义务。但自然人的行为须基于其正常的意思(意志)而实施方可产生其预期的法律效果,故意思表示真实为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即法律行为须以具有足够辨认行为后果之能力的人所实施才能有效。而行为人对其行为后果的判断,决定于其智力发达水平。 由此,民法依据不同的标准和条件,对自然人的行为资格予以确认或者限制,此即设置行为能力制度的立法理由。至于行为能力制度之要旨,全在于确认自然人是否具备以自己的意志 独立实施发生权利义务之行为的资格,即可否独立从事民事活动,而自然人对违法行为的实施

5、,其后果为单纯义务(责任)的发生,无能否实施或能否独立实施之谓,仅涉及责任能力问 题。而自然人实施法律行为(表意行为)之外的合法行为或者事实行为,因其均非以意思表示为要件,不涉及行为人判断能力之有无,故也不存在有无独立行为之资格的问题。例如,对 于事实行为,任何自然人均可实施。未成年人施以无因管理或吟诗绘画(事实行为)而创作作品,无需赋予其任何独立行为之资格。因此,行为能力为自然人独立为法律行为的资格,当 属无疑。在此,应首先理清自然人的行为能力与其权利能力以及实施具体法律行为的资格之间的界限:(一)自然人的行为能力与权利能力的关系自然人的行为能力与其权利能力有所联系但也有所区别。所谓联系,表

6、现为行为能力是实现权利能力的基本条件,而具备权利能力是具备行为能力的前提:如无主体资格,以自己的 行为独立参与民事法律关系的资格(行为能力)即成为无本之木,毫无意义。而如果法律仅仅赋予主体以权利能力而概不承认其独立行为的资格,则自然人的人格则同样成为空中楼阁, 无从落实。但是,行为能力与权利能力在法律上的意义和价值不能等同,更不能混淆:自然人权利能力的有无表现在其法律人格的有无,而行为能力的有无与法律人格之有无毫无关系 。鉴于欠缺行为能力的人既不能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权利,也不能通过自己的行为行使权利,似乎赋予其权利能力并无意义,德国一些学者(Fabrichcius 以及 Gitter 等)提出

7、所谓“权利能力相对化”之理论,认为应从积极的方面来理解权利能力,即权利能力是从行为能力中 “派生”出来的,为此,权利能力应当是指从事法律上有效的行为的能力。此种理论遭到其 他 学者的批评。德国学者 Larenz 指出,法律上确定某人具有权利主体资格,意味着将通过行使权利所获得的利益归属于该权利主体。事实上,有些人即使具有完全的行为能力,他们也是 由其他人来行使其权利的。重要的是,这种行使权利的行为是为谁的利益而为。因此,将权利能力赋予未成年人而并非将之赋予其父母,自有其合理的意义。故应坚持对权利能力的传 统定义。 (注: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M.邵建东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8、二)自然人的行为能力与其实施具体的法律行为的资格的区别行为能力为法律赋予自然人以独立实施法律行为的一种概括性的资格,是自然人在民事活动中的一种法律地位的确认。在这里,必须将行为能力与实施某种具体的法律行为的资格相 区别。对此,法国学者特别强调,行为能力不同于“授权证书(pouvoir)” 。授权证书(如经 许可而从事商业活动的权利等) ,是当事人实施某种具体的法律行为的资格。授权证书的有 无取决于当事人是否享有某种行动资格,其可使当事人的行为能力得以实现,对财产拥有授权证书的当事人可根据自己的选择,通过订立处理自己财产的合同而实现其行为能力。但授 权证书有可能被法律所限制(如法国民法典第 21

9、5 条第 3 款规定:夫妻中任何一人不得单独对家庭住宅进行处分) ,也可以依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的授权而为第三人享有(如法定代理人依法律规定而享有代理权,委托代理人依委托授权而享有代理权) 。 (注:Jacques Fluor et Jean-luc Aubert;Droit civil,Les obligations,t.I,5e dition,par Armand Colin Editeur;Paris 1991.176.)因此,自然人所具有的行为能力,如属于相同等级(如完全行为能力) ,则并不因其实际可以实施的法律行为的范围差异而有大小之分(例如在我国,作为商人的自然人与作为非商人的自然人实

10、施具体法律行为的资格范围是不同的,个体商人得实施营业行为,而一般公民不得实施,但这并不表明个体商人的行为能力范围大于一般公民) 。 二、自然人的行为能力与其意思能力、责任能力的关系依笔者观点,自然人的意思能力等同于其行为能力,但自然人的民事责任能力与其行为能力之间,并无必然联系。(一)自然人的行为能力与意思能力的关系意思能力,为自然人认识自己行为的动机与结果,并根据此认识决定其正常的意思之能力。对之,瑞士民法称为判断能力,我国台湾民法称为识别能力。(注:梁慧星.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有台湾学者指出,自然人的行为能力是否必须以其具备意思能力为要件,民法学说及立法上所采不同。法

