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2014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067845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2014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内蒙古2014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内蒙古2014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内蒙古2014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内蒙古2014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2014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2014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第卷甲 必考题一、 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也曾“高陵” ,也曾“疑冢”2009年的最后几天,安阳掘墓于西高穴,迫不及待作出重大宣布发现曹操墓。中科院考古所虽称“初步认定” ,并非“最终结论” ,仍然激起一片质疑之声。曹操墓原本是明确的。曹操去世前两年就为自己准备了“归宿”:“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 ”(三国志 )公元 220年,于洛阳,即葬于此地(魏称高陵,亦称西陵) 。几十年后,时任西晋著作郎的陆机, “游乎秘阁” , “而见魏武帝遗令” ,他披露了曹操“遗令”的部分内容:“汝等时时登铜雀台

2、,望吾西陵墓田 ”。 “遗令”的发现,进一步明确了曹操墓的具体方位。晚唐的李吉甫写道:“西门豹祠在县西十五里,魏武帝西陵在县西三十里。 ”(元和郡县志 )进一步标明了操墓的确切位置。“高陵”是如何变成“疑冢”的呢?我以为,其根本原因在于意识形态的干扰。 “七十二疑冢”的最早说法见于王安石的将次相州诗,其中有:“青山如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八九丘。 ”“八九丘”者,七十二冢也,就是对操墓难以确认的描述和评议。王诗只是“疑冢说”的滥觞, “曹操疑冢”的说法大约到南宋初期才广为流传。“疑冢说”起于宋代,与“正统论”的泛起不无关系。宋代的士大夫为了论证赵宋政权的合法性,曾就“正统论”进行过激烈论争。曹魏是

3、正统的观点被司马光所认同,并体现在资治通鉴的编纂之中。然而,这一观点在南宋却引起争议。南宋朝廷蜷缩东南一隅,势同三国时的东吴,占领北方大片土地的金政权,如同当年的曹魏。如此一来,在舆情上, “帝魏寇蜀”逐渐为“帝蜀寇魏”所取代,陈寿笔下的“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竟然成了篡汉的奸雄,狡诈的奸臣,连带其“高陵”也就成了“疑冢” 。 “疑冢说”的代表人物当属范成大,他写诗说:“一棺何用冢如林,谁复如公负此心。 ”(七十二冢 )南宋时,不仅“疑冢诗”所在多有, “疑冢词”也俯拾即是。那么,这“疑冢”又是如何变成“高陵”的呢?西高穴的发掘,不仅迅速认定流传了几个世纪的“疑冢说”只是“民间传说” ,而且

4、迅速认定证据不全的西高穴为曹操高陵,而参与其中的不仅有考古专家,也有政府官员。西高穴墓刚挖开,就有学者预言,开发曹操墓,每年至少能带来 4.2亿元的经济效益。在“疑冢”迅即变为“高陵”的过程中,没有看到确凿的考古证据,没有看到严谨的科学论证,人们看到的是曹操的高知名度所潜在的经济利益的强大诱因。考古总要通过田野调查挖掘,找到一些早期人类活动的遗物、遗迹,来研究和探求古人生活的状态与环境。在这里,需要的是求真的精神与科学的态度。舍此,或屈于意识形态的压力,或魅于经济利益的诱惑, “高陵”乎, “疑冢”乎,也就真假难辨了。1. 作者认为“曹操墓原本是明确的” ,以下不属于这一观点依据的一项是( )

5、A.三国志中明确记载,曹操生前为自己准备的墓葬居于瘠薄之地。B 三国志中记载,曹操生前为自己准备的墓地在西门豹祠西原上。C. 据曹操“遗令”中记载,人们登上铜雀台就可以看见其墓地西陵。D.元和郡县志中标明了操墓的确切位置在元和县西三十里的地方。2.对文中画线句“疑冢说起于宋代,与正统论的泛起不无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 2 页A.“疑冢说”之所以兴起于宋代,与“正统论”在宋代泛起存在着一定的关系。B. 宋代的一些士大夫提出并主张“疑冢说”,是为了论证赵宋政权的合法性。C.“疑冢说”的兴起,表明人们对历史史实的认定有时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D. 宋代之前的人们没有提出“疑冢说”,是因

