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人卫第六版(李立明)复习重点(1)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993884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68.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行病学人卫第六版(李立明)复习重点(1)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流行病学人卫第六版(李立明)复习重点(1)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流行病学人卫第六版(李立明)复习重点(1)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流行病学人卫第六版(李立明)复习重点(1)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流行病学人卫第六版(李立明)复习重点(1)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行病学人卫第六版(李立明)复习重点(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病学人卫第六版(李立明)复习重点(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流行病学复 习 重点第一章 绪 论一 、定 义1流 行 病 学 :是 研 究 人 群 中 疾 病 与 健 康 状 况 的 分 布 及 其 影 响 因 素 ,并 研 究 防 制 疾 病 及 促 进 健 康 的 策 略 和 措 施的 科 学 。2流 行 病 学 定 义 的 诠 释 :研 究 内 容 的 三 个 层 次 (疾 病 、伤 害 和 健 康 ),任 务 的 三 个 阶 段 和 三 个 范 畴 (揭 示 现 象 -描 述 性 ,找 出 原 因 -分 析 性 ,提 供 措 施 -实 验 性 ),研 究 的 三 种 基 本 方 法 (观 察 法 、实 验 法 、数 理 法 ),三 大 要 素

2、(原 理 、方 法 和 应 用 )。二 、流 行 病 学 的 原 理 和 应 用1基 本 原 理 疾 病 与 健 康 在 人 群 中 分 布 的 原 理 ;疾 病 的 发 病 过 程 ;人 与 环 境 的 关 系 (疾 病 的 生 态 学 );病 因 论 ;病 因 推 断 的 原 则 ;疾 病 防 制 的 原 则 和 策 略 ;疾 病 发 展 的 数 学 模 型 。2实 际 应 用 疾 病 预 防 和 健 康 促 进 ;疾 病 的 监 测 ;疾 病 病 因 和 危 险 因 素 的 研 究 ;疾 病 的 自 然 史 ;疾 病 预 防 的 效 果 评 价 。三 、流 行 病 学 研 究 方 法1流

3、 行 病 学 观 察 是 流 行 病 学 研 究 的 基 本 方 法 ,包 括 描 述 性 研 究 和 分 析 性 研 究 。其 特 点 是 在 观 察 时 不 施 加任 何 人 为 因 素 ,也 不 改 变 体 内 外 环 境 的 任 何 条 件 。2流 行 病 学 实 验 又 称 现 场 流 行 病 学 实 验 ,主 要 是 在 人 群 中 进 行 。可 分 为 人 群 现 场 实 验 、临 床 实 验 和 社 区 实验 三 种 。其 特 征 是 需 要 人 为 地 控 制 某 些 处 理 因 素 ,故 又 称 为 干 预 性 研 究 。3理 论 流 行 病 学 研 究 又 称 数 学 流

4、 行 病 学 。理 论 流 行 病 学 研 究 即 用 流 行 病 学 调 查 所 获 得 的 数 据 ,建 立 数 学模 型 或 公 式 ,显 示 疾 病 流 行 过 程 中 各 种 因 素 之 间 的 数 量 关 系 ,从 而 进 行 流 行 病 学 理 论 研 究 。四 、流 行 病 学 的 特 征1群 体 特 征 2对 比 的 特 征 3概 率 论 和 数 理 统 计 学 的 特 征 4社 会 医 学 特 征5预 防 为 主 的 特 征 6发 展 的 特 征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疾病分布的概念:流行病学研究可通过观察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和消退,描述疾病不同 时间、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中的

5、频率与分布的现象, 这就是疾病的分布。 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为阐明病因以及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机理提供线索;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合理的卫生资源配置和疾病临床诊断提供依据。一、疾病频率测量指标(一)发病指标1发病率 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 现的频率。 (反映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2罹患率 疾病在某一局限范 围,短 时间内的发病率,也是人群新发病例数的指标。3患病率 在某一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4续发率 在 该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 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因受其感染而发病的续发病例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5感染率 在某个时

