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形式美的原则(1)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000504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69.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述形式美的原则(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简述形式美的原则(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简述形式美的原则(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简述形式美的原则(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简述形式美的原则(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述形式美的原则(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述形式美的原则(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答题1 简述形式美的原则1 建筑美学2 统一3 均衡4 比例5 尺度6 韵律7 布局中的序列8 规则的和不规则的序列设汁9 性格10 风格11 建筑色彩统一的原则:从属原则和协调原则。第一,通过次要部位对主要部位的从属关系;第二,通过构成一座建筑物所有部位中细部和形状的协调(形状、色彩、表情)。还有一种方法,是通过表现形式中的内在趣味。例如大楼梯、圆屋顶。那些暗示运动的要素。像过道、大门、台阶和楼梯等,比那些处于静止状态的要素更富于兴味。均衡:要强调均衡中心。最简单的均衡就是对称。两种复杂对称:1 中间凸起,两边后退;2 两端突起,中间联系;3 前两个结合规则的均衡和不规则的均衡:不规则均衡

2、的原则:1 均衡中心要有一个有力的强音2杠杆平衡内部的均衡:轴线。通过不对称均衡或者动态均衡改变方向,暗示轴线比例:基数比 动态比设计原则 1:同比例原则设计原则 2:比例象征着受力关系设计原则 3:由使用功能决定的比例作为比例,其意思是指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实际关系这个关系是合乎逻辑的必要的;而作为一种特性他们同时又满足理性和眼睛的要求。尺度:尺度是建筑与人的关系方面的一种性质,它是第一重要的。原则一:引入一个单位原则二:在一个建筑中,与个人的活动和身体的功能最紧密最直接接触的部件乃是建立建筑尺度的最有力的部件,如台阶便是这样一种部件。韵律:韵律的类型:形状 尺寸 渐变 开放 封闭的韵律。一个建

3、筑物的大部分效果,就依靠这些韵律关系的协调性、简洁性以及威力感来取得的规则:开放的韵律都是有结尾的。结尾处往往是高潮的来临布局中的序列运动、序列,在大型建筑中,时间因素是必不可少的。序列的布局:规则的序列布局和不规的序列布局。规则的布局序列含有线,并且尽量避免曲线除非用宏大的对称压住。规则的和不规则的序列设计规则序列:庄重、爽直、明确。令人肃然起敬。适用于大型集体性公共建筑,流线简洁,容易实现功能。不规则序列:容易出人意料的要素,充满流动和运动感。自然而有人情味。巨大单元的建筑容易选择规则序列。使用人数越多,越要选择规则序列。规则式序列提示;轴线不是一根线,而是人可以自由行走的空间。造成一种使

4、来访者愿意到建筑物里去的期望;为高潮做准备的必要性。不规则式序列的特点:以均衡为主。并充分采用曲线轴线的引导效果。性格:建筑物的性格,要正确地反映使用者的情绪形成性格的根源:1 主从关系2 恰当的尺度3 直接透彻的功能表现风格:以材料的运用建立风格细部和整体概念的一致性使建筑获得风格建筑色彩2 简述空间的限定方式空间限定分为水平要素限定与垂直要素限定水平要素限定:基面抬升 基面下沉 底面基面抬升:抬高基面的一部分,将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创造一个特定的空间区域,沿着抬高了的空间边缘所发生的高度变化,限定了其区域的界限并打断了穿过表面的空间流。高程变化的尺度,决定了抬升的空间与周围环境之间在空间和视

5、觉上的连续性。基面下沉:使基面的一部分下沉,可以在较大的背景中分离出一块空间区域。基面下沉形成的垂直表面形成该区域的边界。这些边界与基面抬升的情况不一样,而是可见的边缘并开始形成空间的墙。高程变化的尺度,决定了下沉区域和抬升地带周围之间在空间和视觉上的连续性。顶面:顶面在其本身和地面之间限定出一个空间区域。顶面的形状、大小以及离地面的高度决定了该空间的形式特征。垂直元素限定:直线线式要素 独立的垂直面 L 型面 平行面 U 形面 四个面(闭合)3 请举例古典建筑形式美的原则4 简述布鲁诺赛维的现代建筑语言的主要议题。现代建筑运动在反对新古典主义的斗争中出现,建立现代建筑语言的一系列原则。按照功

