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6学年高二语文期中试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059493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5-2006学年高二语文期中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05-2006学年高二语文期中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05-2006学年高二语文期中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05-2006学年高二语文期中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05-2006学年高二语文期中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5-2006学年高二语文期中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5-2006学年高二语文期中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人大附中 2005-2006 学年高二语文期中试卷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 分)A 怃然(w) 进(b) 拗断(o) 土谷祠(c )B 赊酒(sh) 侮蔑(w) 碇石(dng) 用度窘(jn)C 迤逦(y) 簇拥(z) 交契(q) 黑 (q)D 巾帻(z ) 裨益( b) 迂讷(n) 尺有咫(zh )2下列字形有误的一项是(2 分)A蒋干中计 放荡不羁 全装灌带 呕吐狼籍B拈弓搭箭 抵足而眠 鼻息如雷 残火尚明C便宜从事 和衣卧倒 君臣之义 骨肉之恩D师旷之聪 雅量高致 佯醉大笑 同窗契友3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 分)A素不相能(能力) 愕然(惊讶) 虫集冠上(止)

2、B咸与维新(参与) 江左(古人以东为左) 俾入邑庠(学校)C初隽秀才(通“进” ) 交契(情意不投) 浩气四塞(充满)D秋行夏令(时令) 觥筹交错(酒筹) 变乱纷乘(乘车)4填在空白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2 分)( )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 )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 ( )不获实行也如故。 ( )予此行所负之责任,( )倍重于三十年前。A故、以、之、而、则 B而、以、其、则、则C而、为、其、则、尤 D而、为、其、而、故5填在空白处最妥当的一组标点是:(2 分)他立即悟出自己之所以冷落的原因了要革命,单说投降,是不行的盘上辫子,也不行的第一着仍然要和革命党去结识A

3、: , , 。 B , , , 。C : ; ; 。 D : 。 。 。6与“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修辞方法相同的一句是:(2 分)A又使他舒服得如六月里喝了雪水。B假洋鬼子身上也挂着一块银桃子。C吾虽不及师旷之聪,闻弦歌而知雅意。D黄花冈上一杯土,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7与“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句式相同的一句是:(2 分)- 2 -A问者爇香于鼎 B赋税之繁重者C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 D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8下列诗句书写无误的一句是:(2 分)A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B斜阳草树,寻常向陌,人道寄奴曾往。C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D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

4、胜有声。9选择恰当的动词填空:(2 分)阿 Q 飘飘然的( )了一通。阿 Q 轻轻的( )近了,站在赵白眼的背后他( )到夜间,赊了两碗酒,喝下肚去。他照例的混到深夜才( )回土谷祠去。A跑 飞 走 踱 B飞 走 游 踱C飞 走 跑 跑 D游 踱 飞 跑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沛公居山东时”中“山东”指太行山以东的地方。B古代凡重要器物(如钟鼓等)制成,要杀牲以祭,把血涂在上面,叫“衅” 。C “剽掠其人”中的“人” , “高、曾时为一户,至曾、元时不分至十户不止” 。中的“元”分别是避李世民和玄烨的讳。D “操童子业”的“童子”是童生。科举时代,还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不论年纪大小

5、,都称为“童生” 。1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聊斋志异是清代著名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蒲松龄,字聊斋。B 左传 是记录春秋战国时历史的编年体历史著作。C 战国策 是西汉刘向编定的反映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行的国别体史书。D 三国演义是明代罗贯中写的反映魏、蜀、吴三国政治军事上的斗争故事,主要人物有曹操、诸葛亮、孙膑等。1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阿 Q 正传收在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彷徨中。B 梦游天姥吟留别选自李太白全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在成都居住时所作;琵琶行是白居易离别京城时所作。C 念奴娇 赤壁怀古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分别是北宋豪放派作家苏轼、辛弃疾的代表作。- 3

6、 -D柳永的雨霖铃姜夔的扬州慢是宋朝婉约派词的名篇。13下列选项中正确一项的是:( )A “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出自战国策殽之战 。B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神话出自神仙传中。C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出自史记游侠列传 。D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是辛弃疾用刘裕的典故。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吟” , 茅屋为秋风破歌 的“歌” , 琵琶行 的“行”是古代歌行体诗歌的标志之一,唐以前就有这种诗体。B豪放派的词都要用典故,否则词的内容就显得单一,不够丰富。C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虽然借序以“勖国人” ,但它仍然是书序,与送东阳马生序不

