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2013届高三4月份模拟考试语文含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001492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冈市2013届高三4月份模拟考试语文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北省黄冈市2013届高三4月份模拟考试语文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北省黄冈市2013届高三4月份模拟考试语文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北省黄冈市2013届高三4月份模拟考试语文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北省黄冈市2013届高三4月份模拟考试语文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冈市2013届高三4月份模拟考试语文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黄冈市2013届高三4月份模拟考试语文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冈市 2013 年高三年级 4 月份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2013 年 4 月 22 日上午 9:00-11:30一、语文基础知识(共 15 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电的字,每对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默契提纲挈领 谪居嫡传弟子 茁壮相形见绌B剽悍虚无缥缈 拊掌感人肺腑 下载载歌载舞C划算出谋划策 斐然流言蜚语 间距间不容发D倘若风流倜傥 勾当勾心斗角 稽首无稽之谈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斑驳 深恶痛绝 责无旁待 心急如焚B乖张 微不足道 穿流不息 气势磅礴C烦躁 礼尚往来 残羹冷炙 稍纵即逝D洗练 咬文嚼字 开城布公 锱铢必较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

2、使用正确的一组是A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居住在两岸的是骨肉同胞。 “同胞”这个理念在中华文化中是根深蒂固的,所谓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同胞之间、手足之情,没有解不开的结。B在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上,韩国演员安圣基和中国演员汤唯相濡以沫,一同担任主持人成为电影节期间的一大热门话题。C伊拉克政府曾几次计划减少巴格达市区检查站和隔离墙的数量,但是各种各样的恐怖袭击总是如期而至,该项计划被迫取消。D领导干部工作应该做到一言九鼎,说了算、定了干、干就干出成绩来,对造福百姓的事业来不得半点马虎,更容不得“忽悠”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国务院颁布新的房地产政策以来,全国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虽然已得到初步

3、遏制,但是部分城市住房价格仍然过高,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工作依然繁重。B由于通货膨胀,低效率的资金运转、屡见报端的贪腐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带来的资金不足,使得地方政府越来越无力支付庞大的养老金。C苹果手机的销量最近开始下降,以前每天能卖上百台,现在只卖出两三台,有消息说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央视“315”曝光所造成的。D实现民族复兴,是无数中华儿女的可年梦想,经历了艰辛探索和不懈奋斗,中国人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发展才能自强,实干才能兴邦。5下列有关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孔乙己选自呐喊 ,作者以第一人称”我”酒店小伙计耳闻目睹的视角来写孔乙己,他的肖像刻画、对话、经历

4、,都是通过“我”的叙述来表现的。B “生存还是毁灭”是哈姆莱特中丹麦王子哈姆莱特的一句经典台词,他为父王的鬼魂所困扰,在经历痛苦的挣扎之后他终于实现了为父报仇的心愿。C在论语中,孔子的形象栩栩如生:他斥责大白天睡觉的学生“朽木不可雕也” ;对他不以为然的举动,他会“莞尔而笑” ;被人误解时,他也会急得指天发誓。D王熙凤的形象在红楼梦中作了具体描写:“心较比干多一窍” , “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笑着,脚下使绊子;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 9 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6-8 题。儒墨之争给儒学带来了什么孔德立早期儒学的传承创新

5、既是早期儒家自身传承的结果,又是排拒与融合其他学说的结晶。墨子“非儒”与孟子“辟墨”是儒、墨两家争鸣的重头戏,对儒、墨学派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凸显出早期儒学的传承与创新路径。孟子“学于子思之门人” ,是孔子、曾子、子思这一系早期儒家谱系的传人。孟子时代, “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面时咄咄逼人的墨家,孟子以“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谁”的“浩然之气” ,毅然起而“辟墨” 。“仁爱”与“兼爱”是儒墨之争的核心问题。要击退墨家的进攻,必须彻底揭露兼爱的危害。恰好,墨者夷之厚葬其亲的举动暴露了墨家的理论缺陷。墨家赞同薄葬,批评儒家的厚葬主张,而墨者夷之厚葬其亲的做法正违反了

