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文化导入问题的研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997025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文化导入问题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文化导入问题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文化导入问题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文化导入问题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文化导入问题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文化导入问题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文化导入问题的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文化导入问题的研究论文关键词对外汉语词汇文化导入 论文摘要本文以语言词汇与文化的关系为切入点,从词汇中的文化差异的角度来谈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并对文化导入的方式和途径作简要的论述,探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入文化因素,用以打破传统的以语言机制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帮助学习者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消除跨文化冲突 ,加深其对目的语的理解力。近年来,由于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外交流的渠道打通了,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汉语,希望更深层次地接触汉民族文化。由于来华学习的外国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他们的文化背景各不相同,学生接受汉语的能力无疑受到了文化条件的制约,所以需要在对外汉语教

2、学中进行文化因素的导入教学。 一、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要熟练地掌握一种语言,就要熟悉其背后的文化特殊性,就要洞察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差异。 “语言体现了思维的方式、思维的范围、思维的深度;而思维的直接产物是精神文化,思维的间接产物是物质文化,所以人类构建起来的文化世界基本上储存在语言之中。 ”1所以说语言几乎包含了所有文化积累信息,它成为文化整体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 在语言中,词汇是最积极、最活跃的部分,社会生活的变迁、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民族的文化价值取向无不在词汇中得到最直接的反应,比如民族文化传统方面、心理因素方面、思维习惯方面

3、、宗教信仰方面等等,所以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在词汇上也就有了相对明显的显现。 (一)对应词汇空缺现象 对应词汇空缺现象,即某种事物或现象是一个民族所特有的,反映某种事物或现象的概念词汇不能在别的民族的语言中找到对应的形式。例如,俄罗斯民间特有的工艺 , 等如同中华民族的根雕、剪纸、脸谱一样是各自文化里特有的。 (二)理据性差异 事物的概念是人在构成词时创造的,由于不同民族生存的地理环境、历史的发展状况、民族文化习惯、思维方式等不同,因此不同民族在认识同一件事物并给予其称谓时,在词汇层面上会显示出不同的创造。这种理据性“并不等于词的意义,它只是指词的原始意义形成的依据,如何选择,这正是民族语言的特殊

4、性在词汇方面的一种反映。 ”2比如“baseball”和“ 棒球”,前者突出跑垒的特点,后者强调用棒击,取其功能特点。 (三)概念意义范畴不同 人们在描述一事物赋予概念意义时,会关注它的使用价值。不同的社会群体关注事物的角度不同,所产生的概念意义就会各有侧重。英语和汉语中的称谓差异是最鲜明的例证:汉语中对于“姨妈,姑妈,婶婶,舅妈,伯母”等对女性长辈的称呼划分细致,而在英语里只用一个单词“aunt”即可概括。 (四)联想意义的差别 不同民族的语言词汇负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当学习者接受母语以外的词汇时, “不能用母语的语言机制毫无把握地类推,必须全盘接受该词汇的概念意义和附着在该词语背后的那些看

5、不见的背景信息每个词的意义围绕着它的概念形成严密程度不等的关系网,不同的语言关系网自然也不同。 ”3这里的“关系网”就是联想意义。比如汉文化中“喜鹊 ”是吉祥、喜庆的象征, “喜鹊叫,亲家到”,而在俄罗斯喜鹊是“爱嚼舌,传播小道消息” 的讨厌鬼“ck copok o coero blka orae(喜鹊都因最快而倒霉) ”。二、词汇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方式和途径 (一)文化导入的两种方式 一般意义上,对于对外汉语的教学对象来说,学习和使用语言是把语言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并非语言本身。特殊情况下,当语言作为学习的目的时,语言就变成了一种文化。所以文化导入有“文化内导入”和 “文化外导入 ”两种,前者