11、国学者认为行为能力应包括“天然能力”与“法定能力” ,天然能力即意思 能力,同时具备前述两项者,方可具备行为能力;瑞士民法也采此理论(瑞士民法典第 13 条规定:“成年且有判断能力的人有行为能力。 ”) 。但德国民法则将意思能力视为意思表 示有效之要件而非行为能力取得之要件,欠缺意思能力的人只是意思表示不发生效力,但与其有无行为能力无关。 (注:德国民法典第 104 条规定:“无行为能力人为:1.未满七周岁者;2.因精神错乱不能自由决定其意志者,但按其性质此种状态仅为暂时性的除外。 ”第 105 条规定:“1.无行为能力人的意思表示无效;2.在无意识或者暂时性精神错乱状态时作出的意思表示无效。

12、 ”)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 13 条、第 15 条及第 75 条)与德国民法相同。 (注:胡长清.中国民法总论(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78.)至于日本民法,虽然法律尚无明文规定,但实务与学者通说认为,缺乏意思能力的人(无意思能力人) ,即使有行为能力,其法律行为亦应认定为无效, (注:四宫和夫.日本民法总则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5.52.)显然也是将意思能力与行为能力分而视之。上述学说及立法例的差异之发生,其实在于对意思能力的理解角度不同:如果将意思能力理解为一般的、抽象的辨认行为后果的能力,则意思能力是行为能力的基础,只有具备意思 能力的人,才能赋予其行为能力,故意思能力自然

13、是行为能力的要件,其表现为:年龄为判断自然人有无识别行为后果之能力的基本标准,但成年人如不具有意思能力(精神病人等) , 则 仍然不具有行为能力,此即所谓“法定条件” (年龄)与“天然条件” (意思能力)共同作为行为能力条件的理由;如果将意思能力理解为实施具体的法律行为时之辨认行为后果的能力, 则被一般认定为有行为能力即有意思能力的人,完全有可能因酗酒、吸毒等原因而于实施行为时不具有意思能力。这就是认为欠缺意思能力不等于无行为能力的理由(如前所述,依德 国民法规定,暂时精神错乱不能自由决定其意志者,并非无行为能力。同时,暂时精神错乱者作出的意思表示无效) 。就其本来之义,意思能力应当是指行为人

14、实施法律行为时对其行为后果的认识能力。意思能力的有无,当为客观存在之事实。根据意思自治原则,自然人得以其行为创设自己的权利 以及约束,但须以其行为系基于其正常的意思活动而发生,即法律行为须由能够预见其行为后果的人实施,方可具有法律效力。德国民法及日本民法实务认为缺乏意思能力的人实施的 法律行为无效,正是基于此种思想。但是,不同的人于不同的情形,其意思能力均有所不同,而意思能力之有无,于事后证明十分困难,倘若能够证明,对于相对方又会带来始料不及 的损失,严重损害交易安全。此种做法,与法律交往要求的简便性和安全性格格不入。诚因 “一个人在从事每一项法律行为之前,不可能对行为相对人或行为相对方进行某

15、种形式的 成熟测试 ”。 (注: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5.410.)鉴此,法律必须将通过行为能力制度将意思能力“定型化”:(注:四宫和夫.日本民法总则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5.53.)对于客观上经常处于无意思能力状态的人(如未成年人及精神病人) ,确定其在法律上无意思能力(无行为能力) ,不问其实施具体行为时有无意思能力,统统确认其行为无效。 (注:史尚宽.民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108-109.)由此,无意思能力就从一种客观状态,转为一种法律上确定的状态(无行为能力) 。可见,事实上的无意思能力,是一种个别的、具体的、相

16、对可变的状态(同一人,于不同的行为、不同的情形,其 意思能力之有无有所不同) ,而法律上的无意思能力,则为一种概括的、抽象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同一人,于不同的行为、不同的情形,其意思能力之有无完全相同) 。正是在此意义 上,法律上的意思能力与行为能力发生同步:无行为能力的人,确定地无意思能力。由此,无意思能力的人的利益之保护与交易安全之保护得以协调。但是,意思能力的“定型化”是否应当包括对有意思能力之定型?亦即应否确定:有行为能力的人即有意思能力?如肯定之,则法律上认定为有行为能力(即有意思能力)之人,即使其 因自己的行为而使其客观上陷入无意思能力状态,也认定其行为有效;如否定之,则有行为能力之人,亦得因无意思能力而主张其行为无效(如同德国民法的规定及日本民法实务的做 法) 。比较而言,法律上将意思能力以行为能力制度全面定型化似更有利于交易秩序的维护。在我国,对意思能力应采一般、抽象之理解,即意思能力为赋予自然人行为能力的前提,有意 思能力,始有行为能力;无意思能力,即无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