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薛宝钗的双重人物性格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000538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述薛宝钗的双重人物性格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简述薛宝钗的双重人物性格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简述薛宝钗的双重人物性格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简述薛宝钗的双重人物性格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简述薛宝钗的双重人物性格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述薛宝钗的双重人物性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述薛宝钗的双重人物性格(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薛宝钗人物性格之我见中本 1101 班 李晶晶 201101111024薛宝钗是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成功的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薛宝钗是其中塑造的最成功、最真实、最丰满的人物,她位居金陵十二钗正册之首,其重要地位显而易见。曹雪芹笔下塑造的薛宝钗是一个有着双重人格的人物,她既有善良大度的一面,也有着圆滑虚伪甚至冷酷无情的一面, 薛宝钗也是个追求功利的人, 但其命运最终是不幸的, 她是个悲剧人物, 但又使人反思。“任是无情也动人”的“冷美人”薛宝钗,与贾宝玉、林黛玉一样,都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精心塑造的中心人物,是具有时代意义的宝黛钗婚恋悲剧的主角之一。她德言工容俱全,

2、很自觉地按照封建礼教的正统风范塑造自己,是最标准的封建贵族淑女。在这不朽的艺术典型的性格里,同样寄寓着作家深广的人生感悟和审美理想的追求。如此美艳动人而又博学多才的薛宝钗,却有个“冷美人”的“谥号” 。作者在小说中精心地渲染着她形象性格的“冷色调”:吃的药是解热毒的冷香丸,住的是“雪洞一般”的闺房。从薛姓的谐音“雪”到肤色的晶莹剔透,都联系着一个“雪”字,隐含“冬雪”之意。用“雪”和“冷”,象征薛宝钗的人生,她的冷静与冷漠,以及后来身世的凄凉。作为女儿家,她“从来不爱什么花儿粉儿的”,而她自有其“孤芳自赏”的见识“淡极始知花更艳” 。它很形象地反映了宝钗所信奉的生活美学,也成为她待人接物的遵循

3、。宝钗是一个有着双重人格的人物,她既有善良大度的一面,也有着圆滑虚伪、做作、甚至冷酷无情的一面, 这些构成了她性格的双重性。在大观园的贵族少女中,薛宝钗是受封建正统思想和观念毒害较深的一个。但是也不能说她和贾政、王夫人、王熙凤一样, 都是统治者。她属于“ 主子”的阵营, 但是谈不上什么统治权利 , 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位少女, 她连自己的命运也掌握不了, 一切都得听从封建家长的摆布。一方面作为“ 主子”, 她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 另一方面又处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之下, 这就是薛宝钗社会关系的特殊性。正是她的特殊社会地位, 使她对很多人都能有善良关心的表现。她很同情香菱和邢岫烟。虽然香菱在她家只是侍妾的

4、地位, 但宝钗待她亲如手足, 对她很是关心; 而对族弟薛蝌未过门的妻子岫烟, 宝钗也很关心。岫烟虽是邢夫人的侄女, 但邢夫人对她并不关心, 在迎春处住的的岫烟还得卖了寒衣去打酒孝敬下人, 宝钗暗中为其赎回, 并且关切她 “ 不要落下什么病才好 ”, 帮她免去了很多尴尬。宝钗也尽力帮史湘云做螃蟹宴, 既为她省力又替她考虑到“现在这里的人, 从老太太起,有多一半是爱吃螃蟹的。你自己又没闲钱, 难不成去向家里要? 他们又嫌你多事, 不如我向我哥哥要些螃蟹, 咱们在园中就可以了。 ”这些话都是宝钗的真心之言, 也显出了她善良的一面。但宝钗从心里已经完全接受了当时的道德标准, 她的言行举止中的少女的率性

5、流露很少, 更多的时候像一个女夫子, 事事讲究场合得体, 自觉的压制个人的青春热情和情感,封建道德的熏陶也使宝钗的人格产生了异化。薛宝钗的大美在于她的超凡脱俗与处世圆融,她顺应世俗却又超越世俗扰攘的牵绊,她有一种面对命运坦然而大度的姿态。当许多人被困在物质的世界里,许多人被困在小我的精神世界里的时候,宝钗却已超然而出,站在命运之上,对生命进行了智者的观望,向我们展示了超凡入圣的高妙人生境界。宝钗是一个超凡脱俗的女孩,物欲和虚名早已被她置之度外。宝钗穿戴淡雅素朴,居住的房子冷清,这是宝钗的主动选择,是她的内心剔除了对外物的欲求,对自然素朴的人生主动选择,她完全不像王熙凤那样热心于世间的名和利。宝