6、自家学说。当孟子批评夷之时,夷之却以儒家主张的“若保赤子”为借口,辩解说“爱无差等,施由亲始”亦为儒家所赞同。孟子对夷之的论调予以坚决的反击,他指出,丧礼的真正内涵不在于财产的多寡,而是源于子女发自内心对女母的真爱情感。这种特定的情感体验由血缘关系决定,而绝不可能来自外部,也不可能依靠推论方式获得。但墨家既承认有发自内心的情感之爱,又认为这种爱可以用语言与推论方式施于他人。墨子津津乐道的“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的兼爱精神,实际上是把特定情感庸俗化了。孟子认为,墨家把他人之父视为己之父,消弭了父亲的特定内涵。仁爱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儒、墨在仁爱与兼爱问题上有着不可

7、弥合的分歧,因此,孟子才尖锐地批判墨家的兼爱”学说是使人成为无异于“禽兽”的“无父”之学。传统说法认为,孟子辱骂墨子为“禽兽” ,遂以为孟子与墨子的学说是对立的。但如果把墨学置于孔孟之间加以分析,就会发现一个不争的事实:孟子在捍卫儒家仁学核心价值的同时,亦悄然对墨学进行了吸收。性善论与仁政学说是孟子对儒学的新贡献,但如果我们只注重孟子对儒学的传承的一面,很容易忽略墨学对孟子的影响。简帛五行篇出土后,我们从子思五行说中发现了性善论的直接来源。但是,子思与孟子对“仁、义、礼、智”的论述尚有一定距离。子思的仁、义、礼、智既重外在之行,又重内心之德,德行并重。而孟子已经把仁、义、礼、智完全转化为内心之

8、德、人性之善。子思并没有把人性与善画等号,而孟子直接说人无仁义礼智则“非人” 。可见,善性已经成为做人的必然条件。那么,孟子性善论的至善源头到底是什么呢?如果我们考虑到墨子对儒家的批评,不难发现,墨子对“天”与“善”的论述正被孟子悄然吸收了。 墨子书中“天民”一词出现 2 次, 孟子书中出现了 3 次。值得关注的是,这个词却不见于其他早期儒墨两家著作。墨子把至善之天与民连接以来,为人性找到了至善之源。 “爱人利人以得福” ,扶危救困、爱人利人之人,获得天佑而得福,墨子虽未明言人性善,但推行兼爱之人必定以人之善性为前提。墨子“官无常贵,民无终贼”的主张,从“农与工肆”选拔官吏的提议,均是墨子提升

9、民众地位的举措。经过墨家的宣传及实践,墨子的这些主张已经唤醒了民众积极争取自身利益的意识。在风起云涌的墨家“革命”之后,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也就顺理成章了。此外,孟子“仁,人之安宅;义,人之正路”的论述,既坚持了儒家仁爱的核心价值观,又受到了墨子“行天下大义”的影响。墨子“非乐” ,孟子则劝导统治者“与民同乐” ,把墨子认为贵族专享的乐舞文化转化为君民共享的社会财富。(选自光明日报2012 年 3 月 26 日,有删节)6下列关于原文第二、三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所处的时代,墨家影响力十分巨大,以至“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B面对

10、墨家强大的势力,孟子作为当时儒家的代表人物,自觉担负起与墨家争鸣以捍卫儒家仁学核心价值的使命。C “兼爱”属于墨家的核心思想,与儒家“仁爱”说相比,虽然都有“爱” ,但是两种学说却风马牛不相及。D孟子挞伐墨家,是很善于选择突破口的,如他抓住墨家夷之厚葬其亲的做法,来攻击墨家自身的理论缺陷。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面对孟子的攻伐,夷之运用求同思维方法用自认为是儒墨公认的主张来为自己辩驳,但是效果并不理想。B孟子认为, “爱无差等,施由亲始”不是从物质财富的多寡层面上讲的,而是从子女对父母的真情方面而言的。C儒家认为子女对父母的真爱情感体验是由血缘关系决定的,绝不可能来自外部,也

11、不可能由推论的方式获得。D儒家认为墨家的“兼爱”思想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庸俗化了,容易模糊人与禽兽的区别,也使墨家沦为“无父”之学。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孟子认为墨家的“兼爱”思想消弭了父亲的特定内涵,这触及儒家的核心价值,因而遭到孟子的尖锐批判。B孟子在对“仁、义、礼、智”的理解上,融合了墨家的思想,因为孟子性善论中的至善源头应该是墨家的思想。C墨子“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从“农与工肆”选拔官吏的提议等提升民众地位的思想,也促成了孟子民本思想的建立。D孟子对墨学的借鉴是反其道而行之,如墨子主张“非乐” ,孟子却倡导“与民同乐” ,将其转化为君民共享的社会财富。

