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000517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 (1)群众观点即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向人民群众负贵的观点和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 (2)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和运用。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根本的政治路线、根本的组织路线和根本的工作方法。 41.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1)实践是指人类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三个特点,表现为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和科学实验等三种基本形式。

2、(2)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这表现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同一矛盾双方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3 分)(2)这两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第一,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制约和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第二,两方面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3 分)(3)

3、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问题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同时也要注意支流的影响。 (2 分)47.试述利息率的决定因素。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与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利息率=一定时期的利息量借贷资本总量。利息的数量则由借贷资本总额和利息率两个因素所决定,利息量=借贷资本总额利息率。利息率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动。利息率变动的高低界限是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即低于平均利润率高于零。一定时期利润率的高低,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平均利息率本省的高低,因为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所以在其他条件既定时,利息率与平均利息率在相同方向上发生变化;二是由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与企

4、业利润的比例所决定。金融市场上借贷资本供给与需求双方的竞争,借贷资本供不应求,利息率就上升;反之,借贷资本供过于求,利息率就下降。在一定的平均利率水平和借贷资本的供求平衡时利息率究竟多高,实际上市由一个国家的习惯和法律传统所决定的。此外,利息率还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如预期价格变动率、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借贷资本风险的大小、借贷时间的长短等。4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长期的艰巨过程。儒学范围内的实事求是主要指治学态度和方法,但当时也没有得到大多数学者的共识。 因为客观事物,包括自然和社会在不断变化发展,要坚持实事求是就要不断地解放思想,不

5、断地实事求是,不断地解决新问题。 坚持实事求是,关键是理论联系实际。道理上承认实事求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否在实际行动中也坚持实事求是。 42.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1)真理的绝对性的两方面含义: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与客观世界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物质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它存在的根据就在他自身,所以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时绝对的。(2)真理的相对性有两个含义: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是受条件制约的,它

6、需要进一步扩展。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待于深化。(3)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有如下关系: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包含、互相渗透。一方面,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43.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 (2)在现代化生产中,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使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了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3

7、)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44.简述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1)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2)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45.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1)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的影响。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在一定时期内所能带来的剩余价值量的多少。在全部预付资本中,只有其中的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在一年之内,可变资本周转的速度越快,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多;反之,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

8、就越少。(2)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预付产业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就越多,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也就越多,从而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反之,年剩余价值率就越低。46.为什么说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我国的改革之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它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这就是说,改革并不是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不是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不是否认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而是根除革除社会主义

9、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部分和环节。改革的目的是兴利除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41.简述联系的复杂多样性.1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2 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 3 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 4 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42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43.简要说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对人的本质的界定,讲的不是人与动物的区别,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既包括不同时代的人之间的区别,又包含同一时代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之间的无别。所以它讲

10、的不是一切人所有的共同本质,而是不同的人所具有的不同的本质,即人的具体本质。44.什么是以私有制为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45.简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是商品生产过剩,但并非与劳动者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生产绝对过剩,而是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即与劳动者的货币购买力相比的相对过剩。2 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当这个矛盾达到十分尖锐化的程度,就会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46.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科学渗透

11、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把科学应用生产过程,引起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变革,以及劳动者劳动技能的提高、管理者管理水平的提高 (2)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其表现是:科学不仅作为生产和技术的结果,跟在生产活动和技术活动的后面总结、概括实践经验, (3)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发展的重大杠杆。47.试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及其主要内容。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经济发展中的这样一种趋势,即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急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并相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主要内容:本质上市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12、,其内容包括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资本全球化。4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1、列宁的关于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2、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 列宁对哲学物质的科学规定,在理论上具有重大意义,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a)它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b)它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c)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观的缺陷 。(d) 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 42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及外部特征的认识或理解;而理性认识则是对事物内在的本质

13、的更深层次的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同一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区别在于: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具体特性和外部联系,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的特点,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感性认识材料的抽象和概括,它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 43 简述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不变资本(C)是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把原有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价值量没有发生变化。可变资

14、本(V)是指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要生产过程中由劳动力的使用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使预付资本价值量发生了变化。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是:(1)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2)为准确计算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根据;(3)为理解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利润等理论奠定了基础。44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45简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

15、和长期性。答:(1)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取得社会主义胜利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决定的,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规律(2)社会主义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进行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是由下列条件决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艰难性。(3)要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46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把这种关系运用来观察社会历史领域里的问题,就表现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一方面

16、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体现在:社会意识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违反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的落后的、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决定性的力量,而新的、进步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质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随着人民群众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人们的消费结构随之发生变化,对精神文化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出现了文化产品的供需矛盾。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适应国际竞争力的需要。综合国力是一个主权国家所拥有的包括物质力量和精神文化力量在内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建设先进文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