6、能进行设计的原则是建筑学现代语言的普遍原则。一种摆脱对清规戒律盲目崇拜的意志是现代语言的主要动力。非对称性是现代语言的一个原则。非几何形状和自由形式,非对称和反平行主义都是建筑学现代语言的的不变法则。这些法则通过不协调性体现了建筑的解放。反古典的三维透视法要向一点透视挑战。一点透视僵化了三维空间,制图完全是机械的过程。四维分解法分解法仍然是现代语言的一个原则。随着时间的加入,动态空间取代了古典主义的静态空间。要割除对比例的狂热偏好。悬挑、薄壳和薄膜结构(突出式结构)建筑师和工程师要摆脱古典主义的桎梏,并开始弥合表达方法与技术手段之间的长期冲突。呼吁技术革命与建筑语言的革命。时空连续是现代建筑的

7、第六个原则。时间因素在文艺复兴的建筑中消失了。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运用时间观念,持续不断地进行自由设计,永无止境。组合是现代建筑语言的最后一个原则。上述原则促进了各项功能的相互组合,创造了一种空间与时间连接起来的动态。城市和地区的组合意味着建筑和自然组合之间的对话。打破老的城市结构,传统的城乡界限消失,城市建筑体系扩展到整个地区,自然景色同时向城市深入。从功能到组合,这 7个原则为反对偶像崇拜、教条、常规旧俗、妄自尊大、含糊不清的人文主义和转正主义以及诸如此类的形式提供了证据。5 古典建筑立面设计的原则6 简述多米诺体系的意义在多米诺体系出现之前,人文主义时期的建筑统统是以石材墙体围合空间。由于

8、技术限制,窗不能开的太大。这种结构形式带给人的空间往往是封闭而向心的。而多米诺框架结构用钢筋混凝土柱承重,取代了承重墙结构。解放了墙体,暗示了楼板的水平延展性,消除了石材墙体带来的封闭感。并使空间由离心偏向均质,出现室内空间连通流动、室内外空间交融的建筑作品。为柯布提出新五项原则与架空形式理论了基础。其次影响了柯布在之后建筑中的造型与空间营造手法,最后由柯布更多基于其上的杰出作品与理论著作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建筑师。画图:1绘制巴塞罗那馆的平面图并说出建筑特点真正受力结构:柱子 巴塞罗那德国展览馆的墙体是可以不用承受屋面重量的 柱子的功能才是去支撑建筑。框架结构语言 巴塞罗那馆的主体结构是钢结构。

9、这是一个由钢梁组成的网格形框架,通过钢柱顶部的八角形钢板与柱子铆接在一起.与柱子连接的是主梁.主梁之间还有次梁.与主梁铆接在一起.通过隐藏那些不利于建筑空间概念表达的结构同时突出那些有利于建筑空间概念表达的构件密斯巧妙地将一个原本十分笨拙的结构体系转化为鲜活的建筑形式创造了墙体与柱在彼此分离中进行对话的可能:通过对光洁华丽的表面材料精妙绝伦的运用,密斯将人们的注愈力引向建筑元素的表面,而不是构件之间的结构关系,从而强化了空间的流动性和无限性.密斯试图用精美的表面材料克服仓促的施工周期和不成熟的钢结构技术带来的粗糙性和非精确性墙体分隔(自由平面)墙壁因不承重而可以一片片的自由布置,形成一些既分隔

10、又连通的空间。互相衔接、穿插以引导人流,使人在行进中感受到丰富的空间变化。 模数 网格的基本尺寸是 1.1*1.1m,是一个经过综合权衡的,直指建构操纵的几何体系。它们在平面上的严整罗列了整个底面。东西向由 52个网格构成,南北最宽处由 22个网格构成。在此基础上,网格进一步操控了底座之上平面要素的大小和范围,最明显的是一大一小两个水池。接下来,网格对底座上墙体、玻璃板片、十字柱的定位也产生了调控作用。从细部到整体是一个系统。均质几何网格的介入对底座及平面内竖向墙体、支柱的建构定位产生了理性控制作用,使原本随意、自由的平面构成在最大程度上被归入一种理性的控制体系之中。少就是多的建筑理念:建筑体

11、形处理比较简单.屋顶是简单的平板,墙也是简单的光光的板片,没有任何线脚,柱身上下没有变化。所有构件交接的地方都是直接相遇。柱子顶若屋面板,竖板与横板相接,大理石板与玻璃板直接相连。不同构件和不同材料之间不作任何过渡性的处理,一切都是非常简单明确,干净利索。正因为体形简单,去掉附加装饰,所以突出了建筑材料本身固有的颇色、纹理和质感。2请将密斯设计的巴塞罗那馆进行功能置换,改为小别墅,画出平、立、剖面图,以及主要节点大样图。 3请将密斯设计的范斯沃斯进行功能置换,改为小别墅,画出平、立、剖面图,以及主要节点大样图。 论述题:1 结合路易斯康的建筑谈谈结构和空间的关系。“这是一条在建构表现中追求纪念