6、间内能检查 的整个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6病残率 某一人群中,在一定期间内每百(或千、万、十万)人中实际存在的病残人数。(二)死亡指标1死亡率 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或死于所有原因)的频率。2病死率 在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 该病死亡者所占的比例。3生存率 指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或某病患者中,经若干年随 访(通常为 1,3,5 年)后,尚存活的病人数所占的比例。二、疾病流行强度1散发 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 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散在发生。2暴发 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 单位中,短 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 现。23流行 某病在某

7、地区显著超 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4大流行 发病率水平超过该 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的水平。三、疾病分布的形式(一)人群分布特征1年龄 一般可分为儿童多发、青壮年多发、老年人多 发以及各年龄组无明显差别四种情况。年 龄分布一般与下列因素有关:宿主免疫力;感染机会;疾病潜伏期;预防措施。2性别 一般分为男性多见、女性多见、二者无明 显差别三种。与其分布有关的因素主要为男女性本身遗传和生理因素,以及接触病因的机会。3职业 主要与接触致病因子的机会多少有关,反映了劳动条件、劳动者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卫生文化水平,以及劳动强度和精神紧张程度。4民族 反映了不同民族、种族的遗传因素、社会经济状况、风俗习

8、惯、地理环境、医 疗卫生质量和水平。(二)时间分布特征1短期波动 含义与爆发相似,区别在于爆发常用于少量人群,而短期波动常用于较大数量的人群。短期波 动多是因为人群中大多数人在短时间内接触或暴露于同一致病因素所致。2季节性 疾病每年在一定季节内呈现发病率升高的现象。可分为三种情况:严格季节性、明显季节性、无明 显季节性。导致季节性升高的原因可从几个方面讨论:病原体情况、野生 动 物生活习性、人 类易感性、劳动、生活情况,接触病原因子的机会。3周期性 疾病发生频率经过 一个相当规律的时间间隔,呈现规律性变动的状况。常见原因:存在传染源和足够数量的易感人群的大中城市;传播机制容易实现;病后可形成稳

9、固的病后免疫;易感者积累的速度;病原体变异的速度。4长期趋势(长期变异、长期变动)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可为几年或几十年),观察探讨疾病的临床表现、 发病率、死亡率的变化或它们同时发生的变化情况。长期变异的原因主要有:病因 发生变化;抗原变异;诊治条件和能力的改变 ;人口资料的变化;登记报告制度改变。(三)地区分布特征 1疾病在国家间分布 只发生于世界某些地区,或全世界均可发生,但在不同地区的分布不一,各有特点。2国家内不同地区的分布 疾病在国内的分布也有差 别,主要与各地区不同的气候、地理特征,以及生活、饮食习惯有关。3疾病的城乡分布 城市多见:呼吸道疾病和某些传染病;农村多见:肠道传染病

10、、地方病、虫媒传染病及自然疫源性疾病。4地方性疾病 局限于某些特定地区内相 对稳定并经常发 生的疾病。 判断地方性疾病的依据:该地区的各类居民、任何民族的发病率均高;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的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均低,甚至不发病;迁入 该地区的人 经一段时间后,其 发病率和当地居民一致;人群迁出 该 地区后,发病率下降或患者症状减轻或自愈;除人之外,当地的易感动物也可发生同样的疾病。 第三章 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包括历史常规资料的分析、 现况研究、生 态学研究和随 访研究。其中现况研究是最常用的方法。一、现况研究的概念和目的1概念 它是按照事先 设计的要求对一定人群或人群样本在某一短时间内的患病或健

11、康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所进行的调查2目的:掌握目标群体中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 ,提供疾病病因研究的 线索,确定高危人群, 评价疾病监测、 预防接种等防治措施的效果。3类型普查:即全面调查,是指在特定 时点或时期、特定范 围内的全部人群( 总体)均为研究对象的调查。抽样调查: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特定时点、特定范 围 内人群的一个代表性样本进行调查,以样本的统计量来估计总3体参数所在范围,即通过对样 本中的研究对象的调查研究,来推论其所在总体的情况。二、设计与实施1. 明确调查目的与类型。2. 确定研究 对象 3. 确定样本量和抽 样方法 4. 资料的收集 5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三、抽样方法1. 单纯

