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高三周末测试语文试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001478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高三周末测试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北省高三周末测试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湖北省高三周末测试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湖北省高三周末测试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湖北省高三周末测试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高三周末测试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高三周末测试语文试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周末测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 8 页,六大题 23 小题。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2013.11.30一、(15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揶揄(y) 伶俜(png) 掮客(qin) 赍志而殁(j)B.妻孥(n) 黢黑(q) 草屦(j) 椎心泣血(zhu)C.渐染(jin) 临帖(ti) 转圜(hun) 剜肉医疮(wn)D.扇凉(shn) 崴脚(wi) 琵琶(p) 鞭辟入里(p)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斐声 娇生惯养 社鼠城狐 攻城掠地 明枪暗箭B脉膊 暗度陈仓 含辛茹苦 珠光宝器

2、见风驶舵C中肯 老生长谈 脍灸人口 口蜜腹剑 鼎立相助 D提纲 轻歌慢舞 额手称庆 墨守成规 鸠占雀巢 3.下面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不管是 还是重建,对废墟来说,都是不足取的,要义在于 。圆明园的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如果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 的圆明园,多么得不偿失。 大清王朝不 见了,熊熊火光不 见 了, 民族的郁愤不见了,历史的感悟不见了。 A修造 保存 崭新 不是/而是 B修缮 保存 崭新 不但/而且C修缮 保管 时新 不是/而是 D修造 保管 时新 不但/而且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美国一本杂志编的野性大地 ,摄影质量令人惊异,打开

3、扉页那七八幅跨页图片,如同名角亮相,开场便一鸣惊人。B鲸的“歌声”能表达很复杂的意思,但远不能与人的语言相提并论,因为鲸的“歌声”里没有能够代表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的名词。C漫步桃园,那一排排、一行行、一树树的桃林让人流连忘返;中餐后还可去自费采摘,那柔软多汁的大桃更让你大快朵颐。D某些商家违背商业道德,利用中小学生具有的好奇心理和在考试作弊并不鲜见的情况下,为“隐形笔”大做广告。5以下有关文学名著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红楼梦充满诗情画意,既表现在黛玉葬花、湘云卧石等优美场景的构思中,也表现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例如黛玉纤弱清丽的倩影、幽怨含情的眉眼、哀婉缠绵的低泣,以及她所住的静谧高雅

4、的潇湘馆,使她在群芳云集的大观园中,独具一种“风流态度” 。B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后被收录于彷徨 。作者通过“狂人”的叙述,揭露了中国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其本质就是吃人。 C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 ,简明扼要,但内涵却很丰富, 论语里孔子简述自己人生历程和理想人格时提到“而立” “不惑” 。 “而立”代称三十岁, “而立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不惑”代称四十岁, “不惑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 D为了复仇,哈姆莱特误杀了恋人奥菲利娅的父亲,致使奥菲利娅精神恍惚落水而死。克劳狄斯挑拨奥菲利娅的哥哥同哈姆莱特比剑决

5、斗,并在暗中准备了毒剑和毒酒,想借机除掉哈姆莱特。最后,哈姆莱特与奸王同归于尽。二、(9 分,每小题 3 分)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68 题。谈 传 世雷 达常常有人问我:为什么我们的古典名著一直流传不衰,而 现 在的一些比较优秀的长篇小说,作者花了好大气力,流传 却很困难,多则一两年,少 则 一两个月,就再也不大 为人提起了?还有人进一步追问:从小说艺术发展的眼光来看,今天小 说 的技术手段,比起中世 纪来不知丰富了多少,高明了多少,可为什么在赢得读者和流传程度上,现今的作品反而赶不上古典名著呢?初看这问题,似乎问得有点傻,不值一提,但真要把它说清楚,还不那么容易。我想了想,觉得这问题与今

6、天的写作并非毫无关系,一些名著的传世其 实是能够给我们很多启发的。若从漫长的历史时空来看,文学 发展的总趋势是从低级向高 级、从 简单向复杂,但文学的历史终究不是进化的历史,而是变 化的历史。从古及今,文章变化万万千,各擅其妙,难分高下。故而,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学,硬要互相攀比是不明智的。古典名著再传世,也取代不了当代小说的需要和位置。当代正在 发展中, 谁能说当代小说中的杰出之作就一定不 传世呢?不过,现今的学者一般认为,小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生活故事化阶段、人物性格化阶段和人物内心审美化阶段。 这大致是不错的。可 这并不意味着,后一阶段是对前一阶段的扬弃,后者一定高于前者。故事化也好,

7、性格化也好,心灵 审美化也好,完全可以并行不悖,或发挥各自优势,或三管齐下,或一管独胜,没有必要过分地抑此扬彼。读者的层面甚复杂,需要也极多样,几乎任何一种 审美形态的东西,都能在今天的中国找到它的对应。就说水浒传吧,它传世的一个重要秘密,是其深厚的群众基 础和强 烈的民间性,那些英雄的传奇故事早就在老百姓口头上传递着, 连呼保义、玉麒麟之 类的诨号,也早已有之。它的人物、故事、价值立场,已跟我们民族文化的精神 传统焊接在一起,化 为 血肉,无法拆解了。它不 传世谁传世?今天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编都编不出来的传说和事迹,我 们 的作者不也可以利用它们重起楼阁,精深加工,从民间土壤上建起大厦 吗?弄

