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001473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4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湖北省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湖北省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湖北省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湖北省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师解析】湖北省黄冈中学 2015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试卷综析】本次试题为黄冈中学 2014 年秋季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作为期中试题,该卷有以下特色。第一,虽是期中试题题型完全仿照高考题型,试题难度总体较大。第二,特别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作为期中试题,一些题目完全自同步教材,如第 15题默写,引领考生平时要注重基础知识积累。第三,特别注重对与教材内容的考查。如第 5 题,对文学常识的考查涉及教材。小说阅读阿庆基“造反” ,题目的设置,涵盖教材对小说教学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第四,题型稳定。词语、病句等常规题型依然存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常规题型与高考接轨,作文题“生命的

2、意义”学生较易下笔,有一定的难度。作为期中考试题,题目难度较大,分量较重,如作文,学生都能写,写出好作文较难。考试时间:150 分钟 考试分值:满分 150 分一、语文基础知识 (共 15 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题文】A0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愤懑(mn) 隽永(jun) 仆倒(p) 剑拔弩张(n)B蜕变 (tu) 侈谈(ch) 镣铐(lio) 义愤填膺(yng)C说服 (shu) 弱冠(gun) 寰宇(hun) 人才济济(j) D戕害(qing) 碑帖(ti) 恓惶(x) 繁文缛节(r)【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3、能力层次为 A(识记) 。【答案解析】C 解析:“愤懑 ”的“懑”应读“mn” , “剑拔弩张”的“弩”应读“n” ,“镣铐”的“镣”应读“lio” , “碑帖”的“帖”应读“ti” 。【思路点拨】现代汉语中的字音,是高考中长盛不衰的重要考点之一,考查方向多为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及一些常见的易错字读音的辨别。本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和常见误读字的读音,字音尤其是多音字的识记,一要注意从词语含义上区别,如“殷” ,与颜色相关时读“yn” ,在姓氏和名词时读“yn” ;二要注意从词性上区别,如“宿” ;三要注意通过书面语与口头语的不同记忆,如“血” ;四要注意记少不记多,像“蚌”只有地名“蚌埠

4、”中读 bng,记住这一处特殊读音既可;五要记住一些常考的字音。【题文】B0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轧账 惺忪 恶耗 婆娑起舞B商榷 孱弱 弭谤 坚忍不拔C敕造 作揖 懵懂 笑魇如花D飘缈 秉性 衷肠 残羹冷炙【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A(识记) 。【答案解析】B 解析:“恶耗”应为“噩耗” , “笑魇如花”应为“笑靥如花” , “飘渺”应为“缥缈” 。【思路点拨】汉字是形、音、义一体化的文字,所以我们在复习、做题时,要把字形、字音、字义(词义)结合起识记和考虑,而不要把它们割裂开。另外,解题时应审清题干,明确题目要求选“是”还

5、是选“非” ;选择时,可以首选排除法,运用已知的、确定的知识排除干扰项,从而迅速选出正确答案。【题文】D0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今年的全国新能推广会上,专家们指出,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减少 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是有效 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文学艺术创作于生活。据说,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这一角色就是以我们黄冈地区的王近山将军为 创作而成的。一个人要想很好地展现自己的能力,是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的;如果他完全脱离社 会,不但不能取得成功, 会走向失败。A遏制 原型 反而 B遏止 原型 而且C遏止 原形 而且 D遏制 原形 反而【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

6、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E 级(表达应用) 。【答案解析】A 解析:“遏制”的“制”是指控制住,而“遏止”的“止”强调使停止,治理环境恶化是个逐步的过程,不能“遏止” ,只能“遏制” ;“原型”特指叙事类文本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现实生活中的人,原形:原的形状;本面目;“而且”表递进关系, “反而”表示与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意料和常情。【思路点拨】词语选用的四个注意点:分析词语的含义。有些词语看起意思比较接近,但其所表达的内容常有细微的差别,因此一定要理解词语的确切含义,比较其异同,这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体会词义的轻重。有些近义词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但在表现程度上却有轻重、深浅的不同。明察适用的

7、对象和范围。有些词语在使用对象和范围上有一定的区别,结合适用对象也能加以分辨。体会词语的色彩。有些词语,因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不同,在使用时也要注意区别。【题文】E0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10 月 27 日, “翰墨中国全国书法作品大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亮相。参展作品围绕“中国梦”为主题,用书法的艺术形式传承中国文化精神。B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节目组成员在武汉的精彩表演,受到了武汉各高校学生的热烈欢迎,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C和去年参加亚锦赛的中国男篮不同,今年出现在亚运会上的已是一支“大换血”的中国男篮。如果说去年失利是因为倚重老将,这次失利则是为年轻队员的成长买教训。D改革开