12、随机抽样:总体中每个对象被抽到的概率相等(均为 n/N)。2. 系统抽样(机械抽样):是按照一定顺序,机械地每隔若干单位抽取一个单位的抽样方法。3. 分层抽样:是指先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分为若干次级总体(层),然后再从每一层内进行单纯随机抽样, 组成一个样 本。4. 整群抽样:是将总体分成若干群组,抽取其中部分群 组 作为观察单位组成样本。5多阶段抽样: 是指将抽 样过 程分 阶 段 进 行,每个 阶 段使用的抽 样 方法往往不同,即将以上抽 样 方法 结 合使用。第四章 队列研究一、队列研究:将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自的 结局,比较不同亚组之间结局频率的差

13、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 联及关 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二、类型前瞻性队列研究:前瞻性收集 资料历史性队列研究:回顾性收集已有的历史资料双向性队列研究:继续前瞻性收集资料三常用术语 结局:研究者预期的结果事件,包括 发病、死亡和各种化验指标。观察终点:观察对象出现了预期的结果。观察终止时间:整个研究工作可以得出结论的时间。四、设计与实施1确定研究因素2确定研究结局3确定研究现场与研究人群 基本原 则:暴露 组有较高的暴露率;具有可比性;研究人群稳定,能够满足需要。暴露人群的选择:职业人群;特殊暴露人群;一般人群;有组织的人群团体。对照人群的选择:内对照;外对照;总人口对照

14、;多重对照。4确定样本量 (1)考虑问题:抽样方法;暴露组与对照组的比例;失访率。(2)影响样本量的因素:一般人群中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暴露组与对照组人群发病率之差;要求的显著性水平;效力。5.资料的收集与随访6.质量控制五、优点和局限性优点:资料可靠,一般不存在回 忆偏倚;可以直接获得暴露 组和对照组人群的发病或死亡率;检验病因假说的能力较强,一般可证实病因联系;可分析一因与多种疾病的关系。局限性:不适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的病因研究;由于随访时间较长,对象不易保持依从性,容易 产生失访偏倚;研究耗 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较 多,其 组织与后勤工作亦相当 艰巨。第五章 病例对照研究一基本原理

15、 以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 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 为对照, 调查他们对某个(些)因素的暴露情况,以研究该疾病与某个(些)因素的关系。这是一种回 顾性从果 查因的研究方法。4二类型病例与对照不匹配病例与对照匹配三常用术语暴露:指研究对象曾经接触过某些因素,或具 备某些特征,或处于某种状态。比值:某事物发生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之比。OR:比值比,是病例组的暴露比 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 之比。四设计与实施1.研究对象的选择与来源基本原 则:有代表性;有可比性。基本来源:医院的现患病人;医院、门诊的病案,及出院记录(医院为基础的);社区、社区的监测资料或普查、抽查的人群资料(社

16、区为基础的)。病例的 选择 要求:诊断可靠;有暴露于调查因素的可能性;尽量选择新确诊的病例。对照的 选择 要求:能代表产生病例的人群;不患有与所研究的疾病有共同已知病因的疾病。2.样本含量 影响样本大小的因素包括:研究因素在对照组中的暴露率;估计该 因素引起的相 对危险度 RR 或暴露的比值比 OR;希望达到的检验显著性水平();希望达到的检验把握度(1 )。3.调查表的设计 一般可分为一般情况、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调查三部分;注意调查的项目要全而精,每个 项目都有明确的含义,注意调查时的艺术。五、数据的分析1.描述性统计:均衡性检验;描述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2.统计性推断:计算 2值、OR 、OR 的可信区间、病因分值。六偏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