6、是在教授语言时让学习者感知目的语文化, “在文化的内导入中,语言处于上位,文化因素处于下位;语言学习为主,文化接触为辅;语言学习是显性的,文化的接触是隐性的;导入 应是排障为主,输入为辅,决不能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学习者此时是接触文化而不是学习文化。 ”1与文化内导入不同,文化外导入中文化是学习的目的,语言只起到一种工具承载的作用,这种方式的学习则更倾向于有意识地学习一种文化。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以语言学习为主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汉语的学习使母语非汉语学习者尽快地学会使用汉语进行不同层次的交际与交流,所以文化导入的方式以“文化内导入” 为主。当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进入高级阶段,对语言富含的文化因素

7、的需求量增加时,可以加强文化导入的比重,向“外导入” 的方向倾斜。 (二)文化导入的具体途径 对于文化导入的具体途径,学界流行一句话“教无定法” ,有经验的教师会根据教学需要和教学对象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此仅作简要论述以作借鉴。 1.对比法。自觉对比法认为初学者在学习目的语(新第二信号系统)时是凭借母语(旧有第二信号系统)思维形式进行思考,母语是学好外语的前提,母语翻译则有必要介入到外语教学之中,在母语基础上学习目的语才能使这两种第二信号系统与第一信号系统相联系。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入对比法进行文化导入,把学习外语的过程从自觉发展到不自觉。用母语讲解和翻译目的语,对目

8、的语和母语中出现的同一对象不同文化心理进行对比。比如,答谢词中说“不谢 ”“没关系”是通用的,但是 “不足挂齿”“ 客气”之类则带有中国谦虚色彩。2.情境法。学习过程中借助幻灯片和声音刺激作用感官建立条件反射,同时认为大脑对语言的感觉和外部刺激总是做综合反应的。 “人对语言的认识具有整体性,而且人的视觉听觉等感知能力也能对刺激形成整体反映,因此,语言教学需要从各个方位向学习者展示目的语,从而使学习者的感知能力得到整体运用。 ”5词汇教学的文化导入教学可以使用这种图片、幻灯片等图像跟语音配合的教学方式,重视教学过程中语言材料的完整性,利用图像和声音相结合共同刺激,引起学习者对于目的语的条件反射。

9、比如,整理以前学过的关于某项文化的资料进行展示,让学习者猜词或进行讲解和描述。 3.阅读法。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理论,在阅读中以学习者为主,进行特定的学习和操练,注重对语言规则的理解和掌握。阅读教学,需要教师提前设计好阅读中涉及的文化词汇,保证需要掌握的词汇的出现频率,和词汇在不同的背景和上下文联系中的不同词义,让学习者在阅读中对词汇进行记忆和理解,在语境中体会、理解、接受词汇传递的文化意蕴并熟悉词汇出现的背景环境及应用规律。教师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在自我阅读中验证词汇运用的规律和意义内涵,自觉增加词汇输入量。教师为学习者语言输出的渠道和展示的平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交际法。交际功能

10、法强调学习者运用所学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提高理解能力,力求教学过程的交际化。教学中把新的词汇文化点在情境中引入,并在情景中操练,不对词语进行强行释义,而是在展示某个文化词语的同时,使用实物、图画、图表、幻灯、行为动作甚至表演来帮助学生理解,再让学生通过操练逐步类推并掌握词义。针对动作释义来说老师可以拟定主题一边说句子一边做出句子所表述的动作,让学生充分理解每一个句子所描述的动作跟句子在意义上的联系,进而在对这一系列句子意思整合中理解词汇的含义。在活动中运用课堂上的词汇,把静态的学习转化成动态,体现出语言的工具性。 三、结语 汉语词汇不仅仅是汉文化的载体,还是汉文化的结晶体,它传承了汉民族的古

11、来文化,汉语有很多语言现象和词汇的语义内涵,往往直接或间接地和特定文化背景相联系。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应该重视汉语词汇所负载的汉文化内涵及文化信息,把汉语词汇与汉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使学习者深入地了解汉语和汉文化,熟悉地正确地运用汉语词汇进行交际。 【参考文献】 1 李建国 ,杨文惠.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特征J.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3):93,95. 2 吴国华 ,杨喜昌.文化语义学M. 军事谊文出版社,2000:67. 3 张晓宏 .刍议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J.教育探索,2007(12):53. 4 常敬宇 .汉语词汇文化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42. 5 朱志平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理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