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学校与多元化教育体制的建立修改稿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997930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私立学校与多元化教育体制的建立修改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私立学校与多元化教育体制的建立修改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私立学校与多元化教育体制的建立修改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私立学校与多元化教育体制的建立修改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私立学校与多元化教育体制的建立修改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私立学校与多元化教育体制的建立修改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私立学校与多元化教育体制的建立修改稿(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私立学校与多元化教育体制的建立内容摘要教育是我国人民立足社会的基础,也是国家发展的根本所系,我国的教育已经从过去的福利教育走向了混合型的多元教育体系,其显著特征是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教育机构多元化、受教育者需求多元化和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导致的混合型局面。中国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不仅表现为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和受教育机会不公平,教育领域的市场化取向和人力资本水平低与人力资本利用效率低并存的现象也令人忧虑。国民教育应当放在国家发展优先考虑的战略地位,确立大教育观和协调与均衡发展的方针,在将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同时必须维护教育的公平性与福利性。本文通过对浙江台州书生中学的办学模式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应

2、当加大对多元化教育体制的进一步发展步伐,走官民结合的发展道路,并采取分级分类分层的办法来解决教育领域中的现实问题。关键词:私立学校 多元化教育 教育体系 目 录一、多元化教育体系的涵义与意义 .3(一)多元化教育体系的涵义 .3(二)多元化教育体系的意义 .4二、浙江台州书生中学私立学校办学的现状分析 .5(一)思想观念及认识问题 .5(二)政府管理与政策扶持问题 .6(三)浙江台州书生中学内部建设问题 .6三、我国多元化教育体制建立的阻碍因素分析 .7(一)落伍的社会观念障碍 .7(二)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存在的阻碍 .9四、浙江台州书生中学在多元化教育体制中的发展策略 .10(一)明确校办产业

3、的发展目标定位 .10(二)重新构建合理的教育行政管理系统 .11(三)进一步加强浙江台州书生中学的自身建设 .12五、结语 .13参考文献 .1421 世纪的中国教育应是一个全新构架体系下的现代化教育,而21 世纪前 20 年应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实现的关键时期。中国教育应选择什么样的途径通向现代化呢?可以说,适应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已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走教育多元化发展道路,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实现的必然抉择。但我国当前远未形成与多元的社会、经济、教育格局相适应的教育体系。本文拟从分析我国经济与教育发展多元化的现状入手,对构建我国多元教育体系作初步探讨。一、多元化教育体系的涵义与意义(一)多元

4、化教育体系的涵义多元教育需求结构是指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对教育产生不同的需求、不同社会阶层对教育产生不同的需求、不同家庭对教育产生不同的需求、不同个体由于社会背景、职业背景、智力水平等不同对教育产生不同的需求、不同时期产生不同的教育需求等。 1以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对教育产生的不同需求为例,根据上文分析,我国不同经济发展地区产业结构差异巨大。从产业结构对教育的需求来看,可用各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来间接地反映各地的教育需求。如果预期个人将在传统的第一产业就业,则其教育需求相对就要小得多。对于社会来说,如果其产业结构中传统的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从单纯的现实经济利益来讲,社会的教育需求1曲恒昌;当

5、今世界教育私营化特点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1 年 01 期也会相对较小。反之,如果技术含量较高的第二、三产业占主导地位,则社会教育需求也会较为强烈。从前面的产业结构的差异,可看出不同经济发展地区由于产业结构的巨大差异,对教育的需求必然产生较大的差距。(二)多元化教育体系的意义多元化教育体系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国家教育投入严重不足解放50年来,我国教育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达985。超过了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97,在发展中大国率先在近期内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两相对照的另一境况是,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也世所罕见:政府预算内教育经费1994年、1995年分别

6、只占GDP的2和l.8,不到印度的35,为世界上比重最低的两个国家之一。具体而言,中国教育投入严重不足表现在总量性短缺和结构性短缺两个方面。 22.国民教育数量规模严重不足以基础教育为例,每个教育年段升学人数都约占前一学段在学人数的30%到40,即每个教育年段都严重学位不足。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的提高和质量水平的提高,仍是个大问题。3.适应不同的社会需求选择的高层次教育严重不足当前我国95的商品和服务都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只有教育2栾俪云;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投资趋向探析J;教育与经济;2001 年 02 期消费呈现严重的供不应求,如图1所示。从我国高等教育来看,其发展水平尚处在英才教育阶段,高等教

7、育入学率才11,近23的考生难圆大学梦。图1 我国私立学校数量状况二、浙江台州书生中学私立学校办学的现状分析(一)思想观念及认识问题受传统经济的影响,许多人对浙江台州书生中学这样的民办、私立中小学缺乏认同感,有的甚至抱有偏见,加以抵制。对浙江书生中学这种类型的民办、私立中小学的教育体制、收费标准等难以理解和支持。教育既是产业,又是事业。从事业的层面看,投资教育不得以赢利为目的。从产业的层面看,教育本身是一种投资,投资是要追求利润的。所以,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产业。作为事业,不管经营方式如何,都应该一如既往予以支持。(二)政府管理与政策扶持问题虽然国家制定了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提出了“积极鼓励,大力支