12、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4 分,共 7 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游桂林诸山记(清)袁枚凡山离城辄远,惟桂林诸山离城独近。余寓太守署中,晡食后即于于焉而游。先登独秀峰,历三百六级诣其巅,一城烟火如绘。北下至风洞,望七星岩,如七穹龟团伏地上。次日过普陀,到栖霞寺。山万仞壁立,旁有洞,道人秉火导入。初尚明,已而沉黑窅渺。以石为天,以沙为地,以深壑为池,以悬崖为幔,以石脚插地为柱,以横石牵挂为栋梁。未入时,土人先以八十馀色目列单见示,如狮、驼、龙、象、鱼网、僧罄之属,虽附会亦颇有因。至东方亮,则洞尽可出矣。计行二里馀,俾昼作夜,倘持火者不继,或堵洞口,如三良殉穆公之葬,永陷坎窞中,

13、非再开辟不见白日。吁,其危哉!所云亮处者,望东首正白。开门趋往扪之,竟是绝壁。方知日光从西罅穿入,反映壁上作亮,非门也。世有自谓明于理、行乎义,而终身面墙者,率类是矣。次日往南熏亭。堤柳阴翳,山溪远萦绕,改险为平,别为一格。又次日游木龙洞。洞甚狭,无火不能入。垂石乳如莲房半烂,又似郁肉漏脯,离离可摘。疑人有心腹肾肠,山亦如之。再至刘仙岩,登阁望斗鸡山,两翅展奋,但欠啼耳。腰有洞,空透如一轮明月。大抵桂林之山,多穴,多窍,多耸拔,多剑穿虫齿。前无来龙,后无去踪,突然而起,夏然而止,西南无朋,东北丧偶,较他处山尤奇。余从东粤来,过阳朔,所见山业已应接不暇,单者,复者,丰者,杀者,揖让者,角斗者,绵

14、延者,斩绝者,虽奇鸧九首、獾疏一角,下足喻其多且怪也。得毋西粤所产人物,亦皆孤峭自喜,独成一家者乎?记丙辰余在金中丞署中,偶一出游,其时年少,下省山水之乐。今隔五十年而重来,一丘一壑,动生感慨,矧诸山之可喜可愕者哉?虑其忘,故咏以诗;虑未详,故又足以记。注:晡食:晚餐。于于:行动悠然自得的样子。 窅(yo)渺:深远广袤。郁肉漏脯:不新鲜或腐败的肉。斩绝:陡峭壁立,犹如被刀 斩过一样。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历三百六级诣其巅 诣:达到B计行二里余,俾昼作夜 俾:使C吁,其危哉 危:高D其时年少,不省山水之乐 省:明白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直接表现桂林“山之奇”的

15、一组是(3 分)一城烟火如绘望七星岩,如七穹龟团伏地上次日过普陀,到栖霞寺登阁望斗鸡山,两翅展奋,但欠啼耳突然而起,戛然而止矧诸山之可喜可愕者哉A B C D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桂林的山与其他地方不同,这里的山离城近,奇峰罗列,耸拔陡峭,诡异多姿,山多溶洞,迷幻绮丽。B作者抓住桂林山水特点,以写栖霞山洞为主,附带描写其他景点,随手刻画,下语不多而得山水之神髓。C作者在记叙与描写中穿插着议论,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中传达的理趣是相同。D文章结尾补叙五十年前游览过桂林的经历,以年少时不识山水之乐,衬托今天对自然的深刻感悟。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9 分)(1)方知日光从西罅穿入,反映壁上作亮,非门也。 (3 分)(2)世有自谓明于理、行乎义,而终身面墙者,率类是矣。 (3 分)(3)得毋西粤所产人物,亦皆孤峭自喜,独成一家者乎?(3 分)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断句不超过 6 处) (3 分)臣闻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今天下郡县至广,官吏至众,而赃污擿发,无日无之。 洎具案来上或横贷以全其生或推恩以除其衅虽有重律仅同空文贪猥之徒殊无畏惮。昔两汉以赃私致罪者,皆禁 锢子孙,矧自犯之乎!如此,则廉吏知所劝,贪夫知所惧矣。(选自包拯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