6、为宋代之前没产生“正统论”。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杨廷和,字介夫,新都人。父春,湖广提学佥事。廷和年十二举于乡。成化十四年,年十九,先其父成进士。改庶吉士。廷和为人美风姿,性沉静详审,为文简畅有法。好考究掌故、民瘼、边事及一切法家言,郁然负公辅望。乾清宫灾,廷和请帝避殿,下诏罪己,求直言。因与其僚上疏,劝帝早朝晏罢,躬九庙祭祀,崇两宫孝养,勤日讲。复面奏开言路,达下情,还边兵,革宫市,省工作,减织造,凡十余条,皆切至。帝不省。寻以父卒乞奔丧,不许。三请乃许。阁臣之得终父母丧者,自廷和始也。服甫阕,即召至。帝方猎宣府,使使赐廷和羊酒银币,廷和疏谢,因请回銮,不报。复与大学

7、士蒋冕驰至居庸,欲身出塞请。帝令谷大用扼关门,乃归。帝命回銮日群臣各制旗帐迎,廷和曰:“此里俗以施之亲旧耳。天子至尊,不敢渎献。 ”帝再使使谕意,执不从,乃已。江左比岁不登,中官请遣官督织造。工部及给事、御史言之,皆不听,趣内阁撰敕。廷和等不奉命,因极言民困财竭,请毋遣。帝趣愈急,且戒毋渎扰执拗。廷和力争,言:“臣等与举朝大臣、言官言之不听,顾二三邪佞之言是听,陛下能独与二三邪佞共治祖宗天下哉?宪宗、孝宗爱民节财美政非一,陛下不取法,独法其不美者,何也?”因请究拟旨者何人,疑有假御批以行其私者。帝为谢不审,俾戒所遣官毋纵肆而已,不能止也。廷和先累疏乞休,其后请益力。三年正月,帝听之去。明年六月

8、卒,年七十一。居久之,帝问大学士李时太仓所积几何,时对曰:“可支数年。 ”帝慨然曰:“此杨廷和,功不可没也。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杨廷和直言劝谏的一组是( ) (3 分)下诏罪己,求直言 凡十余条,皆切至驰至居庸,欲身出塞请 天子至尊,不敢渎献因极言民困财竭,请毋遣 疑有假御批以行其私者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杨廷和少年成名志向远大。他十二岁中举,十九岁时比父亲先考中进士,喜欢考察研究国家的旧制旧例、民情、边防事务及一切法家理论,志向高远。B杨廷和讲究孝道。父亲去世时,他请求允许奔丧,但皇上不答应,杨廷和再三请求,皇上才答应了。

9、杨廷和的做法也开了内阁大臣得以守满丧期的先例。第 3 页C杨廷和敢于制止皇帝的不合理要求。皇上在宣府打猎,命令群臣在他回京之日制旗到帐前来迎接,杨廷和认为这些要求不妥,执意不从,皇上只好作罢。D杨廷和爱惜民力。江东一带连年歉收,宦官请求派官员督促织造,杨廷和等不奉命,趁机极力说明人民困顿、财物枯竭,请求不要派遣,终于阻止了此事。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帝方猎宣府,使使赐廷和羊酒银币,廷和疏谢。 (5 分) 译文: (2)因请究拟旨者何人,疑有假御批以行其私者。 (5 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题。葛溪驿 王安石缺月昏昏漏

10、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8.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5 分)9.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6 分)(三)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子曰:“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2)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 ,一览众山小。 (望岳 )(4) ,恨别鸟惊心。 (春望 )(5)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