7、同。D 治平篇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专论人口问题的文章。15下列匹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秦武阳战国策刘向。B战国 百里孟明视左传左丘明C三国 曹操三国志罗贯中。D清成名促织蒲松龄。文言文阅读(16 分)(一)文赢请三帅,曰:“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公许之。先轸朝,问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 ”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

8、将拜君赐。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不替孟明。 “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16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以逞寡君之志 逞:满足B妇人暂而免诸国 暂:请求C秦伯素服郊次 次:停驻- 4 -D不以累臣衅鼓 累:绳索17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两句是:( )2 分堕军实而长寇仇 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秦伯素服次,乡师而哭A B C D18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 分A 彼实构吾二君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B 不以累臣衅鼓不终岁,薄产累尽C 及诸 河,则在舟中矣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

9、于周D 武夫力而拘诸原及诸河,则在舟在矣19关于本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 “文赢请三帅”是文赢站在娘家秦国的立场上用花言巧语说服晋襄公释放三帅。B原轸 “不顾而唾” ,直呼文赢为妇人,表现了他性情刚烈,忠直之心溢于言表。C孟明说 “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表现了对晋襄公不杀之恩的感激。D秦伯“乡师而哭” 。表现了他在事实的教训面前终能悔悟,引咎自责。20下列句子加点字中与“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中“辱”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 2 分A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B君何辱讨焉?C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D见燕使者咸阳宫(二)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

10、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21 “荆轲顾笑武阳”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例句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先轸怒曰:“”不顾而唾。B子布,元表诸 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 5 -C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D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搏一笑。2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至陛下 殿前的台阶B北蛮夷之鄙人 自己的谦称C愿大王少假借之 原谅,宽容D夫妻向隅,茅舍无烟 面对着墙角(哭泣)23本段文中“使毕使于前” ,与“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

11、闻大王” , “使”意义表述正确的一项( )2 分A与同,与同B 与同,与不同C 与不同,与同D与不同,与也不同现代文阅读(14 分) 阅读,回答问题阿 Q 的耳朵里,本来早听到过革命党这一句话,今年又亲眼见过杀掉革命党。但他有一种不知从哪里来的意见,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觉之”的。殊不料这却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有这样怕,于是他未免也有些“神往”了,而且未庄的一群鸟男女的慌张的神情,也使阿 Q 更快意。“革命也好吧, ”阿 Q 想, “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 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 ”24对这段文字所反映的阿 Q 的思想意识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12、 )A 阿 Q 觉得自己是革命的对象,因而误解革命;但又看到地主老爷们害怕革命,因而决心投入革命。B 阿 Q 没有文化,愚昧落后,因而误解革命;但由于长期受到封建压迫与剥削,因而懂得了革命的必要性。C 阿 Q 长期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因而误解革命,但出于被压迫的阶级本能与阶级对立情绪,因而有自发地要求革命的一面。D 阿 Q 长期受封建思想毒害,因而误解革命,但由于社会地位低下,因而产生了对革命的强烈愿望。- 6 -25这段文字写阿 Q 用了什么方法?答: 。26 “那船便将大不安载给了未庄,不到正午,全村的人心就很摇动。 ”这句话说明:( )A辛亥革命没有发动群众,没给群众以革命教育。B辛亥革命

13、给封建统治阶级以沉重打击,举人老爷都到乡下逃难了。C当时农民还处在愚昧之中,人心很容易动摇。E 辛亥革命使统治阶级惶惶不安,在农村也引起了动荡。27阿 Q 终于没能革命是因为 。28使者呈上书看时,封面上判云:“汉大丞相付周都督开拆。 ”瑜大怒,便不开看,将书扯碎,掷于地上,喝斩来使。周瑜毁书斩使的原因是:( )A因信封上曹操自称汉大丞相,触犯周瑜。B书信内容给周瑜施加压力,冒犯周瑜。C斩来使以示威,表示周瑜不怕威胁对曹斗争很坚决。D表示周瑜妄尊自大,不把曹军放在眼里。29曹操既然重用蔡、张二将训练水军,为什么会中周瑜的反间计。答: 。30曹军中箭着炮者,不计其数。从巳时直杀到未时,周瑜虽得利,只恐寡不敌众,遂下令鸣金收往船只。从巳时到未时是指: 。给材料作文一个老翁和他的孙子用一头驴子驮着货物去出卖,货物卖出去了,孙子骑着驴子往回走,老翁跟着走。路人责备孩子不懂事,叫老人徒步。他们便换了位置,而旁人又说老人狠心;老人忙将孙子抱到鞍桥上,路人都说他们残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