8、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民办教育发展方针,但在具体落实中却遇到了许多困难。1浙江台州书生中学这种民办、私立中小学作为教育实体还未真正纳入国家教育管理的轨道,吸收社会资金办学的政策不够明确,没有真正地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椒江地处浙东沿海,国有大中型企业很少,近年来,乡镇企业发展迅猛,民营企业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大约三分之二。民营企业的规模比较小,年的时候,没有一家上市公司。经营方式以个体的、合伙的、股份合作的为主,真正实行公司制的企业不多,所以由一家企业独资办学困难较大。2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浙江台州书生中学民办、私立中小学没有纳入中小学管理系统中,更谈不上进行督导、评估,完全让民办、私立中

9、小学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中。3社会保障问题。由于浙江台州书生中学对教师和管理人员实行聘任制,不能提供住房、发放医疗费及退休金,因此,势必对青年教师加盟造成障碍。长此以往,教师队伍的合理结构将得不到保证。(三)浙江台州书生中学内部建设问题1资金不足,渠道不畅,办学条件参差。浙江台州书生中学现阶段还是主要靠收取学生学费支撑日常开支。2民办、私立中小学一般多聘请离退休教师,年轻教师较少,师资队伍年龄结构配置不当,浙江台州书生中学也存在这个问题,如图2所示。35%27%5%33%退 休 教 师 年 轻 教 师 外 聘 教 师 其 他图2 浙江书生中学教师构成比例图3浙江台州书生中学的生源质量没有重点中学

10、的生源高。三、我国多元化教育体制建立的阻碍因素分析(一)落伍的社会观念障碍1.福利化教育阻碍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是作为阶级利益分配的一个内容,而成为广大劳动大众的一种生活福利存在的。教育福利观直接后果是,把教育利益公共化的同时,拒绝了教育利益的承担者,拒绝了教育利益的重构。这样也就使教育成为资金投入的黑洞,也同时大大妨碍了私立学校的发展,在大大降低了教育效益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教育的社会效益。 3美国在打破福利化教育后,教育产业迎来了真正的春天,如美国的爱迪生公司成立于年,公司从年起,开始通过与学区学校签订管理合同的方式,接受地方学区教育委员会或学校的委托实施管理,目前,公司管理有名学生,分散

11、在个州和哥伦比亚的所学校。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到年爱迪生公司接受管理的学校将达到所,学生将达到万。2.教育上层建筑化阻碍在改革开放之前的时期内,长久不断的政治运动,曾使我国的教育脱离了其最根本的属性,教育被看成是上层建筑,教育的功能被严重地政治斗争化,它削弱了教育利益、削弱了教育与市场、竞争的关系,因而由此产生的政治风险则是社会投资于教育的最大障碍。3.教育平均主义化阻碍教育公平就其含义来说,包括教育权利的平等和教育机会的均等两个方面。前者的基础在于社会的政治制度,它从质上规定了是否可能受教育;后者的基础在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它从量上规定了受教育的机会是否充分。当前我国社会上和教育中流行的公平观念

12、,是把公平误解为平均主义,与其说是提供机会,不如说是提供结果。这是小生产者的绝对平均主义观念,它导致了各地平均主义教育化的蔓延,妨碍了私立学校的发展。同时,教育平均主义观也否认了差异,否认了选择,不利于不同地区、家庭、阶层和个人根据实际,3朱新梅;加入 WTO 后我国教育面临的形势与发展J;教育与经济;2001 年 03 期去决定教育发展的水平速度、方向,既挫伤了有自选择能力者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广开渠道增加教育资源,以更广泛地去实现教育普遍性的公平。4.教育主权泛化阻碍教育主权泛化这一观点拒绝非政府资金进入教育领域,挫伤了除政府以外私立学校办学的积极性,不但把教育市场让给了国外学校,教育资金和

13、资源不断流失,不能使我国原有的教育资源真正充分地放大、扩张和提高利用效率。由此仅担心国家的教育资产流失,而不担心无效益,也看不到薄弱的教育资源被非政府主体使用时,对我国整个教育发展的资源增量。 4(二)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存在的阻碍1.全国大一统的教育发展目标教育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这要求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规划必须以其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为基础。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来看,国家有关部委对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已明确,并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基础和指导。作为地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资源一教育,却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与措施。这表现在发展教育上走的是全国大一统目标。这显然不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2.对民办教育事业的歧视4魏捷;论公办教育投资效率不高的体制根源J;教育与经济;2001 年 04 期在国家“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指导下,民办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到1998年初,全国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已发展到6万所。然而,全国民办中小学占全国70万所中小学比例不到06,在1000多所民办高等学校中也仅有30多所学校有学历授予权。可以说,在基础教育这一块,政府办学的单一格局几乎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