8、放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是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E 级(表达应用) 。【答案解析】C 解析: A 项, “围绕中国梦为主题”句式杂糅,将“围绕”改为“以” ;B 项,将“给予”改为“得到” ;D 项,将分句位置不当,将“改革开放以”与“新中国成立以”对换。【思路点拨】做好本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 (2)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 (3)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题文】L0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

9、有错误的一项是( )A莎士比亚的戏剧为我们展示了极为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著名的“四大悲剧” 哈姆莱特 奥赛罗 李尔王 麦克白代表着他的艺术创作高峰。B 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由西汉刘向辑录。 离骚为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C雨果在创作上主张“美丑对照原则” , 炮兽不仅在人物塑造上运用了对照法,几个场景之中也充满了抑扬的对比和动静的结合,显示出了浪漫主义瑰丽的艺术效果。D 红楼梦中薛宝钗“毒设相思局” ,设计害死试图调戏她的贾瑞;她还假意笼络尤二 姐,最后借刀杀人。这两个情节,寄寓了作者对她的谴责之意。【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记忆文学常识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10、 A 级(识记)。【答案解析】D 解析:将“薛宝钗”改为“王熙凤” 。【思路点拨】选择题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既有文学文化常识类的选择题,也有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特色类的选择题,还有对作品的品读、分析类选择题。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题文】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 (共 9 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 【题文】M0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68 题。“中和位育”伦理观所蕴涵的“时中” “权变”原则,无论对于我们正确处理政治关系、经济关系、人际关系,还是我们个人的

11、立身处世,都不啻是一种极好的价值抉择。它强调灵活变通,又不失准则,不违背规律,强调因时因地因物的变化,合宜适度地处理问题。儒家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随着时间的运行而不断发展变化,因而人的行为也必须适应这发展变化。合乎这一规律的,则谓之“时中” 。 中庸云:“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时中” ,就是按照事物与时发展的实际情况去把握与之相应的适中之道;“无忌惮” ,则是不管事物与时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单凭自己主观之愿,无原则地肆意妄行,无所顾忌,如此也必难免陷入“过”与“不及”之错误两端。故易艮彖云:“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 孔、孟

12、都非常强调“时”的观念,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相适应的时间。如果离开这一规律,就无法掌握中和之道。如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孔子主张“使民以时” ,孟子也认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在时代发展的观念上,孔子认为夏、商、周三代由于时代不同,故其“礼”也必须有所因革损益。这正如易所谓:“变通者,趋时也。 ”“权变”是从另一个角度诠释“时中”的思想。儒家认为,事物在按照常规不断变化的同时,还可以出现某些意想不到的反常情况,因此需要在“执中”的前提下,做到

13、灵活变通。儒家把这种应变的灵活性称作为“权” 。孟子说:“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执一,就是一种以片面、孤立、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只有“执中用权”才合乎辩证法的观点。故淳于髡问孟子,当“嫂溺,援之以手”和“男女授受不亲”发生矛盾,将如何处理,孟子毫不犹豫地回答:“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这个例子生动地论证了“权”与“中”的关系,并强调了“权”的重要性。在特殊情况下,只有对“礼”适时地加以变通,才符合中道。可见,儒家“时中” “权变”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今天的社会日新月异,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我们运用“时中” “权变”应对、解

14、决日益繁多的突发事件,以协调、理顺多方面的利益关系。所以,对待儒家这一古老的传统伦理观,我们应当有一个科学的态度。诚然,儒家学说中的某些具体内容确已过时,但是作为集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于一身的“中和位育”精神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其本身所包含的“时中” “权变”等内容,决定了它并非是死的教条而是活的灵魂,决定了它本身可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而随时调整更新,从而适应时代的需求。若把“时中”的法则运用于制定政策或制度创新,则可以帮助我们尽得事理之宜而避免犯下或“左”或右的错误;若把既要有灵活性而又不违原则的“权变”法则用于处理对外关系和政治理论上,则有利于解放思想。至于我们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和利用先哲

15、留下的这笔具有巨大潜力的精神财富,并不在于我们能指出其中的多少不足,而在于我们能否尽可能地汲取其中的营养。6下列各项中,对“中和位育”伦理观的内涵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 “中和位育”所蕴涵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它并非是死的教条而是活的灵魂。B “中和位育”对于我们立身处世和处理各种关系,都是非常好的价值选择。C “中和位育”包含“时中”和“权变”两个伦理法则,强调灵活变通又不失准则。 D “中和位育”是儒家古老的伦理观,它集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于一身。【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 级(理解) 。【答案解析】C 解析:其他三项都并非是对“中和位育”内涵的概括。【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通读全文,再理清思路,查找对应,通过对比分析后进行检测验证,要对该词语(概念)的内涵、外延准确把握,以免出现偷换概念、以偏概全、范围失当、概念错位等问题。7下列各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君子能根据事物与时发展的实际情况去把握与之相应的适中之道,符合“中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