12、性的道路”弗兰姆普顿建构文化研究。康将建筑的服务与被服务空间中结构与形式相融合,形式表达的结构一直是康建筑思想的重要主题,这种探索可以被看作是对结构理性主义纪念性表达的实验。案例:理查德医学实验楼不同空间的独立意志带来了结构上的解体. 被服务空间获得结构独立。管井等服务空间被单独分离出来。服务空间的单独处理使其在建筑空间中有机表达,同时被服务空间更加自由、单纯,两者显现出对立统一的二元关系。角部开窗使得角柱的设置是不合适的,于是产生了井字形的平面承重布置,从而解放了角部。这种结构带来的必然是角部悬挑。中间的主梁中心不受力,将中间挖掉。悬挑也是最合理的结构。可以抵抗自己下来的弯矩。有效减少中间的

13、弯矩。悬挑与空腹梁使得细部表情丰富。井式空腹梁中提供了管道等需要的服务层。结构的真实性:结构外露,砖是填进去的。很完整。混凝土预制装配的框架结构清晰地表达了结构受力关系,砖填充。不锈钢门窗。材质上明确区分了结构(混凝土)与非结构(填充墙)、服务空间(粗面)与被服务空间(光面)2 结合 Gigon&Guyer的建筑谈谈这个事务所材料运用的特点案例:基希纳博物馆(混凝土+玻璃)“在材料运用上,室内外完全不同,内部的不同功能区域也以不同的材料加以区分。联系各个展厅的过厅由裸露的混凝土墙面和地面所界定,坚硬冷酷,但透过各个展厅间的玻璃窗可以看到室外基歇尔曾经表现过的风景。而展厅空间是白墙木地板,柔软而

14、温馨,屋顶也不再是混凝土,而是匀质的采光顶棚。过厅和展厅之间不同的材料处理和空间变化,在有意识地引导人们的空间感知,不仅是在过厅和展厅之间,也在过厅和风景之间(建筑与自然)达成了一种既抽象又现实的关联。”基希纳博物馆从形体上采取了体积规划的方法。展厅相互独立,用门厅和走廊连接。特点是里面是混凝土盒子,外面包裹了一层玻璃。钢扶手使用镀锌方管、圆管。采光天窗,各自独立,采光面很大。案例:温特图尔艺术馆扩建(U 形玻璃)“该项目尽可能的遵循历史建筑设计和选材的原则,但尽力避免临时性可能对展厅造成的影响。这种两面性带来了以中分层的,“双面神”似的效果,从内部节点来说,所见都是传统的,耐久的材料,从结构

15、方面,如填充层和面层,却都采用了可回收的预知构件,如石膏板,可以再极短的时间内迅速的组装和拆卸。”建筑底层架空,U 形玻璃被立起来,中间留出空隙。同样采用天窗,与老馆有楼梯上的连接。案例:阿彭策尔莱纳美术馆“整栋博物馆建筑,除了几个凸出的大面积窗洞外,几乎是封闭的,其外表完全由经过喷砂处理的金属板所包裹,层层叠叠似鱼鳞状在阳光下闪亮。锯齿形的采光屋顶使人联想起当地的厂房和民居的山墙以及周边的阿尔卑斯山脉。博物馆的展厅空间可以说是中性的,简单而纯静,混凝土地面和白色墙面,令人沉思的宁静的展厅中只有展品和由天窗过滤而入的自然光。”3请绘图分析路易斯康的理查德医学院和萨尔克医学楼的空间和建造的逻辑理

16、查德医学院见上萨尔克医学楼:服务与被服务空间的多重表现萨尔克医学楼的被服务空间时完整的,服务空间被拉倒外面。结构形成主跨,空腹梁,设备管井在里面走。楼板镂空,实验产生的毒气到上方。同样使用变截面梁,得到最合理最真实的结构形式。康没有再坚持服务与被服务的严格概念,建筑的每一个单独元素的绝对尺寸不再由等级体系来确定。管道设备与实验室的大跨度梁结合;开放对封闭,橡木对混凝土,而朝向庭院的研修室和朝向大海的图书室运用 45斜线打败了外侧楼梯间及机房的中空柱,从而凸显了场所精神。因而,其服务与被服务空间的关系具有更多层次,比理查德中心更加细腻、感性。4是以阿尔瓦西扎的建筑为例,说明建筑设计中空间、场所和形式语言的关系西扎强调“建筑师并没有创造发明,而只是反映现实”。西扎的建筑总能微妙的融合和平衡于场所。西扎认为建筑的形式并不是对场所现存形式的模仿和简化,而应以自己的建筑语言准确地再现现存形式所表达的主题和氛围,强调场所的意义。建筑的形式对于场所情感的表达至关重要。西扎主张空间应成为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