8、得好, 虽未必传世,却也能赏心悦目。有 时我看某些公安题材小说,编的人很吃力,但并不动人,比起某些罪犯的想象力来,不知逊色了多少。我当然并不主张照搬生活,而是主张把根子深深扎进 民间,到那里去充分吸吮民间生活本身的遗传性资源。这几年创作上的一个趋向是回归故事, 让小说回到小说,崇尚故事性的影视业对文学的索取又在助长着这种倾向。这 似乎是大势所趋。听故事是人的天性,小说的基本层面本来就是讲故事。问题在于怎么讲,会不会讲。古典名著的讲故事,一是突出人物,二是饱含细节,三是富有文化底蕴,这是它立于不 败之地的根本。人是魂,没有比平添几个不朽的文学形象更令人神往的了。世事无论多么新 鲜,都会 转眼即逝

9、,惟有人物,可以长期存活。 现在的某些小说,故事之内无人物,人物身上无细节,故事之外无意蕴,剩下的就只能是一个事件过程的空壳子了,作者怎样玩叙述圈套也掩不住 贫乏的内质。 这 自然就谈不上流传与否的问题了。现在讲故事的人和讲故事的机会越来越多了,可惜好故事并不多,于是想到,不妨多看看古典名著,或能让人清醒:故事框架里 该立个什么人,人的骨头上该长些什么肉,它们一起该撑起多大的审美空间。(选自 2012 年 3 月 2 日作家文摘 ,有删节)6下列对于古典名著流传不衰原因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古典名著能够传世是因为它们完全能够满足不同时代读者的审美需求。B古典名著都是以民间传说为创作基础

10、,有其深厚的群众性和强烈的民间性。C古典名著有着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正好迎合了读者爱听故事的天性。D古典名著讲故事时注意突出人物,细节也很丰富,且富有文化底蕴。37下列对于当代小说的认识,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许多当代小说创作的技术手段比古典名著更为丰富高明,但流传性却比不上古典名著。B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当代小说也有古典名著取代不了的需要和位置。C当代小说中的杰出作品也有传世的可能,没有必要将当代小说与古典名著硬性攀比。D当代小说强调故事性,但故事往往与人物脱节,只是一个事件过程的空壳子罢了。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生活故事化、人物性格化和人物内心审美化

11、这三个阶段可以并行不悖,相辅相成。B当代生活并不缺少传说和事迹,缺少的是对民间生活本身的遗传性资源的充分吸收。C崇尚故事性的影视业对文学创作回归故事的创作倾向起到了一种良性的引导作用。D当代作家在创作中应该借鉴古典名著成功的经验,进一步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三、(34 分)(一)文言文阅读(21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尹师鲁墓志铭欧阳修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 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 议论,或多其材能。至其忠义之节,处穷达,临祸福,无愧于古君子,则天下之称师鲁者未必尽知之。师鲁为文章,简而有法。博学强记,通知今古,

12、长于春秋。 其与人言,是是非非, 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师鲁少举进士及第,为绛州正平 县主簿、河南府 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迁山南东道掌书记、知伊阳县。王文康公荐其才,召试,充 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 ,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 贬 。贬监郢州酒税,又徙唐州。遭父丧,服除,复得太子中允、知河南县。赵元昊反, 陕西用兵,大将葛怀敏奏起为经略判官。其后诸将败于好水,韩公降知秦州,师鲁亦徙通判濠州。久之,韩公奏,得通判秦州。迁知泾州,又知渭州,兼泾原路经略部

13、署。又知潞州,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累迁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师鲁当天下无事时独喜论兵, 为叙燕、 息戍二篇行于世。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又欲训 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 为御戎 长久之策,皆未及施 为。而元昊臣,西兵解严,师鲁亦去而得罪矣。然则天下之称师鲁者,于其材能,亦未必尽知之也。初,师鲁在渭州,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其后吏至京师,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贬崇信军节 度副使,徙 监均州酒税。得疾,无医药,舁至南阳求医。疾革,隐几而坐,顾稚子在前,无甚怜之色,与宾客言, 终不及其私。享年四十有六以卒。 (节选自欧阳修集居士集卷二十七)9对下列句

14、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 多:赞美B处穷达,临祸福 穷:困窘C而人亦罕能过也 过:指责、批评D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 贷:借出、借给10以下各组句子中,能分别直接表现师鲁“博学强记”和“勇于敢为”的一组是( )4(3 分)A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 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B通知今古,长于春秋 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C为叙燕 、 息戍二篇行于世 又知潞州,为政有惠爱D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 西兵解严,师鲁亦去而得罪矣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天下的士人无论认识还是不认识他的都称呼他为“师鲁” ,可见尹师鲁

15、的名声被当时人看重。但对于其材能和品节,人们却未必能完全了解。B尹师鲁考中进士后为官多年,仕途并不很顺利,多次被调动官职、贬官,有时还不得已辞去官职,其中原因既有因言获罪,也有“遭父丧” ,还有小人诬陷。C尹师鲁在天下太平时喜欢谈论军事,曾著文阐述了作战、防守成败的关键,因此在赵元昊反叛时,他被大将葛怀敏举荐为经略判官。D尹师鲁在潞州任职,可谓勤政爱民,后来潞州百姓还很怀念他;在渭州任职时的所作所为,堪称秉公执法,后被人借事中伤,遭贬官。12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 分)(1)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 (3 分)(2)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 (3 分)(3)将吏有违其节度者 ,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 (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