6、钗看到了世界的实相,虚饰对她已经一无用处,持纯守素,这是一个返朴归真的境界,这是一个不再被欲望纷扰的境界。薛宝钗对尘世的了悟,体现在她的禅悟之谈。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中,宝钗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 ,惹得宝玉说: “只好点这些戏” 。宝钗却解说了其中的一支寄生草的辞藻之妙,令宝玉听了,喜的拍膝画圈,称赏不已。宝钗从戏中听出了生命的“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赞赏的是“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的超然和洒脱。我们再来看一看宝钗的咏柳絮词临江仙 ,从中领略她对生命感悟的禅意: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风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7、。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生命之苦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没有人可以逃脱,黛玉的柳絮词绵悲戚,缠绵的是青春那化解不开的情思、说不尽的风流,悲戚的是易逝的红颜、漂泊的命运,无常的人生。而宝钗却能挣脱小我的束缚,进入一种无我无欲的境界,远远的俯视自我的命运与遭遇,远远的俯视众生的命运与遭遇。在黛玉慨叹生命的无依无寄之时,宝钗却在赞叹她的无所挂碍。这样的自由是“东风卷得均匀” ,超然于红尘之上,使她不会在尘缘中纠葛沉迷,对待尘缘的聚合宝钗也就拥有了“任他随聚随分”的坦然。对生和死宝钗也有着不同常人的觉解,她对生和死保持了同样的超然。金钏儿投井死了,宝钗并不知道金串投井的真正原因,但是一

8、个人因为受些委曲就随意地将生命丢弃,那她就是一个真正的糊涂人。所以她劝慰王夫人不必为金钏儿的死自责。金钏儿寻死是她纠结于人世的烦扰无法解脱,是自我的境界所限。但宝钗并非对金钏儿冷漠无情,往日她对这个丫环已不乏体恤关爱,而今面对亡人她也做了自己能做的,尽到了自己对死者的情谊。我们也从中看到了宝钗对死亡的超然。对人生的达观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随着个人的修养、觉解的提高才能达到的一种人生境界。我们不要忘了宝钗所吃之药冷香丸。宝钗因从胎里带来一股热毒,须得要按癞头和尚从东海神仙处得来的仙方配制的“冷香丸”才能克制。这“热毒”正是我们的七情六欲、执著迷恋和颠倒痴狂,这“热毒”与生俱来,损伤了我们的精神

9、,使我们不见清净本心,无法真正领略生命的奥妙。 “冷香丸” ,正是化解这“热毒”的药丸,也正是宝钗修养精神世界的手段。宝钗还时时劝解黛玉以贞静为主,不要因为看杂书被“移了性情” ,失去心灵中的澄静。宝钗还劝邢岫烟不要追求所谓“富丽闲妆” ,要“从实守分”为主。这些地方都可看出宝钗是重视精神世界的修养的,这种时时地觉醒,勤修,最终使她挣脱了凡间的诸多束缚和羁绊,步入逍遥自在的境地。人们往往称赞隐士的孤高自傲,殊不知又有“大隐隐朝市”之说,大彻大悟的隐士,不必隐居大山,大闹市也可隐居。薛宝钗就可称得上是这样的大隐。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解释宝钗为何劝宝玉要留心经济学问了。宝钗劝宝玉要留心经济学问

10、,其实是一条最便捷的化解人生矛盾与苦痛的路径,但宝玉误解了宝钗对他的点拨,反倒嫌恶宝钗谈起“仕途经济”;他厌恶这个污浊的世界,选择逍遥于大观园中,躲开那个浊臭的世界,保有自己的清白。显然,宝玉的人生觉解程度是低于宝钗的,这造成他们之间的隔膜。贾府中派系复杂,矛盾重重,薛宝钗坚持“ 不干己事不开口, 一问摇头三不知”的明哲保身策略,待人处事十分世故,对贾府中的一切装聋作哑。在宝玉等过生日时, 薛宝钗就明确的对宝玉说“: 你只知道玫瑰露和茯苓霜两件, 殊不知还有几件比这两件更大的呢, 若以后叨等不出来, 是大家的造化。若叨等出来, 还不知道连累多少人呢?”说明宝钗对知道的事只是不说而已。而在发生了

11、抄检大观园的事件后, 宝钗立刻搬了出去, 显出了一种“ 避嫌” 。同时, 她又善于把握人际关系。 “ 待人接物不亲不疏, 不远不近, 可厌之人未见冷漠之色形诸声色; 可喜之人亦未见醴密之色形诸声色” 。始终做到待人接物不偏不倚, 但在这个过程中, 她注意揣摩和迎合贾府中统治者的心意, 以博取他们的好感。在元妃省亲一回中, 元春令众姐妹做诗, 宝玉所作的诗中有“ 绿玉”两字, 宝钗瞥见, 忙推他说“: 她因不喜欢 红香绿玉四字, 改了 怡红快绿 。你这会子偏用这两字。岂不是有意与她争驰了?”从宝钗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 她密切留意在上者的言行和心意, 对于大观园中实权的掌握者王熙凤, 宝钗小心应对