11、)长风破浪会有时, 。 (行路难 )乙 选考题请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大题内的小题,不得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全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作答时请在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内打“”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悲惨命运有些人,在拜访别人或晚上与人聊天的时候,总觉得告辞是一件很难的事。时间一分接一分地过去了,到拜访者觉得自己真的该走了的时候,他站起来吞吞吐吐地说:“呃,我想我”紧接着主人就说:“噢,你这就要走吗?时间真的还早呢!”于是拜访者拿不定主意的尴尬就接踵而至了。在我所知的这类事情中,最悲惨的例子要数我可怜的朋友动三先

12、生了。他简直不知道该如何从所拜访的人家里脱身。他是那么忠厚,又是那么规矩,从不愿失礼。在他放暑假的第一天下午,天空一片浅蓝,颜色很浅。他到一个朋友家里拜访。他在那儿聊了一会儿天,喝了两杯茶,然后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说:“呃,我想我”可是女主人说:“噢,别急!动三先生,你真不能再多待一会儿吗?”动三从来都是说实话的。 “噢,我能。 ”他说, “当然,我呃可以再待一会儿。 ”他留了下来,喝了十一杯茶。夜幕开始降临了,他再一次站起来。“呃,现在,我想我真的”“你非要走吗?”女主人客气地说, “我还以为你可以留下来吃饭呢”“呃,是可以的。 ”动三说, “假如”“那就留下来吧。我肯定我的丈夫会很高兴的。 ”

13、“好吧,那就留下来吧。 ”他颓然回到椅子上,灌了一肚子的茶水,怪难受的。 男主人回来了,他们开始吃饭。动三从头到尾都在盘算着要在八点三十分告辞。主人一家都在纳闷,第 4 页不知动三到底是因呆笨而显得闷闷不乐呢,还是仅仅只是呆头呆脑的。吃完饭后。女主人想打开他的话匣子,于是拿出照片给他看。她把家里珍藏的所有的照片都拿了出来。到八点三十分的时候,动三已经看了七十一张,大约还有六十张没看完。动三站起来:“现在告辞了。 ”他以恳求的口吻说。“告辞?”他们说, “才八点三十分,你有什么事要去办吗?”“没什么事。 ”他承认,然后苦笑了一下,接着又闷声闷气地坐下来。就在这时候,大家发现主人的宝贝儿子那个可爱

14、的小调皮鬼把动三的帽子给藏起来了,因此,男主人说,动三先生非留下来不可了,于是就请动三一起抽烟聊天。动三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果断地离去,可是办不到。后来男主人开始厌烦他了,就用反话挖苦他说:“动三先生最好留下来过夜,我们可以给你临时搭一个铺。 ”动三误解了他的意思,竟然连连道谢。于是男主人便为他安排了一个空房间,内心却狠狠地诅咒他。第二天,吃完早饭后,男主人进城上班了,留下动三和家里的宝贝儿子玩。动三一天一直在琢磨着回去,可他又左右为难。男主人傍晚下班回来了,他发现动三还在家里,大感吃惊和恼火。他想开个玩笑把动三支走,于是说:“我认为该向动三先生收房租和伙食费了!”那个不幸的小伙子目瞪口呆一阵,然

15、后紧紧握住男主人的手,向他预付了一个月的食宿费。在接下来的一个月的日子里,他神情忧郁,最后他垮了。他发烧得厉害,神志不清。后来病情进一步恶化,怪可怕的。有时候他从床上惊坐起来,尖叫着:“呃,我想”紧接着又倒在枕头上,同时发出一声令人毛骨悚然的大笑。再一会儿,他又跳起来,大叫着:“再来一杯茶,再拿照片来!哈!”在动三假期的最后一天,大雨“哗哗哗”地下个不停,仿佛天上有个巨大的喷壶,在往地上倒水。经过一个月的痛苦折磨,动三去世了。人们说在他临终之际,他在床上说:“噢!天使们在召唤我,我想我真的该走了。再见!”(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 )A.本文描写人物时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方法。如动作描写:“有时候他从床上惊坐起来,尖叫着,再一会儿,他又跳起来,大叫着。 ”B.小说结尾描写“大雨哗哗哗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