12、, 她的不多说话使王熙凤对她也十分满意。薛宝钗是个追求功利的人。从她在大观园中做的诗, 体现了她的渴望上升的愿望。因此在最后一次咏柳絮的聚会中, 宝钗才会有为柳絮翻案的诗, 其中体现“ 幽闲贞静、舒卷自如” 。诗中“: 岂必委芳尘? 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的句子深刻反映了宝钗的心愿。我们可以从宝钗的人生经历看她的志向。宝钗进贾府前是准备充当“ 才人“” 赞善”之职的。按照当时的规定“: 皇帝微才在世宦之家之女, 皆得报名以备选择,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的要求待选进宫” 。当时的薛家虽然是皇商, 但没有任何政治地位, 薛宝钗的入宫可以提高薛家的地位, 因此在元妃归省庆元宵节时, 宝玉因为做诗的

13、事, 说“ 从此后, 我只叫你师父, 不叫你姐姐了。 ”宝钗笑道“: 还不快上去 , 谁是你姐姐, 那上头穿黄袍的才是你姐姐!”羡慕之情溢于言表。但抱着这个目的的薛宝钗来到贾府后, 因为薛蟠的牵连而不能入宫。但宝钗追求功利的心没有改变, 她希望自己成为“ 宝二奶奶” 。正因如此, 她在一些场合对宝玉有所暗示, 但碍于礼教,这些暗示又都显的朦胧。如在“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中, 宝钗有意的念了两次自己的金锁和宝玉的玉上的字, 她不会不明白这其中含义, 但她故意多念几次, 终于使丫鬟听出了“ 两者像是一对儿” 。她不便说出的话“ 金玉良缘”借金莺之口道出, 实际上即是此时宝的心愿, 但宝钗自己不说出

14、来, 就是她聪明的体现。元妃在端午节赐的节礼中, 只有宝钗和宝玉的一样, 都是多两串红麝香珠, 宝钗当时感到“ 没意思起来”, 但日后却常戴着它 , 这说明宝钗已领会了元妃的意思: 知道元妃属意宝玉的婚配对象是自己。在后面几回中, 宝钗对宝玉的情感暗示有时已超出了礼教的要求, 在宝玉挨打后, 宝钗前去探望宝玉, 只说了一句“ 旁人看了也伤心”就不再说了。红了脸、低了头, 说出的话使另一个听的亲切稠密, 大有深意。而在宝钗一日去找袭人, 恰巧宝玉在睡午觉, 袭人在给宝玉做针线活时, 宝钗就不避讳的坐到宝玉身边, 并替袭人继续作那个针线活。宝钗的心意此时体现无疑。但女孩子的心事都是很微妙的, 宝钗

15、虽有意于宝玉, 但被人说穿后, 却也恼羞成怒。宝钗在误信宝玉挨打是哥哥所教唆后,虽然当时替哥哥辩护, 但回家后便向哥哥责问, 结果薛蟠一“ 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闹,我早知道你的心了, 以前的和尚说过的, 你的金锁得捡有玉的配, 你就留心了 ”因此宝钗才会哭了。为了当上“ 宝二奶奶”,宝钗采取了一些手段。黛玉是她情场中的最大敌人, 她并没有直接介入宝玉和黛玉之间, 而是借“ 黛玉误说酒令”一事, 在背后对黛玉大加教导, 使黛玉低头不语,暗中点头赞同, 后又送燕窝给黛玉补身子, 使黛玉那样开始不喜欢宝钗的人, 后来也说道“: 我只当你素日是藏奸的, 谁知竟真是个好人。 ”接着又通过“ 薛姨妈爱语慰痴

16、颦”等章回进一步描写了她们友情的发展。她们的关系亲密到“ 竟比别人好十倍”的程度, 连宝玉都感到奇怪“, 暗暗纳罕” 。宝钗要为自己在贾府塑造“ 圣人”的形象, 而她也成功了。宝钗的功利性格与宝钗的家庭出身分不开, 宝钗出身于“ 丰年好大雪, 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 , 家庭的影响使她的个性务实, 并且无形中赋予了宝钗计较厉害的性格。自父亲死后, 见哥哥不能依贴母怀, 宝钗便不以书字为事, 只留心针黹家计等事, 好为母亲分忧解劳。宝钗由于留心家计, 为母亲分忧解劳, 又使她懂得了“ 利弊大事 ”, 也促使她能够把握现实功利利益 , 同时极力控制自己的感情, 以精细的方式平静地处理一切。宝钗这种性格的形成与发展, 又有它深远的社会根源。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 人们的意识, 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 ”我国封建社会末期,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刺激着封建统治者对金钱、权势的追求, 也促使了封建地主阶级的三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